《赤壁之战》教案3 (北京版选修4)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5539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之战》教案3 (北京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赤壁之战》教案3 (北京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赤壁之战》教案3 (北京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第3课时一、讲读第4段。学生齐读这一段,让学生质疑,疏通文意,然后共同研讨问题。1、周瑜怎样分析已方的有利条件的?明确:孙权“神(非凡)武雄(杰)才,兼仗父兄(父孙坚、兄孙策)之烈(功业)”;“割据江东,地方(方圆)数千里”;兵精足用(物资充足)。讲门第出身(古人非常重视这一点),讲幅员辽阔,讲实力。 2、周瑜怎样分析敌方的不利条件的? 明确:操有后患:马超、韩遂在关西割据。操扬短避长:舍鞍马,仗舟楫。天时不利:盛寒,马无槁草。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必生疾病。 3、周瑜对敌我双方的客观分析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明确:使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比上文讲的“正与孤同”的口气强硬多了,由此可见孙权决计抗曹。 4、周瑜与鲁肃同属主战派,但一为武将,一为文官,一为谋士,一为将领,掌握军权,两人的性格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周瑜直言不讳,开口就骂曹操是“汉贼”,而鲁肃只称其名,比较平和;周瑜说曹操是“送死”,鲁肃只说:“共治曹操”。一文一武的口气完全不同。周瑜开朗真率,鲁肃机智沉着,个性各异。二、讲读第五段。 学生齐读这一段,并提出重点词句进行翻译,在初步掌握词句的基础上共同研讨问题。1、 孙权既然已决计抗曹了,周瑜为何还要写信给孙权? 明确:为了报告军情,进一步消除孙权的担心。从“愿将军勿虑”句可以看出周瑜上书的用意。 2、曹操的军力究竟多少?周瑜的兵力多少? 明确:曹操号称水步八十万,其实只有十五六万中原军和七八万刘表的降卒,而周瑜却只需“兵五万”,“自足制之”。 3、孙权怎样部署兵力的? 明确:选兵三万,令周瑜、鲁肃、程普为前锋;孙权亲自带兵续发,作后盾。三、小结第2-5段。这五段为第一部分,写孙、刘联盟形成的经过战前决策。是作者详写部分。“赤壁之战”完成准备阶段,胜负大局,已可预见。四、讲读第二部分(6-7段)。1、第6段只用七个字概述孙、刘联军向西挺进的过程。明确:一个“进”字省却了无限文字。因本文重点在于写战前准备(孙刘联盟的形成过程),故进军过程写得十分简略)。2、指名学生解释重点词语与疑难句子可烧而走也。可以用火攻(的办法)来把他们赶跑呀。“烧”,指用火烧的办法攻击。“走”,使动用法,使逃跑。“走”后面省略一个“之”字。盖以十舰最著前。黄盖把十只船排在最前头。“著”,居于。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被烧死或被淹死的人马很多。“人马烧溺死者”即“烧溺死之人马”,定语后置。“烧溺”,或烧或溺,是选择关系。操行军多华容道步走。曹操率领军队从陆路上逃跑。3、赤壁之战是弱军战胜强军的典范战例。处于优势的曹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全文作答)明确:曹军失败的原因是:劳师远征,士卒疲敝;北方之人不服水土,不习水战;降卒心怀狐疑,内部不稳;北方未平,北方不宁;战线过长,粮草不济;军纪不整,骄傲轻敌。第6条是最根本的原因。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能客观分析敌我形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部署有方,准备充分;能抓住有利战机,正确采用战略战术。其中是最根本的一条。五、作业:1、完成下发的打印练习题。2、试分析课文中几个主要任务的形象。六、教后记: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