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同步练习4(语文版必修1)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5537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赋》同步练习4(语文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赤壁赋》同步练习4(语文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赤壁赋》同步练习4(语文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赤壁赋 训练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斗宿,牛宿,都是星宿名。B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C渺渺兮予怀 予:我D方其破荆州 方:刚2下列各句加粗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侣渔虾而友糜鹿 B寄蜉蝣于天地C羡长江之无穷 D托遗响于悲风以下34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B本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C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如何存在呢?D本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如何存在呢?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A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是可以共同享受的。B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一起去取用。C这是人们无尽的收藏,我和你是可以共同享受的。D这是人们无尽的收藏,我和你一起去取用。5最能体现苏东坡旷达心怀的两句是 A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C天地之间,物各有主D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E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6对文章理解有误的几项是 A作者在江风秋月中与客对饮,显出一种乐观的情怀。B作者对客人箫声悲凉而感到不解,因而发问。C客人箫声婉转,主要是内心怀慕前贤。D客人转悲为喜,最后主客畅饮而酣睡舟中。E本文是散文,因而重在写景抒情,而不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阅读下文,完成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下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缭绕。、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同情曹操不遇于时。、慨叹人生无常。、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填出下列各句的作者:甲: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D 2A 3B 4A 5B、E 6C、E阅读文:(此句应译为“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此时,苏轼被贬谪居于黄州,心情压抑,但又能豁然释怀,希望朝廷能重新起用自己,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反映在作品中,作者只能慨叹人生之无常。):(作者主要感情是慨叹人生无常,因而他的眼中景胸中情都是感情的客体,由变与不变来比喻自己的身世。):(不是“埋下伏笔”。):甲:曹操乙:孔子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