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5(沪教版第五册)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5531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教案5(沪教版第五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陈情表》教案5(沪教版第五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陈情表》教案5(沪教版第五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陈情表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3、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设想 教材、教法分析 本文的主旨,是向皇帝申诉自己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境况,申诉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因而申诉什么、如何申诉就成了文章的重点。本文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令人读之怅然。教学中要把握这个写作特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另外,本文说理逻辑性很强,可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来进行体会,并注意文章前后内容的照应,注意整体把握,读出层次,读出感情。最后落实到文本来看“孝”字,联系现实谈“孝”字,吸纳文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教学方法 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媒体设计 投影或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字。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 (解说:可请学生对“孝”字小议一二,以活跃思维,加强感性认识,为阅读本文和解决课后练习三作准备。) 二、解题 1、出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卷三十七。 2、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解说:解题可先停留在题上,弄清“表”的意思,然后由点拨“陈情”直接过渡到文章内容,而将有关作者和背景知识穿插在课文内容品析中,以便于记忆。)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文,自行圈点加注。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内容与形式梳理。 范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结构梳理: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解说:以宽泛的讨论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本文写作的内容及意图,感受“情”的魅力。内容、形式梳理可制作成投影片。) 2、具体研习12段 自由诵读第1段。 A.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 (抓住本段的纲)下面哪些内容属于“闵凶”? 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B.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解说:把握作者陈述思路,以便于理解、品味和记忆) 提示: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语言简洁,寥寥数语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横的方面:外、内 品析: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C.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 相依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 凄苦: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 作用:生动地表现其孤苦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 D.开头以“险畔”“闵凶”备述孤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层层叙述,极言凄苦,落在“未曾废离”上,为表主旨蓄势。 (解说:教师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参照课文回答,回答同时即解释重点字词句,为词语理解创造语境,不孤立地、割裂地、僵硬地解释、记忆。在回答的同时引用、整理、理解、诵读、记忆,并将品味穿插其中。部分提示可制作投影片。) 自由诵读第2段。 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提示:二层。第一层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B.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赴命”(就职)?(采追加问的方式) 提示: 表时间:逮、前、后、寻(解释“逮”和“寻”,积累相关词语)。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提示: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职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解说:将词句理解、内容探究、语言品味及背诵记忆融合起来,做到读在口中,感在心中,记在脑中。因此穿插在讨论中的朗读必不可少,朗读也成为本课训练的重点。) 3、课堂小结 文章简洁生动、真挚朴实。写自己的遭遇和对祖母的感情,如倾吐肺腑,没有一点藻饰、做作或夸张,于朴实中见至真、至美、至善。语言形式,骈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语表情达意。思路清晰,语言机智得体,内涵丰富,惟多读方能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列出“陈情”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背诵。 2、与第1段“未曾废离”照应的地方有哪几处?可见作者的什么感情? (解说:作业1为识记之用;2为进一步熟悉下文,体察感情。)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