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1)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5530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陈情表》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陈情表》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陈情表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注意作者的处境和在文中表露的情感。3、背诵全文教学重难点: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教学方法设计: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宜采取多种方法反复诵读教学类型:新授课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教学过程一、导入: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古代,忠的思想也占据着人们的心灵,这就造成了有些人在忠与孝前的矛盾心理,到底孰轻孰重,如何选择呢?下面就让我们从李密的陈情表中寻找答案。二、 作者简介: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三、 解题: 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陈”是陈述的意思,情:()情况(事实);()衷情(孝情、苦情、忠情); ()情理(忠孝之道)。四、 整体感知:1、 学生朗读全文,注意划线字的读音。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茕茕孑立 床蓐 猥以微贱 非臣陨首 责臣逋慢 犹蒙矜育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2、把握文章脉络并概括段落大意。提示:第一段: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第二段:写自己忠与孝的两难处境。第三段:为打消武帝的疑虑,重申自己的人生态度及特别处境。第四段: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先尽孝后尽忠。五、 布置作业:1、根据注释,试翻译全文。2、根据对全文的理解,背诵全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教学过程:一、 分组检查背诵。(四人一组)二、 分析段落,掌握重点字词(1) 学生齐声朗读第一段。(2) 每组进行讨论,指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找两组回答(3) 找学生翻译本段内容。(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 问题:本段作者是怎样形容自己的处境的?共同的特点是?(用文章语句概括回答) 提示:孤弱、孤苦伶仃,可以概括为“孤”字。 问题:作者陈述自己的幼年丧父失母的“孤苦”,为了表现祖母养育大恩深似海;那么,作者在本段后半部分提到自己无伯叔兄弟的“孤苦”,有无其它原因呢? 提示:为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母暮年无人能为作者分担赡养的任务,自己必须独力承担尽孝的责任。 三、分析理解第二段(1) 学生齐声朗读第二段。(2) 每组进行讨论,指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找两组回答(3) 找学生翻译本段内容。(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问题:本段有一句关键语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来找到它。 提示:讨论得出:“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问题: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讨论分析,“进”难在哪里,“退”,难在何处。 提示: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1) 学生齐声朗读第三段。(2) 每组进行讨论,指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找两组回答(3) 找学生翻译本段内容。(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 问题:本段第一句话在全段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提出一个终养祖母的“理论依据”,使之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问题:作者接着提起自己在前朝为官的经历,是否是闲笔?结合陈情表一文第一读者的特殊身份,深入探讨。 提示: 从历史背景上看,双方关系微妙。作者是前朝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人生目标就必须表明,此处一笔,不着痕迹,但却正是问题关键所在。 五、分析理解第四段(1) 学生齐声朗读第四段。(2) 每组进行讨论,指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找两组回答(3) 找学生翻译本段内容。(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 问题:请找出本段中,作者直接表现陈请目的的语句。 提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问题:在前三段的情感充分表达之后,作者在第四段提出陈请目的之前还进行了许多铺垫,是否多余,为什么? 提示:用自己的年龄与祖母年龄的对比,表达“尽节日长,尽孝日短”,提出一个“两全之策”,暗示自己一定会在尽孝后再尽忠。进一步让皇帝消除疑虑,达到陈请的目的。六、总结全文第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夙道闵凶第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辞不就职第三段:提出以孝治国之大理。愿乞终养第四段:表明尽忠尽节之诚心。尽忠日长 小结:为了达到“乞终养”的目的,作者首先陈述个人遭遇,祖母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同时剖明心迹,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七、布置作业1、默写全文 2、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 w.w.w.g.k.x.x.c.o.m www.com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