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粤教版必修1《诗经》两首学案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5451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粤教版必修1《诗经》两首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粤教版必修1《诗经》两首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粤教版必修1《诗经》两首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语文粤教版必修1诗经两首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2、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3、把握采薇的主题。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作品主题。理解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手法的运用。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步骤第一课时(卫风 氓)学习要点:1、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 2、积累字词,把握诗歌结构,理解诗歌含义,并熟练朗读背诵。 3、理解诗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4、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同情氓的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2、分析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悲剧的原因。学习过程:导入:了解诗经及相关文学常识学生搜集资料,完成填空。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多为四言诗。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后被列为“五经”之一。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教师强调要点并补充:(1)诗经按乐曲(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 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 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2)诗经表现手法为赋、比、兴三类。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3)常识识记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诗经中的“风”和屈原的离骚,被后人并称为“风骚”,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课前预习检测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氓之蚩蚩() 送子涉淇( ) 匪我衍期( )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 尔卜尔筮( ) 体无咎言( ) 无食桑葚( )渐车帷裳( ) 自我徂尔( ) 靡室劳矣( ) 夙兴夜寐( )淇水汤汤( ) 隰则有泮( )2、通假辨识 匪来贸丝: 通( ),意思为: 于嗟鸠兮: 通( ),意思为: 犹可说也: 通( ),意思为: 隰则有泮: 通( ),意思为: 整体感知教师范读,点拨诵读要领诵读时要注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是二二节拍。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注意一些重点字词的注音和解释。2、学生朗读。3、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1)梳理课文结构 学生讲述故事情节 本文讲女子为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多年如一日,甘心贫苦、日夜朝老,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抛弃的故事。教师引导归纳结构内容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第三至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2)小结:爱情诗,叙事词,第一人称( 恋爱 ) (婚变) (决绝)课文分析赏析第一部分 1、字词梳理,解释下列加点字 来即我谋( ) 将子无怒( ) 载笑载言( ) 至于顿丘( ) 2、内容分析(1)教师提问: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明确: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3)提问: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则温柔、体贴。 “乘彼”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4)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明确:热情、幸福(5)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明确:“赋”,追忆当年恋爱结婚的经过。(6)从女主人公的这段回忆来看,她的婚姻是否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明确:不是。从她的回忆看,二人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二)赏析第二部分1、学生朗读,梳理字词2、内容分析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以下问题女主人公婚后过着怎样的生活?男子婚后的表现怎样?引导:“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从这些可以看出女子婚后境遇悲惨,生活艰辛,但勤劳持家,对男子专一不二。而男子却一改“蚩蚩”之态,先前的热情没有了。而是朝三暮四,甚至对女子动用暴力。(2)婚后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男子:不体谅人 暴躁 三心二意 女子:勤劳肯吃苦 任劳任怨 专情柔弱(3)如何理解“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这两句?教师引导:诗经中常采用比、兴的手法。比,即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往往比兴连用,以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如关雎中开篇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引出对男子追求女子的描写,而“关雎”在此亦有比喻之意,比喻忠贞的爱情。明确:这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4)、女主人公从这场失败的爱情中总结了什么经验呢?文章是怎么体现的? 教师指导:分析“于嗟鸠兮不可脱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男子沉浸在爱情中仍然可以解脱,但女子一旦陷入就无法自拔。写出了男子的用情不专和女子的痴情专一。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斑鸠贪吃桑葚为例告戒女子不要不要沉迷于男子的爱情。(三)赏析第三部分1、学生集体朗读并结合注释疏通文意2、思考回答:女主人公通过上文的回忆、自省,在这一章她做出了选择,什么样的选择?从这可以看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清醒、刚烈。(四)、归纳1、随着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明确:恋爱时的情深意切婚变中的怨恨沉痛 觉醒后的清醒刚烈主题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思考讨论1、综观全文,你认为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文章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明确:女主人公:热情、温柔、纯真、刚烈、认识清醒;男主人公:性急、热烈、用情不专、暴虐、没有责任心。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的,如男女婚前婚后的表现,男子和女子的对比。2、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引导思考:(1)“氓”变心的原因是什么?(2)女子的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 (注意女子周围人对女子遭遇的态度) 明确:这一婚姻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娘家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时代悲剧。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