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2.7《留取丹心照汗青》(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5172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教案:2.7《留取丹心照汗青》(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教案:2.7《留取丹心照汗青》(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教案:2.7《留取丹心照汗青》(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7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千秋祭教学目标:一、学习文天祥的凛然正气及强烈的爱国情怀。二、学习文章截取人物某段历史来表现其伟大人格及崇高品行的写法。三、学习本文的语言特点。四、搜集课文诗词名句并鉴赏。教学设想:本文为一则祭文,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尽情赞美了文天祥伟大的人格及爱国情怀,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崇仰、敬重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深切体会这一点。语言特色是难点。教学过程:导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起文天祥,我们就不由得吟诵起这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千古绝唱。是呀,文天祥,一个铮铮硬汉,一个响彻华夏寰宇的名字,千年之后,仍被世人惦记着,怀念着。今天,让我们怀着崇仰之情,来聆听作者这篇充满激情的千秋祭文。一、简介作者卞毓方,江苏盐城人。1944年生。著名散文作家、高级记者。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日语专业,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已出版雪冠、岁月游虹等多部作品。近年来在散文界长啸而出,独树一帜。二、人物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市)。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三、词语过关怦(png)然凛(ln)凛而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独柱擎(qng)天煌煌(hung)笔墨云愁雾惨颠簸(b)黄钟大吕戕(qing)灭衢(q)州迫不及待葵藿(hu)聒(gu)噪不已戟(j)指辚辚(ln)绝尘一代枭(xio)雄趾高气扬雍(yng)容戏谑(xu)恼羞成怒撒手锏(jin)箴言(zhn)缧绁(lixi)孛(bi或b)罗乱髭(z)倒竖拽(zhui)诘(ji)难歇斯底里黔(qin)驴技穷孤注一掷奸佞(nng)攘(rng)袂(mi)心旌(jng)嵇(j)绍祖逖(t)颜杲(go)卿笔走龙蛇摧枯拉朽补充名词解释:怦然:形容心跳的样子。凛凛:严肃,严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比喻竭力挽回危险的局势。独柱擎天:比喻独力支撑起大局。煌煌:明亮。舍身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秽土:肮脏的土。精神侏儒:指精神上苍白、猥琐的人。戟指:直指的意思。绝尘:完全没有了尘土,形容走远了。一代枭雄:某个时代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或智勇杰出的人物;或魁首)。雍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撒手锏:指旧小说中厮杀时出其不意地用锏投掷敌手的招数,比喻最关键的时刻使出最拿手的招数。箴言:劝诫的话。诘难:追问,责难。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黔(qin)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了。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奸佞(nng):奸邪谄媚的人。笔走龙蛇:比喻草书的笔势矫健生动。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跨。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你感受最深的情节是什么?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哪些?五、思考探究1.全文主要写了文天祥一生中哪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1279年被元兵所俘,1280年被押送至北京囚禁,在狱中写完正气歌。(1283年被元朝杀害)按时间顺序叙述。2.概括每部分的大意。(1)概述文天祥一生的伟大意义,介绍他被俘的情景。(总领全篇)(2)写元人对文天祥采取的三次劝降,以及他艰苦的狱中生活,表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硬骨头精神。(场景描写)(3)写文天祥在狱中创作正气歌的情景,并给予高度的评价。(文学想象)3.作者在第一部分认为,假如文天祥在被捕的时候就死去,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但同时作者又说:“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的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你认为文天祥未完成的使命是什么?在敌人的威逼引诱、软硬兼施下,文天祥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硬骨头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此时死去,足以流芳千古。而他未完成的使命应是国家的复兴,民族的胜利。4.作者在第二部分里集中笔力写文天祥在各种考验面前的凛然正气。请结合文天祥的表现,说说下面的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认识。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名利引诱看起来比肉体折磨“美丽”得多,但它的杀伤力更厉害,因为它能直接毁灭人的灵魂,使一个人的思想变质。真的,你让葵藿如何跟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对比说明英雄与叛徒之间决无共同语言,只有尖锐的对立。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权力的高地,往往是那些敌对派别的首领,也就是对峙的双峰,才更为了解,更为识得对方的价值。因为同在高位,在敌对中更能感受对手的份量。最为了解对方的人生价值,最为了解对方为实现他的人生价值而付出的努力。5.作者说:“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请结合对正气歌的认识举出中国诗史上一些例子谈谈你的看法。(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养吾浩然之气”的例子)如:司马迁、屈原、曹植、诸葛亮、杜甫、陆游、辛弃疾、关汉卿、蒲松龄、曹雪芹、鲁迅、陈毅、朱自清、田间等。六、课堂小结这篇传记作品主要着墨于文天祥被捕后的情形,通过他所遭遇到的攻心之术的诱降、物质生活的折磨以及他自己志向思想行为,来描画文天祥非同寻常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性,凸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养吾浩然之气”的铮铮硬骨头精神。在写法上不同于前面几篇的一个突出点是,这篇作品采用了评传体式。作品不仅仅在选择和陈述着文天祥被捕前后的客观事实本身,同时还以一个现时代的“我”去想象、理解、评说一个七百多年前的古人,“我”对文天祥的崇仰、敬重、对其意义价值的认识,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字里行间。另外,作品还着重以文天祥的诗歌为线索,说明文天祥的思想情感,用文学性的想象和电影技法来塑造这一传主形象,语言文白嵌合,气韵生动,富有气势。这些多样化手法的巧妙运用,既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文天祥最后的生命情形,又鲜明地突出了文天祥的历史意义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七、集体齐读过伶仃洋、正气歌。八、作业1.抄写生字词。2.抄写并鉴赏文中所引文天祥的诗句。3.试评文天祥。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