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11教学目标: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2、体会文章感情,学习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细节在感情表达上的作用。2、学习文中直接与间接地表达感情的表现手法。3、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1、照课文段落分段到组翻译原文,并完成课后字词的练习。2、第一课时后布置学生仿造课文写法写一个表现亲情的片断。公开课为第二课时,将第一课时教案简述如下: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补充课文注:项脊轩是归有光书斋名,因其远祖曾居项脊泾,故自号”项脊生”,名斋”项脊轩”.含念宗追远之意.“志”是一种记事抒情的文体.归有光自幼苦读,八岁能文,然科举不顺,35岁才中举人,其后连考九次进士,60岁方中,又因名次靠后,不为重用,多任州县小官.归有光一生大半时间在家乡度过,幼年丧母,23岁娶妻魏氏,27岁时妻病逝.其一生经历坎坷,所遭惨恻.归有光散文取法唐宋八大家,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因此后人把他与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黄宗羲称其散文“明文第一”时人誉之“今之欧阳修”。二、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与默读结合,读的时候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无类似的情感体验。三、学生独立研判印发的译文,比较括号内以及个人翻译的得失。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原文较长,这里不赘述。印发的译文可能是学生翻译的原文)四、教师结合译文简介直译、意译的方法。五、指出证明文中部分实词(顾、胜、cuan、逾、先、比、朝、殆、书、手)的多义性和特殊用法,并完成课后第三、四练习题。(说明:本课排在粤教版新课程教材的第二模块文言文单元之首,所以教师作如是处理,就如何翻译文言文作了系统介绍)第二课时:一、简单导入。二、师:上节课里同学们读通了全文,从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来看,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有一句话起着过渡作用,同学们看看是哪句话呢?生很快找出“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三、分析讨论第一段师:作者笔下,第一段里有哪些可喜之事?生杂然相答,有“杂植兰桂。亦遂愿增胜”,有“借书满架。”。师:同学们都明确了这一段,嗯。我也以为是这一段。来。大家一齐读读。生放声读“余稍为修葺,。珊珊可爱”师:在这里啊字里行间都是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我们看看这几处文字的运用,来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投影几个问题:(1)“借书满架”与“明月半墙”中的“满”和“半”可否互换?为什么?(2)“小鸟时来啄食“的“时“易为”偶“字,效果有何不同?(3)“风移影动“的”移“改为”摇“又有何区别?生:不能互换,原文这样更符合现实嘛。生:原文这样写更有一种美感,因为家贫所以借书,还不少呢,墙不高所以明月照到一半,更见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了。生:“满”有一种自豪感满足感,“半”,明月只照到墙的一羊,更有一种朦胧的美呀。师点头“嗯,有道理”生:。生:“时“写出小鸟对庭院的喜爱了,“偶”字就觉得小鸟不甚爱来了生:前面说庭院寂寂,这里的“时”就更见寂寂了生:还写出这里很少有人来,门可罗雀呢。生鼓掌。师:综合刚才几个同学的意见,还是不换的好,这个问题就这样决定了。下面的问题呢?生:“移“字改成”摇“不好,是动宾短评短评啦,是风摇着影动。马上有生反对:是主谓短评,风摇和影动。(这里两生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另外师的问法也有点问题,所以学生就只找区别去了)师:哪一字更可透出作者的“喜“呢?生大悟。一生马上起来说“是移字,有轻柔的感觉,是微风徐来,如果是大风猛烈地摇,就没有美感了,归有光是文人嘛,讲究一种雅气,也更能写出作者的喜爱之情“生又一次鼓掌。师微笑点头:好啊,我也要同意你的看法了。四、分析讨论后一部分的二三段:师:我们继续往下看,悲才是本文的主调,后一部分写了哪几件“可悲“的事?为什么说”可悲?“哪件事最能打动你?哪个细节最能打动你?生放声朗读第二、三段。找出了文段所写的几件事和细节描写。师:作者为什么说生“可悲呢“?生:感到了生活的沧桑,家道的败落。生:祖母、母亲和妻子先后离去,如今睹物思人,物是人非,感到可悲了。师:每次读到“令人长号不自禁“,老师我也要长号不自禁了。这两段为什么如此感人呢?来看看老师我的改写,与原文比较它的表达效果。“母亲关心疼爱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祖母常到轩中来看看,希望我以后能像祖辈那样有大的出息。和阿婆谈起这些,心里就十分难过,禁不住流下了泪水。“生:原文感人多了。生:原文有很多细节描写,更加生动、具体,读起来很感人。师:是啊,这就是细节的魅力。亲情是我们最熟悉最珍贵最朴实也是是易被我们忽视的,归有光先生就是用我们最熟悉的细节来表现最熟悉最真挚的亲情,让简短平常的句子有了如此强的感染力。我们再来默读一遍,用心来细细体会。五、讨论分析最后一段。(1)写妻子的一段文字,所选细节可谓别具用心。作者为什么要写问余古事、凭几学书以及妻子转述娘家小妹问阁子为何物的天真好奇?(这个问题是为什么没听清没记下来。)(2)作者写对妻子的怀念与前面写对母亲、祖母的怀念在手法上有何不同?生:前面写得很悲,生:前面是直接写的,好像“余泣,妪亦泣“”令人长号不自禁“,后面的很含蓄生:后面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是托物抒情,读来更感人了。师:是啊,这里用了两种手法,一种是生齐:直接抒情师:对,直抒胸臆,直接写出心中所感。写妻子时归有光用的就是托物抒情了。这两种手法各有其妙。下面看看老师代归有光写的结尾,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而今庭院寂寂,妻之馨咳在耳,然人去不复,余自伤泣不已”生:原句睹物思人,意味深长,老师你写的就太浅白啦.台上台下大笑,生鼓掌.师:就没人同意我的了呀?生笑.生:”亭亭如盖”,说明时间已过了很久了,都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可作者这份情感却历久弥深.,更见他对妻子的怀念之深了.师重重点头,”嗯,是比我写的要好”又一女生起立:老师你写的也很好,(全场大笑),语言很雅致,好像”庭院寂寂,馨咳在耳”.书上这一段是作者中年以后补写的了,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的感情应该是越来越深沉了,抒情的方式也就含蓄了.你们是各有千秋.(全场掌声)师:谢谢你的理解!生都会意地笑了。六、培养运用能力,选取归有光怀念亲人的两种写法中的一种进行仿写,表现亲情的主旨。先要有细节描写,或对话或动作,或对话动作兼而有之,之后有一两句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感情的句子。不超过两百字。师:这就是直抒胸臆和借物言情各自的妙处了。上节课后大家都写了片断练习吧,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三个学生分别念了自己的短文。师生评点。师:归有光用了最熟悉的细节来表现最熟悉的亲情,同学们,等你们到了老师这个年龄,你们就更能体会一个中年男人的悲凉了,他少年丧母,壮年丧妻,家道败落,那种切肤之痛啊,我每次读来,也要“长号不自禁”了。我们再来用心细细体会用心细细地读一遍吧。七生再读课文,轻轻地读,读出一点声来。八、作业: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秋思张籍洛阳城里秋风起,欲作家书几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两首诗都是漂泊异乡的游子所作。人们评这两首诗是“看似寻常最奇崛”,说说它们“寻常”在何处,“奇崛”在哪里。1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