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方案力力与运动教科版剖析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42949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方案力力与运动教科版剖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考物理复习方案力力与运动教科版剖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考物理复习方案力力与运动教科版剖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时 力,力 力与运动,第10课时 力与运动,1,第9课时 力,2,第9课时力,考 点 聚 焦,考点聚焦,归类示例,考点1 力,1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 注意 力产生的条件:(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2)物体间必须有_(可以不接触)。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_,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_。 注意 相对于作用力,某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相对于反作用力,该物体就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一种作用,相互作用,受力物体,3,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 注意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两个方面:一是速度大小的改变,二是速度方向的改变。,形变,运动状态,4,第9课时力,考点2 力的描述,考点聚焦,归类示例,1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简称_,用_表示。力的大小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者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N,牛顿,牛,5,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3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6,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注意 在用以上两种方法描述力时:(1)力的作用点应画在_上;(2)箭头方向必须与力的方向_;(3)在力的图示中,线段长度应与力的大小成正比(至少要画两个标度长度),且箭头长度应包括在线段长度_;在力的示意图中,不用比例线段而直接表示出力的大小。,内,受力物体,一致,7,考点3 弹力,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1弹性与塑性,2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_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_有关。 常见的弹力:_等。,压力、拉力、支持力,弹性形变,弹性形变的程度,8,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3弹簧测力计 (1)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_,弹簧的伸长量就_。 注意 弹簧测力计只有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才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如果超出弹性形变的范围,它就要损坏。 易错点 解题时容易将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长度误认为是同一物理量。,越大,越长,9,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2)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指零刻度线及量程、分度值;拉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避免与外壳摩擦,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4相互作用的力 特点:作用在两个物体上,_,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注意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10,第9课时力,考点4 重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_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_。 其中g9.8 N/kg,它表示质量为_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 3方向:_。 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面是否竖直和地面是否水平。 4重心:_叫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地球的吸引,地球,Gmg,1 kg,9.8 N,竖直向下,11,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注意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易错点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如救生圈的重心在其圆环的圆心上,而不是在救生圈上。,几何中心,12,第9课时力,考点4 摩擦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_或_相对运动时,就会在_上产生一种_的力,这就是摩擦力。 2产生条件:(1)物体间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2)接触面粗糙;(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_ _的方向_。 4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阻碍相对运动,要发生,已发生,接触面,相反,相对运动或 相对运动趋势,13,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5摩擦力的分类,14,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15,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6.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探究原理:_。 (2)探究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_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 探究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和_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_,滑动摩擦力越大。 点拨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因素无关。,接触面越粗糙,二力平衡条件,匀速直线,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16,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7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 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17,归 类 示 例,第9课时力,类型一 力及其描述,考点聚焦,归类示例,相互,运动状态,18,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掌握力的基本常识,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只要对力的基本概念有深刻的认识,相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19,类型二 弹力,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B,20,解 析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应保持静止。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墙面上,用3 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墙面对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力是3 N,把墙面换为另一个力拉弹簧测力计与墙面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也是一样的,使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所以读数也是3 N。,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问题。由于下方的弹簧测力计的两侧均受力,因此对正确读数造成了困扰,失分较高。,21,例3 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_。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_。,第9课时力,类型三 重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竖直向下,mg,解 析 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 N/kg,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比值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Gmg,其中g9.8 N/kg。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22,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23,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如图所示,24,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解 析 细线拉着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此时橡皮受重力和细线的拉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方向沿细线指向手。,点评 此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关键是能够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特别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25,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类型四 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C,26,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解 析 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所以A错误;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但在竖直方向还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所以B错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C正确;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大于甲的压力,可得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应越大,所以D错误。,27,第9课时力,点评 此题通过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考点聚焦,归类示例,28,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29,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大于,1.6,不等于,等于,30,第9课时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31,第10课时 力与运动,32,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 点 聚 焦,考点聚焦,归类示例,考点1 力的合成,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F1和F2,如果两力的方向相同,则F合_,合力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如果两力的方向相反,则F合_(F1F2),合力的方向与较_的力方向相同。 易错点 当已知合力和其中一个分力去求另一个分力时,其答案一般应为两个,即存在两个力方向相同和方向相反两种情况。,F1F2,F1F2,大,33,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点2 牛顿第一定律,考点聚焦,归类示例,1伽利略斜面实验 (1)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水平面运动的_相同。 (2)实验得出的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_。 (3)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注意 伽利略斜面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想化的推理,也称为理想实验。,速度,远,34,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点聚焦,归类示例,静止,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 注意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科学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实际上我们周围的物体绝对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的。,匀速直线运动,35,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点聚焦,归类示例,(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说明:“一切”是指对于所有物体都普遍适用;“不受外力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理想情况,即物体确实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所受的是平衡力,即所受力的“合力”为零;“或”指两种状态只能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即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以此刻的运动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6,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点聚焦,归类示例,考点3 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自身原有的运动状态_的性质叫做惯性。 理解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而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及所处的位置情况等均无关系。 (2)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或受惯性力的作用,而应说物体具有惯性。 (3)惯性在生活中是有利也有弊的,有利的我们应积极利用,有弊的我们应尽量避免。,不变,37,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点聚焦,归类示例,说明 惯性现象的解释一般分三步:(1)明确物体原来所处的状态;(2)受外力,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3)研究的对象由于惯性,所表现的变化。,38,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点聚焦,归类示例,考点4 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_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_,则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作用在_上,大小_,方向_,且作用在同一_上。 注意 判断二力平衡的八字原则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同体”是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关键点。,直线,两个力,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同一物体,相等,相反,39,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点聚焦,归类示例,考点5 力与运动的关系,40,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点聚焦,归类示例,辨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却不一定改变,因为它有可能受的是平衡力作用。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说明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的改变主要有三种情况: (1)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2)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3)合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的运动方向会改变。,41,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点聚焦,归类示例,应用 (1)由物体受力判断物体的运动: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它一定处于非平衡状态。 (2)由物体的运动判断物体的受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一定是非平衡力。,42,第10课时 力与运动,1.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 (2)惯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即无论物体是否受力,也无论物体处于何种运动状态,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而惯性定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才遵循。,考点聚焦,归类示例,43,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点聚焦,归类示例,2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异同比较,44,归 类 示 例,第10课时 力与运动,类型一 力的合成,例1 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考点聚焦,归类示例,D,45,第10课时 力与运动,点评本题考查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要结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方向分析合力大小,并会判断出合力的方向。,解 析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因为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因此合力大小不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故B错误;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但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故C错误;当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时,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差,合力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故D正确。,考点聚焦,归类示例,46,第10课时 力与运动,类型二 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例2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A,考点聚焦,归类示例,47,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解析,考点聚焦,归类示例,48,第10课时 力与运动,点评 此题通过不同的实例考查了对惯性知识的理解,一定要注意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有惯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考点聚焦,归类示例,49,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考点聚焦,归类示例,50,第10课时 力与运动,她的实验记录如下:,根据杨帆同学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由此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_运动。,匀速直线,远,小,考点聚焦,归类示例,51,第10课时 力与运动,点评 此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考查了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是一道基础性题目。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考点聚焦,归类示例,52,第10课时 力与运动,C,类型三 二力平衡及其应用,考点聚焦,归类示例,53,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解析,考点聚焦,归类示例,54,第10课时 力与运动,D,类型四 力和运动的关系,例5 下列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 D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考点聚焦,归类示例,55,第10课时 力与运动,解 析,考点聚焦,归类示例,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