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机械运动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42943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机械运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机械运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机械运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平均速度,第一章,机械运动,1,1dm m,1km m,1cm m,1mm m,1m m,1nm m,一、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单位间的换算:,刻度尺,103,10-1,10-2,10-3,10-6,10-9,2,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看:,零刻度线 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08cm,1mm,3,2.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放正,4,3.读:,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4.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2.32cm,2.33cm,数字,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6,北京专用,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垂直,分度值,数字,单位,小结,7,北京专用, 类型一 长度的测量,3.42,8,1、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cm.。,2.4,2.40,9,时间的测量与单位,1、国际单位:,秒(S),2、单位间换算:,秒表,60,3600,1h= min,= s,10,11,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2)化曲为直,(1)测多算少法,三种特殊的测量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3)辅助工具法(组合法),12,世界是运动的,三、运动的相对性:,1.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13,参照物的特点: 1、将谁用作参照物就认为谁是静止的。 2、参照物不唯一,不同的参照物反映出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参照物选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就可能不同,14,北京专用,位置,运动,被选作标准,静止,任意,对象本身,15,练习,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的后一句是以 为参照物,竹排,2、下面情况,各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研究哪个物体的运动? 高速飞机俯冲飞行时,看到地面快速向他扑来; 夏天的夜晚在室外乘凉时,常可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16,3、跳伞表演时,甲、乙两个跳伞员 手拉手从飞机上一起跳下,在下降 时,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物,他们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甲 运动员是 的;以乙运动员 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 的。,运动,运动,静止,4、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相对于树来说,人是 的,小船是 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 的,树是 的。,运动,运动,静止,运动,17,5、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学生有如图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学生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不论选择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C,18,6、如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况。当加油机的输油管与需加油的飞机的接口连接妥后,就可进行加油。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进行?,19,四、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3.减小误差的方法:,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1)选用更精确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0,1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D,21,2、测量某物体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25.0cm,25.1cm,25.12cm,25.3cm,26.4cm, 则测量结果中 数据是不合理, 数据是不正确的,测量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更接近 .,25.12cm,26.4cm,1cm,25.1cm,22,(一)、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路程比时间,2、相同时间比路程,3、比较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裁判比较法),(观众比较法),(观众比较法),二、速度的公式与单位:,23,什么叫做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S = v t,(二)、速度的公式与单位:,24,单位:,(1)国际单位:,m/s,(2)其他常见单位:,km/h,1m/s=3.6km/h,25,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1m/s 1.5 m/s,3.6km/h -5.4km/h,骑自行车:5m/s,18km/h,汽车: 30m/s,108km/h,声速: 340m/s,光速:,3108m/s,26,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千米/时=_米/秒 2.5米/秒 = _千米/时,试一试:,27,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A9米秒 B18米秒 C4.5米秒 D无法确定,28,速度计算的解题格式 解:1、公式 2、代入数据(带单位运算) 3、计算结果 4、答,29,计算题类型:,火车过山洞的问题,相遇问题,追击问题,比值问题,30,1、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关于过桥(山洞、隧道等)的问题,31,2.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山洞需要90s,请求出山洞的长。,32,3.一车长15米,以36千米/时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用秒表测出他从进入隧道到离开隧道所经历的时间是12秒,求隧道的长度。,33,4、一列长为140m的列车以72Km/h的速度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42 s求: (1)隧道的长为多少? (2)从列车的车头进隧道,一直到车尾出隧道,一共需要多少时间?,34,1.在军训中,某校学生以6km/h的速度从总部出发2h后,总部派摩托车给同学们送紧急通知。摩托车以66km/h的速度行驶,经过多长时间可追上学生?,关于追击的问题,35,练习: 个小偷作案后以6m/s的速度离开现场,l0s后警察从现场沿小偷离开的路径以8m/s的速度追击,在经过多长时间按后将小偷抓获?,36,1.甲乙两人相距100米,两人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则需多少时间才能相遇?,关于相遇的问题,37,2.甲乙两辆车分别从相距5000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车的速度是20m/s,经100S后相遇,求乙车的速度?,38,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速度之比为( ) A.9:4 B.4:9 C.1:1 D.3:2,A,关于比值的问题,39,2.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9:5 B3:2 C2:3 D5:9,40,匀速直线运动,一、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41,二、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 运动。,2、粗略研究时,也可以用v=s/t来处理。,这里的V称为平均速度用V表示.,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有意义。,42,平均速度的计算,讨论:利用公式 计算出来 的速度,能够精确地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它也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吗?,在变速运动中,利用公式 能够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一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速度,43,注意: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记住:公式只有一个:,而绝对不能用:,44,一人沿一平直马路步行,前五秒钟走了十米,后二十秒走了五米,求该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46,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30m/s,求:物体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某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 时间内的速度是30m/s,求:物体在全程内的平 均速度值。,47,(一)分析图象的能力,提高两种能力,V (m/s),0,0,t (s),S (m),t(s),(a),(b),(c),0,V(m/s),t(s),t(s),(d),S(m),0,V与t无关 s与t成正比,1.匀速直线运动:,48,提高两种能力,2.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 信息二: ; 信息二: 。,骑车者和跑步者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速度快,49,1. 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 .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D,50,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1)和(4) B(2)和(3) C(2)和(4) D(1)(2)(3),C,51,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 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 均速度相同,D,52,4.“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 全长是( ) A.6.4104米 B.6.4105米 C.6.4106米 D.6.4107米,C,53,5.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得知,物体的( ) A.速度和路程成正比 B.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而变化 D. 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C,54,2 课堂检测,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_的物体叫参照物.由于 选择参照物 可以是任意的,所以运动和静止是_. 飞机做俯冲飞行时,驾驶员说: “大地迎面而来,” 这是以_作参照物的.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_ _ ,物理学中采用的方法是_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是主单位是_,1 m/s=_ k m/h. 4.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机械运动中最简单的 运动形式是_,m/s,选作为标准,相对的,飞机,相同时间比路程和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3.6,匀速直线运动,55,2 课堂检测,5.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快慢程度可以用_来衡量,它的计 算公式是 = 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 A.一定都不相等 B.不一定都相等 C.一定相等 D.三种情况都不正确. 7.小华用18 s跑完100 m,小明骑自行车,1h行驶18 km,他们相比较,则( ) A.小华的速度大 B.小明的速度大 C.两人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C,A,平均速度,56,2 课堂检测,8.由匀速度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 m路程,接着又以20 m/s的 速度匀速行驶300 m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 A. 13 m/s B. 15 m/s C. 16 m/s D. 18 m/s,C,C,57,2 课堂检测,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3,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4 ,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 89 B. 98 C. 29 D. 92,B,58,某同学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 ,该同学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树木 B.地面 C.天空中的云 D.该同学乘坐的汽车 甲、乙两物体分别以3 m/s和5 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自南向 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乙物体作参照物时,甲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 3 m/s,向南 B. 5 m/s,向北 C. 2 m/s,向南 D. 2 m/s向北,D,C,59,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为600 m, 第2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也是600 m,第3分钟内通过的路程还是600 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个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这个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不能确定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小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出他在前一半路 程的平均速度为2 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 m/s,那么他在回家的全路程中的平均速 度为_.,C,2.4 m/s,60,4 方法小结,1、参照物可以选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它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 2、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速度在数值上等 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公式为v= 。 3、公式的v 与s、t无关,不能理解成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匀速直线运动特点是在相 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相等,但不能根据特点去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应根据定 义去判断. 4、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应该用总路程除 以总时间,而不能盲目地求速度的平均值,因为平均速度一般不等于各段时间或路程中速度 的平均值.,61,5 课时训练,1.船上的人看到岸边的树木向后退,这是用_作参照物;若船匀速行 驶的速度是5 m/s,则0.5 h内船运动的路程是_km. 2.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加油机给空中战斗机进行空中 加油时,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则战斗机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 ),若战斗机以300 m/s的速度向前飞行,则加油机2 min内飞行的路程为_ km. 3.如图4-2-2所示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 京,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min.,船,9,36,静止,图4-2-2,18,62,5 课时训练,4.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2 m/s,v乙=3 m/s,它们通过相同 路程所用时间之比t甲t乙=_; 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之比s甲s乙=_. 5.某同学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8 km/h,若他骑自行车到 相距3 km的学校上学,为了不迟 到,他至少要在上课前 _ min出发才行. 6.甲物体的速度是72 km/h,乙物体在1 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2 km,丙物体的速度是20 m /s,则( ) A.甲同学运动得快 B.乙同学运动得快 C.丙同学运动得快 D.一样快,32,23,10,D,63,5 课时训练,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B.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越长,所需的时间越长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 m的路程用了30 s时,那么它在第15 s时的速度为( ) A. 0.5 m/s B. 0.75 m/s C. 1.5 m/s D.无法确定,D,C,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