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式典型结构复合模设计【16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

返回 举报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倒装式典型结构复合模设计【16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rar倒装式典型结构复合模设计【16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rar
外文翻译--模具的发展.doc---(点击预览)
外文翻译--模具的发展.doc---(点击预览)
倒装式典型结构复合模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倒装式典型结构复合模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倒装式典型结构复合模设计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倒装式典型结构复合模设计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上模座.dwg
下模座.dwg
凹凸模.dwg
凹凸模固定板.dwg
凹模.dwg
凹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垫板.dwg
大小冲头.dwg
导套.dwg
导柱.dwg
打杆.dwg
推件块.dwg
推板.dwg
模具装配图.dwg
零件图及排样图.dwg
上模座.dwg
下模座.dwg
凹凸模.dwg
凹凸模固定板.dwg
凹模.dwg
凹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垫板.dwg
大小冲头.dwg
导套.dwg
导柱.dwg
打杆.dwg
推件块.dwg
推板.dwg
模具装配图.dwg
零件图及排样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前15页/共32页)
资源描述

倒装式典型结构复合模设计

49页 16000字数+论文说明书+16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上模座.dwg

下模座.dwg

倒装式典型结构复合模设计开题报告.doc

倒装式典型结构复合模设计说明书.doc

凹凸模.dwg

凹凸模固定板.dwg

凹模.dwg

凹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垫板.dwg

外文翻译--模具的发展.doc

大小冲头.dwg

导套.dwg

导柱.dwg

打杆.dwg

推件块.dwg

推板.dwg

模具装配图.dwg

零件图及排样图.dwg

摘要 3

ABSTRACT 4

前言 5

第一章 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6

1.1材料选择 6

1.2工件结构形状 6

1.3尺寸精度 7

第二章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9

第三章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11

第四章 模具总体设计 12

4.1模具类型的选择 12

4.2操作与定位方式 12

4.2.1操作方式 12

4.2.2定位方式 12

4.3卸料、出件方式 12

4.3.1卸料方式 12

4.3.2出件方式 13

4.4确定送料方式 13

4.5确定导向方式 13

第五章 模具工艺参数确定 14

5.1排样设计与计算 14

5.2搭边值的确定 14

5.3进距与条料宽度计算 16

5.3.1送料进距A 16

5.3.2条料宽度B计算 16

第六章 计算冲压力与压力机的初选 18

6.1冲裁力 的计算 18

6.2卸料力 的计算 19

6.3顶件力 的计算 19

6.4总的冲压力F的计算 20

6.5 压力机的初选 20

第七章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22

第八章 冲裁模间隙的确定 23

8.1冲裁间隙Z 23

8.2冲裁间隙分析 23

9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26

9.1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26

9.2刃口尺寸的计算 27

9.2.1冲孔凸、凹模计算: 27

9.2.2落料凸、凹模计算: 29

第十章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31

10.1工作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31

10.1.1凹模的结构设计和外形尺寸计算 31

10.1.2冲孔凸模的结构设计和外形尺寸计算 33

10.1.3凸凹模的设计和外形尺寸计算 34

10.1.4工作零件材料的选用 36

10.1.5卸料部分的设计 36

10.1.6定位零件的设计 37

10.1.7推件装置的设计 39

10.2 橡胶的选用 39

10.3模架及其他结构零件的设计 40

10.3.1模架的选用 41

10.3.2导柱、导套的选用 41

10.3.3上、下模座的选用 42

10.3.4模柄的选用 42

10.3.5螺钉、销钉的选用 42

第十一章 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 43

11.1闭合高度的计算 43

11.2冲压设备的选定 43

第十二章 模具零件图 44

第十三章 模具总装图 45

结论 47

致谢 48

参考文献 49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冲压模具、模具CAD技术、三维模型及运动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选用了三维设计软件Pro/Engineer。通过对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的分析,比较几种不同冲压工艺方案的优缺点。采用了复合模一次将冲孔、落料以及外形冲出,模具结构型式采用倒装式复合模。推件装置采用典型的打杆打料板式的刚性推件装置,卸料装置采用弹性卸料板。选用后置双导柱高精度模架,然后确定了模具的总体结构。最后根据冲压手册及相关的模具设计手册进行冲裁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模具各零部件尺寸的计算及设计。

在有关的设计及计算完成之后,应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ngineer建立模具各个零部件的三维模型,然后根据要求进行零件装配,零件装配好以后,进行装配体的干涉检查,确定装配体中各零件之间是否存在干涉。

   关键词:模具设计;拆装;三维模型;CAD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stamping die, die CAD technology,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motion simul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spect, sele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software Pro / Engineer. Part of the structure and dimension precision analysis, comparison of several different stamping process scheme. The compound die punching, blanking time and shape out, die structure using compound die. Pushing the device using a typical bar material plate rigid pushing the device, discharge device adopts elastic unloading board. Selection of post-built double guide column high precision mold, and then determine the di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stamping and die design manual punching power, the center of pressure, working parts of die, mould parts siz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n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s completed,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software Pro / Engineer established mold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assembly parts, parts assembly later, for assembly interference checking, determine the components of the assembly between the existence of interference.

Key words: Die Design for disassembly; three-dimensional model; CAD;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的生产一方面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多样式的方向发展,加快换型,采用柔性化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朝着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规模来创造更多效益,生产上采取专用设备生产的方式。模具做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与重要的工艺装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生产效率高,可实现高速大批量的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屑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费用低;所加工出的零件与制件可以一次成形,不需进行再加工;能制造出其它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的特点。

第一章 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工件简图:如图1-1所示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 08F

工件长度:80mm

工件厚度:2mm

工件精度:IT14级

结论

本文阐述了倒装式复合冲压模具设计的全过程。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我遵循冲压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冲压模具的设计步骤,利用CAD,PRO/E设计软件,进行了冲压的倒装复合模具的设计,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

1、收集相关资料,确定材料及类型。

2、计算相关参数。

3、绘制零件图。

以PEO/E和AUOTOCAD为工具,进行冲压件的模具设计,大大提高了模具设计的效率,充分体现了三维和二维制图软件的灵活和高效。

计算机技术为机械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也促进了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手段的进步。我相信:将计算机三维设计运用于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具CAD/CAM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这次的毕业设计融入了我大学四年的全部知识,比如有《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模具加工工艺》、《冲压模具及工艺》、《数控编程与制造》、《CAD/CAM》等重要课程,让我们把这些课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致谢

首先,我们应感谢在设计过程中老师的精心指导,在此要向老师致以最崇敬的感谢!老师总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我们解答设计过程中的疑问,在审方案阶段,梁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细心讲解,以消除我们的盲点。在这里,我们要一并感谢模具教研室的其他老师,以及那些在无意间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和同学,谢谢你们。

几个月心血此时凝聚在这本厚厚的设计书中,我颇感激动。它是我这几个月在毕业设计中共同协作,努力克服困难的见证。它记录了我这几个月的生活,也见证了我大学的最后时光。这次设计是我第一次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设计,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可能存在计算不够准确,图纸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许多细节未做到及时处理,请各位老师指正,以帮助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全面系统的设计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各位老师的不断点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刘力主编.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2]杨占尧主编.冲压模具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翁其金主编.冷冲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0

[4]许发樾主编.模具标准应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6]阎其凤主编.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0

[7]邓明主编.实用模具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甄瑞麟主编.模具制造工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8]翁其金主编.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9.

 [9]张铮主编.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指导[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0

[10]沈学勤.李世维主编.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王甫茂.李正锋主编.机械制造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