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姜波克国际金融第四章),2,学习指引,学习重点 内外均衡的矛盾;米德冲突;丁伯根原则;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三元悖论;国际储备的适度管理;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方案 重点是:比较不同模型的表示方式,3,本章学习重点与思考题,1.重要概念:内外均衡,IS-LM-BP模型,丁伯根原则,有效市场分类原则,米德冲突,斯旺模型,蒙代尔搭配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三元悖论,国际储备,国际清偿力,托宾税方案,麦金农方案,汇率目标区方案 2.简述米德冲突的结论及在中国的应用。 3.比较两类经典政策搭配模型的结论,并说明对中国的启示。,4,本章学习重点与思考题,4.当资金完全流动时,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 5.理解IS-LM-BP模型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顺差、逆差三种状态在模型的不同表现形式。 6.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是否过剩、结构是否合理?,5,本章学习重点与思考题,7.简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含义和在中国的应用。 8.简述“三元悖论”的主要结论,并说明其在不同国家的应用情况。 9.简述三种代表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方案。,6,导 论,第三章曾经介绍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汇率政策、国际储备政策。 开放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国际货币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内外均衡冲突、米德冲突、丁伯根原则、两类经典的政策搭配模型、以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与应用。,7,第一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前面讨论的国际收支理论都是以国际收支的平衡为出发点,而没有讨论国内平衡问题。事实上,在国内平衡与国际平衡的选择中,许多国家都是以国内平衡为首要选择。在某些时候,一些国家为了达到国内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的目标,不惜牺牲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在不同政策配合下,一国内外平衡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便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8,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内部平衡: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三大宏观经济目标。 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两者同时达到平衡未必是最优的。 现实中很多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以牺牲外部平衡来为本国获得最大的利益。如六七十年代德国、日本的高额顺差便反映了这样的情况。,9,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 Meade)于1951年在国际收支一书中最早提出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冲突的问题。,米德,10,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米德冲突指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因为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机制下完全失效。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另一种表述:政府在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冲突现象。如果政府只运用支出增减政策,而不同时运用支出转换政策,不仅不能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而且还会导致两种均衡之间出现冲突。,11,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调节的冲突,12,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在情形2、情形3下,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财政政策调节的方向一致。在情形2下,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调节,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了国内的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与就业。同时总需求的增加导致进口需求的上升从而减少国际收支的顺差,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在情形3下,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同时总需求的减少有利于改善国际的逆差。,13,而在情形1、情形4下,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调节将导致财政政策调节的方向相反,而产生冲突。在情形1下,为了达成国内平衡目标而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带来国际收支逆差扩大的结果。反之亦然。在情形4下,为了达成国内平衡目标而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将带来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加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可见,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状况组合。,一、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14,拓展讨论:陷入“冲突区间”时的对策,对策1:放松“固定汇率制度”这一约束条件,对策3:增加新的政策工具,采取的不是单一的政策工具,而是政策搭配方案;如采取冲销式干预政策或非冲销式干预政策。,对策2:在一定范围内的冲突可以接受,此时可以“无为而治”,15,拓展讨论:陷入“冲突区间”时的对策,冲销式干预: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的同时在国内货币市场进行反向公开市场操作抵消汇率干预对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国内货币供给量并没有因为货币供给量没有因为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而变动。,非冲销式干预:是指货币当局在干预外汇市场的时候,并没有在国内货币市场进行反向公开市场操作,从而导致国内货币供给量因为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而增加或减少。,16,造成内外均衡冲突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在固定汇率的情形下,内外均衡冲突的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三类的原因: 1.国内经济条件的变化。 2.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 。 3.与基本经济因素无关的国际资金的投机性冲击。 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是相互影响的,当政府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可能带来内外均衡一致,也可能造成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因此需要进行政策搭配。,二、内外均衡矛盾的产生,17,开放经济的政策目标包括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部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搭配需要新的思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政策配合的丁伯根原则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等理论的出现发展了开放经济的政策调控理论,对经济政策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二、内外均衡矛盾政策调节的基本原理,18,1.丁伯根法则 (Tinbergen Rule),丁伯根法则是由丁伯根提出的关于经济政策调节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的关系法则:认为一国政府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需要至少一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需要使用N个独立、有效的政策工具,19,1.丁伯根法则 (Tinbergen Rule),显然在丁伯根法则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单一的财政政策无法协调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两个独立的目标。,丁伯根,20,2.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如果决策者不能紧密协调这些政策,就不能实现最佳的政策目标。,蒙代尔认为,如果每一个政策工具被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蒙代尔,21,关于每一工具应如何指派给相应目标,蒙代尔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这一分类原则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如果在指派问题上出现错误,则经济会产生不稳定性而距离均衡点越来越远。根据这一原则,蒙代尔区分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影响内外均衡上的不同效果,提出了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2.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22,蒙代尔提出了特定的工具实现特定的目标这一指派问题,丰富了开放经济的政策调控理论,它与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同时尽可能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一般来说,我们将这一政策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政策搭配”。,2.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23,四、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案例,根据政策搭配的基本思想,经济学家在后来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政策搭配方法。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有两类最有名的案例:即蒙代尔(R. Mundell)提出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矛盾;索尔特(W. Salter)与斯旺(T. Swan)提出的“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来解决开放宏观经济中的这对矛盾。,24,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25,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下,IB为内部平衡线,在IB线上国内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在这条线的左边,国内经济处于衰退和失业;在这条线的右边,国内经济处于膨胀。 EB线为外部平衡线,在EB线上,国际收支平衡。在这条线的上边,表示国际收支顺差,在这条线的下边,表示国际收支逆差。 沿货币扩张线(可以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向上移动,表示货币政策扩张。沿财政扩张线(可以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向右移动,表示财政政策扩张。,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26,由于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政策都会带来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减小或逆差扩大的效果,所以IB线与EB线向下倾斜,反映了为了维持内部平衡或外部平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存在交替(Trade-Off)的现象。又由于财政政策对于调整内部不平衡比货币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对于调整外部不平衡比财政政策有效,因此IB线的倾斜程度大于EB线。,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27,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28,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斯旺模型,O,本国货币贬值,国内支出增加,IV :通胀/顺差,I:通胀/逆差,II :失业/逆差,III:失业/顺差,支出转换与支出转移政策的搭配,IB,EB,29,斯旺图表明在一国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可以在不同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移政策力度下达到平衡。IB线称为内部平衡线,反映在这两种政策下配合下内部达到平衡。EB称为外部平衡线,反映在两种政策配合下外部达到平衡。O点是内外同时达到平衡的两种政策配合。,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斯旺模型,30,IB线(内部均衡)代表实际汇率与国内吸收的结合,以实现内部均衡(充分就与与价格稳定)。该线从左到右向下倾斜,因为汇率下降(本币升值)将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所以要维护内部平衡就必须增加国内支出。在IB线的右边,有通货膨胀压力,因为在一定的汇率下,国内支出大于维持内部均衡所需要的国内支出。,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斯旺模型,31,EB线(外部均衡)代表实际汇率与国内吸收的结合,以实现外部均衡,即经常项目的收支平衡。该线从左到到右向上倾斜,这是因为汇率上升(本币贬值)会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所以要防止经常项目出现顺差,就需要扩大国内支出,抵消进口的减少。EB线的右边,国内支出大于维持经常项目平衡所需要的国内支出,结果出现经常项目收支逆差。,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斯旺模型,3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配合中,基本的思想就是:利用支出增减政策谋求内部均衡;利用支出转换政策谋求外部均衡。,2.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斯旺模型,33,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包括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部分。 内部均衡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它们可以定义为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胀条件下的充分就业状态。 外部均衡目标可以定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简单来说,是指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经常项目余额。外部均衡的标准是:经济结构合理性、可维持性。 内外均衡既可能一致,也可能存在冲突。,34,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1)外部均衡线BP 外部均衡曲线(BP曲线),即所有能够使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保持平衡的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 资本在各国间流动的决定因素是各国间的利率差别(i与i*的差别) ,因此在引入资本流动后的国际收支恒等式就变为 R=TB(Y,EP*/P)+f(i,i*) (a),35,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1)外部均衡线BP 国际收支平衡是由国民收入决定的经常账户状态和由市场利率决定的资本账户状态总体上的综合平衡状态。 因此,要实现等式(a),在均衡状态下,如果国民收入Y增加,即经常账户逆差,则需要提高利率i使资本账户顺差,才能保证国民收入再度实现平衡,所以在外部均衡曲线BP曲线中Y与i正相关,B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36,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2)决定BP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 由(a)式可知,经常账户部分的决定因素是边际进口倾向;资本账户部分则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 边际进口倾向m越大,BP曲线越陡;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该弹性表明一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或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越大,BP曲线越平坦。,37,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2)决定BP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 在简单的经济模型中,通常假定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m为常数,因此,BP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或一国资本市场的自由化程度)。在极端情况下,资本市场完全自由流动时,BP曲线水平,即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完全一体化;而资本完全不能自由流动时,BP曲线垂直,即一国的资本市场完全不开放。,38,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3)汇率变动对IS、BP曲线的影响 一国货币贬值,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情况下,会促进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提高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即总需求增加,IS曲线向右移动。 货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也会有利于经常账户和国际收支的改善,从而推动BP曲线也向右移动。 反之,货币升值会导致IS曲线和BP曲线向左移动。,39,图1:ISLMBP模型,i,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曲线,40,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曲线 图中IS曲线为商品劳务市场的均衡线,即所有能够使商品劳务市场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 IS曲线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均衡条件下,如果利息率水平下降而其他不变则投资增加,要再度实现均衡,则国民收入必须增加,从而使储蓄也相应增加。,41,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曲线 图中LM曲线为货币市场的均衡线,即所有能够使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M)等于货币需求(L)的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 LM曲线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在均衡条件下,如果利息率水平上升而其他不变,则货币投资需求下降,要再度实现均衡,由于货币供给是常数,则必须有国民收入水平上升,从而使货币的交易和谨慎性需求相应上升。,42,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曲线 图中BP曲线为国际收支均衡线或外部均衡线,即所有能够使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帐户)保持平衡的市场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 BP曲线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在均衡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对进口品需求的增加会使经常账户相应恶化;要再度实现均衡,则需要市场利息率水平的提高,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来平衡经常账户的恶化。,43,图2:国际收支顺差,LM,IS,Y0,i0,i,Y,BP,E,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曲线,LM,IS,Y0,i0,i,Y,BP,E,图3:国际收支逆差,44,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曲线 在以上三张图中:在图1中,三条曲线相交在一起,交点E同时实现了内部和外部均衡;在图2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在BP曲线以上,表示内部均衡实现,但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即由国内商品劳务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所决定的利率水平(i0)高于国民收入为(Y0)条件下,维持国际收支均衡所需要的水平;或较高的利率水平引起较多的国际资本流入,超过了平衡现行国民收入所决定的经常账户状态的需要,从而形成国际收支顺差;图3则表示国际收支逆差状态。,45,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1、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5)内部均衡 内部均衡目标包括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 (6)外部均衡 外部均衡目标的内涵经历了发展: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外部均衡通常视为经常项目差额的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浮动汇率制度,将外部均衡视为总差额的平衡;80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一国应根据其经济特点和发展阶段确定相应的经常项目余额目标,并进而确立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因此外部均衡可以定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46,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2、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既能够相互协调也可能存在着相互冲突。在现代经济体制中,国际收支调节问题的实质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因此,在开放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中心任务是在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内部均衡)的同时,还要确立合理的开放状态(外部均衡),并解决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47,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3、斯旺曲线(具体内容在第八章介绍过) 斯旺曲线说明仅使用一种政策工具来同时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冲突问题是不可能的。 4、米德冲突(具体内容在第八章介绍过) 米德指出,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48,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4、米德冲突(具体内容在第八章介绍过) 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 为区别起见,我们把米德分析中的与开放经济特定运行区间相联系的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称为“狭义的内外均衡冲突”,而将一般情况下的实现某一均衡目标的努力对另一均衡目标的干扰或破坏称为“广义的内外均衡冲突” 。,49,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支出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 Changing Policy) 主要指需求调节政策(Demand Adjusting Policy),具体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运用紧缩性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收入效应、利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加以调节。 2、支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 Switching Policy) (1)汇率政策:运用汇率的变动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可选择汇率制度的变更、外汇市场干预或官方汇率贬值。 (2)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政策。,50,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3、其他政策工具 (1)外汇缓冲政策资金融通政策 该政策的运用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必须保持实施缓冲政策所需要的充足的外汇,必须具备公开市场操作的条件。 (2)供给调节政策(Supply Adjusting Policy ) 主要有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供给政策的特点是长期性,在短期内难以有显著的效果,但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从而为实现内外均衡创造条件。,51,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4、国际收支调节政策选择 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首先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暂时性或长期性),其次取决于国内社会和宏观经济结构,再次取决于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每一种国际收支调节政策都会对宏观经济带来或多或少的调节成本,所以必须进行相机抉择,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均衡。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搭配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调节成本最小化和福利最大化。,52,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1、关于政策协调的丁伯根原则 丁伯根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指出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个政策工具。 丁伯根原则对目标的实现过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假定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供决策当局集中控制,从而通过各种工具的紧密配合实现政策目标;二是没有明确指出每种工具有无必要在调控中侧重于某一目标的实现。这两个特点与实际情况不符合。,53,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2、关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 蒙代尔提出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指出: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根据这一原则,蒙代尔区分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影响内外均衡上的不同效果,提出了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54,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2、关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 1968年,蒙代尔将有效市场分类原则与丁伯根原则相结合,提出了“政策分派”理论。其基本思想是: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用来解决外部均衡问题最有效,而财政政策用来解决内部均衡问题最有效,并且进一步指出如果匹配错误,则会导致更大的经济波动。,55,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被称为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workhorse),对国际金融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963年蒙代尔阐述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阐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传递。 蒙代尔将外贸和资本流动引进封闭条件下的IS-LM模型分析得出:稳定政策的效果是与国际资本的流动程度紧密相关的。而且论证了汇率制度的重要性,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效果明显,财政政策软弱无力;而在固定汇率下,结果与此相反。,56,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简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对象是一个开放的小型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采取了流量分析。它的分析前提有: (1)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这意味着产出完全由总需求水平确定。另外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之间不存在区别。 (2)即使在长期,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因此,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完全依据国际收支状况进行调整。 (3)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投资者风险中立。,57,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简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框架是第一节中介绍的IS-LM-BP模型,在由国民收入与利率构成的坐标空间中展开分析。 其中,反映商品市场平衡的是IS曲线,这一曲线斜率为负,政府支出增加及汇率贬值都会使之右移。反映货币市场平衡的是LM曲线,这一曲线斜率为正,货币供应量增加会使之右移。反映外汇市场均衡的是BP曲线,汇率贬值会使之右移。为了使问题得到简化,我们首先仅仅分析资金完全流动的情况。,58,图4:货币政策的扩张,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货币扩张会使LM曲线右移,这带来利率的下降、国民收入的提高。财政扩张会使IS曲线右移,这带来利率的上升(这种利率的上横会降低私人投资,即所谓的“挤出效应”)、国民收入的提高。,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简介,Y0,Y,图5:财政政策的扩张,i0,i,Y,59,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有义务在固定的汇率水平上按市场要求被动地买进、卖出外汇,因此外汇储备量完全受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这使得政府不能控制货币供应量。由国际收支因素导致的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是固定汇率制度下经济调整的一般机制,也是我们理解这一机制下财政、货币政策效力的关键。,60,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1、资金完全流动时,开放经济的平衡状态 如图6所示:,Y0,Y,i,LM,IS,i0,BP,图6: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状态,61,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2、货币政策分析,图7: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货币政策分析,Y0,Y,i,LM,IS,i0,BP,LM,(1),(2),如左图所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引起利率的下降,但在资金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利率的微小下降会导致资金的迅速流出,这立即降低了外汇储备,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无法控制货币供应量。 小结: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货币扩张在短期内也无法对经济产生影响。即货币政策此时无效。,E,62,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3、财政政策分析,图8: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分析,Y0,Y,Y,i,LM,IS,i0,BP,LM,(2),(1),如左图所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引起利率的上升,但在资金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利率的微小上升会使LM曲线右移,直至利率恢复期初水平。此时,收入Y1不仅高于期初水平Y0 ,而且较封闭条件下的财政扩张后的收入水平Y也增加了。 小结: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不能影响利率,但会带来国民收入较大幅度的提高。即财政政策此时非常有效。,Y1,i,IS,E,E,63,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对财政、货币政策研究的分析方法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有以下不同: (1)经济的主要调整机制不是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而是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汇率调整。 (2)我们假定本国贬值能够改善经常账户收支,增加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这就是说,本币贬值能使BP曲线和IS曲线右移。,64,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1、货币政策分析,图9:浮动汇率制度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货币政策分析,Y0,Y,Y1,i,LM,IS(e0),i0,BP,LM,(1),(2),如左图所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引起利率的下降,但在资金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利率的微小下降会导致资金的迅速流出造成本币贬值,这推动着IS曲线右移,直至与LM曲线相交确定的利率水平与世界利率水平相等为止。 此时,收入Y1不仅高于期初水平Y0 ,而且也高于封闭条件下的货币扩张后的收入水平Y 。 小结: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货币扩张会使收入上升本币贬值,对利率无影响。货币政策此时非常有效。,E,IS(e1),i,Y,65,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2、财政政策分析,图10:浮动汇率制度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分析,Y0,Y,i,LM,IS(e0), IS(e1),i0,BP,(1),(2),如左图所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引起利率的上升,但在资金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利率的上升会立刻通过资金的流入造成本币升值,这推动IS曲线左移,直至返回原来的位置,利率水平与世界利率水平相等为止。 此时,与期初相比,利率不变、本币升值,收入不变(但此时收入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财政政策通过本币升值对出口产生了完全挤出效应,即财政支出增加造成等量的出口下降)。 小结: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本币升值,对收入、利率均不能产生影响。货币政策此时完全无效。,E,IS(e0),i,Y,66,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以上我们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资金完全流动情况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力作了具体分析,将以上四种情况的结论总结如下:,67,四、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分析扩展,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但实施效果受到国际资本流动利率弹性的影响。一般而言,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越高(BP曲线越平),或一国的资本市场越开放,则财政政策的作用越明显。反之,BP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的作用受到的抵消程度越大。 (图形推导省略,有兴趣的同学请参考金融学基础辅导(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pp579-583),68,四、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分析扩展,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 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果一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或国际资本流动完全自由,则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作用得到顺差形成的货币因素最充分的放大,财政政策的作用非常有效;在另一个极端,一国资本市场完全封闭,则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完全无效。,69,四、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分析扩展,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图11: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完全无效,70,四、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分析扩展,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 如图11所示:如果货币政策扩张,LM曲线右移至LM使货币供给增加后,一方面会增加进口品需求,带来经常账户的逆差,另一方面利率下降会引资资本外流从而带来资本账户的逆差。两个账户的逆差都会形成本币贬值的压力,货币当局为了维持稳定汇率,只有在外汇市场抛售外币购买本币,最终国内货币供给会不断减少。如果其他条件不变,LM会不断地回移,只有回到原位置才能恢复均衡。 小结:在完全的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无效。,71,四、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分析扩展,2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仍然有效,但实施效果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有关。一般而言,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越低,或金融市场越封闭(BP曲线越陡),则运用财政政策单独调节总需求的作用越强。 (图形推导省略,有兴趣的同学请参考金融学基础辅导(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pp579-583),72,四、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分析扩展,2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 在极端的情况下,比如本国资本市场完全封闭,或BP曲线为垂直线,则在财政政策实施后,受到货币升值效应影响、财政政策的影响放大到最大化;在另一个极端,比如本国资本市场实现完全国际一体化,或BP曲线为水平线,则财政政策实施后,受到货币升值效应的影响、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被完全抵消。即在浮动汇率并且资本流动完全自由的条件下,财政政策无效。(可以参见图10的推导),73,四、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分析扩展,2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LM,IS,Y0,i0,Y,BP,E,LM,(1),BP,IS,E,(2),图12: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扩张的影响,E,Y1,Y,(2),74,四、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分析扩展,2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 如图12所示,起始的非充分就业均衡点为E,中央银行决定增加货币供给以促进经济增长,LM曲线右移至LM。该国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趋于贬值。本币贬值的效应,一方面会通过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进而扩大总需求而推动IS曲线右移至IS;另一方面,也会因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而推动BP曲线右移至BP 。,75,四、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分析扩展,2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 最终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状态由IS、LM和BP三条曲线的交点E决定。 由图12可得,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供应量扩张(紧缩)的效果会使货币贬值(升值)效应放大,因而单独执行货币政策仍是强有力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由汇率的波动自动平衡,并不影响本国的货币供应量。,76,四、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分析扩展,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在不同资金流动性、不同汇率制度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的效力如下表所示。表中的“资金流动性” ,0表示完全不流动,+表示不完全流动,表示完全流动。,不同条件下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效果,77,五、开放经济下政策选择的“三元悖论”,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结论,研究者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表述,这种新的表述被称为“三元悖论”或者“克鲁格曼”三角,即在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中,一国只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而不得不放弃第三者(如下图所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稳定,资本的国际流动,三元悖论,78,五、开放经济下政策选择的“三元悖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各国的金融发展模式都可以被概括进这个三角形中。A是选择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我国是这种政策选择的代表。B是选择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目前美国选择这种模式;C是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实行货币局制度的中国香港、南美洲的部分国家采用这种模式。 克鲁格曼建议发展中国家通过限制资本自由流动实现汇率稳定和保持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79,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汇率政策,汇率政策主要包括汇率制度、汇率水平的管理、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外汇管制、货币的自由兑换等内容。 汇率制度有不同的分类,如(1)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2)爬行盯住制、货币目标区制、货币局制。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类型也有不同的分类,如按干预手段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按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分为冲销式和非冲销式干预。,80,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汇率政策,货币的自由兑换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地用本国货币购买(兑现)某种外国货币,或用某种外国货币购买(兑现)本国货币。货币的自由兑换分为经常账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自由兑换。 实现货币自由兑换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同时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可能带来资本逃避(Capital Flight) 、货币替代(Currency Substition)等问题。,81,第四节 国际储备政策,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一种资产成为国际储备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 国际储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储备可以划分为自有储备(Free Reserves)和借入储备(Debt-in Reserves),二者之和又称为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狭义的国际储备是指自有储备。,82,第四节 国际储备政策,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四部分组成。 影响一国国际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有:进口规模、进出口差额的波动幅度、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制度、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调节政策的效率、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筹借应急资金的能力与成本、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国际资金的流动情况。,83,第四节 国际储备政策,一国对国际储备的管理,除了在量上保持最适度水平外,还需要在质上拥有一个适当的国际储备结构,尤其是各种储备货币的构成,这具体包括储备货币种类的比例安排和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安排。 根据流动性国际储备分为三个档次:一级储备或流动储备资产、二级储备、收益率高但流动性低的储备资产。,84,第五节 开放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开放经济之间通过收入机制、利率机制和相对价格机制等途径相互联系,这使得冲击得以在国际间进行传导,各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存性。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相互协调有必要性。 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收益在于避免独立、分散决策带来的低效率,而它的成本则是各国因政策协调而丧失一定的政策自主性。 经济学者设计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方案,即:托宾税方案、麦金农方案、汇率目标区方案。,85,一、托宾税方案,托宾税是由托宾提出的针对全球外汇交易,为抑制投机而课征的交易税。1972年托宾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时,提议“往飞速运转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一车轮中掷些沙子”,首次提出对现货外汇交易课征全球统一的交易税,经济学家后来把这种外汇交易称为“托宾税” 。 托宾税具有两个特征:单一低税率和全球性。托宾税的功能有两个:第一,抑制投机、稳定汇率;第二,为全球性收入再分配提供资金来源。这一方案在实践中还没有应用。,86,二、麦金农方案,麦金农提出恢复固定汇率制的方案。麦金农方案对国际政策协调的设计包括:第一,各国应根据购买力平价确定彼此之间的汇率水平,实行固定汇率制;第二,各国应通过协调货币供给的方法维持固定汇率制。,87,三、汇率目标区方案,这一方案主张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汇率变动范围可达中心汇率上下10%。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一,中心汇率应当根据威廉姆森提出的“基本均衡汇率”来确定;第二,在对汇率目标区的维持上,汇率目标区提出了各国都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这一搭配思路进行宏观调控上的政策协调。,88,汇率目标区是对汇率制度可行性与灵活性的一种折衷。以上的汇率目标区是狭义的含义,另有一种广义的含义。广义的汇率目标区泛指将汇率浮动限制在一定区域内的制度,事先确定汇率水平的波动区间,在汇率可能超出波动区间时,政府利用货币政策等工具进行干预,以将汇率变动幅度控制在目标区内。 依据目标区区域的幅度、目标区调整的频率、目标区的公开程度以及对目标区进行维持的承诺程度,目标区可以分为严格的目标区和宽松的目标区两种类型。,三、汇率目标区方案,89,汇 率,中心汇率,目标区上限,目标区下限,不存在目标区时市场汇率轨迹,汇率目标区下 市场汇率轨迹,三、汇率目标区方案,汇率目标区示意图,感谢大家的聆听!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