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发展史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348045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航天发展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世界航天发展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世界航天发展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航天发展史,1,为什么我们要发展航天事业?,1.载人航天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它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平的发展。同时,它也影响这整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从而可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 2.发展载人航天是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各发达国家都在发展战略上都将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发展,而载人航天技术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3.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渐重要。载人航天技术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巨大宝库,载人航天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 航天事业是一项关系全局的产业。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0年来,我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了我国航天科技及相关学科的水平,特别是信息、材料、能源等21世纪新兴学科领域的整体水平,不仅为航天工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空间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广泛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后盾。,2,万户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人,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整个人类向未知世界探索的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3,一、 火箭技术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箭是在火药发明之后中国人发明的。早在公元1000年宋朝唐福献应用火箭原理制成了战争武器,13世纪初传到外国。 。18世纪,印度军队在抗击英国和法国军队的多次战争中曾大量使用火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推动了欧洲火箭技术的发展。曾在印度作战的英国人康格雷对印度火箭作了改进。他确定了黑火药的多种配方,改善了制造方法并使火箭系列化,射程达3公里。这些初期火箭的原理成了近代火箭技术的基础。,4,齐奥尔科夫斯基 前苏联,戈达德 美国,奥伯特 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代火箭技术和航天飞行发展,先驱者的代表人物:,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1942年10月)法西斯德国成功发射V-2火箭(A4型),飞行高度85千米,飞行距离190千米。V-2火箭的发射成功,把航天先驱者的梦想变成现实,是现代火箭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真正的近代火箭出现1942年10月,6,1945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前苏联俘虏部分德国火箭技术人员,缴获了几枚V-2火箭和有关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1947年前苏联仿制V-2火箭成功。1948年自行设计了P-1 火箭,射程达300公里。1950年和1955年又先后研制成P-2和P-3火箭,射程分别达到500公里和1750公里。1957年8月,成功发射两级液体洲际导弹P-7,射程8000公里,经过改装的P-7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quot;人造地球卫星1号“,从而揭开了现代火箭技术新的一页。前苏联由于发射多种航天器的需要,先后研制成功“东方“号、“联盟“号、“宇宙“号、“质子“号、“能源“号等多种型号的运载火箭,可将100多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现代火箭技术新篇章,“质子”号,7,人造卫星与运载火箭的出现,二战后,美国俘虏了以冯布劳恩为首的德国火箭专家,缴获了100余枚V-2火箭。美国陆军在布劳恩的帮助下于1945年发射了V-2火箭,1949年开始研究“红石“弹道导弹,1954年制定人造卫星计划,1958年2月1日“丘辟特“C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为发射多种航天器的需要,先后研制成功“先锋“号、“丘诺“号、红石“号、“侦察兵“号、“大力神“号和“土星“号等运载火箭。,8,二 、卫星时代,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设想早在1945年就在美国出现,美海军航空局已着手研究一种把科学仪器送入太空的卫星,次年美国陆军航空局在审;兰德计划“的一项类似的研究报告中,就有“实验性环球空间飞行器“的初步设计。 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后,6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发射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卫星、技术实验卫星和各类应用卫星。70年代军、民用卫星全面进入应用阶段,并向侦察、通信、导航、预警、气象、测地、海洋和地球资源等专门化方向发展。同时各类卫星亦向多用途、长寿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发展。80年代后期新起的单一功能的微型化、小型化卫星是卫星发展上的新动向,这类重量轻、成本低、研制周期短、见效快的小型卫星将是未来卫星的一支生力军。除美、苏外,中国、欧洲航天局、日本、印度、加拿大、巴西、印尼、巴基斯坦等国都拥有自己研制的卫星。,9,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入太空,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卫星呈球形,外径0.58米,外伸4根条形天线,重83.7公斤,卫星在天上正常工作了三个月。按照今天的标准衡量,前苏联的第一颗卫星只不过是一个伸展开发射机天线的圆球,但它却是世界第一个人造天体,把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变成现实,为人类开创了航天新纪元。,10,三、空间探测月球探测,美国和前苏联自1958年至1976年8月共发射过83个无人月球探测器,其中美国36个,前苏联47个。此后,美、苏再也没有发射过无人月球探测器。 1990年1月日本发射了一颗月球探测器,成为第三个向月球发射探测器的国家。 1999年7月31日,为了确证月球上到底有没有冰,美国“月球“勘探者号进行了飞行器撞击月球实验。,11,人类空间天文观测工作,美欧联合研制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于1990年4月发射升空,这项计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十年间进行了10多万次的天文观测,观测了大约13670个天体,向地球发回了黑洞、衰亡中的恒星、宇宙诞生早期的“原始星系“、慧星撞击木星以及遥远星系等许多壮观图像,为近2600篇科学论文提供了依据。这是人类空间天文观测工作的一个里程碑。 1997年7月4日,美国“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并释放出一辆火星;漫游者“号,第一次拍摄到火星的彩色三维立体图像,传回地球大量的火星表面的照片。,12,四、载人航天,前苏联自1961年4月到1970年9月共发射了17艘载人飞船(“东方“号6艘、“上升“号2艘;联盟“号9艘)。1965年3月航天员在“上升“号上第一次走出飞船,1966年1月两艘“联盟“号飞船第一次在轨道上交会对接,并实现两个航天员从一艘飞船向另一艘飞船转移。1971年到1982年发射了7艘重量为1820吨的“礼炮“号空间站,截至1985年还发射了27艘载人飞船(“联盟“T号、TM号)和25艘无人飞船(“进步“号)用作天地往返运输系统。1986年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这是未来永久性空间站的核心舱,将于90年代建成由7个舱组成的大型空间站。,13,载人航天飞船,联盟号,上升号,双子星座号,阿波罗号宇航员登上月球,14,载人空间站,美国自1961年5月至1966年11月发射了16艘载人飞船(“水星“和“双子星座“)。1965年6月“双子星座“飞船上的航天员第一次步入太空,1966年3月“双子星座“-8号和“阿金纳“飞行器在轨道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对接,此后,“双子星座“飞船系统进行过多次交会和对接。1967年至1972年共发射了14次“阿波罗“飞船(其中3次无人飞行,3次载人绕月飞行,6次载人登月飞行,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1973年发射了“天空实验室“并和“阿波罗“飞船进行过对接。1969年尼克松政府宣布70年代研制载人航天飞机,1984年里根政府宣布90年代建立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1993年9月美俄二国达成协议,合作建造一个有16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2006年完成。2001年5月,美国宇航发烧友蒂托进入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遨游8天,成为地球旅客航天游第一人。,15,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2018年我中国将发射嫦娥四号,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这将是全世界的第一次。 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低成本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的首飞,同时现役火箭将实施智能化改造。 2022年,中国将建成一座空间站。 2030年以后,我们还要实现载人登月,我们还要向太阳系边缘遥远的星系进行探测。 2035年,实现运载火箭完全可重复使用将成为可能,预计今年十二月发射的猎鹰9重型火箭,16,1.最早进行太空飞行的航天员:(苏联)加加林 2.最先进行太空飞行的女航天员:(苏联)捷列什科娃 3.最先进行舱外活动的女航天员:(苏联)萨维茨卡娅 4.最先登上月球的航天员:(美国)尼尔.阿姆斯特朗 5.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俄)瓦列里.波利亚科夫 6.最先进行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美)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7.最先进入太空运行的空间站:(苏)“礼炮1号“试验载人空间站 8.世界上最大的运载火箭:(美) “土星-5“号运载火箭 9.载人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美)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 10.迄今为止在太空运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俄) “和平号“空间站 11.目前正在建造的最大的空间站:国际空间站,航天之最,17,谢谢您的观看,THANK YOU FOR YOUR WATCH,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