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339358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1,一、食物中毒相关概念,(一)食物中毒的定义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定义: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2,(二)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 1、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2、其中规定的中毒性疾病即指我们常说的食物中毒。,3,(三)食物中毒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国务院376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对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有明确规定。,4,二、食物中毒报告相关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2003年5月9日公布实施);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卫生部8号令,1999年12月24日发布,2000年1月1日实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37号令,2003年11月7日发布实施) ; 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2号令,2003年5月26日发布实施); 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冀政办200534号,2005年12月19日) ; 河北省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试行) 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方案(试行)(冀卫应急字20062号,2006年1月17日)。,5,三、食物中毒责任报告单位,1、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 2、接收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 3、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 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6、其他有关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有密切关系的机构,检验检测机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环境监测机构、教育机构等)。,6,四、食物中毒报告程序,(一)食物中毒分类 一般食物中毒:指尚未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食物中毒; 突发食物中毒:指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食物中毒。,7,一般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29人及以下,无死亡病人。 突发食物中毒: 1、一般突发食物中毒(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2、较大突发食物中毒(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出现死亡病例(1-9例)。 3、重大突发食物中毒(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者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4、特别重大突发食物中毒(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事件危害特别严重,超出本省处置能力,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突发食物中毒事件。,8,其他规定: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规定报告。 (1)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 (2)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9,(二)报告程序 1、一般食物中毒: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1个月内填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分别报上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1个月内未调查终结的还要进行补报。,10,2、突发食物中毒: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在2小时内尽快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应当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进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上报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省政府报告;省政府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卫生部报告。,11,3、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相关信息:接到报告的卫生监督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按照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12,五、报告方式,网络直报; 传真报告; 电话报告;,13,六、报告内容,一般食物中毒填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逐级上报。 突发食物中毒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定的内容进行报告。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相关信息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14,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或者存在隐患的相关信息,应当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措施。 进程报告,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结案报告,事件详细情况、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评价,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15,报告内容要素: 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涉及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流行病学特征、医疗救治情况、事件原因分析、已经采取的措施、事态发展的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16,六、责任追究,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7,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对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隐瞒、谎报、拖延、阻挠报告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8,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的,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9,撰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的基本要素,20,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是食物中毒案件的总结报告,必须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做到格式规范、内容科学严谨、实事求是、论证逻辑严密、以及阐明的观点和结论有科学依据。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格式分为首部正文结尾落款四个组成部分,基本要素包括中毒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检验结果调查结论处理结果。下面就调查报告的结构方式和基本要素谈几点粗浅看法,仅供参考。,21,一、首部 首部是调查报告的起始部分,具有确定主旨、明确性质和内容、说明有关情况等作用。通常有下列要素构成:,22,1、标 题 标题要概括地表达报告的性质和内容,简短鲜明,一目了然。可采用单行式标题,由“调查单位名称事由文种,如“关于饭店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23,2、前言 前言是概括全文内容,简明扼要地表明全文主旨。一般用来介绍肇事的单位、中毒时间、原因食物、中毒原因、致病物质及中毒人数等。 如“饭店于2003年10月1日晚餐供应被副溶血性弧菌(V.parahaemolyticus)污染的菜肴,造成28人食物中毒。”,24,二、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干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要求层次清楚,内容真实,反映全貌,突出中心,阐明食物与中毒之间的因果关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25,1、中毒经过 2003年10月2日,*卫生监督所接到*人民医院“关于*饭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电话报告,*卫生监督所立即组织食物中毒调查小组赶赴*人民医院、*饭店进行个案调查、采集样品及流行病学调查和食品卫生学调查。,26,经调查,2003年10月1日,倪某在*饭店晚餐摆生日宴10桌,就餐人数约100人, 发病28人,发病率28%,就餐时间17:00h。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继而出现腹泻,部分病人大便呈血水样便,伴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中毒者经医院及时治疗已痊愈,未发生死亡病例。,27,2、流行病学调查 本次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调查(aseontrol tudies),病人与非病人配对比例为1:1(一个病人配对一个同共就餐的非病人作对照)。,28,2.1 中毒特点 : 本次食物中毒特点是中毒者均有在*饭店共同就餐史,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从发病曲线图看,日23:00时出现首发病例,2日5:00时出现发病高峰,2日11:00时病人急骤下降,没有出现二代病人,发病曲线呈单峰型分布,符合暴发性食物中毒的特点。见图1,29,28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病曲线图,30,2.2中毒餐次与原因食物 2.2.1 中毒餐次: 本次食物中毒发病高峰2日5:00时向前推算一个平均潜伏期12h和首发病例 23:00时向前推算一个最短潜伏期6h,经推算就餐时间均为10月1日17:00时左右,因此确定10月1日晚餐为中毒餐次。,31,2.2.2 原因食物: 调查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处理,根据进食不同食物罹患率分析,进食白宰鸡、海蛰头者的罹患率分别为57%、61%。经X2检验进食与未进食白宰鸡和海蛰头的罹患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表明白宰鸡和海蛰头是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见表2,32,食物 进食 未进食 差 P 判定 总人 发病 罹患 总人 发病 罹患 异 名称 数 数 率(%) 数 数 率(%) 值 值 结果 基围虾 51 25 49 6 3 50 -1 0.05 无意义 烤 鸭 41 23 58 16 5 31 27 0.05 无意义 段 鳝 34 14 41 23 14 61 -20 0.05 无意义 虾 仁 42 18 43 15 10 67 -24 0.05 无意义 白宰鸡 35 20 57 22 6 27 30 0.05 有意义 海蛰头 36 22 61 21 6 29 32 0.05 有意义,表2 进食不同食物的罹患率比较,33,2.3中毒原因 经调查,冷菜师傅陈某腹泻三天带菌上岗,肛拭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而且便后不洗手裸手制作冷菜(白宰鸡和海蛰头),致使白宰鸡和海蛰头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可能是造成本次食物中毒主要原因。造成本次食物中毒危害因素分析:,34,VP 带 菌 者,带 菌 操 作,VP 污 染 冷 菜,食 用 中 毒,35,、临床表现 3.1病人诊断标准:(1)、共同就餐史; (2)、症状与体症(发热37.5以上;腹泻2次或呕吐1次以上24h);(3)、实验室检验(排泄物检副溶血性弧菌)。符合上述(1)(2)条或(1)(2)(3)条为中毒病人。 3.2潜伏期:本次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为6小时,最长为18小时,平均中位数潜伏期为12小时。,36,3.3症状与体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继而出现腹泻,部分病人大便呈血水样便,伴发热、恶心、呕吐、发热体温最高38。见表3,37,表3 中毒病人主要临床表现频率分布,38,、检验结果 本次食物中毒调查共采集到样品8份,其中病人肛拭2份,冷菜师傅大便1份,酒宴剩菜(冷菜)2份,砧板、菜刀、抹布各1份。其中冷菜师傅大便1份,病人大便2份,冷菜2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而且带菌者、冷菜和病人三者检出血清型别相同的副溶血性弧菌(V.parahaemolyticus)。实验证明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病原体是副溶血性弧菌。检验结果见表4。,39,表4 样 品 检 验 结 果 _ 编 样品名称 检 验 结 果,号 菌落总数(个/ cm2) 大肠菌群 (个/100cm2) 致病菌 _,1 抹布 13000 24000 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2 砧板(卤味) 100 30 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3 刀(卤味) 100 30 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4 海蛰头 11000(个/g) 930(NPN/100g) 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5 白宰鸡 1.9107 (个/g) 24000(NPN/100g)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6 冷菜师傅肛拭 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7 病人肛拭 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8 病人肛拭 检出副溶血性弧菌,40,三、结尾 结尾重点叙述调查结论,处理结果等内容,归纳总结全文。,41,、调查结论 根据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规定,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中毒者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等综合分析,确认这是一起由*饭店供应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菜肴所致的食物中毒,诊断符合WS/T811996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42,2、处理结果 *饭店供应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菜肴造成28人食物中毒,这一事实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三)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第九条第(二)项之规定,给予以下行政处罚:,43,2.1 吊销卫生许可证(中式餐供应); 2.2 没收违法所得一万九千六百元,并处以违法所得五倍的罚款,计九万八千元,二项合计十一万七千六百元。,44,四、落款 为了对调查的内容负责,最后在正文右下角写上调查单位名称和报告时间。如卫生监督所和日期。,45,关于X县X村X屯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X X X X X X: X年X月X日下午X点X分,我中心接到X县卫生防疫站报告,该县X乡突发中毒事件,中毒10人,已死亡3人,7例重症病人正在县医院抢救治疗。接到报告后,我中心派出两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与X医院和X卫生监督所专业人员一行6人,赶赴现场协助开展调查处理及抢救病人。至X月X日止,死亡4人,6名现症病人正在X医院抢救。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例:食物中毒报告格式,46,一、基本情况 X县X乡X村X屯位于X县城西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约20公里,全屯共有30户,120人,均为苗族。该屯为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很差,属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该村有一名乡村医生。 二、中毒发生经过: X月X日上午X 时左右,村民X(男,39岁)将今年三月三(农历,苗族的传统节日)做好的糯米与玉米混合在一起的面粉(酵米面)做成水圆独自食用,于当天下午4时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头痛、乏力、腹胀、腹痛等症状,次日病情加重,下午3时30分在家死亡。死者生前,其亲属赶来探望,其家人为了感谢亲友,又用酵米面招待前来探望病人的亲属,进食9人,吃后均发生中毒,其中有2人相继在家中死亡(均为女性),剩余7人送X医院抢救,1人(女性)因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于X月X日X分死亡。,47,三、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 (一)流行病学调查 1、病人分布情况:中毒发生时间X日X日,病人集中在X屯,为4家不同的住户,曾先后在X家进食。进食10人,发病10人(男性7人、女性3人),住院7人,死亡4人(1男、3女)。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56岁。 2、进食情况:中毒者均进食了X家制作的水圆,进食量为两个至10个不等。 2、潜伏期 最短6小时,最长24小时,平均15小时。 3、临床表现 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痛、腹胀。重者意识模糊、抽搐、发绀、呼吸困难、休克、昏迷。,48,(二)卫生学调查 中毒者进食的水圆是X用自制的酵米面做成的。X按苗族传统方法于三月三(农历)制作酵米面,即将玉米和糯米用水浸泡10天左右,经水淘洗后湿磨成糊状水面子,用布兜起,再用柴草灰吸去过多的水分而成,带有不同程度的酸臭味。当时,制做的酵米面未吃完,剩余的经凉晒后,用塑料编织袋盛装、存放在屋内,约有X斤。据进食者反映,酵玉米面水圆有酸臭味。 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制作酵米面过程中卫生条件很差,而且,当时气候阴天、多雨,湿度大,不容易将面晒干;加工用具、盛装的物品卫生状况也很差,容易使加工的食品原料受到污染。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无法对剩余的酵米面进行病原菌分离和毒素的检测。,49,四、中毒原因分析与初步结论 根据现场调查,中毒的病人均进食过用同种酵米面制作的水圆,不食者不发病,因此,认为中毒食品是酵米面。中毒病人发病的潜伏期短,但发病急,病程进展快。所有的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无传染性。周围群众和进食者均不知道食用经长期存放的酵米面会导致中毒。据此,结合现有的资料综合判断,初步认定本次事件是一起在加工、贮存酵米面过程中因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50,五、事件处理经过、采取的防制措施 中毒事件发生后,自治区、地区、县各级党政领导、卫生行政部十分重视。X作了做好中毒者的救护工作、全力抢救中毒者的指示:X派出X中、X医院、XX卫生监督所有关专家和业务技术人员组成的调查抢救小组赶赴现场指导调查抢救工作。 XX在事故发生后,指示有关方面要尽快查明原因,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中毒者。X县委、县政府在接到中毒报告后,立即组织卫生、公安部门赶往中毒发生地进行调查,并立即将中毒病人送县医院救治。X派出卫生防疫站、X医院有关业务人员共10人组成的调查抢救小组连夜赶往X参与调查和抢救工作。因X县医疗条件有限,连夜将6名中毒者转X医院救治。对中毒者的治疗除采用常规的催吐、洗胃排除除毒物和护肝、护肾、防止脑水肿、抗感染等措施外还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血浆置换术抢救治疗中毒者。目前存活的6例病人中仍有3例危重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调查小组在现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封存了剩余的酵米面,向村民讲明此次中毒事件的原因,要求还存有酵米面的家庭不能再食用,防止再次发生中毒事故。至X日为止该乡无类似病例出现,社会安定。,51,六、今后的工作建议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是严重的食物中毒,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达40100。我区部分地区有食用酵米面的习惯,并常发生中毒,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建议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宣传画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使群众知道酵米面的危害性,戒除不良的饮食习惯,自觉做到不吃酵米面,并教会群众一般的中毒自救常识。 (二)一旦发生酵米面中毒,应积极组织有效的抢救工作,尽快把中毒者送医院抢救治疗。同时,按国家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有关规定上报疫情,并做好各项防制工作,防止事故扩大,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三)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发文机关,盖章) (成文日期) 抄报: (印发机关) 年月日印发,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