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3].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3210595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3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考前培训,李尚生,Email:qztclssQQ:1596738560,2013年2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考点正确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掌握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教学评价能够进行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评析,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性质理念目标内容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知识点,能力层级*,、,A、C、E,C、D、E、F,*A识记、B理解、C应用、D分析、E评鉴、F创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能力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1.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订方法、图样等(现代汉语词典)按照任务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计划。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即备课)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即在小学教师上课之前,对该课教学、该单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综合方案。也就是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田本娜)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化、书面化,即成为教学方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备课)?(一)是顺利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1.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作整体的把握;2.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的内容*(一)确定教学目标(二)选择教学内容(三)把握重点难点(四)运用教学方法(五)使用教学媒体(六)设计教学过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四、教学设计的依据(一)理论依据1.教学理论2.教育理念3.学科理论(二)教学主体1.学生的实际2.教师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四、教学设计的依据(三)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1.语文课程标准2.语文教学内容(四)教学资源1.教材2.教学设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五、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流程*(一)研读教材*(二)分析学情(三)明确目标*(四)选择内容*(五)确定方法*(六)安排进程*(七)板书设计*(八)评价效果(九)反馈调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整体设计),穷人,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第9课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一单高尚元第2课,北师大版最后一页,设计步骤和方法,(一)研读教材1.整体把握2.联系比较3.局部分析4.文本细读*,(一)研读教材,1.整体把握(了解不同教材的总体特点)人教版开放的、科学的、富有活力;苏教版坚持了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北师大“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一)研读教材,1.整体把握(一套教材的特点)结构,体例,通读全书:北师大版人文主体单元,强调人文性1.人和自然:大海、太阳和月亮、冬天、动物2.人和社会:劳动、朋友、祖国、合作、诚实3.人与自我:手与脑、梦想、成长、立志、尊严,(一)研读教材,2.联系比较(不同版本的横向比较)人教版教材面对众多新的语文教学改革因素,显示出及其灵活和辩证的协调和整合能力,可以说是一本集大成的语文教材。北师大教材在遵循儿童心理特征,引导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创造,是一套更具有学习性的语文教材。苏教版教材在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是一套更具有语文性的语文教材。,(一)研读教材,2.联系比较(同一教材的纵向比较)北师大版空间(孩子的现实经验和想象世界)低年级段,身边的情景:二年级的“家、手和大脑、太阳与月亮等”二年级的“玩具和游戏、妈妈、植树”中年段,自然景象:三年级“塞北江南、集市、海底世界”;四年级的”收获、地址”等;高年段,社会大空间:五年级的“奇观、变化、我们去旅行”;六年级的“地球家庭、遗迹”等,(一)研读教材,2.联系比较(同一教材的纵向比较)北师大版思维低年段:简单的、可感的概念,例如“梦想、成长、认真、朋友、诚实、好奇”等,中年段:基本的情感和态度例如“心中有祖国、我们和我、亲情、师生、规则”等高年段:人类面临的一些重大的命题,比如“智谋、方法、面对错误、冲突、战争、英雄、美与丑”等等,(一)研读教材,3.局部分析人教版第11册教材分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一)研读教材,3.局部分析人教版第11册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如詹天佑穷人只有一个地球月光曲,这些课文文质兼美,拓展”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一)研读教材,3.局部分析人教版第11册教材分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一)研读教材,3.局部分析人教版第11册教材分析与五年级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第六组除外)分为两个自然段,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一)研读教材,3.局部分析人教版第11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联系教学实际确定各个专题在教材中的位置,关注各个专题及课文的内在关联,使整本教材成为一个整体。如,根据我国国庆节的时间和大部分地区的教学进度,将“祖国在我心中”这一“小综合”专题安排在第二组,便于教学,并将“大综合”“轻叩诗歌的大门”安排在后半学期。本册“大综合”以了解诗歌为中心,“诗歌朗诵会”是主要活动之一,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特意在“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专题中选编了朗诵诗中华少年,朗诵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学习要求,学生可以学到一些诗歌朗诵知识。“初识鲁迅”专题选编了有的人这首诗,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诵”的学习要求;本专题也放在了“大综合”专题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便于“大综合”中活动的开展。,(一)研读教材,3.局部分析人教版第11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一)研读教材,4.文本细读*(1)在教材中的位置(2)文体(3)主要内容(4)结构分析(5)主要思想(6)写法特点(7)插图与练习编排,4.文本细读*,(1)在教材中的位置(2)文体(3)主要内容(4)结构分析(5)主要思想(6)写法特点(7)插图与练习编排,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写的是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导下,通过三次仔细观察,发现了冬瓜与茄子的不同之处。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菜园里有冬瓜和茄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妈妈要求小燕子去菜园区别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第三自然段写了燕子妈妈在小燕子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大小不同之后,要求它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第四自然段写小燕子发现冬瓜和茄子的颜色不同,燕子妈妈再次要求它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之处;第五自然段写小燕子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第六自然段写燕子妈妈满意地笑了。整篇课文充满童趣,语言浅显易懂,是一篇深受儿童们喜爱的课文。,4.文本细读*,(1)在教材中的位置(2)文体(3)主要内容(4)结构分析(5)主要思想(6)写法特点(7)插图与练习编排,课文有两幅插图,一幅画的是菜园里的冬瓜和茄子;另一幅画的是小燕子按照妈妈的要求,向菜园飞去。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学习运用书中的语言和词汇,或结合生活来描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课文后面安排了认读生字表、会写字表,提出了朗读,并回答问题的要求。课后第2题是问答题,要求孩子们理解为什么燕子妈妈满意地笑了呢。鼓励学生要做会观察的孩子。第3题“读一读,比一比”的训练,引导孩子们通过比较,懂得怎样把句子写具体。“词语花篮”里的词语要求学生会读。,4.文本细读*,(1)在教材中的位置(2)文体(3)主要内容(4)结构分析(5)主要思想(6)写法特点(7)插图与练习编排,穷人一文是人教版新课标教科书第11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文章写的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4.文本细读*,(1)在教材中的位置(2)文体(3)主要内容(4)结构分析(5)主要思想(6)写法特点(7)插图与练习编排,穷人一文是人教版新课标教科书第11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文章写的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4.文本细读*,(1)在教材中的位置(2)文体(3)主要内容(4)结构分析(5)主要思想(6)写法特点(7)插图与练习编排,这是北师大新世纪版课改实验教材小语六年级(上)第一单元(高尚)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课文通过从渔夫的妻子桑娜在自己丈夫出海生死未卜,家里五个孩子衣食难保的窘况下,主动承担起照顾邻居的两个孤儿的感人故事,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课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主要在矛盾冲突中显示人物的品质,这是本课的一个显著特点。课文第二部分出现的大量的心理描写,把桑娜抱回孩子,却又担忧丈夫责骂的矛盾心理写地惟妙惟肖,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用词造句准确、实在。,4.文本细读*,(1)在教材中的位置(2)文体(3)主要内容(4)结构分析(5)主要思想(6)写法特点(7)插图与练习编排,这是北师大新世纪版课改实验教材小语六年级(上)第一单元(高尚)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课文通过从渔夫的妻子桑娜在自己丈夫出海生死未卜,家里五个孩子衣食难保的窘况下,主动承担起照顾邻居的两个孤儿的感人故事,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课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主要在矛盾冲突中显示人物的品质,这是本课的一个显著特点。课文第二部分出现的大量的心理描写,把桑娜抱回孩子,却又担忧丈夫责骂的矛盾心理写地惟妙惟肖,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用词造句准确、实在。,4.文本细读*,(1)在教材中的位置(2)文体(3)主要内容(4)结构分析(5)主要思想(6)写法特点(7)插图与练习编排,这是北师大新世纪版课改实验教材小语六年级(上)第一单元(高尚)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课文通过从渔夫的妻子桑娜在自己丈夫出海生死未卜,家里五个孩子衣食难保的窘况下,主动承担起照顾邻居的两个孤儿的感人故事,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课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主要在矛盾冲突中显示人物的品质,这是本课的一个显著特点。课文第二部分出现的大量的心理描写,把桑娜抱回孩子,却又担忧丈夫责骂的矛盾心理写地惟妙惟肖,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用词造句准确、实在。,设计步骤和方法,(二)分析学情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段的学习要求,学习条件与环境分析等及相应的对策。,本教学设计为穷人的第二课时。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在第一课时,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对于通过各种识字方式解决了课文中易读错的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了生词的意思;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进行了质疑。由于学生对世界历史知识知之甚少,加之成长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生活条件优越,生活幸福,没有作品中人物生活的点滴感受,对作品中反映的当时沙俄统治下穷人的困苦生活只限于表层字面的学习,在理解课文内涵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课文前就布置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方式搜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及时代背景。,设计步骤和方法,(二)分析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段的学习要求,学习条件与环境分析等及相应的对策。,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行动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品质。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所以在预习时,我让学生在搜集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进行研究,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和运用的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有可能只满足于肤浅的生活认识而不愿意潜心读文-桑娜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因此我决定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设计步骤和方法,(三)设计目标*1.找依据2.构思三维目标3.正确表述4.检查是否符合要求,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故事。,设计步骤和方法,(三)设计目标*1.找依据2.构思三维目标3.正确表述4.检查是否符合要求,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好品质。2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学习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法。3体会课文中省略号的作用,合理想象,提高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设计步骤和方法,(四)选择内容*1.依据2.构成3.重点4.难点,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学生实际构成三个维度五个领域,课文内容人物特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写人记叙文勤劳、淳朴和善良同情、赞美、敬佩语言朴素、感情真实想象、分析、推理,设计步骤和方法,(四)选择内容*1.依据2.构成3.重点4.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课文,培养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学难点:抓住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感悟桑娜美好的心灵。,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透过人物行为、心理与语言,感受渔夫夫妇淳朴、善良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设计步骤和方法,(五)确定方法*选择媒体,选择媒体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以创设情景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法为主,综合运用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等,设计步骤和方法,(六)安排过程*1.内容(1)教学步骤(2)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环节(4)教学行为,一、初步感知课文自主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写的内容二、细读课文讨论分析,掌握课文的结构,能分段概括大意。三、深读课文反复品读,把握文章中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心理及情感,了解文章的写法特点学习人物的品质。四、积累拓展熟读课文,记住关键语句,进行拓展训练。,设计步骤和方法,(六)安排过程*2.原则(1)扣紧目标(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以学生为主体(4)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5)衔接连贯、层次清晰、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一、初步感知课文自主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写的内容二、细读课文讨论分析,掌握课文的结构,能分段概括大意。三、深读课文反复品读,把握文章中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心理及情感,了解文章的写法特点学习人物的品质。四、积累拓展熟读课文,记住关键语句,进行拓展训练。,设计步骤和方法,(六)安排过程3.流程(1)整体构思(2)分课时,确定要点(3)设计每课时教学环节(4)设计每个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一、初步感知二、细读课文三、深读课文四、积累拓展,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复习巩固四、作业练习,例,例,教师学生提问、引导朗读、默读、齐读找出提示、出示、示范说出、讨论、体会、感受交代、布置、组织写写、展示,例,(六)安排过程,一、初步感知二、细读课文三、深读课文四、积累拓展,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复习巩固四、作业练习,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播放课件: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海上刮着风,打着雷,海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在大风大浪中艰难行驶。海边渔人家微弱的灯光洒向了海面师问:看着画面,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过渡语: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穷人之间发生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板题:穷人,一、导入新课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等。)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简单交流托尔斯泰的资料)接下来咱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六)安排过程,一、初步感知二、细读课文三、深读课文四、积累拓展,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复习巩固四、作业练习,二、初读课文,疏通文路出示初读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型;2、读好每一个词,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3、读通每一句话,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反馈初读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着重正音析形。2、指名若干学生,排火车读完全文。朗读完毕,学生评议,教者点评。,二、检查收集,交流收获:过渡语:课前动员大家搜集作者及作品的有关信息,你们有收获吗?1、学生之间交流收集到的信息;2、全班集体交流;3、教师补充介绍:托尔斯泰的作品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善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艺术形象生动逼真,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朴实。,(六)安排过程,一、初步感知二、细读课文三、深读课文四、积累拓展,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复习巩固四、作业练习,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同桌检查小组认字的情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交流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部分。3.指导将课文分成三部分。,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1、谈话启发:这个故事,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比较清晰,你们能不能事情的发展变化,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请默读梳理,形成文字。2、学生自学:(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对个别学困同学适度提示方法。不妨先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六)安排过程,一、初步感知二、细读课文三、深读课文四、积累拓展,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复习巩固四、作业练习,四、细读课文,紧扣特点(入情感悟):1.结合课后思考题,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课文,做批注;2.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课文以“穷人”为题,为什么不以“桑娜”为题,而以“穷人”为题?“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3.集体交流汇报,引导学生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体会桑娜和西蒙两家生活的穷困。过渡语:课文除了写“穷人”的困苦,还写了什么?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都表现在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穷人的优秀品质?,四、读第三遍课文,初步扫描人物1、过渡谈话: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体内容,我们就可以认识有关的人物了。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桑娜五个孩子渔夫(桑娜的丈夫)寡妇西蒙以及她的两个孩子五、读第一段,(六)安排过程,一、初步感知二、细读课文三、深读课文四、积累拓展,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复习巩固四、作业练习,四、细读课文,紧扣特点(入情感悟):4.重点精读,理解感悟:(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9、10、24自然段,画出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做批注(写一写自己的体会,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困生画一画、写一写对重点句的理解)。(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然后集体交流。(3)带着体会读一读重点词句。(自由读,小组读)(4)分角色朗读,从读中体会桑娜的美好心灵。,(通过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小说描写的情境中。)1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丈夫。)朗读时,这些一一交待清楚。,(六)安排过程,一、初步感知二、细读课文三、深读课文四、积累拓展,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复习巩固四、作业练习,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或者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写一个心理片断。六、检查指导写字。(略)。,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释:“心惊肉跳”。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语调开始转换?天气的恶劣使桑娜恐惧极了,所以课文上的“寒风呼啸”、“海浪拍击”、“又黑又冷”更加重语气。全班齐读。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6指导朗读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拓展了课文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深化文本主题。,(六)安排过程,一、初步感知二、细读课文三、深读课文四、积累拓展,一、导入二、讲授新课三、复习巩固四、作业练习,第二课时一、扼要回顾,导入本课学习上节课,我们学了穷人的第一部分。谁来说说这一部分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什么画面?(2-3名学生回答)描述画面,带入情境:课文第一段,托尔斯泰爷爷就把我们带到海边的小屋里。海上正起着风暴,没有月亮,外面又黑又冷。我们仿佛看到了在这狂风怒吼、波涛轰鸣的夜晚,女主人公桑娜正坐在屋里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这样一个画面。这一课,我们继续往下学。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揣摩人物内心三、拓展延伸1、读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2、写一写本课的读后感。,(七)板书设计,穷人西蒙:无丈夫孩子年幼无法生活穷困可怜桑娜:有丈夫孩子多生活艰难勤劳善良渔夫:抱回孩子总能熬过去乐于助人,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穷人桑娜互相关心渔夫互相帮助严肃忧虑忐忑不安两个孤儿“得把他们抱来”,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