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3208311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同步复习,专题一世界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考点梳理一、地球和地球仪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直觉认识:天圆地方。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一周,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确认地球是球体:20世纪的地球卫星照片等证明了地球的球体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大小:表面积是5.1亿平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证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证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一周的事实。站得高,看得远。月食。地球卫星照片。站在大海边看帆船:船从远处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夜晚看北极星,朝北走,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越来越高,朝南走,其位置越来越低。,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考点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地球模型。(2)地轴与两极。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两极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3)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考点3纬线和经线,(1)基本概念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3)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如图)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是纬线。赤道是0纬线,也是最长的纬线,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圈,长度不相等,指示东西方向。纬度以赤道为界,分为北纬(N)和南纬(S),越向上(北)度数越大是北纬,越向下(南)度数越大是南纬,纬度最大是90。,考点3纬线和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的半圆是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长度约为2万千米。0经线是划分经度的界限,也叫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经度以0经线为界,分为东经(E)和西经(W),越往(右)东度数越大是东经,越往(左)西度数越大是西经,经度数值最大是180。(4)特殊的经、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考点3纬线和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考点3纬线和经线,地球上的经线地球上的纬线,(5)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考点3纬线和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考点3纬线和经线,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如果经度在20W往东至160E之间是东半球;经度在180往东至20W和160往东至180之间是西半球。特别提示:不是所有的东经度都在东半球,也不是所有的西经度都在西半球。,考点3纬线和经线,(6)高、中、低纬度(如图)低纬度地区的范围:(030);中纬度地区的范围:(3060);高纬度地区的范围:(6090)。,考点3纬线和经线,(1)概念: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2)作用: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一位置。,考点4利用经纬网定位,(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2)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3)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4)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二、地球的运动考点1地球的自转(如图),考点2地球的公转(如图),(1)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一年(约为365天)。(4)产生的现象: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4)产生的现象: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夏季: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冬季: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春季和秋季: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考点2地球的公转(如图),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不同。,考点2地球的公转(如图),极昼极夜现象(以北半球夏至为例)。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说明是夏至,如果是极夜,就是冬至,如果昼夜平分,就是春分或秋分。温度带的划分。(5)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考点2地球的公转(如图),考点3地球的五带划分(如图),(1)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它们之外地区没有太阳直射。(2)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但依然昼长夜短;在9月23日前后,太阳又一次直射赤道,全球又一次昼夜平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继续变短;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考点3地球的五带划分(如图),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但依然昼短夜长;直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再次回到赤道,全球再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出现极昼极夜情况、季节都相反。(3)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南北温带地区,终年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4)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5个温度带: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考点3地球的五带划分(如图),(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地图上的比例尺。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公式:表示方法:数字式: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大小比较:比较几个比例尺的大小时,可以先把不同的比例尺统一成同一形式的比例尺再进行比较。,三、地图考点1学会阅读地图,比较数字式比例尺大小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比较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大小时,实地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3)地图上的方向:一般地图:按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如图)。,考点1学会阅读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熟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P18图1.25)。,考点1学会阅读地图,(1)地图的选择。根据使用的目的:地图的种类很务,有导游图、交通图、世界政区图、国家政区图等,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不同。当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小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大比例尺(平面图、军事图)。(2)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现代高科技应用在地图上,使地图信息呈多样化。,考点2选择适当的地图,(1)地面髙度的计算方法。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的海拔为1500米;乙的海拔为500米。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的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2)等高线地形图。,考点3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根据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相交的地方表示陡崖。,考点3地形图的判读,(1)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褐色表示高原。(2)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知识点5地形剖面图:直观地反映沿着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的地图。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考点4分层设色地形图,(1)经线、纬线: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指向南北,长度相等;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指向东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渐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2)经度和纬度:经度的范围是0180,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递增到180;纬度的范围是090,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到90。(3)区域划分:经度:0向东到180为东经度;0向西到180为西经度。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重难点突破一、地球和地球仪重难点1:经纬线圈的特征,例1:读下图,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解析】经线指向南北,长度相等;纬线指向东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D选项表述有误。【答案】D,重难点1:经纬线圈的特征,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而不是划分东西经的0180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通过,避免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如下图所示:,重难点2:东西半球的划分,例2:小红的爸爸是一名海军,一天,他打电话告诉小红:“我现在的位置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东边是东半球,西边是西半球。”小红爸爸的位置是(C)A23.5N,0B23.5S,经度180C纬度0、20WD纬度0、160E,重难点2: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本题考查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以0纬线为界。“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说明他在0纬线上。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两条经线圈为界线,即:20W、160E。若他在160E上,则160E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若他在20W上,则20W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综合经纬线来看,他的位置是纬度0、20W。【答案】C,重难点2:东西半球的划分,1经纬网中,东西经与南北纬的判断。(1)有0纬线和0经线的,以0纬线为界,上北纬下南纬;以0经线为界,左西经右东经。(2)无0纬线和0经线的,对于纬度来说由下向上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对于经度来说由左向右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2极地地区经纬网图中方向与经纬度判断。可以用下图集中表示:,重难点3:经纬网的运用与判断,以南极为中心,可判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以0经线为界,顺着自转方向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以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南纬。,例3:(2014广东)今年3月,马航MH370从吉隆坡至北京航班在越南空中管制区失联,地点为北纬065515,东经1033443,在下图中表示该地点的是(D),重难点3:经纬网的运用与判断,A甲B乙C丙D丁【解析】马航事件是2014年的时事热点。本题主要考核学生对经纬网的定位知识,赤道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纬,北纬065515在北半球,可以排除答案B、C,东经1033443在东半球,A在西半球。【答案】D,例4:(2015广东)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世界。读图1,完成13题。1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A)A甲B乙C丙D丁【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甲、乙、丙、丁只有甲在0纬线,即赤道以南。【答案】A,重难点3:经纬网的运用与判断,图1,2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C)A(30S,105E)B(30S,105W)C(30S;75E)D(30S,75W)【解析】本题考核的是东西半球的划分。【答案】C3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C)A甲南美洲B乙太平洋C丙南极洲D丁印度洋【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对大洲大洋位置的了解。【答案】C,重难点3:经纬网的运用与判断,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例5、例6。,二、地球的运动重难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与昼夜更替,例5:图中春分点的位置是(D)ABC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春分日是3月21日前后,地球位置在。【答案】D例6:当地球运行至时(B)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C北半球昼夜平分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重难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与昼夜更替,重难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与昼夜更替,本题考核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位置,是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答案】B,【解析】,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北半球夏至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冬至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南半球的情况则相反。随着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移动,气候发生变化,四季更替,且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从秋分日到第二年春分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重难点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例7:右图是广州某一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示意图,这一天可能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解析】本题考核的是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知识,广州这一天昼长夜短,是夏至日。【答案】,重难点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三、地图重难点:比例尺大小与其所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例8:(2013中山)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甲、乙两幅地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图,表示范围较大的是图。(2)判断方位:南京位于上海方向,杭州位于上海的方向。,重难点:比例尺大小与其所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甲,乙,西北,西南,【解析】本题考查了比例尺和方向的相关知识。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描述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描述的地理事物越简略。甲图的范围比乙图小,所以比例尺的大小是甲乙。图中并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所以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重难点:比例尺大小与其所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重难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最高处为山顶。(2)盆地(洼地):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3)山坡:陡坡等高线密集处,缓坡等高线稀疏处。(4)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5)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6)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地方。(7)陡崖(悬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例9: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D)A250米B500米C300米D750米【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位置等高线最稀疏,因此选D。【答案】D,重难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例10:(2015广东)读图,完成911题。9M观景台的海拔是(D)A400450米B450500米C500550米D550600米【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M点的海拔在550米以上。【答案】D,重难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0M、N两观景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是(A)A1千米B10千米C100千米D1000千米【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用比例尺来计算实地距离。【答案】A11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是(A)A仰望飞瀑B俯瞰奇峰C近观云雾D远眺群山【解析】N观景台在山谷,有河流从高向低流,主要作用是仰望飞瀑。【答案】A,重难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1,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纬度是66.5N,经度是180B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b点位于西半球C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c点位于南半球Dd点为北极点,备考实践,图1经纬网示意图,C,2c点位于a点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读图2,完成35题。3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正确的是()Aa(40W,20S)Bb(20W,75N)Cc(0,20N)Dd(10E,0),备考实践,C,图2经纬网示意图,C,4图中a在d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5图中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地点是()Aa、cBb、dCc、dDa、b,备考实践,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