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2.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 .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3207911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2.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2.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2.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学科高二年级选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时期,大转型,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公元前770到公元前221年,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1.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各国变法背景)2.介绍管仲改革3.介绍魏文侯变法4.比较春秋和战国时期变法的异同,合作探究(13分钟),比较项:变法背景、变法内容、变法成效、变法的性质等,【要求】1.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前7分钟本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2.学科组长协调展示点评分工,关注每个组员目标达成情况。3.新生成问题组长记录好,以便展示、点评时提出。,任务分工,一.展示要求1和4题板书展示注意版面设计,书写工整、做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2和3题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条理清晰,二、点评要求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先对展示内容批阅评价再进行思路分析,后组织质疑。2和3题点评同学需给口头展示同学评价后,回答问题,政治,经济,阶级,思想,军事,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礼崩乐坏”,宗法分封制遭到极大破坏,世卿世禄制阻碍社会的进步。,大国兼并争霸战争,百家争鸣,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法家学说更是为各国的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导。,新兴地主阶层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表现(改革的背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小试牛刀,1.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因素是A.富国强兵B.铁器、牛耕的使用C.争霸天下D.新兴地主经济力量发展,直接动力,B,C,主要目的,A,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动力:称霸天下的欲望主要目的:富国强兵.,要点归纳,社会转型: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各国的变法运动,私田取代公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的变化,上层建筑的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的变化促成上层建筑的变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经济基础),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管仲改革,经济:“相地而衰征”,李悝变法,经济:“尽地力”;废沟洫政治:“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法律:强调法制法经,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吴起变法,军事改革:创建武卒,增加税收;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增强了齐国实力率先成为中原霸主,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春秋时期改革的特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方面,没能触及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仍然发挥作用。仍然是维护奴隶主统治,不彻底性。,战国时期改革的特点:改革由经济基础逐渐转移到上层建筑,维护地主阶级统治。,4、关于李悝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改善了吏治,消弱了旧贵族的特权”废沟洫”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提出了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法制的作用创建了武卒A.B.C.D.,A,比较春秋和战国时期变法的异同,同,都属于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社会变革。,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争夺霸主地位,经济上涉及对井田制的变革,增强了国力,使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异,内容不同,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针对经济方面战国时期的变法则从政治、经济、法制诸方面进行,由经济基础转移到上层建筑,成效不同,春秋时期变法不彻底,改革主要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战国变法更加彻底,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性质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的改革。,战国时期封建性质的改革。,战国变法与春秋改革的显著不同点在于()A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B以赋税制度改革为重要内容C以废除世卿世禄制为根本任务D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C,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社会转型时期,各国改革,促进社会发展,基本上完成了社会的转型。,知识线索,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大国争霸,大转型,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学科班长总结,下列各项,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本质特征的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公田转化为私田D商业繁荣,经济发达,练习,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大转型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社会转型,矛盾凸显大国争霸,战争不断改革变法,应对挑战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核心归纳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1大转折(1)政治:宗法分封制遭破坏,新的阶级关系产生。(直接原因:王室衰微,礼崩乐坏。)(2)经济: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确立。(直接原因:铁器、牛耕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3)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科技文化也取得较快发展。(直接原因: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2大动荡:大国争霸,以求发展壮大。3大变革:各国改革变法,以求富国强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4大发展: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二、对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评价1从背景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2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政治上,改革吏治,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经济上,破坏了井田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法律上,法经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3从改革的作用和效果来看:魏国的变法效果较为显著,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4总体来看: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到了强化。,参考答案,时间:管仲改革:春秋时期;李悝变法:战国时期,都属于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社会变革。内容: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争夺霸主地位;管仲改革主要针对井田制下的赋税制度,而李悝变法则从政治、经济、法制诸方面进行。成效: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李悝变法比管仲改革更加全面、彻底;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都进一步打破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得以强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管仲改革,经济:“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经济:“履亩而税”(594BC),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李悝变法,经济:实行“尽地力”;废沟洫政治:“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制定;法律:法经,使魏国在战国七雄中率先强盛,吴起变法,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秦国商鞅变法;齐国邹忌改革;赵国公孙连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都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增强了齐国实力,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魏文侯变法:拉开战国改革序幕,历史时间最长,成效最大,商鞅变法是影响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使魏国走进封建社会,未改变社会性质,仍然是奴隶制国家,增强了国力,使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改变世卿世禄制;“尽地力”;“废沟洫”;强调法治。,“相地而衰征”,经济上涉及对井田制的变革,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改革,试从发生时间、变法内容、变法成效等方面比较管仲改革和李悝变法的异同。,1、春秋战国时期的本质特征是A.社会转型B.诸侯争霸C.改革的出现D.封建经济发展,A,练习,2、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因素是A.改革B.铁器、牛耕的使用C.诸侯争霸D.新兴地主经济力量发展,B,3、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齐国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其实质都是A.土地赋税制度的变革B.承认土地私有C.井田制的瓦解D.封建赋税制度的确立,B,4、关于李悝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改善了吏治,消弱了旧贵族的特权”废沟洫”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提出了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法制的作用创建了武卒A.B.C.D.,A,5、关于魏文侯变法的评述正确的是是战国时期最早的变法包括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的内容相同强调法制A.B.C.D.,C,6、战国变法与春秋改革的显著不同点在于()A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B以赋税制度改革为重要内容C以废除世卿世禄制为根本任务D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