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5.黄河颂,题目解说,黄河颂是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即歌颂黄河,歌颂黄河的伟大坚强。题目点名诗歌赞颂的对象内容。颂黄河雄壮磅礴,抒豪情保家卫国。,作者简介,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人。现代作家、评论家。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背景资料,本诗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了中国大地,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与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主题归纳,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结构图解,学习目标,知识技能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及其写作意图与时代背景;通过反复朗诵感知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过程方法理解诗歌中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及意境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写作特色,1.感情强烈,风格豪迈。这首诗歌的显著特点,是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和民族责任感的抒写。在民族存亡的时刻,一个心系祖国命运的诗人,面对黄河,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激情,对赶走侵略者、建设美好的家园也充满了决心和信心。诗人借助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形象,把心中的感情,也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感情抒发了出来。,写作特色,诗人以奔放的热情、真挚的感情、向上的激情直抒胸臆,歌颂了伟大的黄河、伟大的中华民族,风格大气、豪迈,具有极强的震撼力、感召力,产生了读者、诗人、文本三者共振的艺术效果。同时,诗人也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如“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画卷。,写作特色,2.巧用修辞,气势磅礴。诗人在诗中综合运用了排比、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借助对黄河的歌颂,热情赞美了黄河。如“啊!黄河!”三次出现,构成反复,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如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说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既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里上的战略意义,也写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修辞的运用,更好地表达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探究一: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探究二: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黄河的庞博气势。,问题探究,2.诗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啊!黄河!”在诗中先后出现了三次,属于间隔反复。这句话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读后感悟,感悟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养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它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它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感悟2.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要继承黄河伟大而坚强的精神,坚信不管的雪灾、地震,还是金融危机,都压不跨伟大的中华民族。,字词解析,气魄:气势。(zhu)洲亚洲州自治州(qing)坚强强(qing)强迫(jing)倔强赞歌: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巅:山顶。,字词解析,澎湃(pngp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或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狂澜(l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宛转:这里指弯弯曲曲地延伸。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字词解析,(p)劈山劈(p)劈叉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体魄:体格和精力。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字词解析,一泻(xi)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文中指前者。浩浩荡荡:形容广阔或壮大。臂膀:胳膊。哺(b)育:喂养,培养。滋长:生长。榜样: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