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应用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319939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循环应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血液循环应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血液循环应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10/13,1,第三章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主要内容: 1.心脏生理 2.血管生理 3.心血管活动调节 难 点:泵血机理、心血管活动调节,2019/10/13,2,概述: 循 环 血液在心脏、血管所构成的密闭管道系统 内循环不停地流动过程 分 类:体循环和肺循环 心 脏: 动力(泵血), 收缩 射血 舒张 血回流心脏 血 管:运送、贮存、分配 功 能:物质运输、维持稳态、参与调节,2019/10/13,3,第一节 心脏生理,一.心脏的活动规律,机械过程,房缩期 房舒期 室缩期 室舒期,按时间,房缩期 室缩期 全心舒张期,心房,心室,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的过程,心跳次数/min,2.分期:,1.定义:,(一)心率(Heart rate):,(二)心动周期,2019/10/13,4,3、特点及意义,1)、心房心室依次收缩: 保证心内血流方向; 进一步充盈心室,有利于射血 2)、全心舒张期较长: 有利于心肌的休息和营养的供应; 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及射血 3)、心率快慢主要影响是舒张期,2019/10/13,5,1、心内压力、容积、瓣膜变化,室缩 射血,室舒回血,(三)心动周期中心内的变化规律,2019/10/13,6,2.心音的变化,发生时间,形成机制,特点,听诊意义,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心缩音,心舒音,房室瓣 关闭,半月瓣 关闭,音调较低 持续时间较长,反映心缩 力大小,较高 较短,动脉血 压大小,2019/10/13,7,3.心功能评定,每搏输出量 1侧心室1次射出的血量。“搏出量” 每分心输出量 - 1侧心室1分钟射出的血量。“心输出量” = 搏出量 X 心率 射血分数 - 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 X 100% 心指数- 心输出量/体表面积(m2) 心力储备 -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相应增大的能力,心率储备,搏出量储备,2019/10/13,8,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前负荷:心肌受牵拉的程度 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或回心血量): 心肌收缩力: 正相关 后负荷: 动脉血压: 心率: 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180 时,可能反而下降(心力衰竭),正相关,负相关,2019/10/13,9,二. 心脏活动机制,(一)心肌细胞的分类,工作心肌:心房肌和心室肌 特殊传导心肌,快反应细胞: 心房传导组织、房室束、 甫肯野氏纤维 慢反应细胞 : 窦房结、房室结,2019/10/13,10,(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特征,特点: 出现明显分期(特别是平台期); 历时较长 无超极化现象,1.心室肌细胞,1) RP: - 90mv (K+电-化学平衡电位),2)AP:,0期 Na+快速内流,2期(平台期) Ca+、K+ 相对流动,3期 K+ 快速外流,4期 Na+-K+泵,1期 K+快速外流,2019/10/13,11,2.窦房结细胞: “RP”= -60mv AP: 0期(去极化期): 3期(复极化期): 4期(舒张期最大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特点: AP自动发生 (自律细胞),原因:,舒张期Ca+自动内流,2019/10/13,12,(三)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特点及意义),1.自律性: 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甫肯野 特点: 不同自律细胞的自律性高低不同 以“窦房结”自律性最高。 意义:窦房结成为控制心脏跳动的引导部位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 窦性节律: 潜在起搏点: 异位节律: 窦房结成为正常起搏点的原因: 抢先占领;,超速驱动压抑,2019/10/13,13,2.传导性: AP(兴奋)在心肌细胞膜上的传播 1)兴奋可在心肌细胞间传导: 闰盘 整体活动 功能合胞体、“全或无”特征 有利于心射血 2)具有“快-慢-快”的特点,“二快”:,“慢”:,决定心房肌或心室肌几乎同时兴奋收缩,房室依次收缩,房室延搁,2019/10/13,14,兴奋性变化,有效不应期:,可接受阈上刺激而兴奋,3.心肌细胞的兴奋性:,相当于一次心跳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之和;,超常期,相对不应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历时较长(300-400ms);,决定了心脏的舒缩始终交替进行.,期前兴奋,2019/10/13,15,4.收缩性: 1)交替舒缩; 2)同步收缩(“全”或“无”收缩); 3)依赖于细胞外的 Ca+ 内流; 4)可发生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心肌在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次较长的心舒期,“代偿间隙”:,特殊情况,保证心脏的休息和营养供应,意义:,2019/10/13,16,第二节 血管生理,一.血管分类及功能 弹性 分配 前阻力 交换 后阻力 容量 短路 二.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特点 (一)血流速度及血流量 (二)血流阻力: 外周阻力,2019/10/13,17,(三)血压(Blood Pressure,BP):,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侧壁的压力 单位:“mmHg” 或帕 动脉血压 (A.BP) 毛细血管血压(Cap.BP) 静脉血压,2019/10/13,18,三.动脉血压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BP),(一)形成 (P75),外周阻力,相互作用,心脏收缩射血,血液充盈心血管系统 7mmHg,2.动力:,1.基础:,2019/10/13,19,(二)A.BP的变化及意义 1.收缩压: 心缩力 2.舒张压: 外周阻力 3.脉(搏)压: 动脉血管弹性 4.平均压=舒张压+1/3脉搏压,二者正相关,正相关,负相关,2019/10/13,20,(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血管充盈度: 正相关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 2.搏出量: 正相关 3.外周阻力: 正相关 4.大动脉弹性: 与脉搏压呈负相关 5.心率: 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2019/10/13,21,每一因素变化,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变化趋势?,2019/10/13,22,四.动脉脉搏(p78),五、微循环 (P82),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营养通路,组成:,2019/10/13,23,六.组织液,(一)生成机制, (血浆胶压+组织静水压),Cap动脉端 = +12mmHg Cap静脉端 = - 8mmHg,=(cap.BP+组织胶压),(“血细胞和血浆蛋白除外”),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1.条件:,2.动力:,有效滤过压,2019/10/13,24,(二)回流,静脉回流:90%的量,代谢终产物 淋巴回流:10%. 作用: 1、调节血液与组织液间的液体平衡; 2、回收组织蛋白; 3、防御保护; 4、协助消化管对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2019/10/13,25,(三)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毛细血管的血压: 正相关。如长期坐车,下肢水肿;右心衰所致水肿 2.血浆胶压: 负相关。如营养不良性水肿、肾炎、肝癌 3.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正相关。如:过敏 4.淋巴回流受阻: 组织液量增多,如肿瘤压迫、丝虫感染,2019/10/13,26,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一)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及 作用(传出神经),2019/10/13,27,血管,“四性”,心脏,+M-受体,腺苷酸环化酶,cAMP,+,_,心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NE),+-受体,心迷走神经,乙酰胆碱(Ach)+,M-受体,缩血管神经(交感神经),NE,+-受体,血管平滑肌收缩,舒血管神经,舒血管,Ach,2019/10/13,28,(二)心血管中枢(反射中枢),延髓 (复侧部),缩血管区(+),心抑制区(+),(-),缩血管N(+),舒血管区(+),心交感 N(+),心迷走N( + ),传入神经接替站,2019/10/13,29,(三)感受器及传入神经,动脉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主动脉弓,主动脉体,颈动脉窦,颈动脉体,迷走N,窦N,2019/10/13,30,(四)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压力感受性反射:,血压,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窦N,迷走N,延 髓,心抑制区(+),心率,血压,(降压反射),心迷走N(+),血压的变化对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降压反射,加压反射,主动脉弓,缩血管区(-),缩血管N (-),心交感N(-),血管舒张,心缩力,2019/10/13,31,血压,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 主动脉弓,窦N,迷走N,延 髓,心抑制区(-) 缩血管区(+),心率 心缩力 血管 收缩,血压,(加压反射),生理意义:,血压突然或大幅度变化时,起稳定调节作用。 如:突然起立,2019/10/13,32,二.体液调节,(一)肾上腺素(AD或E)和去甲肾上腺素(NE),1.来源:,2.主要作用:,AD+心肌受体,心肌“四性”,“强心”药,NE+血管受体,血管平滑肌收缩,外周阻力,血压,“升压”药,肾上腺髓质,3、引起其释放的因素:,应急,2019/10/13,33,(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血流减少,失血、失水,血量,血压,2019/10/13,34,(三)血管升压素,又名:抗利尿素 ( ADH),来源:,由神经垂体产生,少量分泌时,主引起尿液生成减少,大量分泌时,强力缩血管,升血压,作用:,严重失水、失血,2019/10/13,35,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心率 心动周期 搏出量 心输出量 射血分数 心力储备 心肌自律性 窦性节律 房室延搁 代偿间隙 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动脉脉搏 正常(潜在)起搏点 二、思考题 1、心动周期的分期特点及意义 2、心音的形成、特点及意义 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心肌传导性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5、心肌兴奋性变化特点及生理意义 6、心肌收缩性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7.简述代偿间歇发生的原因? 8、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9、组织液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0、心脏的N支配及任用 11、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基本生理过程及生理意义? 12、AD、NE、ADH、血管紧张素主要生理任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