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学科》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3191303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语文学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关于小学语文学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关于小学语文学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教什么,关于阅读教学,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谁在教?,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教学对象/学生,如何确定“教什么”?,1、对课标进行专业解读。,备课前,要在钻研课标上下功夫。语文课标对小学语文不同学段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第二学段(34年级)(二)阅读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第三学段(56年级)(二)阅读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1、学生在这一学段,需要达成什么样的能力?2、要达成这样的能力,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方法?,2、对单元训练目标进行专业解读。,单元训练目标一般可以从四个层面解读:,弄清各个训练项目的意思,解读它指的是什么(意思);弄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训练(学习的目的,编排的意图):弄清各个训练项目的来龙去脉,分析它“来自何处(源头),走向何方(发展),本组本课干什么(着力点);弄清各个训练项目的相互关系,即横向比较,看其是否与其它项目有联系。,三、研文学,深化主题1、讨论一位外交家的话“晏子的话,虽给人的感觉是有理有据,但感觉是在做语言游戏。逞口舌只能进行外交对话,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智慧,也获得不了真正的尊重。2、学生讨论后,让学生再回到文本,读晏子的话,看晏子的真正的智慧在那?(沉着冷静、气度不凡、有礼有节)3、一个人要获得尊重,不仅要讲外在的道德智慧,更要有内在的实力)四、理文化,解构主题1、讨论历史学家的话“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重。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2、出示补充材料:狼和小羊3、板书:国家获得尊重需要每个人努力。每个人都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是国家得到尊重的前提。,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片段,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到这儿来了。,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接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能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水土不同吧!,教学的核心价值:分析晏子说话的技巧和力量,研究人物的语言表达规律,效果,学习晏子那样的表达方式。,3、对选文的意图进行专业解读。,王荣生博士独具慧眼地将语文教材的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定篇是为了传承文化,学生学习的是经典的丰厚蕴涵,掌握选文本身。定篇的经典性,使它在进入教材时,“是直接地、原汁原味地搬进,目的是让学生”见经识典”。这种性质的选文实质是要落实语文课程人文特性的主要途径。,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作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他的琴声除了表现高山、流水,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自由说:一望无际的草原、广阔无垠的大海)正如同学们所说,他的琴声表现了这么多动人的情景。他的琴声一定还会表现这些情景: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潺潺流水潇潇春雨皑皑白雪蒙蒙云雾炎炎烈日B、假如你现在就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怎么赞叹这徐徐的清风?善哉,徐徐兮若清风!(提供句式)(评:好一个善听的子期,真是伯牙的知音。)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怎么赞叹?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同桌之间一个是伯牙,一个是子期,用“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_兮若_!”的句式练习说话。(自由练习,指名说,男女生对,师生对)这真是(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例文“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它给知识的学习添补进经验性的感知。但是,感知教具并不是教与学的目的,目的是要通过教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要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样本即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例子”,凭这个例子,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用件却是提供信息和背景资料的文章。,备课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教材中入选的世界和民族文化中优秀的经典作品,作为“定篇”来处理。2、对于视作读定知识、典型方法的文章,应当作为“例文”来处理。遵循“揭示知识实例操作”路径。低中高年级围绕“词句、段落、篇章”三大言语事项,着重训练学生“语感、段落(组织)、思路”三大能力。3、对于学生易于理解的选文,要作为“样本”来处理,重在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中生成教学目标。,4、对文本进行专业解读,A:细节决定成败解读“点”。通常钻点有七要素:音、形、意、道、境、情、采。,老舍的名篇猫中的“小梅花”,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要求写的字12个:弟哥躺骨抽拐浇终静谢渐微,B:细节服从全局解读“面”。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课文意义的整体性,是由各个局部构成。所以局部只是存在于课文的整体意义之中,只是表达整体意义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价值不能游离了课文的整体意义。所以,我们不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一局部津津乐道,而淡忘了对课文整体的把握。,C:由点到面,注意从四个层面解读文本:基本内容,写的是什么;思想感情,表达了什么;深刻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是什么;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我在哪些时候可以运用学到的表达方式,也这么写?,注意:关于“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是什么”,这一点,目前阅读教学中出现很多问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你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你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师:我不知道博莱克个子怎么样,如果他的个子很高,合适吗?生:不合适,那样会很不舒服。师:如果你是博莱克,你到底是参加还是不参加?生:应该参加生:如果是我,我不会参加。万一摔倒,我会影响集体的利益。师:我听明白了,博莱克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然这样,课文就可以重新改写。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检阅。,你会怎样选择检阅的教学重点?“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A“这个小伙子”重“这些小伙子”轻B“这个小伙子”轻“这些小伙子”重C“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相等,一、倡导理解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尊重作者和编者的价值观。,我认为,三个学生之所以能成功“脱险”,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有人指挥这个人是课文中的“一个女孩”;二是因为指挥得当,即有序与动作迅速,有序是“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动作迅速是“快!”;三是因为服从指挥“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思想尽管有一定作用,但绝不是主要的因素。如果只是有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思想而不具备以上三个因素,那即使三个学生都“争后恐先”,也只会出现大家都不能“脱险”的情形。,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我第一,你第二,他最后。”,一、倡导理解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尊重作者和编者的价值观。二、倡导多元解读与如何处理好尊重文本与尊重学生的关系。原则:抓住主导倾向,把握教育价值。,三打白骨精,生1:白骨精百折不挠,打一次,站一次。生2:白骨精很有孝心,好不容易抓到唐僧专门请她母亲吃。,狐狸和乌鸦,生1:我觉得乌鸦很笨,很容易相信别人的话。生2:乌鸦很可怜的,好不容易找到的肉被狐狸骗了,它要饿肚子了!生3:我觉得狐狸很狡猾!生4:乌鸦活该,谁叫他听了几句好话就骄傲了。生5: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这么快就弄到食物了!,一、倡导理解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尊重作者和编者的价值观。二、倡导多元解读与如何处理好尊重文本与尊重学生的关系。三、处理好深入解读文本和深入浅出教学的关系。,三、处理好深入解读文本和深入浅出教学的关系。1、文本解读不深入,教学无法真正走向“生本”。,师:丑小鸭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它出来以后又遇到哪些困难?请孩子们找一找,说一说。师小结:孩子们,我们就要像丑小鸭那样,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就能变成白天鹅。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生:老师,丑小鸭本来就是白天鹅,只要它不死,它长大就会是白天鹅。,生:严监生其实挺节约的。,中美两国老师教灰姑娘,三、处理好深入解读文本和深入浅出教学的关系。1、文本解读不深入,教学无法真正走向“生本”。2、深入地解读文本的同时要禁止“深度语文”。,C:由点到面,注意从四个层面解读文本:基本内容,写的是什么;思想感情,表达了什么;深刻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是什么;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我在哪些时候可以运用学到的表达方式,也这样写?,目前我们进入了一个误区:我们在备课时,教学设计指向的是“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语文课上,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每篇课文的人文目标是显性呈现的,而语文目标反而是隐性的,往往需要教师自己去揣摩,自己去确定,自己去添加。如果教师再缺乏这方面的意识,那么“语文课”就很容易上成“人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