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及会谈技巧》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3191285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5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谈及会谈技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会谈及会谈技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会谈及会谈技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会谈及会谈技巧,会谈是心理咨询(门诊咨询和现场咨询)的主要形式,心理咨询可能由几次会谈组成,也可能只有一次会谈。咨询者与来访者借助于会谈进行言语、非言语的双向交流,最终达到咨询目标,第一节会谈概述,会谈是指两个人或多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在彼此之间进行的一种以对话为主的交流。咨询性会谈是指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进行的会谈。每个人都有过会谈的经历,但心理咨询中的会谈,亦即咨询性会谈要比日常生活中的会谈复杂得多。因为咨询者的会谈对象(来访者)有着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咨询者必须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通过与来访者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互动,去发现错综复杂的心理问题背后的根源,并最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一、会谈,1、咨询性会谈的特点(1)会谈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咨询目标。(2)共情、积极关注、尊重与温暖、真诚、具体化、即时化和对峙等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亦即咨询特质)都是通过会谈发挥作用的。(3)咨询者在会谈中起主导作用。会谈虽然是相互的,但是会谈能否达到预期的咨询目标、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主要取决于咨询者的知识、经验、技能以及天赋。即便是在非指导的咨询方式中,咨询者的主导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咨询者在会谈中发挥作用的手段更加间接、隐蔽和巧妙。(4)会谈的技术既体现出咨询者个人的风格,也与咨询者所依据的咨询理论有关。例如,以来访者中心理论为指导的咨询者所采用的会谈技术与以行为治疗理论为指导的咨询者所采用的会谈技术就有很大的区别。,2、咨询性会谈的主要类型(一)根据会谈的目的和功能,可以将会谈划分为诊断(或评估)型会谈和解决问题型会谈1诊断(或评估)型会谈它通常在会谈的初期进行,一般占用一次会谈即可,有时咨询者需要更多时间来了解来访者。目的首先是要区分来访者是否适合进行心理咨询,其次是要分清来访者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什么是对方的主要问题。与此同时,咨询者还要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诊断(或评估)型会谈是以后咨询活动的基础。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已在有关章节中做过详细介绍。,2解决问题型会谈:这类会谈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改变。咨询者要运用不同的心理咨询的理论、技术与方法达到这一目的。这是心理咨询中耗时最多的一类会谈。在这类会谈中,咨询者仍要保持和发展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二)根据会谈有无固定的程序,可以将会谈划分为标准化(结构式)会谈和非标准化(非结构式)会谈1标准化(结构式)会谈这种会谈有着比较固定的程序,问题事先准备好,咨询者以同样内容和同样顺序向每个来访者提出同样的问题。这种会谈通常用于对来访者问题进行诊断评估,咨询者主观影响较少,资料较可信,也较省时,会谈结果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过于主动查问,只能获得简单回答,难以取得深入的资料。,2非标准化(非结构式)会谈这类会谈没有固定的程序,咨询者提问的内容和顺序都取决于对方的回答。这种会谈给双方很大的主动性,有利于咨询者了解来访者的深层次问题及细节内容。缺点是容易顾此失彼,不好把握重点和方向,花费时间较多,且受咨询者主观影响也较大。,3、会谈的作用(1)交流的信息的性质信息:认知性的情感性的哪个更加重要?谈到痛苦的事情,却笑了,为什么?隔离:不再受伤害,自我防御(2)传递形式言语符号的与非言语符号的,咨询师在咨询中要做的是1、接受、理解当事人的言语非言语信息2、作出反应,发出言语的或非言语的信息咨询的不同阶段,重点不同,二、会谈中的互动与信息加工,1、互动相倚性假相倚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倚彼此相倚,互动层次三维度:内容:事实情感个人性:非个人化个人化时间:过去现在,自我实现的预言在归因训练自杀危机干预中:我相信你,2、会谈中的信息加工对信息的知觉、理解、评估和反应选择往往会出现错误所以常常用澄清技术:看看我有没有理解你刚才所说的、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你刚才所说的话、你刚才说的意思是不是,不当的信息加工类化:原型(prototype)往往是以前认识的某个人,而不是根据诊断标准,因此将以前的拿人的信息也加在此人身上投射:将自己的个人特征加在对方身上。如我也是一个外向的人。或假定相似性:人们总是相似的。同感可以克服投射幻相关:认为某些事情往往相关,因此假设如此,并且按期待去收集资料。如早期经历、父母关系与现在的交往选择性知觉:,第二节会谈中的非言语交流,一、非言语符号的种类及其功能(一)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包括无声的动态姿势,如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变化等,或无声的静态姿势,如站立、倚靠、仰坐等,以及交往中的人际空间距离等,它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辅助语言和类语言:辅助语言,也称副语言或次语言,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变音转换、停顿、沉默等,而类语言则指那些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声音,如呻吟、叹息、叫喊、附加的干咳、哭或笑等。它能强化信息的语义分量,具有强调、迷惑、引诱的功能,弥补语言表达感情的不足。,二、非言语交流与言语交流的关系,Knapp和Hall指出,非言语行为和言语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关联方式主要有六种:(1)重复:非言语信息重复言语信息。例如:一边说“请进,请坐下”,一边用手势指着房间和椅子。(2)矛盾:非言语信息与言语信息矛盾。例如:说的话是“我喜欢你”,却伴着皱眉头和生气的语调(3)替代:用非言语信息替代言语信息。例如,如果你向别人问候:“你好吗?”对方微笑,这微笑就代替了:“哦,很好。”,(4)补充:非言语信息能够补充或更改言语信息。例如,一个人说他觉得不舒服,语速很快并发出呻吟声,这些非言语信息就强调了不舒服这一语言信息。(5)强调:非言语信息能强调语言并加强语言信息的影响。例如,某人嘴里说着关心、同情之类的话,同时辅以皱眉头和眼泪等面部表情和身体前倾、用手抚摸等非言语暗示,就能使其言语信息得以加强。(6)调整:非言语信息有助于调整交谈。例如,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如交谈对象不停地朝他点头,则他会受到强化继续说下去;若交谈对象东张西望且不停地变换身体姿势或低头看手表,则他可能会停下来,至少是片刻的。一般来说,交谈的一方会根据对方某些确定的非言语信息作为判定其是否倾听的线索,来调整自己的谈话。,当我们得到的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相矛盾时,我们会更相信非言语信息。具体地说,当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不一致时,主要依赖于非言语信息;当言语信息与面部表情不一致时,则倾向于相信面部表情。,三、会谈中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一)目光接触目光接触可以是想要暂停谈话或想要说话的信号同时互相看的次数越多,感情投入和舒适程度就越高目光接触较少或眼看别处是回避、尴尬或者不安的信号,可以用来掩盖在表达被视为文化或社会禁忌情感时的羞愧瞪眼或凝视意味着思维的僵化或全神贯注眼球快速运动可能是兴奋、愤怒或者是隐形眼镜不合适眨眼过多(正常成人是610次/分钟)可能与焦虑有关集中注意力和专心思考时眨眼频率一般会减少目光转移如从咨询者身上转到墙上,可能表示来访者在思索或在回忆某件事,在下列会谈情形中,来访者与咨询者之间可能发生较多的目光接触:(1)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有较大的身体距离(2)讨论的话题比较轻松,不涉及个人一些特别的隐私和禁忌。(3)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关系融洽。(4)一方聆听多于讲话。(5)其中一方的文化背景重视在人们交流中的视觉接触,来访者与咨询者之间相互注视较少的情形(1)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近(2)讨论困难、涉及隐私和禁忌的问题,一方感到尴尬、羞愧或试图进行隐瞒。(3)咨询者和来访者都对对方的反应不感兴趣(4)其中一方的文化背景忌讳人际交往中的视觉接触,(二)辅助语言,在咨询性会谈中,来访者辅助语言为咨询者提供了多方面的重要线索。例如,来访者在请求或拒绝进行听、说者的角色轮换时,总有某种辅助语言信号出现。一般来说,音调降低或语速减慢可能是来访者希望发生角色轮换的线索,而音量加大和语速加快可能表明来访者希望发言持续下去;又如,一位来访者说话很慢、很弱,可能是他觉得很悲伤或不想讨论敏感的话题,而提高音调及加快语速则可能是情绪激昂与兴奋的信号。此时,应当结合谈话内容的主题、前因后果及其他非言语行为的变化来解释音量和音调的变化;再如,来访者的焦虑情绪经常通过他们的言语错误频度或言语流畅性表露出来。处于焦虑情绪下的来访者通常语误频率较高、言语流畅性较差,不断地出现口吃、口误、词语重复等现象。,(三)沉默现象,来访者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沉默所传递出的信息内容也各不相同。一般可将其划分为如下类型:1思考型来访者由于正在思考某一问题而出现沉默。如来访者反复体会咨询者所说的话,或在体会某一件事的意义,或在头脑中构思一个新的方案。从非言语行为上看,他可能会睁大眼睛,使劲地想,也可能眯起眼睛,自言自语似的,凝视空中的某一点。,2茫然型来访者由于不知道应该对咨询者的提问做何反应而出现的沉默。例如,来访者不知道什么是咨询者希望知道的,什么是重要的,有的来访者则干脆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或者一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等等。从外表上看,来访者的眼神往往是游移不定的,含有询问的色彩。3情绪型来访者由于受到某种情绪困扰(如气愤、恐惧、不安、抑郁、羞愧)而出现的沉默。例如,有的来访者在谈到以往某件事情后陷入内疚、后悔等情绪体验中;一些来访者对咨询者缺乏信任,担心进一步会谈可能要触及自己不愿说出来的内容而处于不安、犹豫之中;还有的来访者感到咨询者冒犯了他,为此感到气愤而以沉默示意;个别来访者由于被迫接受咨询,内心会产生怀疑、厌烦、气愤、敌意等情绪,但又迫于压力不敢公开流露这些情绪,只得以沉默来表示。,心理咨询家卡瓦那(Cavanagh)曾将咨询中的沉默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创造性沉默、自发性沉默和冲突性沉默:(1)创造性沉默。它是指来访者对自己的言行、情感进行反思、体验时表现出的沉默。这种沉默往往能够孕育出新的思想观念、情绪体验,对来访者的成长颇有价值。例如,一位年轻少妇将夫妻不和的原因归咎于自己的女儿,对女儿充满敌意,认为是女儿夺走了丈夫对她的爱,咨询者:你是否考虑过,你所面临问题的因果关系不像你所理解的那样。事实上有可能是由于你们夫妻关系不融洽,才导致你的丈夫把爱更多地给了自己的女儿。结果又进一步恶化了你们的关系。来访者: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一直对我女儿充满敌意,觉得是她把我丈夫从我身边夺走,因为自从她出生以后,我丈夫就总是把注意力放到她身上,而对我非常忽视说完,她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沉默,双眼凝视着天花板上的某一点。很显然,她是在思索刚才咨询者提出的问题以及自己刚刚领悟到的问题的实质。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创造性沉默,其身体语言的标志往往是目光凝视空中某一点。沉默的时间可能是几分钟,此时,咨询者若提出:“你正在想什么?”之类的话来打断这种沉默,则可能有些莽撞。咨询者要做的,就是耐心的观察和等待,让来访者有充分的时间来思索和体悟,直到其言语的或非言语的行为表示可以继续会谈为止。咨询实践证明,这往往是来访者产生顿悟的契机。如果咨询者觉察到来访者不愿意马上讲出当时的心理感受时,可以建议下次会谈再共同讨论此事,(2)自发性沉默。自发性沉默也可称之为中性沉默。它多发生在“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境中。这种情况在会谈的初始阶段较容易出现,来访者把该说的问题说完之后,就不知下一步该说什么了。不知道什么是有关的,什么是无关的,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是咨询者想知道的,什么是咨询者不想知道的。这种沉默的身体语言标志:来访者的眼睛往往是紧张不停地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可能向咨询者投以征询、疑问的目光,或者不时地停下来询问咨询者:“我现在该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这种类型的沉默,咨询者正确的做法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等待,确定来访者的沉默并非创造性沉默之后,应立即有所反应。如向来访者发问:“你可以告诉我你现在正在想什么吗?”或以幽默的口吻询问:“你是否稍微有点紧张?”或“你是否觉得不知从何说起?”如果咨询者让来访者长时间处于沉默状态,来访者就会越来越紧张,他也就越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其他重要的问题,(3)冲突性沉默。是指来访者由于愤怒、恐惧以及内疚感等负性情绪所引起的沉默。它的出现既可能是刚才所谈的内容触到了来访者内心的痛处,也有可能是来访者预感到将要谈到的话题对他来说具有一定危险性,也有可能是来访者用沉默来表达对咨询者的不满和愤怒。如果确定来访者的沉默与恐惧有关,则咨询者可以提一些一般性的不涉及某些事情要害的问题,口气尽可能和缓、轻柔,并适当给来访者以安慰或保证,这样通常可以缓解来访者的恐惧情绪。在适当的时候,咨询者可以诱导或鼓励来访者正面谈一谈产生恐惧的原因以及程度如何。但如果来访者不愿意谈此话题,也不要勉强。,当判定来访者的沉默是由于针对咨询者的厌烦、不满和愤怒引起的,咨询者既不要冲动、感情用事,也不必一味地回避。而要以真诚、宽容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具体地说,可以采取主动对峙的方式,如直接询问对方:“你似乎想以沉默的方式提示给我什么,你能不能直接说说你现在的想法?”这可能会马上打破僵局,双方可以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即使没能得到对方的回应,咨询者这种做法也是有用的,至少是为后面的会谈中双方进行充分的意见交流打下了基础。如果对方继续沉默,那么咨询者要稍微等待一下,直到对方愿意打破沉默。这段时间并未白白浪费,因为随着沉默的持续,来访者内心紧张程度在不断加剧,直至对方感到无法再沉默了。这种情形也会有助于以后的咨询工作。,四、会谈中咨询者的非言语行为,在咨询性会谈中,咨询者非言语行为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来访者对咨询者专业技能和个人魅力的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与咨询者能否有效地使用非言语性技巧有关。此外,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也有赖于咨询者的某些非言语行为,(一)身体语言1面部表情与目光接触一般来说,咨询者不耐烦、轻视、冷漠、回避、不安、忧郁的表情或眼神会抑制来访者继续会谈的愿望,导致会谈的中止或推迟,甚至会导致咨询关系的破裂。当咨询者倾听来访者的谈话与叙述时,目光可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当你在讲话解释时,这种视线的接触可比听对方谈话时少些。也就是说,当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通过注视对方来表示自己的关注,而当咨询者谈话时,视线可以短时间离开来访者。,2身体姿势和动作是否握手?使自己坐得舒适、自如,同时又要表示出对来访者的关注某些手势加强会谈效果,但要注意运用适度,不能显得过分夸张,以免使人感到有“取宠”之嫌在每次会谈结束时,咨询者应起身将来访者送出门外,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礼节,但也表明了会谈中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尊重、真诚的态度,咨询者应该避免出现某些姿势和动作:比如颤动双腿,这可能会让来访者产生一种咨询者“居高临下”的感觉,使来访者感到紧张、压抑与不安如,坐姿懒散、上身向后仰会使来访者产生被轻视或怠慢的感觉如,某种怪癖或不洁动作的表露会令多数来访者望而生厌有些咨询初学者在讲话的时候,由于担心来访者正在观察和考验自己,往往过于紧张,常常会有只坐椅子的一半、身体僵硬且向前倾斜很大、双手紧紧地拧在一起、两脚不断的搓地等表现纠正的办法是咨询者要靠椅背而坐,找到一种使自己感到舒适的姿势,手中可拿笔纸做出准备记录的样子另外,咨询者与来访者的距离不宜过远或过近,以大约一臂的距离为宜。,(二)辅助语言一些技巧:如讲话时要有些抑扬顿挫、变速与停顿,这会使话语变得有生气、有吸引力。如果音调太平,则会使来访者感到平淡无奇,枯燥无味。音量要适当,以清晰明确为准,若音量过大,则容易使来访者担心谈话内容会被咨询室外的其他人听到,从而产生防御心理;若音量过小,以至于来访者不能听清咨询者所讲内容,则会使对方产生误解或犹疑讲话时语速不要过快或过慢,一般中等速度较为适宜;过慢会使对方感到拖沓、不精炼,过快有时对方容易跟不上你的速度,因为有些来访者的意识原本就不够清晰,再加上他们同时还需要思考。掌握谈话中的停顿有助于来访者思考,除此之外,还能加强来访者的紧张状态,提示他有参与会谈的责任,除了运用以上非言语性技巧外,咨询者还应充分意识到以下两点1咨询者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要保持一致尤其是在与来访者对峙时,或在讨论私人性、敏感而带有压力的话题时,咨询者言语和非言语间的一致性尤为关键。而这两方面相互矛盾的信息会使来访者感到困惑,降低对咨询者的信任感,拉大了与咨询者在心理上的距离,例如,假设一个咨询者对来访者说,“我很有兴趣知道,你为什么对父母的敌意这么大”与此同时,咨询者的身体不是面对着来访者,而且颤动双腿、身体向后仰、两只胳膊交叉在胸前。这个与言语不一致的非言语信息对来访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事实上,一个否定性的非言语信息与肯定性的言语信息同时出现,它们的影响可能比相反的情形(肯定性的非言语信息与否定性的言语信息同时出现)要大的多。因为研究表明,当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矛盾时,人们一般更相信非言语信息。否定性的非言语信息通常以下面的行为传递:极少眼光对视、身体位置与来访者位置呈45度角以上、坐姿懒散、身体向后仰、双腿颤动、两腿交叉(二郎腿)面对来访者、胳膊交叉在胸前等等,2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非言语行为要保持和谐例如,来访者舒服地坐着,姿势放松并且两腿交叉,咨询者要与此相应,摆出同样的身体姿势和腿部动作。相反,来访者专心地将身体前倾,但咨询者却放松地向后仰;来访者面容悲戚,而咨询者却面带微笑;来访者轻松和缓地讲话,咨询者的回答却急速有力,这些都是明显的不和谐。能够达到和谐的非言语行为越多,咨询效果就越好咨询初学者要想使自己的所有非言语行为都与来访者保持和谐,往往困难较大。可以尝试一次只与来访者的某个非言语行为(如声音、身体姿势或手势)协调一致。,第三节会谈中的言语技巧,一、倾听技巧常见的参与技巧包括开放性提问、封闭性提问、鼓励、澄清、释义、情感反映、概述等。二、影响技巧影响技巧包括解释、指导、提供信息、影响性总结、自我开放等。三、参与技巧与影响技巧的有效使用,咨询者在会谈中通常以两种方式作用于来访者:言语表达、非言语表达。所谓会谈技巧,就是咨询者在会谈过程中巧妙地使用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行为,并将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咨询效果。有效地使用会谈技巧是优秀咨询者的重要标志之一会谈中的言语性技巧包括:参与技巧(倾听技巧)和影响技巧两大类,一、倾听技巧,参与技巧(attendingskills),也称倾听技巧,但不仅仅是listenningskills。倾听就是治疗。咨询师最重要的本领是倾听。倾听来访者的叙述是咨询者在会谈中最先做出的反应,咨询者虽然处于听的位置,但这是一种主动的听,是参与式的倾听,其作用至关重要。,1、咨询者的倾听强化了来访者的自我暴露、自我剖析和自我探索,否则双方就有可能讨论与咨询目标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咨询者就可能过早地提出干预策略2、咨询者的倾听表示了对来访者的关注和理解,它是建立咨询关系的必要条件3、将来访者的思路引向预定的方向4、对于某些寻求理解、安慰、宣泄的来访者来说,咨询者的倾听行为本身就具有帮助的作用,会产生一定的咨询效果所以,倾听是咨询过程的基础,是咨询者主动引导、积极思考、澄清问题、建立关系、参与帮助的过程,从技术角度来说,如何倾听当事人的故事?不少咨询者提到倾听中应该着重注意的东西:Ivey,Ivey,&Simek-Morgan(1993):故事的事实部分、当事人对故事的感受、当事人对故事的组织方式。Sedneyetal.(1994):当事人对故事的理解和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故事怎样开头、故事的叙述顺序,以及故事中透露的有关愤怒、后悔和假如怎样怎样的线索。Ostaseski(1994):“故事常表达出当事人的需要。所以密切注意当事人对你叙述的任何东西。跟着它一起走,接受它,相信它,看它把你领到什么地方。”,辅导员在倾听中的态度和状态1倾听时基本的身心状态倾听时理想的身心状态是全身心地专注于当事人,不是只用耳朵听,而是用整个身体听,做到与当事人“同在”,同时自然地“忘我”。2愿意倾听的态度课堂活动:分享和讨论个人倾听的经验。在哪些时候我们不愿倾听或不能倾听;当我们不愿或不能倾听的时候我们内心里发生了什么。,倾听的障碍,人格方面的:有三种助人者在倾听当事人的时候有很大困难。1狂热的咨询员:这种咨询员太亢奋,太好动(或内心躁动,或身体行动,或两者都有),以致于连安静地坐着听当事人的故事都做不到。2自我中心的咨询员:这种咨询员非常自恋,太执着于“诲人不倦”,以至于剥夺了当事人倾诉的机会。3自我专注的咨询员:这种咨询员从表面上看象是在倾听,但在听的过程中他们内心有太多的“杂音”,因而在情绪上无法真正地倾听当事人。(FromCormier&Cormier,1998,pp.114-115)4.价值观冲突造成的障碍:在涉及价值观的话题上,常因价值观不同使倾听者产生情绪反应或回到自己立场上对当事人或所涉及的事物进行评价,从而离开当事人。5.动机性原因:有时当事人的表现或反应会明显地或隐蔽地伤害辅导员的自尊、自我价值感、权力感或支配需要,因之导致辅导员的负性情绪反应,并因此而从倾听中分心或根本不愿意倾听。,反应性的倾听(ResponsiveListening),接受当事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了解他们外显的和内隐的思想和感情。助人者能够将他(她)内心真实的理解(同感),接受和关心传达给求助者。,求助者:我知道我长得太胖了,因此没有人和我约会。助人者:当你看到周围的人都过得非常开心时,你感到很伤心。你还很害怕,担心如果不改善自己的外表,结果会不堪想象。,关键之处在于两点:识别出当事人所表达的关键信息(内隐的,感受性的,主要的,有助当事人自我了解的,促进探索的,促进对情境的理解的);把这种了解以最有效的方式传达给当事人(有效是指清楚的,明白的,尽可能简明的,贴切的),基本的倾听技巧:探询、鼓励、澄清、释意、情感反映、概述等,1、探询,(一)开放性提问一般来说,会谈开始或转换话题时大都采用开放性提问,这类问题被一些咨询者认为是最有用的会谈技巧之一。通常以“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可不可以”、“行不行”开始,它能促使来访者主动地、自由地敞开心扉,自然而然地讲出更多的有关情况、想法、情绪等,而无须搜肠刮肚地回忆、思考,或者仅仅以“是”或“不是”等几个简单的词就结束回答,一般来说,咨询者以不同的词语开始的提问得到的来访者回答也不同。(1)“那么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你有些什么反应?”“还有什么人在场?”这种包括有“什么”在内的提问,可以帮助咨询者找出某些与问题有关的特定的事实资料。,(2)“对这件事你是怎样看的?”“你是如何知道别人的这些看法的呢?”这类带“怎样”、“如何”一词的问题往往会引导出来访者对事情经过的描述及其对此问题的想法和情绪反应。,(3)“为什么你觉得这样做不公平?”“为什么你说别人都看不起你?”“你当时为什么那样做?”通过这类“为什么”的问题,可能得到多种较为具体的解释与回答,从中找出来访者对某事所产生的看法、做法、情绪等的原因。,(4)“能不能告诉我,这事为什么使你感到那么生气?”“可不可以告诉我,你是怎样想的吗?”以“能不能”、“可不可以”、“行不行”开始的这类问题,可以说是最为开放的问题了,这种问题可促进来访者的自我剖析、自我探索。这类问题一般都会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复,但也可能有的来访者会说“不能”、“不可以”、“不行”等等。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咨询者还可以进一步使用其他开放性问题,如“为什么”等。当然这样的情况可能很少发生。,虽然开放式问题给来访者的回答以较大的自由度,可能会得到不同来访者各种各样的答复,但开放式问题的目标都始终趋向于来访者问题的特殊性。通过这类问题的提问,咨询者可以掌握与来访者问题有关的具体事实、来访者的情绪反应、来访者对此事的看法及推理过程等。,开放性提问要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上,否则,来访者就可能产生被讯问、被窥探、被剖析的感觉,从而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有些提问,尤其是要逐一提问时,语气、语调、词语的选择既不能过于随便,也不能有咄咄逼人或指责的成分,尤其是涉及一些隐私时更是如此。辩论式、进攻式、语气强硬的发问与共情式、疑问式、语气温和的发问就可能会在来访者心里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印象,前者会被认为咨询者对自己有敌意,后者则被认为咨询者是真心实意地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从而帮助自己。此外,咨询者要记住,探询是咨询本身的需要,而绝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窥探隐私的欲望,(二)封闭性提问,当会谈内容较为深入,需要进一步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或集中探讨某些特定问题的时候,可以适当采用封闭性提问。封闭性提问通常以“是不是”、“要不要”、“有没有”、“对不对”开头如:“你喜不喜欢学校?”“你来这儿是否因为婚姻问题?”“你确实这样想过吗?”而来访者多以“是”、“否”或其他简短的语句作答。可以用来收集特别的资料,以澄清事实,由于这种提问限制了来访者的回答,所以它还可以制止来访者喋喋不休、漫无边际的叙述除此之外,封闭式问题也可以帮助咨询者把来访者偏离某一主要内容的话题重新牵引回来。譬如,“我们能否继续接着讨论刚才的问题?”,封闭性提问不宜过多使用。否则,会使来访者产生被讯问的感觉,压制来访者自我表达的愿望和积极性,甚至对咨询关系产生破坏性影响。因为来访者前来咨询的目的之一是向咨询者表达自己的感受,若总是处于被动回答的地位,就会降低它的求助动机。一次不要提出多个问题,否则,会使来访者产生混乱,结果可能只回答了最不重要的那个问题,2、鼓励,鼓励是指咨询者直接、简明地重复来访者的话,尤其是重述来访者回答中最后一句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好”、“接着说”、“还有呢”、“以后呢”、“别的情况下如何”、“我明白”之类过渡性短语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例如:对一位受尽妻子委屈的来访者重述:“你在图书馆看了一天书,一回家你妻子就问你什么时候才能做点对家里有用的事!”那么来访者最有可能的反应是再详尽阐述他后一句话的内容。鼓励除了能促进会谈继续外,咨询者还可以通过对来访者所讲内容中的某一点、某一方面作选择性的注意而引导来访者向某一方向深入展开。一般说来,在来访者关于其困惑所作的漫长叙述中,其所叙述的最后一个主题,往往是较为重要的,至少来访者认为如此,3、澄清,来访者由于心理困扰而来求助,其表达的大部分信息出自内部的参照系统,因而这些内容可能是模糊而混淆的。特别可能引起混淆的信息是那些包括复数代词(他们)、含糊的短语(你知道)和一词多义的语句。如果咨询者不能理解信息的准确含义,则有必要进行澄清。,澄清是指咨询者要求来访者对于含糊而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详细、具体的叙述。它通常以疑问的形式表达,如“你是说”“你能试着再描述吗?”“你能澄清吗?”“你指的是”澄清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澄清使来访者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楚,并确认咨询者对求助者信息知觉的准确性。只要当你无法确信自己是否明白来访者的信息,并需要详细叙述时,就应使用澄清技巧二是通过澄清可以检查咨询者从来访者信息中听到的内容。特别是在咨询开始阶段,在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一定要澄清来访者的信息内容。,来访者:有时我真想彻底地摆脱它。咨询者:听起来好像你要与什么分开并且独处。来访者:不,不是那样。我不是要独处。哦,只是希望能从不得不去做的所有事情中解脱出来。在这个例子中,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最初信息过快地得出了不确切的结论。而如果咨询者在假设信息包含某种信息之前进行了澄清,那么会谈进程就会更顺利。,来访者:有时我真想彻底地摆脱它。咨询者:你能为我描述一下“彻底地摆脱它”的意义吗?来访者: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我总感到落在别人的后面,负担很重。我想摆脱这种难过的感受。在此例中,澄清反应帮助双方明确了来访者说出的和咨询者听到的信息内容。有关澄清的介绍,读者还可参考第五章第三节中有关“具体化”的内容。,4、释义,释义又称说明或内容反应。是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的信息内容加以解释后,再反馈给来访者本人。换句话说,释义就是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回答内容进行再编排,换种形式向来访者再说一遍。释义的目的主要在于,一是可以让来访者知道,咨询者已经理解他们的信息,如果咨询者的理解是完整的,来访者就会进一步澄清自己的想法;二是可以鼓励来访者对一些关键想法或事实做进一步阐释,使他们深入地探讨某个重要话题而不至于分心,释义的步骤:,(1)咨询者要在心中重复或回忆来访者的信息他告诉了我些什么?(2)咨询者问自己“在他的信息中存在什么样的情境、人物、物体或思想”?这样来辨别信息中的内容部分。(3)咨询者最好是选用来访者言语中最具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词语。(4)运用所选择的语句将来访者信息的主要内容或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注意要尽量使自己的语调听起来像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5)通过倾听和观察来访者的反应来评价自己进行释义的效果。如果咨询者的释义是准确的,来访者会以某种方式(言语或非言语)来肯定它的正确与有效性,来访者:我知道整天坐着或躺在床上并不能消除我的抑郁情绪。咨询者:你已经意识到,你需要离开床铺到四周走动,以便减少抑郁。,来访者:我该如何告诉我丈夫我想与他离婚?他会认为我疯了。我想我不敢告诉他。(说话声音单调),咨询者(内心对话过程):A来访者告诉了我什么?(她想离婚,而又不敢告诉她的丈夫,因为他会认为她疯了)B信息的内容部分是什么?即来访者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人、物体、思想或情境?(想离婚但还没有告诉丈夫,因为丈夫将认为她疯了)C应使用什么合适的语句?(来访者使用动词“告诉”两次、“认为”一次,所以我应使用这样的语句,如“你认为”、“我听到你说”、“它听起来好像”等)D怎样将来访者的主要内容用我自己的语言表述?(来访者使用“想离婚”,咨询者可以用“散伙”、“结束关系”、“分手”来描述)E如何知道自己的释义是有用的?(注意倾听来访者是否肯定它的准确性),咨询者的实际释义:咨询者:听起来好像由于担心你丈夫会产生强烈反应,你还没有找到告诉他你想结束你们关系的方法,对吗?来访者:是的,我已决定了与他分手,甚至找过律师。但是我不知道应当怎样开始告诉他这一切。他还以为一切都很美好。此例中咨询者的释义鼓励了来访者对自己主要问题作进一步阐释。,5、情感反应,情感反应与前面的释义很接近,其区别在于,释义是对来访者言语内容(认知信息)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是对来访者的情感内容进行再编排后反馈给来访者。情绪的发生依赖于个体的认知经验以及个体对环境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咨询者经由对来访者情绪的了解可进而推测对方的思想和态度等认知活动。此外,咨询者还可运用这一技巧促进来访者对特殊情境、人物或事件表达出更多的(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一般说来,会谈中咨询者对来访者表达出的情感内容和认知内容(言语信息)的再编排是同时的例1:来访者:我同宿舍的那个同学经常背后说我的坏话,这实在令我无法忍受。咨询者:你说你同宿舍的同学在背后经常挑拨是非。(释义)咨询者:你似乎对他很生气。(情感反应)咨询者:你同宿舍的同学在背后挑拨是非,你为此感到很气愤,是这样吗?(同时做出释义和情感反应)在会谈中,不少来访者会表现出相互矛盾的情感反应,如既爱又恨,既高兴又沮丧等。有经验的咨询者要善于发现来访者身上这些矛盾情感的具体含义及其影响后果,并予以突破。,情感反应的步骤:(1)要注意倾听来访者信息中使用的情感词汇(2)注意观察来访者传递言语信息时的非言语行为。(3)咨询者要使用自己的语言,把由来访者言语和非言语线索获得的情感再反馈给来访者。选择反馈词语是情感反应技巧能否奏效的关键一步。例如,来访者者表示“烦恼”,可以用来替换的情感词汇有“困扰”、“烦扰”等,而“愤怒”、“疯狂”和“狂暴”等词要比来访者的情感程度更强烈。选择的情感词汇不仅要与来访者情感相吻合,而且与其强度也要保持一致,可以通过在情感词汇前加副词来控制强度,如“有些”、“相当”、“十分”等。如果咨询者高估或低估了来访者的情感强度,则会使来访者产生受威胁或被嘲弄的感觉。,(4)咨询者在语句中加进情感发生时的情境情境内容可以通过来访者者信息的认知部分确定。例如,来访者说到:“我就怕参加考试。尽管我努力学习,可是一旦考试我就非常紧张,总考不好。”在这个信息中,情感部分为紧张,认知部分为考试。咨询者反映情感部分时,可以说“你感到很紧张”,而加进情境内容后可以说:“不论你什么时候参加考试,你都感到很紧张。”,(5)评估咨询者情感反应是否有效。通常情况下,如果咨询者能准确地反映来访者的情感,来访者就会以这样的方式加以肯定,说“是的,没错”或“是的,那正是我的感受”等。如果你没有反映出来访者的情感,来访者就会回答“不完全是那样”或“我的感受不是那样”或“不,我不那样感觉”等。当来访者否认情感时,这就意味着你的反映不确切、不合时机,重要的是咨询者要确定进行情感反应的时机。,在咨询的初期,情感反应的影响太强,因而不能频繁使用,此时如果过分使用情感反应会让来访者感到不舒适,导致他们否认自己的情绪感受。但在咨询后期,则不要忽视情感反应的潜在影响和作用,此时关注来访者的情感会促进咨询的进程,来访者(中年男人):您不能想象当我发现妻子对我不忠时,我的感受是怎样的。我眼睛都冒火了!我应怎样做?以同样的方式扯平?离开她?我不能确定。(来访者说此话时声音激动,高声地说着,拳头紧握)咨询者(内心对话过程)第一步:来访者用到了什么样的情感词汇?(参考答案)没有,除了暗示性的情感短语“眼睛都冒火了”。,第二步:来访者的声调和非言语行为暗示了什么样的感受?(参考答案)生气、愤怒和敌意。第三步:选择什么样的情感词汇能够准确描述来访者的情绪程度?(参考答案)愤然、发怒、大怒第四步:与来访者使用的情感词汇相匹配的恰当的语句是什么?(参考答案)来访者使用了“想象”、“眼睛冒火”。,第五步:来访者情感发生的情境是什么?(参考答案)发现他的妻子欺骗他。第六步:我怎样知道我做出的情感反映是否准确、有帮助?(参考答案)注意观察和倾听来访者的反应他是肯定还是否认自己有发怒和敌意情感。,咨询者实际做出的情感反应:咨询者:看起来你对妻子的所作所为是非常生气的。或:显然你对妻子的行为是愤怒的。或:似乎你现在又气又恨,因为你发现妻子与别的男人约会。假定在咨询者进行上述情感反应之后,来访者如下回答:来访者:是的,我确实很生气,但我不知道是否怀恨,尽管我想让她品尝一下我的感受。来访者对咨询者做出的情感反应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但仍暗示“怀恨”一词在当时是过于言重了,例:我不知道有些话该不该说?我感觉你有些情绪是对着我来说的我刚才跟你说了很久,我觉得你还是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看得出来,你很生我的气不要用这种腔调跟我说话,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非常生气,你甚至希望我跳起来与你对骂起来(一般的咨询师都会这么反应,当然天才的也许会不一样,比如就和他吵,扮演其父亲),6、概述,概述又称归纳总结,就是用两句或更多的释义或情感反应浓缩来访者表达的信息,换句话说,也就是咨询者把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归纳整理,并以提纲的方式将它们准确地复述给来访者。通过概述咨询者把会谈中来访者表达的零散信息以一个或多个主题串联起来,而且也可使来访者再一次回顾自己叙述的内容,并进行补充,概述可以在咨询过程的一个阶段(包括几次会谈)完成时进行,也可以在一次会谈结束前或一次会谈中咨询者认为对来访者所说的内容已基本清楚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来说,第一种情况下概述的难度较大,概述的步骤:要想进行准确的归纳总结,就要能够很好地回忆出来访者此前表达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时间跨度短则几十分钟,长则可能有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具体步骤如下:(1)回忆来访者表述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并在头脑中复述这些信息:来访者讲述了什么?关注些什么?尤其是反复强调的是什么?这是进行归纳总结的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部分,因为它需要你注意到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许多变化着的各种信息,(2)从众多零散的信息中提炼出一个或几个主题。(3)以陈述的语调,用自己的语言将总结复述给来访者。(4)通过倾听和观察来访者对总结的态度,来评估概述的效果,例:背景:某中年男性来访者第三次前来咨询,在前两次咨询中,咨询者得知他酗酒很厉害并因此破坏了家庭生活,但尽管如此他仍无法把酒戒掉,因为喝酒让他感觉很好,帮助他减轻工作压力。来访者:我知道喝酒解决不了我的问题,而且也帮不了我的家庭。我妻子威胁说要和我离婚,孩子也怨恨我,这些我都知道。但我就是离不开酒,喝酒让我得到解脱。(语调低而弱,眼神沮丧,无精打采的样子,咨询者(内心对话过程):A今天和前两次来访者讲述了些什么?关键内容:酗酒的结果对他本人或家庭都没好处。关键情感:喝酒让他感觉很好,焦虑减轻了。B来访者今天和以往不断重复的是什么?亦即能将这些信息串联起来的主题是什么?尽管酗酒危害家庭,造成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恶化,但为了减轻工作带来的压力,他仍继续喝酒。并且觉得通过喝酒来减轻压力比家庭更重要。咨询者完成内心对话后,开始为来访者进行归纳总结,概述:你认为喝酒能缓解你的内心压力,带给你舒适、欣快的感觉,所以即使与家庭闹矛盾也值得。你感觉到继续喝酒使你在家庭里遇到许多麻烦。但尽管有这样的负面影响,你还是不愿意戒酒。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喝酒带给你的满足要多于家庭给予你的。如果来访者承认喝酒确实比家庭更重要这个主题,那么咨询者的总结便是有效的。如果他予以否认,咨询者可以让他澄清哪些地方不准确。不过要注意:一方面可能是总结确实不准确,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来访者还没有准备好现在就承认这个问题。,二、影响技巧,参与技巧(倾听技巧)主要是从来访者的角度或参照框架出发,对来访者发出的信息进行反应在咨询进行过程中,咨询者总要在某个时刻超越出来访者的参照框架,从咨询者自己的角度出发,依据所接受的咨询专业训练,所具有的洞察力、感受力和人生经验,主动影响来访者,以使来访者的成长更快一些。我们将咨询者的这种反应称之为影响技巧(influencingskills)或干预技巧。,影响技巧体现出由咨询者引导而不是来访者引导的咨询风格。影响技巧包括解释、指导、提供信息、影响性总结、自我开放等,(一)解释,解释就是咨询者对来访者思想、情感、行为和事件之间的联系或其中的因果关系的阐述。它与参与技巧(倾听技巧,如释义、澄清、情感反应和概述等)不同之处在于,1、解释是从咨询者自己的参考体系出发的,而不是从来访者的参考体系出发的;2、解释针对的主要是来访者隐含的那部分信息,即来访者没有直接讲出或没有意识到的那部分内容。咨询者要将来访者自己隐隐约约感觉到或没有感觉到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参与技巧则仅仅针对来访者已经表达出来的内容。,解释是最重要的影响技巧之一,它能帮助来访者超越个人已有的认识,以一种新的方式(或者说从另一个参照框架)重新看待它们自身的问题,从而对问题有更好的理解,甚至还可能使他们的世界观产生认知性的改变。解释也是最复杂的影响技巧之一。解释应该主要依据各种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但运用要灵活,要富有创造性,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针对来访者不同问题,并根据咨询者个人的理解、领悟与实践经验,通过不断地修正,最终给予真正符合来访者情况的合理解释,注意以下事项,(1)解释应该在充分收集了与来访者问题有关的资料(尤其是来访者隐含的内容及其意义)之后进行,且来访者表示愿意倾听和接受咨询者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所以,解释通常是在一次会谈的后期或几次会谈之后进行。(2)解释应建立在与来访者的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因为解释基于与来访者不同的参考框架,因而又可能导致来访者的阻抗。良好的咨询关系有助于提高来访者对解释内容的容忍、接受程度。反过来,解释技巧的妥为使用又会提高咨询者在来访者心目中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从而加强咨询关系。,(3)虽然解释的目的是让来访者从一个与自己有所差异的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但操作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解释的内容不要与来访者的信念、文化背景存在过大差异或产生严重的冲突。此外,解释时的措辞要适合来访者。(4)解释的同时,注意观察来访者的反应,尤其是非言语行为,如沉默、微笑等。,使用解释中的问题:1、使用频率解释要节制使用。为什么?(1)解释失败率高,风险高解释还受当事人理解能力、咨询者表达方式、态度等的影响(2)只促进了认知上的改变。(中国当事人在评价咨询效果时,往往把认知放在前面)新手比较多得使用解释为什么?,咨询中往往有思想上的权衡:一方面,要做同感(跟着当事人)另一方面,要琢磨当事人是怎么一回事(分析当事人,概念化)哪个更加重要?Ivey:一次成功的咨询中,解释只要二、三就够了,当事人接受了解释才有效,因此,当事人自己的解释才是最好的解释例:“那么你认为你之所以不信任男人是因为你父亲曾那么粗暴地对待你?”“我觉得你之所以不信任男人是因为你父亲曾那么粗暴地对待你”把解释权和责任都交给了当事人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当事人探索自己的解释如果咨询者有了自己的观点,想方设法引导当事人,当事人会意识到,可能产生防御,2、在什么地方解释?P95Spiegel&Hill1989五种类型的解释3、解释的层次P95案例里解释的不同层次解释时的要领:P95引而不发、点到为止,引导当事人自己解释,(二)指导,指导就是咨询者直接告诉来访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以及如何做或以某种方式行动。很多咨询者认为,指导是对来访者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技巧。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心理咨询理论,另一种则是咨询者根据个人的咨询经验做出的,在第一种类型中,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者指导来访者进行自由联想,以寻找问题的根源行为主义取向的咨询者要求来访者做各种训练,如系统脱敏训练、放松训练、自信训练等合理情绪学派的咨询者则针对来访者的各种非理性观念予以指导,用理性的观念去代替它们运用森田疗法的咨询者告诉来访者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去生活,接受非指导性咨询理论的咨询者不赞成使用指导技巧,他们认为这是操纵、控制和支配来访者。咨询者在会谈中主要使用参与技巧(倾听技巧),如鼓励、澄清、释义、情感反映等,以及非言语技巧帮助来访者认清、理解他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而很少使用指导技巧,以避免代替来访者作决定,甚至对来访者的提问不给予直接回答,尽可能地要求来访者自己确定要讨论的问题。总之,他们认为指导就是把咨询者的意志强加在来访者身上,而这无助于来访者的真正成长,咨询者应十分明确自己对来访者指导些什么?效果会怎样?叙述应清楚、明确,要让来访者真正理解指导的内容。同时指导要在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对于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思想比较深刻、自尊心强的来访者,咨询者进行指导时不要以权威的身份强迫来访者执行,以免引起对方反感而中断咨询。如果来访者暂时不理解、不接受,可暂缓进行。此外,在进行指导时,要充分利用非言语行为的影响力。,(三)劝告与提供信息,在咨询会谈中,来访者很多时候会提出了解有关信息。例如,一位自诉被丈夫虐待的来访者,需要了解关于法律权利和诉讼途径的信息,一位因被老板无理辞退的来访者,需要了解有关劳动保障法规方面的信息,一位已经中学毕业、正在寻找工作的来访者,需要了解个人职业能力倾向以及职业需求方面信息。提供信息在职业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咨询以及对教育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咨询中更为重要。,正因为如此,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次颁布试行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中,要求从业者必须掌握劳动法基本知识;民法通则中与心理咨询和治疗相关的法律条文(如隐私权、人身权等);现行婚姻法、妇女儿童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条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条文,以及心理评估技术,咨询过程中的信息提供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当来访者不知道自己有哪些选择时,有必要提供其信息,这有助于帮助来访者明确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信息提供也可用来校正无效的或不可靠的信息,如迷信观念。换句话说,当来访者对某事的信息有误时,应提供信息3,帮助来访者审视他们一直回避的问题。例如,一年来一直感到身体不适的来访者,当从咨询者那里得到忽视疾病治疗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的信息时,也许能促使他尽快进行身体检查。提供信息不同于提建议。提建议是给来访者推荐或策划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法或行动途径,并让他照着去做。相反,提供信息则仅仅是告诉来访者与主题或问题相关的信息,例:来访者(一位年轻的妈妈):我发现真是很难拒绝孩子提出的要求,很难对她说不。即使当我明知她所提的要求是无理的,甚至可能会给她带来危险时,我也难以拒绝。咨询者(提出建议):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呢?开始时只对她的一个要求说“不”,这可以是你认为最好拒绝的任何一个要求,然后看看情况会怎样。咨询者(提供信息):我想我们可以讨论两个可能影响你处理这种情况的事情。首先,我们可以谈谈如果你说不,你感觉会发生什么情况。另外我们也需要了解,当你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对待你提出的要求的。在家里你的要求是被怎样处理的。父母怎么对待我们,我们也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这种方式非常自然,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事情是这样的。,运用提供信息技巧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时机。在传递信息前,来访者应有愿意接收信息的表现。如果过早进行,所提供的信息可能会被来访者忽视。(2)咨询者还应明确什么样的信息对来访者来说是有用而切题的。总的来说,如果所提供的信息是来访者自己不可能发掘的,而且如果来访者有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做出反应的能力,那么这种信息便是有价值的。,(3)咨询者还应确定是否应按一定顺序提供信息。因为来访者往往对最先提供的信息记得最牢,所以可以首先呈现最重要的信息。(4)不要将信息强加于来访者,要考虑来访者接受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要考虑到信息是否与来访者的文化背景相容。要节制使用当事人一方面赌咒发誓要听从你的劝告,一方面忘记了你说的是什么(你能不能把你刚才告诉我的再说一遍?),急于听劝告的当事人你就告诉我该怎么办吧,A与B我到底该选什么?或我到底该怎么做?先处理情绪感受问题,再处理劝告请求“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很焦虑”“你急于想找到方法解决问题”还是要解决问题,可以直接跟他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共同面对的态度,比告诉他该怎么办更加重要,(四)影响性总结,影响性总结是指咨询者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经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一般在会谈即将结束时进行。影响性总结与参与技巧中概述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咨询者表达的观点,而后者是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因而,前者较后者对来访者的影响更为广泛而深远。影响性总结既可在会谈中间使用,也可在会谈结束时使用。有时常和参与性概述一起进行。,比如,在会谈结束时,咨询者首先对来访者叙述的内容进行归纳,然后讲述咨询双方所做的工作,最后总结出自己的主要观点。这样会使整个咨询过程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有利于来访者抓住会谈要点,掌握会谈中学到的东西。当然,这一工作也可以让来访者自己来完成,或者以咨询者提问让对方回答的方式来进行,咨询者借此了解来访者对咨询过程的了解、把握程度,并在适当时机进行修正,(五)自我开放,自我开放,也称自我暴露,是指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经验等有关信息告诉来访者。心理咨询中原来只强调来访者的自我开放,认为这是咨询成功的必要条件。后来发现,咨询者的自我开放在咨询中同样十分重要。咨询者适度的自我开放,能使来访者产生共情、温暖和信任的体验,增加来访者对咨询者的认同感以及对会谈的兴趣,有助于彼此建立相互信任和开诚布公的咨询关系。除此之外,在咨询者自我开放的示范作用下,来访者会有进一步的自我开放。,自我开放有两种形式1、是咨询者把自己对来访者的体验与感受传递给来访者,其中包括正性信息和负性信息,但传递负性信息时一定要审慎,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说话时口气要委婉、含蓄,要充分顾及对方的接受能力。如:“你没有那样做,我有些失望,但我想也许你有什么原因?”,第二种形式的自我开放是咨询者暴露与来访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历和体验。如:“你目前的这种感受,我能想象得出来,因为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体验。”一般说来,这种自我开放内容应简明扼要,因为目的不是谈论自己,而在于借自我开放来表明自己理解并愿意分担来访者的情绪,促进来访者更多的自我开放。所以,在咨询者自我开放之后,应尽快把会谈话题转回到来访者身上来,进一步提出一个相关的开放性问题。也就是说,咨询者的自我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