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MS联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3189241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E-MS联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CE-MS联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CE-MS联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E-MS联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黄峰中药学,CE-MS与LC-MS,1.毛细管电泳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项目CEHPLC柱效105106m104m样量1010-1ng10ug驱动力电压(电渗泵)液压(液压泵)样品预处理一般不需需要,毛细管电泳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柱效高的原因,H=A+B/+C无涡流扩散项与传质阻抗项因其使用空心毛细管柱,无涡流扩散项(B)。内壁也不涂渍固定液,消除了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的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使传质阻抗项(CU)趋近于零。流型不同毛细管采用电压驱动力,不会出现抛物线型的流动相形状,所以峰行较好;而HPCE由于液压作用,使中间的流速比两边快,出现抛物线的形式。,CE-MS的联用,虽然CE在柱效方面比HPLC更好,但CE如果用对照品比对定性时存在重复性差、UV检测限低等缺点;而质谱(MS)检测不仅有较高的灵敏度,同时具有较强的定性能力,能够提供样品的结构信息.所以CE-MS是在改进CE的缺点基础上实现的强强联合,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CE-MS的发展,CE-MS接口技术的发展CE-MS分离模式的发展CE-MS质谱仪的发展,CE-MS的发展,CE-MS接口技术接口技术是实现CE-MS联用的关键所在。目前新的接口技术:1鞘液接口技术2无鞘液接口技术3芯片CE-ESI-MS接口技术,优点在于通过提高样品流速使得喷雾更加稳定,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电流回路,同时可改变CE运行缓冲液的组成,使其满足ESI源的检测要求。,鞘液接口技术,Chang等设计了低流速鞘液接口,他们将毛细管末端套在装有鞘液的离心管中,鞘液低速流出与CE流出物混合,离心管中插入一铂丝作为电极以构成电流回路;低流速可以降低鞘液的稀释作用,同时铂丝构成电流回路可以避免因流速低所造成的断流.,无鞘液接口技术,无鞘液接口技术由于不存在任何稀释效应而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青睐。Fanali等设计了一种加压的液接型接口。液接型接口是无鞘液接口技术中比较特别的一种。与其他无鞘液接口相比,液接型接口可以通过液接液体来改变CE运行缓冲液的组成,使其满足电喷雾离子源的要求。,芯片CE-ESI-MS接口技术,芯片CE与ESI-MS联用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将ESI源和CE微芯片整合在一起,另一类是把毛细管喷雾器附加在CE微芯片内。后者的应用更为广泛,其优势在于更有利于装置的微型化。,CE-MS的发展,CE-MS分离模式的研究进展CE的一些常用分离模式,如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胶束电动色谱(MEKC)、毛细管电色谱(CEC)等,都在CE-MS中得到了应用。采取不同的分离模式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离效果。但选择分离模式时还要充分考虑作为流动相的缓冲溶液的影响。,CE-MS的发展,CE-MS分离模式的研究进展因为CE背景缓冲液中的盐或者MEKC(胶束电动色谱)中的表面活性剂等会降低被分析物的离子化效率甚至严重污染MS离子源。,CE-MS的发展,CE-MS新的分离模式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缓冲液中用到的有机溶剂挥发性好、表面张力低,在与MS的联用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21世纪初毛细管管电色谱-质谱联用法(CEC-MS)发展起来,CEC可以不用含有非挥发性缓冲盐的流动相,仍然具有的高选择性及高分离能力的特点而言,有望解决背景电解质的问题。,CE-MS的发展,CE-MS质谱类型的研究进展在MS方面,几乎各种不同类型质量分析器的质谱仪都可与CE联用,其中三重四极杆质谱(TQ-MS)和离子阱质谱(IT-MS)以其仪器简单、分析速度快的特点应用最为广泛;,CE-MS的发展,CE-MS质谱类型新的研究进展而与之相比,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适用于分析更大的分子,并且具有更高的质量分辨率和准确度,能够进一步提高CE-MS的分析能力,所以成为了目前联用的重要目标。,CE-MS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沈阳药科大学赵新峰、孙毓庆等用CE-ESI/MS/MS分析了中药材熟地黄、牡丹皮、山茱萸、泽泻及成药六味地黄丸,确定了成药及药材的37种成分。,CE-MS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陈军辉等用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黄连中的生物碱,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CE-ESI-TOF/MS)快速定性分析黄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总结和展望,对于CE-MS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仍将集中在提高CE的分离能力、新接口技术以及应用研究方面。(1)毛细管涂层材料的发展:通过对毛细管进行涂层可有目的地减弱非特异性吸附,同时还可控制电渗流(EOF),提高分离效率和重现性。(2)通过在线富集或者与其他提取富集技术联用,进一步提高CE-MS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总结和展望,(3)CE与高分辨MS等新型质谱仪联用。目前,与CE联用的MS主要还是四极杆MS和离子阱MS,高分辨MS如FT-ICR-MS和Q-TOF-MS与CE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对化合物结构的分析能力。随着这类质谱仪的应用日益广泛,两者的联用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总结和展望,(4)应用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CE-MS联用结合了CE和MS的优势,使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替或者补充液相色谱(LC)-MS等其他分离分析手段的不足,因而在蛋白质组学研究等热门领域以及其他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