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合金相图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318823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元合金相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二元合金相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二元合金相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二元合金相图,第一节 二元匀晶相图 第二节 二元共晶相图 第三节 二元包晶相图 第四节 二元相图与性能的关系,1,第一节 二元匀晶相图,二元单相合金指二元合金在固态时只有一种相 (固溶体)的合金。这种合金也是所有合金中 最简单且最常见的一类合金。有些二元合金系 在固态时无论成分如何只有一种相,如Ni-Cu、 Cu-Au、Au-Ag、Mg-Cd、Fe-Ni及W-Mo等, 几乎所有的二元甚至多元合金在一定成分范围 内在固态下也是单相。,2,相 图,进行材料研究,金相分析,制定热、铸、锻、焊等热加工工艺规范的重要依据和有效工具。,了解合金系中不同成分和温度下的相的种类、相的成分及相的相对含量。 了解合金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转变并预测其性能的变化规律。,即表示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组织与成分、温度之间关 系的图形。合金相图又称合金平衡图或合金状态图,3,一、相律,在恒压下,在纯固态或纯液态情况下,出现的相数 小于等于主元数。在液固共存(恒温)条件下出现 的相数小于等于主元数加一。因而,对二元合金, 固态下出现的相数为1或2,液固共存(恒温)条件 下恒温下出现的相数为2或3。,4,5,二、二元匀晶相图的分析,二元匀晶相图:指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 均无限互溶时的二元合金相图。,匀晶转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由液相结 晶出单相的固溶体的结晶过程。,具有这类相图的合金系主要有Ni-Cu、 Cu-Au、Au-Ag、Mg-Cd、W-Mo等。,6,(一)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以Cu-Ni二元合金为例),无限缓冷下测各合金的冷却曲线,标注在温度成分坐标中,连接各相变点,1、建立相图的思路: 合金相变时,伴随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可利用 热分析法(或者热膨胀法、磁性测定法、金相法、电阻 法和X射线结构分析法等)精确测定相变临界点(即临界 温度),确定不同相存在的温度和成分区间,建立相图。,2、 具体步骤:,选组元,配合 金系,熔化,确定各合金的相变温度,确定相,7,Cu-Ni合金相图的建立,L,如:0%Cu、20%Cu、40%Cu、60%Cu、80%Cu、100%Cu 六组合金。,8,1、相图分析,两线:液相线、固相线 三区:液相、液相+固相、固相,A,(二)二元匀晶相图分析,9,三、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平衡结晶过程分析,所谓平衡结晶过程是指合金从液态无限缓慢冷却、 原子扩散非常充分,冷却过程中每一时刻都能达 到相平衡条件的一种结晶过程。,10,给定合金的成分,可计算不同温度下,此成分的合金所形成不同的相的相对含量,即各相的质量分数计算。,引例:100ml的10%的NaCl水溶液和100ml的30%的 NaCl水溶液混合后浓度是多少?,10010%+10030%=C200 C=20%,反过来考虑:把20%的NaCl水溶液分成浓度分别 为10%和 30%的两份,那么两份的体积分数是多 少?,V110%+V230%=20%(V1+V2),四、质量分数计算,11,这种方法可推广到固相和固液混合相,如图:成分为C的Ni-Cu合金,缓冷到t时,根据相图分析:()此状态下存在哪几相?()各相的成分如何?()各相的数量(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做水平线,与固相 线和液相线分别交于a、b 点。剩余液相总处于即将 结晶的状态,即t的液 相线上的点的成分,即b 点成分Cb ,而刚结晶出来 的固相即t的固相线上 的a点的成分Ca。,()由相图可知,C点 存在L+两相区,12,( )利用引例的思路,问题转化为: 浓度为C的合金,分成浓度为Ca 、 Cb两份,所以有: MaCa+ MbCb=C(Ma+ Mb) 即 Ma (C- Ca)=Mb (Cb- C) 由此可知,两相的相对含量为: Ma/Mb =(Cb-C)/(C-Ca) 若M=Ma+ Mb为已知量,那么, 两相的绝对含量为: Ma=(Cb-C)(Ma+Mb)/(Cb-Ca) Mb=(C-Ca)(Ma+Mb)/(Cb-Ca),13,总结:由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Ma (C- Ca)=Mb (Cb- C) 并结合相图,可知,此式类似与杠杆定律的应用,所以这种方法又称杠杆定律。,注意: 使用条件:只适合平衡结晶的两相区 解决问题: (1)确定二平衡相的成分 (2)确定二平衡相的数量,14,平衡结晶:在结晶过程中,原子的扩散在固 相、液相及固液相之间非常充分,能跟得上相变 的速度,最终形成成分均匀的固溶体。,15,非平衡结晶:合金结晶较快,原子的扩散来不及 充分进行,结果使先结晶出来的固溶体和后结晶的固 溶体成分不均匀。,晶内偏析: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五、非平衡结晶过程,16,Cu-Ni合金晶内偏析的组织,17,非平衡结晶,晶内偏析,塑性、韧性下降,易引起晶内腐蚀,热加工困难,将铸件加热到低于固相线100200的温度,进行长时间保温,使偏析元素充分进行扩 散,以达到成分均匀化。,扩散退火,18,设A、B组元的熔点分别为1450和1080,它们在液态和固态都无限互溶,则这两种组元组成的二元相图叫作二元 相图;先结晶的固溶体中含 组元多,后结晶的固溶体中含 组元多,这种成分不均匀现象称为 ,通过 工艺可以减轻或消除这种现象。,19,已知A、B二元合金相图属于匀晶相图,A组元的熔点为500,B组元的熔点为300,400时液相L中B的质量分数为60%,固相中B的质量分数为40%。 (1) 画出该合金相图示意并标注各区域的相组成物。 (2) 计算wB=50%的合金在400时液相和固相的质量分数。,20,一、二元共晶相图分析,共晶反应:合金在冷却到某一温度时,由一定成 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成分不同、结构不同的两个 固相,这就是共晶反应(L)。反应产物 是两个固相的混合物,称为共晶组织或共晶体。,二元共晶相图:两组元在液态下无限互溶,冷却 时发生共晶转变的二元合金相图叫二元共晶相图。,1、基本概念,第二节 二元共晶相图,根据相律,在二元合金中,固态下最多能同时 出现两种相。这类合金包括二元共晶(或共析) 合金、二元包晶合金。,21,2、相与组织,在金属或合金中, 凡化学成分相同、晶体 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 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 部分。,气相、液相、固相。 铁碳合金中的相、 相、 相等。,合金的相组成及相 的数量、形态、大小、 分布特征。组织可以由 一种相组成,也可由多 种相组成。,亚共晶组织、共晶组织 过共晶组织。铁碳合金 中的珠光体P、铁素体 F、奥氏体A等。,X射线衍射分析,金相显微镜、电镜等,概念,例子,检测,22,例如;图为45钢的平衡组织 按相组成为: Fe3C 按组织组成为: F+P,23,3、共晶相图的一般特征,L,L,L+, +,A+B,L+B,L+A,L+,24,183,4、相图分析(以Pb-Sn相图为例 )P52图3-11,1点:共晶点,4种线: 液相线 固相线 溶解度线 共晶转变线,6个区:L、 L+、 L+、 +,共晶反应:L61.919 97.5,25,基本反应,三种线,水平线是关键; 相区有一有二没有三,三相共存水平线; 杠杆定律别小看,能定成分能把量来算。,识别分析相图要领,26,二、平衡结晶过程及室温平衡组织,共晶合金结晶过程分析,1、共晶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一)共晶合金,27,概括起来,共晶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为:,共晶温度以上:,共晶温度:,共晶温度以下:,室温组织:,液态L61.9,共晶转变 L61.919 97.5,二次结晶 , ,(+)共晶 由于 和常与共晶和相连, 显微镜下很难分辨,室温组织为:(+)共晶 ,28,2、共晶合金室温平衡组织特征,共晶组织的基本特征是 两相均匀并交替分布, 根据合金组元的不同,共晶组织的形态各异, 有层片状、棒状、球状、针状、螺旋状等。,29,(Pb-Sn)共晶组织(层片状),30,(Al-Si)共晶组织(针状),31,共晶组织(棒状),32,共晶组织(点状Cu-Cu2O),33,(Zn-MgZn)共晶组织(螺旋状),34,共晶组织(蛛网状),35,(Cu-P)共晶组织(放射状),36,(二)亚共晶和过共晶合金平衡结晶过程 及室温组织,亚共晶合金:以Pb-Sn相图为例,成分在M、E 之间的Pb-Sn合金。,过共晶合金: 成分在E 、N之间的Pb-Sn合金。,37,50% Sn的亚共晶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38,概括起来,亚共晶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为:,t1温度以上:,t1 t2温度:,t2温度时发生共晶反应:,室温组织:,t2温度以下:,液态 L50,液相中析出 , L,L61.9 19 97.5,初 ,初 + + (+)共晶,39,亚共晶组织( 50% Sn 的Pb-Sn合金),40,亚共晶组织(亚共晶白口铁),41,70% Sn的过共晶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42,概括起来,过共晶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为:,t1温度以上:,t1 t2温度:,t2温度时发生共晶反应:,室温组织:,t2温度以下:,液态 L70,液相中析出 , L ,L61.9 19 97.5,初 ,初 + + (+)共晶,概括起来,过共晶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为:,t1温度以上:,t1 t2温度:,t2温度时发生共晶反应:,室温组织:,t2温度以下:,液态 L70,液相中析出 , L ,L61.9 19 97.5,初 ,初 + + (+)共晶,43,过共晶平衡组织(70% Sn 的Pb-Sn合金),44,过共晶平衡组织(过共晶白口铁),45,分析合金结晶,分析结晶也不难,首先定好合金线; 画曲线,分阶段,各段画出相转变; 引线标相(组织)名,这样做最简便。,46,(+),+,+ +(+),L,+ +(+),标明组织组成物的Pb-Sn合金相图,47,三、质量分数计算,1、含Sn61.9%的Pb-Sn共晶合金,室温组织:(+)共晶,过E点的水平线交MF、NG 于M、N两点,则有 %ME= %EN %= EN/MN100% =(97.5-61.9)/(97.5-19) =45.4% % =54.6%,(+),48,+ +(+),室温组织: 初+(+)共晶 相组成物: +,相的质量百分数: %=PG/FG100% % =FP/FG100%,2、含Sn50%的Pb-Sn亚共晶合金,49,各组织的质量百分数计算:,(+)共晶%=M2/ME100% (初+)%=2E/ME100%,+ +(+),一次杠杆,室温:初+(+)共晶,(初+)%M2= (+)共晶% 2E,% M2 = L%2E,50,或者: % =1-(+)共晶%- 初%,各组织的质量百分数计算:,(初+)%=2E/ME100%,二次杠杆,初% FS= % SG,初% =(初+)%SG/FG100% =(2E/ME)(SG/FG)100%,%= (初+)%FS/FG100% =(2E/ME) (FS/FG) 100%,51,3、含Sn70%的Pb-Sn过共晶合金,室温组织: 初+(+)共晶 相组成物: +,相的质量百分数: %=PG/FG100% % =FP/FG100%,各组织的质量百分数: 参照亚共晶合金的计算 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计算,+ +(+),(+)共晶=2N/EN100% % =(E2/EN)(SG/FG) 100% 初%=(E2/EN)(FS/FG)100% 或初% =1-(+)共晶% -%,52,什么叫包晶转变?,合金在冷却到某一温度时,已结晶出的一定 成分的固相和它周围尚未结晶的一定成分的液相 发生反应结晶出另外一种固相,这就是包晶反应。 即: L ,1、基本概念,许多合金系都具有包晶转变,例如Pt-Ag、Sn-Ag、 Cd-Hg、Cu-Zn、Cu-Sn等。Pt-Ag合金相图是一种 比较简单的包晶相图,下面以此为例进行分析。,第三节 二元包晶相图,53,点:D,区: 单相区L、 、 双相区L 、 L + 、 + ,线: 液相线APB 固相线ACDB 包晶线CDP L P + C D 固溶度曲线 CE、DF,Pt-Ag合金相图,2、相图分析,54,包晶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 ,55,当合金形成单相固溶体时,合金的性能与组元及 溶质元素的溶入量有关。对于一定的溶质和溶剂, 溶质的溶入量越多,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即 产生了固溶强化),同时电阻增大,电导率越低。,当合金通过包晶、共晶或共析转变形成两相混合 物特别是两相机械混合物,合金的性能往往是两 组成相性能的平均值,即性能与成分呈线性关系。,铸造性能取决于相图中的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的 水平与垂直间隔,间隔越大,铸造性能越差;单 相固溶体压力加工性能优于两相混合物组成的合 金;固溶体的切削性能不够好,两相混合物的合 金则切削性能较好,适合高速切削。,第四节 二元合金相图与合金性能之间的关系,56,A、B合金相图属于共晶相图,A组元的熔点为330,B组元的熔点为200,共晶转变温度为160,共晶合金中B的质量分数为60%,B在(以A为溶剂的固溶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10%,A在(以B为溶剂的固溶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5%,室温下两组元互不相溶(溶解度为0)。画出相图,将题中给出的3个温度和3个成分点以及各区域的相组成标在相图上。,57,由Pb-Sn相图可知,纯Sn的熔点为 ,共晶成分中Pb的质量分数为 ,在共晶温度下Sn在固溶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共晶点对应的Sn的质量分数为 (教材P52图3-11),58,已知AB二元合金相图属于匀晶相图,A组元的熔点是300,B组元的熔点是600,400时液相L中A的质量分数为70%,固相中A的质量分数是30%,(1)画出该合金相图并将各区域的相组成标在相图上。(2)计算WB=50%的合金在400 时液相和固相的质量分数。,59,二、固溶体合金结晶时溶质的重新分布,1. 讨论条件 (1) 平衡凝固时各温度下两相溶质都达到均匀化,此时 固相内溶质浓度CS, 液相内溶质浓度CL, k0=CS/CL k0平衡分配系数: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溶质浓度之比值。,60,近似认为固、液相线均为直线,k0恒定。,61,(2) 不考虑非平衡冷却情况,液、固相界面处始终保持局部平衡,即相界面处由液相生成的固相成分由CS=k0CL确定。 (3) 不考虑固相内的扩散。在各温度下按(CS)i=k0(CL)i 关系生成的固相成分在随后冷却中保持不变。而相界面处液相的浓度(CL)i取决于液相内溶质的混合状态。 合金凝固过程中液相内溶质混合状态分3种类型。,62,将成分为C0的单相固溶体合金的熔液置于圆棒形锭子内由向右进行定向凝固。,水平圆棒的凝固,63,2. 液相内溶质可充分均匀混合,凝固速度缓慢,液相内溶质中通过的对流、扩散和扩散可充分混合使成分均匀化。 冷凝过程中液相成分沿液相线变化,局部平衡时,(CS)i=k0(CL)i,在随后冷却中保持不变。圆棒从左到右产生显著浓度差。 在k01时,如果合金圆棒自左向右凝固,则左端获得纯化,溶质富集于右端。且k0越小,此效应越显著。,64,剩余液相的平均浓度:,圆棒离左端距离Z处的溶质浓度 :,其中 L:合金棒长度 C0:合金的原始浓度 k0: 平衡分配系数,液相内溶质充分均匀混合,65,3. 液相内溶质仅靠扩散混合 当凝固速度较大时,液相无搅拌、对流而只有扩散时,则凝固时从固相中排出的溶质原子不能均匀分布在液相中,而在液固界面处液相一侧堆积,凝固过程中溶质原子的变化分三个阶段: (1)起始瞬态 () 凝固开始,液相成分C0,固相成分K0C0,冷却中,界面处两相局部平衡,液相成分不均匀,界面处有局部平衡成分CL,远离界面保持母相成分CO。,66,K01固溶体合金成分过冷形成示意图 (a)相图一角 (b)边界层内浓度分布 (c)边界层内液相线温度 (d)TL与TD(G)构成成分过冷,TD,67,3. 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 合金本身: m、Co越大,D越小, k01时k0值越大。 成分过冷倾向增大。 外界条件: G越小,R越大, 成分过冷倾向增大。,形成成分过冷的临界条件:,68,区:液相温度梯度G很大,使TDTL, 不产生成分过冷。 晶体以平面方式生长,形成稳定平界面。 区:液相温度梯度G减小, 产生小的成分过冷区 界面偶有凸起,形成胞状界面。 区:液相温度梯度G很小,成分过冷程度很大, 类似负温度梯度条件, 晶体以树枝状方式长大,形成树枝状晶。,69,不同成分过冷程度的三个区域,70,影响晶体生长方式的主要因素,影响晶体生长方式的主要因素:,温度梯度G,凝固速度R,溶质浓度C0。,增大溶质浓度,降低液相温度梯度,均可增大成分过冷程度,发展树枝状结晶。,71,72,成胞状组织(Cellular Structure) Pb-Sn合金,73,枝晶组织(Dendrite Structure),Cu-Co合金,Ni-Ce合金,74,4、三元相图(Ternary Phase Diagrams),三元相图的成分坐标,75,三元匀晶相图,三元共晶相图,76,三元相图杠杆定律,在二元系统中所介绍的杠杆规则,在三元系统中同样适用。设有两个三元混合物的组成为M和N。,其重量分别为m和n。从二元杠杠规则可知,混合后的新混合物的组成点P,一定落在MN连线上,且有下列关系:,77,重心规则,M、N、Q混合后的组成,可通过下述方法求得。首先,可以应用杠杠规则求出M、N的混合物组成点B,然后再将Q和B混合,得出总的混合物组成点P。其关系式如下:MNB,QBP。故: MN+QP,78,交叉位置规则,新组成点P落在三角形MNQ的外边,并在MQ和QN的延长线的范围内,因M+N=t;Q+P=t;则可得到M+N=Q+P;故M+N-Q=P。也就是说需要从混合物M+N中取出一定量的Q才能得到P。,79,共轭位置规则,新组成点P落在三角形MNQ的外边,并在MQ和NM的延长线所包围的范围内,其组成及量与M、N、Q的关系由下式求得:因Q+N+P=M,故M-(Q+N)=P。也就是说:要从混合物M中取出一定量的Q+N才能得到P。反过来,P分解时,要加入相应量的QN才能得到M。,80,81,注意,被界线和侧面二元系统(三角的边)所包围的液相面投影下来成为析晶区(A)(B)和(C),三个二元系统为AB、BC、CA。相对应的二元低共熔点为e1,e2,e3 ,界线为 e1E,e2 E,e3E。三元低共熔点为E。三个顶点为三个纯组分A、B、C。,82,83,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