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学案2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3188048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南旧事》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南旧事》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南旧事》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鑫双语学校名著之城南旧事 学案总体设计梁燕平学习目标:1、 了解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及思想。2、 旁批精读篇目3、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宁静、简约的意境;4、结合文本鉴赏人物形象美、主题情感美和作品艺术美。一、作家作品介绍1、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 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3岁随父母返台湾,因台湾被日本控制便举家迁往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生活。25年后英子与夫君何凡扶着妈妈,携着、背着、抱着三个孩子。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湾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她已出版了18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夏承楹)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 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病发在台北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3岁。2、创作背景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二、篇目1、冬阳童年骆驼队2、惠安馆 3、我们看海去4、兰姨娘5、驴打滚儿6、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阅读要求:1、用一周时间看完全书,边看边批注。归纳出每一篇的主题。 2、批注精读篇目,并积累语言。 3、分析文中的人物特点,学习描写的手法。三、完成以下专题(专题做在积累本上)专题一:英子的童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等都是林海音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请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考察,梳理出林海音的成长经历。(做在积累本上) 专题二:林海音笔下的那些人物在书中,林海音记录了在在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妞儿、小偷、兰姨娘、宋妈、父亲等。梳理各篇中描写这些人物的语句,分析其性格,并积累典型描写句,学习、借鉴林海音描写人物的方法。 专题三:林海音的善恶是非观书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善恶是非对错的问题,请将这些内容放在一起来研读,思考林海音对于善恶是非有些什么体验和看法,并联系实际,看看林海音的哪些观念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专题四:主旨探究1、作者写城南旧事 的原因是什么,请归纳在下面。 2、通过看这本书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喜欢这本书中的哪一个人?为什么? 惠安馆 简单学案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整理文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2、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宁静、简约的意境;3、结合文本鉴赏人物形象美、主题情感美。晚自修预习要求:1、带着问题重读文章,理清文章故事情节,并圈点够勾画出关键语句。2、文中画出喜欢的句子,并做批注。3、关注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并尝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4、研究文本,小组讨论并完成学案上的问题。一、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一二区)1、惠安馆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情节?“疯子”指谁?为什么会疯了呢? 2、惠安馆里的秀贞在英子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英子喜欢往惠安馆跑? 3、英子与妞儿两人生活的环境完全不一样,相处时间不长,为什么英子对她那么怀念?她对妞儿是怎样的一份感情? 4、 英子是怎样知道妞儿就秀贞的小桂子的?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局又如何? 三、四区:精彩赏析精读英子与秀贞、妞儿交谈的文段,完成以下问题。1、 一开始,英子对秀贞是怎样的态度,是什么原因让英子想去靠近人人惧怕的“疯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第一次秀贞对“我”说起小桂子的时候,“我”当时是怎样的想法?(提示:儿童的视角去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事和人) 3、 秀贞作为一个母亲,却又不像个母亲,把自己搞得疯疯癫癫,你们是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位母亲?(提示:结合时代背景和细节描写来分析) 4、在最后的结局安排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区:人物形象赏析作者在刻画秀贞和妞儿的时候,采用了多种方法,有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试举例加以分析。 秀贞: 妞儿: _补充:宋妈个人形象六区:品析语言文中环境描写很生动,请从文中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试举例分析。_七区:拓展提升想一想,在你的童年记忆中,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某个人,这个人有可能是你的亲戚、朋友,也有可能是一个与你不相干的、甚至陌生的人。请你讲述有关他的某一件事,并说说你当时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如今又是如何看待的。 我们看海去 简单学案二学习目标:1、学会概述文章内容;2、分析探究文章所揭示的善恶是非观3、结合文本鉴赏人物形象美、主题情感美晚自修预习要求:1、带着问题重读文章,理清文章故事情节,并圈点够勾画出关键语句。2、文中画出喜欢的句子,并做批注。3、研究文本,小组讨论并完成学案上的问题。一区:概括文章内容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英子很喜欢国文书上那篇课文我们看海去,请小组开展讨论学习,对这篇课文进行赏析。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二区三区:解读文本1、英子替刘平捡球,有没有捡到?她看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英子和厚嘴唇的男人谈话中,曾经问起英子,“你说我是好人?坏人?嗯?”,英子是怎样回答他的?安排这样的情节,目的在哪里? 3、找出英子与厚嘴唇男人之间的约定,并谈谈你怎样理解这样的一份约定? 四区:评价人物你怎样评价哥哥为了供弟弟上学,宁肯当小偷的这一行为? 五区:研讨文章主旨主旨: _六区:分析文章写作手法1、文章结构巧妙,作者巧设伏笔,请在文章找出具体的句子进行品读? _-_2、这篇文章作者以是什么结构来叙写的,文中除了英子作为一个线索人物外,我们还有什么隐含的线索来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简单学案三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整理文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2、结合文本鉴赏人物形象美、主题情感美。晚自修预习要求:1、带着问题重读文章,理清文章故事情节,并圈点够勾画出关键语句。2、文中画出喜欢的句子,并做批注。3、思考一下,文中叙写的顺序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3、研究文本,小组讨论并完成学案上的问题。一区:整体感知请大家快速跳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英子向我们讲述了童年时她和爸爸之间的哪些故事? 二、三区:解读文本1、文章讲述了小英子参加毕业典礼前后的全过程,在典礼中回忆了和爸爸之间发生的几个故事,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表现父爱的语句,仔细品味,并谈谈你的理解。 2、从小英子回忆的这些事情看,你觉得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找具体例子进行分析。示范:文中有一个细节谈到“最槽糕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坐车,他不管你晚不晚”,后面却说到“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这一细节,可以看爸爸是一个不善言语,注重孩子品行教育的人。对孩子严于管教,提倡俭朴,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但是并不能阻碍爸爸对“我”的爱,这种爱是“心口不一”的爱,一种需要慢慢去体会的爱。 4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的? 5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的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 _ 6、文中提到的宋妈、兰姨娘和蹲在草地里地那个人,如何理解他们对“我”说的话,并分析这一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三区:精彩赏析1、在文章中画出爸爸教育“我”的所有细节,并用一句话概述。 2、从文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英子真的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四区:体悟作者感情1、这篇文章,作者感情很复杂,面对毕业典礼、父亲离世,“英子”似乎一下子懂事了,就像文中提到的“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试着从韩老师、父亲的角度来剖析英子的情感。(提示:从师生情、亲情角度来分析) 五区:赏析写作手法1、 本文运用了倒叙插叙手法,请找出具体的段落进行赏析,并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少于三处) 2、文章隐含着两条线索,你们找得出来吗?请归纳出来,并从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六区:理解文章主旨如何理解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的含义,文中最后写了“我”默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城南旧事学案四 总结1、作品主题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该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以现时的角度来观察,城南旧事中所描绘的事件大多是时代造成的悲剧,各有各的痛楚。封建伦理道德逼疯了秀贞,小偷、兰姨娘、宋妈也有各自的血泪史,然而从整个文本来说,其主旨并非是对旧制度的控诉,而是以一个纯真的少女的童心折射出这些底层不幸人物的人性光辉。文章极力淡化善恶标准,以欢乐的童心对待现实的丑陋,在沉重的现实中保留一片自由快乐的天空。可以说,小英子打开了成人世界所忽视的视角,这个视角是以质朴、单纯、善良的心去待人处事。这些视角本来为我们所共有,却在世俗陈规的劫持下慢慢遗忘、丢失。小说中的小英子似乎就是现实中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陌生与熟悉感冲淡了对小偷的仇恨,勾起了纯真的年代,令人感叹良多。整部作品始终贯穿着对成长内涵的诠释,对童年美好生活的依恋却敌不过现实的变化。2、艺术特色城南旧事以深挚的情怀和笔触追述20世纪20、30年代北京城南的旧事,叙事结构包括两层,表层结构是串珠式的,以成长为线,将小英子童年经历的五个故事集合在一起。深层结构是作者内心创作情感的表露与寄托,小说以不断的离去来组织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在内外两层结构的结合与互补下,小说得到了完整的表达与阐释。包含了作者绵延不绝的乡思乡愁,是公认的乡愁文学力作。城南旧事中表达乡愁有以下特点:一、被女儿情结滋养的乡愁。驴打滚儿追忆了因家境窘迫到城里做奶妈的宋妈的故事,她忍受着骨肉分离的痛苦,而自己的孩子们也在无爱的贫苦中丧失。林海音的小说创作有自己一以贯之的主题,那就是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心和思考。二、富有悲剧意蕴的乡愁。每段故事的结果,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离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三、乡愁的书写方式。而林海音的小说是纯粹的怀乡小说。她淡化了家国神话的建构和时代风云的宏大叙事,透过自己作为女性的故乡经验,书写女性在乡土世界的生命成长;并以女性人生领域里大量琐碎而真实的日常生活题材,解构了以男性的家国情怀为代表的故乡叙事传统。这种情形决定了她笔下怀乡小说的书写乡愁的出发点。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是具有极强的平民意识,一部纯美的散文式的电影;一种委婉的诗意,一片宁静的意境;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3、作品评价画家关维兴:城南旧事之所以能够感动许多读者,关键在于写实的表达,以及其中恰到火候的真诚与温度。导演吴贻弓:小说城南旧事中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人心,整部小说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当这部影片上映后,这种情感同样打动了无数的观众。影视演员沈洁:林海音的作品其实更适合拍成电影。因为她的作品故事很简单,没有什么修饰,所以在改剧本时编剧很注重加强节奏和情节性。4、后世影响城南旧事一书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1999年列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京图书大厦联合发起选出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书单。2000年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新课标中学生必读丛书”。其中的多篇作品还被选入中学教材。城南旧事为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之一,该书系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