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学情调研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88006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学情调研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学情调研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学情调研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学情调研试卷A卷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n_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一着惊海天)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chu_劳作,尤喜纺棉。”(回忆我的母亲)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g_思想的囚牢。(列夫托尔斯泰)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_(Ach;Bzh)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美丽的颜色)二、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2. (3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_集(体裁),共10篇。_(篇名)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父亲却让我背书,揭露了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3. (15分)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中各得出一条结论。年度人均阅读量人均阅读时长(每天)纸质体术(本)电子书(本)纸质阅读(分钟)手机阅读(分钟)201243923515381652201347722813432170201448222512752463(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古诗文默写。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足蒸暑土气,_。(白居易观刈麦)今夜偏知春气暖,_。(刘方平月夜)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零落成泥碾作尘,_。(陆游卜算子)把李清照的武陵春默写完整: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_,_。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_。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5. (2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解释下列句子加线的字。普少习吏事:_及为相:_尝奏荐某人为某官:_ _太祖乃悟,卒用某人:_ _(2)翻译下列句子太祖常劝以读书。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普明日复奏某人。碎裂奏牍掷地。(3)从上文中找出赵普能“临政,处决如流”的原因。(4)课文怎样表现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5)选文的两段文字,主要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6.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回家徐风已近年关,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一条悠长的巷道里藏着几户人家。一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妈,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你这孩子,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吗,呵呵。好好好,妈这就准备去。苗苗奶奶放下电话,苗苗,你都听到了吧,你爸妈一会就到家喽,自己好好玩,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冲向大门口。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苗苗奶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瞅着还算丰盛的菜肴,关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天寒地冻的,等着儿子媳妇回家边炒边吃。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房,无人应答。苗苗奶奶翻遍了满屋满院,犄角旮旯,仍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出院子,挨家挨户寻找。邻居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她大声呼喊着追出巷子,来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满是失望和惊恐。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啥事,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邻居们正在不住地安慰着精神几乎失控的苗苗奶奶,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邻居们急忙把苗苗奶奶搀起来,问:咋了?到底说啥了?孩子在车站警务室呢!苗苗奶奶带着哭腔说。咱咋就没想到呢?车站离这里不是很远。敢情这孩子是去接站了,等不及了。哎哟喂,你说这么点小孩,幸亏被警察发现了。麻烦你们帮我再守会家,我去把孩子弄回来。苗苗奶奶边说边往外走。让老刘守着,我们几个陪你一块去吧,天黑路滑的。几个热心的邻居前后撵了上去。工夫不大,一行人来到警务室。还未进门,苗苗奶奶就发现小孙子坐在沙发上伸着长长的舌头,正“吧唧吧唧”地舔着棒棒糖。苗苗奶奶气不打一处来,紧走几步,推门闯了进去,也忘了跟警察道谢,一把将苗苗从沙发上拖下来,抬手屁股上就一巴掌:你个小冤家,差点把奶奶吓死!奶奶不讲理,我又没做错事。反应过来的苗苗咧着嘴委屈地辩解。还没错呢?奶奶又举起巴掌。孩子毕竟小嘛,没丢就万幸了。邻居劝住苗苗奶奶。警察抱起苗苗,笑说:大娘,消消气,您往别处想想看,孩子今天这个举动是不是挺招人疼?他跟我们讲他爸爸电话里说给您一个惊喜,他也要给他爸妈一个惊喜呢。多乖,多懂事。苗苗奶奶瞅着警察怀里噘着嘴巴、抽抽噎噎的小孙子,忍不住老泪直流。此时,“呜呜”似是火车进站的汽笛响起,雪花也越发欢快起来。(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1)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 (2)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3)小说两处写雪花,各有什么作用? (4)关于小说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第一种:表现苗苗一家感人至深的亲情。第二种:体现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的人间温情。第三种:反映留守家庭的生存现状,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坐在艾烟里的母亲牧徐徐出差正好路过老家,虽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我还是想来个“突然袭击”,回家看一眼母亲。一起出来的同事把我送到村口,然后自己留在车里说:“回来一次不容易,跟老妈多待一会,我睡在车里等你。”我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朝村里走去。借着月光,我摸索着到了自家的屋前。可刚到门口,便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我赶紧敲门,但却无人应答。“不会是家里失火了吧?”我连忙扒开门缝,眯上一只眼,朝里面看屋内,灯光昏暗,而且有一股很浓的烟雾。再仔细一看,浓烟之中竟然坐着一个在打盹的人,正是母亲。在她的腿下面,放着一大堆“半燃半灭”的枯枝叶。我一边使劲地摇晃着门,一边大声叫着“妈,妈”母亲这才猛地惊醒了过来,连忙给我开门。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腿上的关节痛又犯了?”我忙问道,“去年寄给您的进口止痛膏药,您不是说贴过很管用,腿早就不疼了吗?”“是管用,但天一冷不贴就又痛了。”母亲吞吞吐吐地说,“我舍不得贴,多贵呀,十多元钱一张。用艾叶熏一下,也能止痛的。”我听后生气地问:“有什么舍不得的?贴完,我再帮您买。再说,您要是真想用艾叶灸,那也得去中药店里买制作好的艾条卷呀,哪能自己烧这么一大堆艾叶。”“药店里的艾条得花钱买。”母亲反驳道,“钱得省着用。”“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这浓烟对身体有伤害不说,倘若失火了,可怎么办?”“不会的”母亲虽然嘴上不服输,但能看出来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艾叶枝是母亲在端午时从山上砍回来,然后晒干,以便在冬季关节痛时,点燃焚熏的清理完艾叶枝后,我来到村口,告诉同事让他先回去,并帮我请个假,“今晚我要住在老家,明天带母亲去医院”如果这次不是来了个“突然袭击”回家,我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母亲居然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治关节痛,她一直都在电话里骗我说,腿已经不痛了,让我安心工作一生勤俭节约,只为能把儿女们培养成人、成才,可等孩子们成才,远走高飞后,她还只愿待在乡下,并依然独自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不愿让儿女们为她多花一分钱,为此甚至不怕坐在半燃半灭的枯枝叶中,任呛人的烟雾一点点侵蚀自己日益苍老的身体。(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2)文章朴素的语言里情感丰富。请品味下面句中划线词语所蕴含的情感。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3)假如把原题改为“说谎的母亲”好不好?为什么? (4)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结尾处加上一个精炼的语段,才能把文章表达得更全面。如果你来加,你会写点什么?(不超过30个字)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回首岁月,品味生活,童年的快乐多了一份回忆,生活的体验多了一份乐趣,妈妈的唠叨多了一份疼爱,老师的批评多了一份关爱这一切都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和校名;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美观。达到此项要求可奖13分。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1、二、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2-1、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3-1、3-2、3-3、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4-1、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5-1、5-2、5-3、5-4、5-5、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6-1、6-2、6-3、6-4、7-1、7-2、7-3、7-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