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87964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确凿(zu) 菜畦(q) 斑蝥(mo) 秕谷(b)B . 蝉蜕(tu) 锡箔(p) 一绺(l) 风靡(m)C . 嗫嚅(r) 胆怯(qi) 蹭破(cng) 攥干(zun)D . 高擎(qng) 叵测(p) 倜傥(t) 枸杞(q)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气慨 里程碑 宽宏大量 锋芒毕露B . 萧瑟 笑吟吟 物竟天择 随机应变C . 坍塌 城隍庙 唯唯连声 人情练达D . 次第 秫秸秆 引经据典 洗耳躬听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B .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C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D . 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4.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幅漫画对某些政府部门里遇事推诿、漠不关心百姓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入木三分。B . 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C .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优越的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D . 面对几年的同窗好友,你怎么能那样麻木不仁呢?5.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工作人员已经_了会议代表返回的机票。有些人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故意把水搅浑,乘机哄抬物价_暴利。凡愿加入青年诗歌爱好者协会的,一经审查批准,立即发给会员证,并免费_诗集一册A . 预订 谋取 惠赠B . 预定 谋取 奉赠C . 预定 牟取 惠赠D . 预订 牟取 奉赠6. (2分)下面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世说新语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B . 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C .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一封家书,字里行间的隐隐教诲中饱含着父辈对孩子的深切期望。D .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先秦时期杂家的代表作。7.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天的青年,更能认识创新之于国家的意义。”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认识意义”。B . “振兴中华”“声名狼藉”“衣冠楚楚”是同一结构的短语。C . “今天下午你是打球,还是游泳?”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D . “每个人勇于开拓创新,中国制造就能更上层楼。”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8.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 . B . C . D . 9.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早春气息的柔风,_;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_;你的辨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_;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_。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嫌隙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A . B . C . D . 10. (2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B .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领悟了“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C .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陈太丘是个不讲信用的人,他在与朋友约定后,朋友没有到就离开了。D . 散文诗二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母亲,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1. (10分)古诗文默写 (1)妇姑荷箪食,_。(白居易观刈麦) (2)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3)池上碧苔三四点,_。(晏殊破阵子) (4)无意苦争春,_。(陆游卜算子 咏梅) (5)_,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 (6)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体现将士们大功未建,有家不能归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 (8)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明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 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12. (7分)名著导读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1)以上文段节选自_(作者)的小说_。(2)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13. (3分)琦君,原名_,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琦君的“妈妈”(大伯母)叶梦兰是其笔下永远的母亲典范。琦君的童年生活充满戏剧性,其改编为电视剧的著名的小说_的原型,即来自大伯母。她的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_。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0分)14. (40分)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甲】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当止不止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 , 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 , 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 , 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樵:打柴。故:通“固”,本来。嵌空:深陷的样子。缭曲:曲折缭绕。窦:孔穴。不意:没想到。窒:堵住。并:一起。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义。稍出近之_益习其声_技止此耳_遂蛇行而入_(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义。稍出近之_益习其声_技止此耳_遂蛇行而入_(3)选出下列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虎因喜/罔不因势象形B . 驴不胜怒,蹄之/聚柴以焚之C . 尽其肉/其如土石何D . 以为神/其印为予群从所得(4)选出下列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虎因喜/罔不因势象形B . 驴不胜怒,蹄之/聚柴以焚之C . 尽其肉/其如土石何D . 以为神/其印为予群从所得(5)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6)用原文词句填空。甲文中,驴最初出现时,是一个“_”,最后被虎吃掉,是因为它“_”;乙文中,樵者最初遭遇老虎,处境“_”,最后用“_”的做法战胜了老虎。(7)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8)用原文词句填空。甲文中,驴最初出现时,是一个“_”,最后被虎吃掉,是因为它“_”;乙文中,樵者最初遭遇老虎,处境“_”,最后用“_”的做法战胜了老虎。(9)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10)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15.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青年的坐标中没有“苟且”知名音乐人高晓松说过一句流传甚广的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这带着满满正能量,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勇敢向前进的话语,在现实压力困境下,被人狗尾续貂,有了另一番伤感、颓废的解读:“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日后的苟且。”似乎,人从出生起,就要做好苟且一生的准备。这折射出的是一些年轻人生活态度上的迷茫。伴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夹杂着消极负面情绪的信息充斥网络。“苟且”等词被奉为人生准则,销蚀着一些青年的意志定力。尽管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难以避免的“烦恼”,是多重现实和价值观交汇衍生的一种消极和无奈,但对于振奋青年精神、实现青春价值而言危害巨大。这些悲观式的“苟且”言论的弥漫,实则有着一些现实土壤。教育普遍发展带来相对“知识过剩”,就业竞争随之加剧,让不少年轻人深感力不从心;愈加年轻化的升学压力,由择业困难而造成的专业选择迷茫,也加剧着年轻人的无助;面对家庭交流、婚恋交友、同事交谈等一系列人际关系处理中的繁杂琐碎,一些青年人望而却步,导致矛盾加大。同时,近些年来,家庭经济状况的普遍改善,让某些青年人安于现状啃老,消解了奋斗之心。而在现实压力下,在横向攀比中,也不乏一些青年怨天尤人,自叹“生不逢时”而意志消沉。总而言之,社会游荡的“苟且”风气,是基于现实因果的精神发展瓶颈。这种失望和悲哀的情绪,实则是青年实现自我蝶变的道路上的一层迷雾,冲破它便可化茧成蝶,否则只会滋生更多的消极思维。翻看中国古今历史,不难发现,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大多是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十四年抗战期间,转战于白山黑水中的抗日游击队,绝不选择苟且,硬是用年轻的血肉之躯迎战铁蹄的侵略;在那样艰难的岁月,年轻的中华儿女即使身处人间炼狱,同样也没有苟且,用不屈和顽强谱写出抗日救国最壮丽的篇章;面对一穷二白、遭受封锁的新中国,亿万同胞没有苟且,用智慧的双手改天换地、励精图治,让中华大地重焕新颜。如今的中国,就是曾经的青春奋斗者们的诗和远方。在今日祖国正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迈进的现实中,青年的人生坐标中不能有“苟且”二字。“苟且”不是什么心灵鸡汤,而是销魂蚀骨的迷魂药。没有奋斗的人生,必然是狭隘有限的人生,不但错过了诗意,更错了人生长河里波涛汹涌的壮景。青年人只有信奉“人生能有几回搏”,坚定信仰、不怕坎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教导的“心里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端正生活态度,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坚定走下去,才能迎来青春绽放。青年要以“会当击水三千里”的信心去实现青春梦想,以拼搏奔向光明前程。青年的人生坐标中,无论眼前还是将来都没有“苟且”,更不需要“苟且”。(摘自中国青年网,本文有改动)(1)阅读全文,你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悲观式“苟且”?(2)悲观式的“苟且”言论弥漫的现实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3)文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6. (2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谜题我的孩子在四岁以前,都是无忧无虑的快乐孩童,可是,进了幼稚园以后,就会有些改变了,那是因为有人告诉了他们:生命有种极限,任谁也无法抗拒。我记得女儿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天,我正在厨房做中饭,秋天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把屋子里照得很亮很温暖。她一脸惶急的来找我了:“妈妈,你有一天会死掉的,是吗?“我诧异地回过身来,低头看她。我的小胖女儿有着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还穿着学校的小白围兜,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我微笑地摸摸她的脸:“不会啊,妈妈会活到很老很老的。”“可是,他们说,活到多老也有一天会死的啊!”我假装轻松地开冰箱,拿出青菜和水果来,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回答她,怎样为她解释这样的第一课呢?一面洗菜,一面仍然是用不在意的语调来回答她:“妈妈要到很老才会死,那时候你已经长得够大,就不会有什么关系了。”“可是,不管怎样样,你总是会死掉的,那我就再也看不到你了,我不喜欢这个样子,怎么办呢?“说着说着,她的小泪珠就一串串地掉了下来,我把她抱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好温暖好柔软的小宝贝啊。我亲爱的孩子,妈妈也不喜欢这样啊!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啊!儿子到了四岁,同样的情景又重复出现了一次。他问得比姐姐还急,跟前跟后的,非要我给他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为止。我大概也是笑容满面地哄了他一阵子,孩子到底还小,还是可以慢慢哄过来的,然后,他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出去玩了。要到某一些特别的时刻里,才会再提几句,但是,第一次的那种惊惶以后再没出现过了。不过,我想,那种感觉是仍然存在的,只是小心地藏在某一个不愿触及的角落里而已,就像他们的母亲一样。我和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啊!前几年,很想变做一棵树,一棵可以继续生长,永远不死的树。我想做一棵高高大大的树,有挺直的躯干,有茂密的枝叶,风吹过来的时候,每一片叶子都会翻动,云拂过来的时候,我知道,也能感受那种轻柔的凉意。水从地里流过来的时候,我也知道,并且能从容地吸取。我想做一棵很敏感又很快乐的树,可以活好几千好几万年,而每一年春夏秋冬的变化都能记住,所有美丽的回忆都可以存进年轮里面,一层松一层紧,一圈淡一圈深的,都妥妥帖帖地放在心里,该有多好!我就常常做这种梦,并且,偶尔走进森林时,也常会仔细端详,想挑选一棵适合我的理想的树。一直到有一天晚上,忍不住了,终于把我的感觉向丈夫说了出来:“假如能变成一棵树该有多好,永远也不会受死亡的威胁。”“谁说的?树的年龄也有限制的啊。”“可是,不是有很多树可以活很久的吗?”“了不起几千年,还是逃不了枯萎死去的一天啊。“丈夫在灯下一面看书,一面微笑着回答我。他那样轻描淡写却又那样肯定的一句话,把我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整个晚上,我走来走去做了很多家事,却没有再说一句话。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题。我和我幼小孩子的心情,其实并没有两样。我不能说生命不甜,我不能说生命不美,但是就是因为它的甜蜜和美丽,才使我心中充满了忧伤,而也就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忧伤,我更加珍惜眼前一切的甜蜜和美丽。还是让春去秋来,让岁月逐渐把我改变了吧,我愿意接受上苍一切的赐予和一切的安排。(作者:席慕容,文章有删改)(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席慕蓉围绕“生命”这个谜题,记叙了三次“解题”的经过,最终醒悟到:要“_”,要“_”(用原文语句回答),表现出她_、_的人生态度。(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席慕蓉围绕“生命”这个谜题,记叙了三次“解题”的经过,最终醒悟到:要“_”,要“_”(用原文语句回答),表现出她_、_的人生态度。(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我的小胖女儿有着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还穿着学校的小白围兜,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划线词语的含义。我把她抱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好温暖好柔软的小宝贝啊!(4)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我的小胖女儿有着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还穿着学校的小白围兜,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划线词语的含义。我把她抱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好温暖好柔软的小宝贝啊!(5)将文章第段与下面链接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指出它们在写作上的一个不同点,并结合内容说说作用。(提示:可从修辞手法或写法的角度作答)【链接】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节选自冰心谈生命)(6)将文章第段与下面链接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指出它们在写作上的一个不同点,并结合内容说说作用。(提示:可从修辞手法或写法的角度作答)【链接】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节选自冰心谈生命)17. (9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会呼吸的建筑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众所周知,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这一段时间,其叶子和花盘会一直追随着太阳的位置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它每天生产的电能远远大于旋转所消耗的,于是住户便将多余的电能存入社区电网,冬天或者阴天时再拿出取用,剩余的还能卖钱。“向日葵建筑”中还拥有众多“葵花子”,比如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它们的能量都来自于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阳光下,“向日葵”就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周围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内去,光影纵横,仿佛置身于树荫之下;黑夜里,“葵花子”们熠熠生辉,五彩斑斓,十分动人。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自然森林之中,十分惬意。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仿生建筑就是“会呼吸的建筑”。B . “向日葵建筑”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C . “仙人掌建筑”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D . 塔楼是“马蹄莲建筑”的结构主体。(2)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点出了说明对象仿生建筑。B . 本文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活泼。C . 第段中划线的词语“一般”指通常情况是这样,但不包括特殊情况,在范围上起到限制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 . 神秘的大自然给建筑师无限的设计灵感,仿生建筑拥有美好的前景。(3)第段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8. (5分)青春是丰富多彩的,青春又是活蹦乱跳的。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值叛逆的年龄阶段,有着许多反叛的想法。请以“叛逆的青春”为话题写一篇短文,应注意最终的价值取向应积极、健康、向上,要抒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写出的事件应真实可信。300字左右。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1-1、11-2、11-3、11-4、11-5、11-6、11-7、11-8、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12-1、12-2、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13-1、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0分)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10、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15-1、15-2、15-3、15-4、16-1、16-2、16-3、16-4、16-5、16-6、17-1、17-2、17-3、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