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不良诱惑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185524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拒绝不良诱惑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拒绝不良诱惑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拒绝不良诱惑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拒绝身边的不良诱惑教材分析:本课包括“身边的诱惑”和“拒绝不良诱惑”两部分。第一部分“身边的诱惑”侧重分析学生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诱惑,着重结合事例:“黄、毒、赌”及邪教等不良诱惑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第二部分“拒绝不良诱惑”,主要从远离不良诱惑、学会控制自我等方面了解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学情分析:(一)针对的问题:1.诱惑是什么?学生的第一反应可能会偏向于不良诱惑,他们在思想上会产生一种不全面的认识,甚至对诱惑会产生一种误解。学生在一开始的举例中更多的是讲不良诱惑,因此我们更多的要调适学生的认识与行为。2.初中生处于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渡期,自我的管理能力还不够强,易受不良事物的诱惑。比如网络的诱惑会使学生上网后失去时间控制,难以自拔,慢慢忽视现实生活的存在,从精神依赖渐渐发展到躯体依赖,最终导致身心的全面崩溃。所以一旦上网成瘾,则与沉湎饮酒、吸烟等恶习无本质区别。(二)学生的需要:1.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可能有些认识有一定的偏向,老师在这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表现(满足学生自尊感的需求),同时要有意识的进行正面引导与沟通。从学生的思维状况分析,学生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因此我们还是要通过一些形象感性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的意志因素分析,他们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对于身边的诱惑确实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初中生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拒绝不良诱惑,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老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网络”入手,与学生一起讨论它的利弊,一起探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辨别能力,并能运用正确实用的方法抵制诱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身边的种种诱惑,知道积极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2)能力目标:通过对诱惑成因及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应该理智对待不同的诱惑,追求科学、文明、向上、充实的初中生活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应理智对待不同的诱惑。(2)教学难点:对各种诱惑的识别,在生活中能正确处理各种诱惑。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论辩式教学。3、小组合作学习。4、讨论法、辩论法教学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感悟。法律法规、校纪校纪教学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教与学的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思想】:本课教学分五个环节进行:一、掌握理论,七嘴八舌说“诱惑”;二、试验应用,文韬武略辨“诱惑”三、合作探究,火眼金睛识“诱惑”;四、自评质疑,联系自己谈“诱惑”五、课后延伸,高效理性择“诱惑”。这样做避免了课堂的枯燥、乏味,把知识教学与活动开展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改的多维互动,学生容易理解。【预设师生行为】:【师】提问:我今天非常的激动。大家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你今天上公开课。【师】:不是的,是因为今天老师我收到了一封信,传来了获奖的好消息,说我有幸中了大奖:本田轿车一辆,这对我是个很大的诱惑,但条件是我先得交10000元的公证费,拿出信纸念信息:他的手机号码中了一等奖,叫他去汇款领奖。)我今天上午就想去汇款,但是我要上课呀,我是先上课呢,还是去汇款呢?你们觉得该不该交?同学们是否碰到过类似的事情?【生】(齐声说):不要去,那是骗你的。师:请问在坐的听课的老师,没有收到这样的信的老师举一下手。(没有老师举手。)师:可见很多老师多收到了类似的信息。其实这是一个小插曲,是我们身边的一个诱惑,那么我们今天就以身边的诱惑做一个话题来聊一聊。那么什么是诱惑呢?(设计意图):设计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说明诱惑就在我们身边,自然地揭示课题。)(一)、掌握理论,七嘴八舌说“诱惑”【师】:什么是诱惑呢?【生】:诱惑就是有吸引力的东西。【师】: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师】:你认为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能诱惑人的事物有那些呢?他们为什么能诱惑人?(发现诱惑,分类诱惑)【生1】、有许多学生有抽烟和喝酒现象。【生2】、许多同学喜欢看青春偶像剧,模仿他们的发型、服饰、走路的姿势。【生3】、青少年去网吧打通宵、玩游戏,也有的同学浏览黄,赌等不良信息。【生4】、我在报纸上看到,现在许多高官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最后沦为阶下囚,断送自己前途和人生。【生】:我上次看了电视,电视里有个人吸毒,原先也是觉得吸毒很舒服,后来越吸越多,陷入毒瘾中不可自拔。【师】:这个人先师很舒服,后来再也戒不掉了。书中也有相关的例子。请大家阅读黄赌毒的诱惑和相关的链接。思考:黄赌毒的诱惑和非洲蝙蝠有哪些共同点?(学生阅读课文)【生】:共同点是刚开始都使人很舒服,结果都是害人不浅。【师】:天安门广场发生了一场集体自焚事件,请大家看屏幕。(播放痴迷者自焚的录像片断)【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是如何来诱惑人们的?【生】:他们的素质低呀。【师】:大学教授也有练的,主要是提到了功德圆满之后,就可以到天国去,这个诱惑多大呀!谁不想去呀!播放幻灯片:我们身边的诱惑【师】:将学生所述诱惑加以分类,(如荣誉、美食、穿着、金钱、权力、地位、名誉、玩乐、黄、赌、赌、邪教等。)(二)、试验应用,文韬武略辨“诱惑”(1)网络的诱惑师:说一说你身边的人有受过诱惑吗?(学生开始议论。)【生】:315晚会上,有少年迷恋网络而死亡。【师】:诱惑真是太多了,大家刚才看到了黄赌毒和邪教对人的不良诱惑,那么我们如何来面对黄赌毒的诱惑呢?比如说西湖的春色是很吸引人的,也是一个诱惑。大家可以从什么是吸引你,诱惑你的角度来说,什么是对你有诱惑的?【生1】:春游、秋游【生2】:看小说。【生3】:上网,玩电脑。【师】:玩电脑是很好玩的,老师也爱玩。社会上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害。那么到底有没有害呢?我们可以就此展开辩论(屏幕展示):青少年上网利大于弊,反方是青少年上网弊大于利。大家就三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学生讨论)【师】:讨论开始我们的辩论马上开始。(正反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精彩的发言不时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师】总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青少年要把握对我们有利的一面,要尽量避免不利的一面对我们的伤害。我们面对网络的诱惑可以这样对待,那么我们对于其他的诱惑呢?例如对于金钱的诱惑?(2)金钱的诱惑【生1】:我们向父母要钱,要有正当的理由。【生2】:我们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然后父母像外国的父母一样,付给我们一些钱。【师】(微笑):呵呵,是勤劳致富。【生】:反对刚才这位同学的说法,做家务是我们孩子应尽的义务。【师】: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讲的是钱的获得要有正当的途径。(3)荣誉的诱惑【师】:那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荣誉呢?生:我们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得荣誉。【师】:有哪些同学赞成?(同学们都举起了自己的手。)【师】(总结):万事都有两面性,生活中有许多诱惑,我们要冷静地去面对、去分析。【师】:21世纪,青少年要学习的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网络是获取这种能力的工具,计算机及其网络将成为未来社会巨大载体,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将有利于青少年未来的发展。但网络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其传递的信息也夹杂着色情、暴力和危险的陷阱,那么对学生来讲上网究竟是利多弊少还是利少弊多【师】:组织学生就“中学生上网师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正方学生观点:【生1】、可以开阔视野。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生2】、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网络的远程教育会给中学生带来无穷的益处。普通的中学生学习知识只能够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老师始终只有几个,但如果上了网,学生就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网站中任意翱翔。【生3、可以对外交流。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并且在对外久留的过程中,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仅老师,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反方学生观点:【学生甲】:上瘾问题。【学生乙】:不健康网站问题。由于中学生的是非辨认能力还很差,经常浏览黄色和暴力内容的网站容易使一个人的性格扭曲,严重者会出现人格分裂和精神变态。【学生丙】: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问题。师生共识:中学生们要端正上网的动机,千万不要雾里看花,愿用你们的一双慧眼,把网络的利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通过网络获取对自己成长有利的知识和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让网络这一新生事物在校园、在学生中间健康的发展。(三)、合作探究,火眼金睛识“诱惑”大家阅读黄赌毒的诱惑和相关的链接。思考:黄赌毒的诱惑和非洲蝙蝠有哪些共同点?它们为什么会诱惑人呀?(播放黄,毒、赌等我国扫黄打非的录像)(学生阅读课文)【生】:共同点是刚开始都使人很舒服,结果都是害人不浅。师生结论:不良诱惑危害大,要抵制。(四)自评质疑,联系自己谈“诱惑”【师】:你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生1】:知道了怎样正确对待诱惑。【生2】:知道诱惑具有两面性。【师】:你觉得本课中,你有哪些问题还没有搞清楚,或者你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生1】:如何来抵制不良诱惑?【生2】:我们要学会克制来抵制不良诱惑。【师】:如何来抵制不良诱惑是我们下节课中将要解决的问题。【生1】:如何来辨别好的诱惑和坏的诱惑呢?【生2】:我们可以增强辨别能力。【师】:我们的辨别能力是很弱的,那怎么办呢?【生】:叫别人帮助你。【师】:这是个好办法,辨别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节课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后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去培养。【生1】:我还有一给问题,抗拒不了不良诱惑时该怎么办?【生2】:惩罚自己,克制住自己。(五)课后延伸,高效理性择“诱惑”。【师】: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的诱惑。一些诱惑激励着人们勇攀高峰,一些诱惑又像“杀人蝙蝠”一样,让人舒舒服服地上当不知不觉成为它的俘虏。但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辨证地待诱惑,正确地分析各种诱惑,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精彩灿烂的青春岁月。相关资料:为何能吸引那么多的人?的危害课堂练习:学习本课的收获是什么?布置作业:你的身边有什么可以诱惑?你是怎样对待的?写下你的故事,让我们共同分享。请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相互合作,以“拒绝不良诱惑”为主题,出一份有关不良诱惑的危害及战胜不良诱惑的途径或方法的小报。可用多种方式,如电脑报、手抄报等。交齐后在班内展出。教学小结与反思:教学中存在的疑问:(备课中的疑问和教学中有待探讨的问题)1.新课标理念的广度与教材在内容上一定的受限制,教师如何去平衡与拓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如何统一?对教师而言,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去把握?2.教学评价体制对教学的影响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教学的首位,那么在教学评价中如何更好的得以体现?3.多媒体的运用如何才能发挥他的最佳效益?我们借助于多媒体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但教材毕竟是一种范本,多媒体可以为教材的拓展提供一个很大的空间。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拟采用活动教学法、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