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的应用分析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184010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的应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的应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的应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评价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ICU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筛选分组,常规组、人性组各入选4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人文关怀理念指导下护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康复清理。结果:人性组ICU获得性衰弱、焦虑与抑郁躯体症状、危象抢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组与常规组反复加机、医院感染、严重内科并发症、意外拔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常规组,存活患者满意度、出ICU时完成ADL个数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心关怀理念指导的临床护理尽管不能降低ICU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意外拔管率,但减轻患者负面情绪,降低ICU获得性衰弱、危象发生风险,缩短机械通气、ICU停留时间,增强患者活动能力。【关键词】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临床护理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收治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的临床科室,住院死亡例率、并发症发生率高,机械通气、留置尿管等侵入性操作执行率高,患者承受较大的身心痛苦,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1。传统的ICU护理模式将注意力集中在护理技术管理,以防治并发症、挽救患者生命为主要目的,综合医院ICU护理量约占整个医疗机构30%。现代医学模式强调“以疾病为中心”理念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反映在临床护理中,要求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人文关怀理念是一种现代护理理念,是人本主义在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本次研究试评价人文关怀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5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ICU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急救成功,ICU内收治;年龄18岁;GCS评分9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常见疾病,如脑血管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性肿瘤等。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非医源性原因转院、转科。共纳入患者84例,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龄1975岁、平均(51.410.3)岁。内科疾病重症化41例、手术30例、创伤13例、中毒5例、其它5例。进入ICU原因:急性肾功能衰竭21例、急性呼吸衰竭20例、急性心力衰竭18例、其它25例。AP有ICU停留史16例。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评分1434分、平均(184)分。机械通气51例、留置尿管30例。据病区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人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侵入性操作情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 常规组常规护理管理,在初入ICU时,辅助医师做好病情评估工作,采用APACHE 量表指导护理工作,安排基础护理,遵医嘱做好用药管理、生命体征监护与记录、输入量记录,加强机械通气、留置尿管管理,部分患者24h监护,落实翻身、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等基础护理,评估脱机、拔管指征,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安排床上康复训练,预防ICU综合征。1.2.2 人性组(1) ICU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心理问题,ICU患者普遍伴有焦虑、心理否认、抑郁、恐惧等心理障碍,表现为濒死感、精神崩溃感、失去控制感,出现心跳加速、心肌等呼吸循环多系统症状表现,致病情较重,这与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对疾病的无力、孤独被抛弃感等有关,部分患者有较强的心理否认表现,如拒绝接受治疗、拒绝ICU停留,一般在进入ICU 3-4日后达到高峰,多见于急性发病者,不同患者性格特征、心理承受能力差异较大,心理表现也不尽相同2;躯体不适,躯体不适主要包括与疾病有关的不适、医源性干预导致的不适,如癌痛、ICU获得性衰弱,前者以持续性阵发性疼痛为主要表现,后者表现为脱机困难、轻瘫或四肢瘫痪、反射减少、肌萎缩等,危害较大,ICU获得性衰弱是一种神经积弱功能障碍,与患者长期卧床、精力耗竭有关,延长患者ICU停留时间,增加褥疮等并发症发生风险3;社会-家庭问题,ICU限制家属探视,患者往往有较严重的孤独感,感觉到被抛弃,部分患者甚至有较严重的自杀倾向,自暴自弃。(2) 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感染患者,随时随地表现出关心、爱护的态度,使患者获得被尊重、被理解、被支持的感受,许多患者对护士表现出较强烈的依赖感,应善用这种依赖感;采取更专业的心理干预策略,以积极心理学、移情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教会患者放松疗法、深呼吸法等放松负面情绪方法,若患者有要求,可配合音乐疗法;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善用积极性的语言,如“您今天状况不错”、“您恢复的速度比预想中的快”,对于昏迷等意识障碍患者,安排必要的抚触;在每次护理过程中,无论患者是否有意识,都在耳旁告知、轻微抚触,若患者有语言障碍,也可以眼神交流,而后操作,操作完成后再次告知;患者意识清醒、病情平稳48h后,进行简单的行为认知干预,耐心倾听,答疑解惑,纠正患者错误认知,许多患者初次发病,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应系统的介绍疾病情况、治疗情况,让患者认清现实,让患者产生“自己并非特例,自己这样的病例非常多,要信任医护人员”正确的信念,减轻患者顾虑,增强患者指信心;注意获取患者主诉,及时做好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躯体不适,如患者卧床日久、躯体乏力,想要微调体位,应及时处理,护士掌握疼痛面部评分法,学会察言观色,以评估患者有无躯体不适,及时查找躯体不适产生的原因,并处理,为预防ICU获得性衰弱,还应安排必要的康复训练,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早期便应落实关节活屈伸活动,待患者意识恢复,可在人工辅助下开展仰卧姿势运动,包括直立坐姿练习、平衡位置保持,进一步好转后,甚至可进行ADL练习,需注意的是,所有训练都需要在医师严格监督下完成,若见血压上升或下降20mmHg,心率40bpm或130bpm,呼吸频率5bpm或40bpm,皮血氧饱和度88%,立即停止4;构建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于患者希望家属探视的要求,应尽量满足,同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告知探视制度,以及探视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对于家属支持力度不足的患者,护士应进行角色陪伴。1.3观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例,包括ICU获得性衰弱发生例、反复加机、医院感染、新发器官衰竭等严重内科并发症、意外拔管、焦虑与抑郁躯体症状发生例、危象抢救例、死亡例等。患者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存活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记作4-0分)、ICU时完成ADL个数。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WPS xls表收集录入,转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不良事件人性组ICU获得性衰弱、焦虑与抑郁躯体症状、危象抢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组与常规组反复加机、医院感染、严重内科并发症、意外拔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人性组与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组别(n=42)ICU获得性衰弱反复加机医院感染严重内科并发症意外拔管焦虑与抑郁躯体症状危象抢救死亡人性组847302121常规组17785211262注:与人性组相比,*P0.05。2.2 计量资料人性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常规组,存活患者满意度、出ICU时完成ADL个数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人性组与常规组计量资料对比(s)组别(n=42)ICU停留时间(d)机械通气时间(h)存活患者满意度出ICU时完成ADL个数人性组4.31.838.612.03.70.64.12.2常规组5.81.6*54.74.1*3.01.0*1.51.1*注:与人性组相比,*P0.05。3讨论ICU是医院护理工作最密集的科室,也是技术水平最高的科室之一,护士压力较大,将注意力提升技术保障上,以改善患者预后、抢救生命为第一要务。现代研究证实,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密切,对于ICU停留患者而言,大部分时间仍处于监护状态,患者自身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生理状态,特别是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更是如此,剧烈的心理波动可能影响呼吸、循环、分泌物系统功能,使本来脆弱的内稳态失衡,进而诱发危象。此外,许多患者因疼痛折磨,看不到希望,治疗信心严重不足,也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加重。本次研究中,常规危象发生率高达62%也证实这一点。人文关怀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护理理念,除注重技术管理外,还注重患者心理、躯体舒适、家庭与社会支持需求。人性组主要通过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采取更专业的心理干预策略、注意获取患者主诉、构建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四个方面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注重针对性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解决心理问题,提升患者情绪控制的能力,同时注重细节照护,如体位微调,以减轻患者躯体不适,最后努力完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使患者获得来自于他人的支持。结果显示,尽管人性组与常规组反复加机、医院感染、严重内科并发症、意外拔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ICU停留、机械通气时间更短,ICU获得性衰弱、焦虑与抑郁躯体症状、危象抢救率更低,对于减轻患者负担、疾病管理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助于减轻病房护士负担。需注意的是,ICU护士工作量大,开展人文关怀客观上增加了护士负担,若有需要需增加护士数量,集中安排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的护理活动,减轻责任护士工作量。ICU患者病谱复杂,其中不乏临终患者,近年来临终关怀、灵性护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开展人文关怀时,可适当借鉴,如灵性护理有助于增强患者对死亡、生命的认识,以更平稳的心态面对疾病,减轻对死亡的恐惧5-6。综上所述:人心关怀理念指导的临床护理尽管不能降低ICU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意外拔管率,但减轻患者负面情绪,降低ICU获得性衰弱、危象发生风险,缩短机械通气、ICU停留时间,增强患者活动能力。【参考文献】1杨晓媛,李世英,李钰,等.重症监护室工作特点与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999-7000.2陈苏梅.重症监护室患者不良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4,7(6):129-130.3俞玲娜,张娜,尹安春.ICU获得性衰弱的干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82-83.4Pablo O Rodriguez ,Mariano Setten, Luis P Maskin.Muscle weakness in septic patients requi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rotective effect of transcutaneous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J. J Crit Care,2012,27(3):319-328. 5杜佳慧,江晨曦,方琼,等.中华传统文化中临终关怀的独特智慧J.医学伦理,2015,6(2):58-60.6彭翠娥, 谌永毅, 王卫红.身心灵社全人护理模式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 2014, 14(7): 778-7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