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之修辞手法.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3183051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之修辞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修辞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修辞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之修辞手法,胡集四中杜金舟,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比喻的种类,西沉的落日像一只金色的圆盘。,例:,青春是盛开的鲜花。,屋顶垂下无数的小瀑布,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2、拟人:,意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种类: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例:1、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2、他赶忙竖起耳朵听讲。3、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扩大夸张)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1、周总理,你在哪里?你在哪里?2、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国家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例:秋是什么颜色?谷子说: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特点:自问自答,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如:1、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2、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10、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11、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八种常用修辞的作用如下:,比喻: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拟人:使事物人格化,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引起联想。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偶:整齐匀称,高度概括,富于音乐的节奏美。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增加节奏感。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设问:提醒人们的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练习:指出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3、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4、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呢?因为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竟能消灭上千只田鼠。()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6、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7、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8、小草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9、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的摇篮。()10、董存瑞像钢铁巨人一般挺立着。(),11、有个蜘蛛慢慢爬起来,想把苍蝇当一顿美餐。()12、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13、遵守交通法规,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14、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耸入蓝天。()15、月亮不好意思似的躲进云朵里。()16、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17、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一片金光。()18、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住地往下落。()19、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20、太阳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21、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22、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23、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24、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2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6、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2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28、太阳一出来,地上像下了火。()29、旌旗十万斩阎罗。()30、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向外走。(),一、将修辞手法渗透在阅读理解中考查,考查的大致方式是:有的明确告诉某个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让考生结合阅读材料分析其表达作用;有的让考生从阅读材料中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时自由找,有时指定段落),然后再分析其表达作用;有的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赏析句子。无论哪种形式,都重在考查考生对语言的运用和鉴赏能力,不涉及到名词术语。,1.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读书的认识。(湖北省襄樊市中考题)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是交了一个益友。”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书是_我说:“_。”,参考示例1:书是良师,每看一本好书就如结识了一位良师。示例2:书是航船,每一本好书都是把我们送进知识海洋的航船。,2.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画线的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海门卷)A.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珠光闪烁。B.我也曾仔细地观察过这纤细的小草,它的根扎得并不很深,但须根极多,密密麻麻地紧紧抓住海滩的泥土,这样,大海无论是惊涛拍岸还是轻柔的摩挲,它都会紧贴在那里,待海潮退去后,继续从容娴静地显露出它的殷红。C.这一望无际的空旷之中没有花香,没有鸟语,只有点缀其间的簇簇芦苇在秋风之中诉说着它们苍凉的妩媚,就连不时掠空飞过的鸥鸟也是静静的,不出声响。,分析此题是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赏析指定的三个句子中的任意一个,虽然没有直接要求考生运用修辞手法来赏析,但是,在这三个句子中,A、B两句显然运用了修辞手法,从这一角度来赏析,比较好回答。此题A句运用排比的手法,富有气势,写出了在湛蓝的背景下,红海滩的色彩之美。B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碱蓬草的从容和生命力的顽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C句侧面烘托了红海滩周围环境的宁静。,二、将修辞手法融合在各种写句题中考查,将修辞手法融合到各种形式的写句题中去考查,是近几年来修辞考查的一大亮点,普遍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它的突出特点是,让考生在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的试题中,呈现出修辞的身影,强调了它的实际运用。,运用下面的材料,补写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以赞誉丛飞的义举。(江西省中考题大纲卷)材料: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是深圳著名歌手。他在10年里捐赠钱物近300万元。他四处筹措扶助资金,无暇照顾女儿。他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孩子们称他“丛飞爸爸”。他身患绝症时,负担不起医药费。他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他_;他_;他和他的歌声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赢得了全国人民永久的敬意。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排比句的灵活运用,解答的关键是,考生必须依据前一句的句式特点,合理搭配材料内容,组织两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做到语言通顺。答案示例:他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却无暇照顾自己的女儿;他捐赠钱物近300万元,却在身患绝症时负担不起医药费;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有179个孩子称他爸爸。,参照后面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天津市中考题)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笼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分析此题的最大特点是,修改排比句中不恰当的句式,使之前后句式相同。实际上,修改这个句子难度不大,只要看出后面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就很好回答了,改写的句子只是调整一下顺序而已。参考答案: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去播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