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六校联考模拟卷历史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82015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六校联考模拟卷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六校联考模拟卷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六校联考模拟卷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六校联考模拟卷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2013年4月9日,记者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为了弘扬我国石窟艺术的创新精神,由该院出品的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特种邮票纪念册正式出版发行。云冈石窟坐落在今天的( )A河南省B山西省C甘肃省D陕西省2 .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A近五百年B近七百年C近一千年D近两千年3 .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ABCD4 . 下列关于中国春秋时期争霸的作用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导致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不断缩小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出现大规模的民族融合D周王室加强了对诸侯的统治5 . 如图的“利簋”是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由此可见,这一文物可以用来印证A纣王残暴B武王伐纣C分封诸侯D武王问鼎6 .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反叛B国人暴动C国力衰弱被异国吞并D末代暴君的残暴统治7 . 下列关于西汉“文景之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B出现在汉高祖统治时期C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D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奠定基础8 . 甲骨文中约40%的文字采用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这种造字方法属于(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9 . 小明梦见自己来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他可能看到的有到作坊看青铜冶炼的过程许多信佛者到寺庙上香阅读孔子编辑的诗经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ABCD10 . 历史剧汉武大帝曾在央视热播,雄才大略的他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哪一项不在其中?A实施“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统一度量衡D实行盐铁专卖11 . 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介绍古代科技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A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技术B全国的江河水道系统C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D全国优秀的雕刻艺术文化12 . 关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下列表述中最准确的是( )A严酷的刑罚B沉重的赋税C秦的暴政D繁重的徭役13 .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桂陵之战D城溴之战14 .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 )A主张兼爱反对战争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提倡法治专制集权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15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争霸战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种种灾难小国被灭,出现了一些大国,有利于局部统一为了称霸,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诸侯争霸进一步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ABCD16 . 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来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列等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卿大夫 诸侯 士 周天子ABCD17 . 甲骨文利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40%的甲骨文造字的方式是A形声B会意C指事D象形18 .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和谐”社会,例如贞观之治,文景之治,那么出现这些盛世局面的相同因素是( )A提倡节俭减轻刑法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实行了均田制的土地政策19 . 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县治D行省制度20 . 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说明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21 . 我国境内已发现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应是( )ABCD22 . 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中主张要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可以追溯我国古代哪家思想?A法家B墨家C儒家D道家23 .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使用( )A铁农具B牛耕C青铜器D玉器24 . 诗经卫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北方游牧民族狄人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A牧野之战B春秋争霸C楚汉之争D战国七雄25 . 下列事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不可能被记载的是( )A孔子创立私学B长平之战C卫青北击匈奴D赤壁之战二、综合题26 .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1)秦朝、汉朝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材料二: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两个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材料三:明朝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3)材料三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的朝代?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4)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27 .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祭孔活动”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1)将相应的内容填在下列示意图的横线上。(2)结合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理解,谈谈为构建和谐社会你应该怎样做。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