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思想解放》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3178414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思想解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近代思想解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近代思想解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大国崛起法国篇,1640,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51,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1689,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1748,孟德斯鸠发表著作论法的精神1762年4月,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1771,阿克莱特设立水力纺纱厂1787,美国通过了联邦宪法1825,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1866,德国的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1644,崇祯帝自缢于煤山老槐树上,太监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矮点的海棠树上1685,康熙二十四年设置粤海关,仅许广州一地进行海外贸易1713,康熙五十二年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因南山集案被处斩,其16岁以上的同族均被斩杀1726,雍正皇帝谕“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1729,雍正七年成立军机处1755,乾隆二十年因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清浊”,胡中藻被判处斩首,欧美大事记,清朝大事记,世界之潮流?,近代世界之潮流:发展资本主义(迈向欧美西方式的近代社会),1.经济工业与市场化(工业革命)洋务运动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2.政治民主与法制化(资产阶级代议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思想文化理性化(启蒙运动),世界近代化潮流,1、中国近现代思想解放的历程,18401860189019001915191919491978,思潮,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2、指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四个阶段及学习内容,A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B从维新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C从1915-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D从1919-1949年,中国无产阶级及共产党从“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早期维新思想,邓小平理论,军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体会专题内涵:,先进的中国人思想解放的过程。1、经历三个阶段“器物-制度-思想文化”。2、把握两个方向“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走自己的路;3、贯穿一个主题“救亡图存”;,一.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器物),(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1.背景,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情怀被激发,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存在巨大差距,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出现。,民族危机强国御侮、救亡图存(目的),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世界地理志(NO1.)华事夷言等;,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林则徐的可贵在于他最先拿起西方这把尺量出了中国的短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从序中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是什么?,2、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魏源,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的提出,表明在中西文化的最初碰撞中,中国士大夫已经开始认识到“夷狄”长技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历史现场】海国图志的遭遇,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周英杰:的孤寂与荣光,(1)当时中国士大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2)守旧官吏为什么认为它是一本大逆不道的书?说明什么问题?,固守千年传统观念(“贵华夏”“贱夷狄”);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反对;抵制,3.评价,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积极性,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局限性,以“制夷”为直接目的,体现了爱国思想,对西方的学习比较肤浅(器物),不能实现救国的目的,根本是维护清朝统治,有阶级局限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没有付诸实践,(二)、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1.背景:,2.实践:,洋务运动(19C60S19C90S)破产,3.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相同点,不同点,(1)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2)学习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1)目的侧重点:抵抗派主要是为了抵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洋务派主要用于镇压人民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2)实践结果:抵抗派主张由于受到压制未能付诸实践;洋务派主张付诸实践三十多年,掀起洋务运动,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答案:B,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A,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上是指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B,考点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一)、资产阶级维新派,西方君主立宪制,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成熟:,19C60S,19C90S,为什么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会在19世纪60年代产生90年代成熟?,外国侵略加深,民族危机不断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经济基础)西学东渐趋势的加强,2、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3.这四位思想家有哪些共性主张又有哪些特性?,共性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立宪制经济:工商业文化:倡西学,1898年刊行的孔子改制考,着重宣传孔子“托古改制”思想,在书中,康有为把孔子尊为“托古改制”的教主,把“六经”说成是孔子“托古改制”范本。这样康有为用以证明自己的变法主张,不但没有违背孔子的遗教,而且是孔子改革思想的真正继承者。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旗号?,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从抓住皇帝下手。-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康有为,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与康有为对儒学的情感。,有人评价康有为是“跪着造反”!你怎么看待?,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B,(2011上海单科3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B,梁启超(18731929),材料: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代表作:变法通议,思想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变法之本在于培养人才,兴办学校、改变科举制度,变法能够成功,在于改变政治制度,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势不得不酌取西法,以补吾中国古法之亡。,谭嗣同,激进派,严复(18541921),封建君主是“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思想主张:民主君仆、主权在民;进化论,江南style,4.实践:,戊戌变法(18951898年)失败,5.特点:,爱国性;进步性;启蒙性,6.评价:,指导了,顺应了,启迪了冲击,推动了,2)作用:,1)性质:,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二)、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1.背景:,必要性: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清反动本质的暴露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均失败群众性的饭封建革命运动的失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队伍壮大,可能性,思想: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方式、理论来源?),2.提出,同盟会的纲领(十六字方针)1905.8,民报发刊词(三民主义)1905.11,3.内容,1)民族主义,内涵:“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原因:贵族专制,民族压迫,方式:民族革命,反对贵族专制和民族压迫,前提,2)民权主义,核心,局限:反帝不明确;民族主义情绪浓厚,内涵:指“创立民国”,原因:君主专制,方式: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国民享有民权,局限:民权范围有限,3)民生主义,补充、发展,内涵:指“平均地权”,原因: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方式:社会革命,核定地价、国民共享,局限: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独立,民主,富强,4.评价,1)性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积极性,代表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3)消极性,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5.三民主义的实践,活动,论战(实质),推动革命,辛亥革命,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2010全国高考)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B,“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据此判断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张为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C.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D.建立福利社会,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A,图5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A反满兴汉B官逼民反C政治民主D暴力革命,c,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戋发醒作用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A,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C,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D,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B,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6.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五四运动与十月革命的影响(显示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精神。,原因,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内容,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某些基本原则上一致,因此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A.积极性:,B.局限性:,理论上、纲领上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没有提出铲除私有制。,评价,材料一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孙文同盟会宣言,材料二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中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据材料一、二,分析旧三民主义同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方面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对享有民权者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旧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反对帝制的国民。因为当时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清政府。新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中国国民中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人,因为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材料三统一中国东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工人、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制定关于工人、农民以及妇女法律;(1)改良工人待遇(2)废除包工制(3)设工人医院(4)工人保险(5)保护妇女童工(6)保护失业工人。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2)据材料三,分析中共二大宣言对民权的解释与新三民主义有何区别?,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抽象,缺乏具体内容;中共二大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的内容,如:八小时工作制、工人福利待遇、保护女工、童工等。,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魏源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D陈独秀、胡适,B,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C,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注:该文写于1923年,(三)资产阶级激进派,1.背景,A.政治,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制度,袁世凯复辟帝制,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日本),民族危机加深,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但袁世凯却尊孔复古逆流。,B.经济,C.思想,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要求实行民主制度,青年杂志的创办,1915,民主科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青年,北京大学?,2.概况,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其实质是让资产阶级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1思想革命,2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3.内容),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倡导文学形式)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倡导文学内容)鲁迅:成为文学革命的典范狂人日记,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2.没有与人民群众运动相结合,1.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4.新文化运动(前期)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1、,2、,3、,4、,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转型与普及,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D,D,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文章,认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是“保护政治之偶像”。其本质目的在于说明()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C.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吃人”的历史D.孔子提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A,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A,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A,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A,三、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相结合。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思想基础,1)、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中国民主革命需要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4)、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1.原因和条件,2.过程,A.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B.1919年五四运动,大大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方式:成立社团、建立早期中共早期组织、进行论战、创办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3)、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4)、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3.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毛泽东思想,背景,A.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空前解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B.政治基础:,C.经济基础:,D.历史前提:,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发展,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都不能救中国,且照搬“俄国的路”并不符合中国国情,E.个人因素:,毛泽东长期革命实践和对国情的正确分析。,形成过程,A.萌芽(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19211927年):,1921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1925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指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1927年,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强调农村革命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意义1927年,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诞生标志: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著作: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义:这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探索出来的中国革命胜利之路,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B.诞生(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6):,(1)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2)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细论述,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即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3)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C.成熟(抗日战争19371945年):,D.发展(解放战争19461949年):(1)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提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2)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E.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发展:先后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归纳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疑点,a.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b.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C.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三).邓小平理论,过程,A.酝酿与准备阶段:两文一会,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a.中共十二大(1982):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中共十三大(1987):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作了系统阐述。c.“南方谈话”(1992):解决了社会主义姓资姓社的问题,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d.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e.中共十五大(1997):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A.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C.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历史地位,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A顾炎武B林则徐C谭嗣同D严复严复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发展观,D,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B民权C西学D科学,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描述的“入侵”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据孟子等,主要内涵: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意。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摘编自孙中山全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维护君主专制;民主思想否定君主追专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政治;经济;思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并说明19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7分),(1)创办者:中国知识分子。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7分),参考答案:(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2分)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答出任何三点即可得3分),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年一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5分),当中国人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陶醉在田园牧歌式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林则徐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当时知识分子认识世界仍然很有限,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国民的政府,平均地权,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新”在反帝,“新”在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反帝反封相结合,“新”在更关注农工,联俄联共,联共扶助农工,扶助农工,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亡,专制生则自由亡。李大钊,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维新还是守旧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胡适,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三曰社会主义是也。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旧闻一: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旧闻二: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爱情就离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