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呼吸综合征院感防控应急预案(第二版)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177370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东呼吸综合征院感防控应急预案(第二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东呼吸综合征院感防控应急预案(第二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东呼吸综合征院感防控应急预案(第二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北京复兴医院中东呼吸综合征院感防控应急预案为做好中东呼吸综合征院感防控工作,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中东呼吸综合征院感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防范疫情的发生,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方案(第二版)等相关要求,特制定本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应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的防控及疫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一、基本要求(一)医务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二)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三)各科室应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医院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四)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五)在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发热门诊。1、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2、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3、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4、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5、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二)急诊。1、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2、应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确诊患者转感染科或地坛医院。3、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5、根据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室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2)有条件时患者尽量安排在负压病房,活动限制在隔离病室内,若确需离开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3)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4)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三)医务人员的防护。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3)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手套、护目镜、穿隔离衣。(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衣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7)每位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四)加强对患者的管理。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专门车辆由专人引导进入感染科或转入地坛医院。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洗手并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3、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4、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中东呼吸综合征应急处置人员防护规范(一)防护原则全院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在医院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医疗救治和消毒隔离等工作时,应遵循以下防护原则:1、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特点双向防护,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包括空气隔离、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是: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必须戴上手套。2如果有可能接触溅出血液或体液,必须戴上口罩、眼罩(或面罩)及穿上防护衣。3小心处理针头及利器,防止针刺伤。4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或脱下手套后应立即清洁/消毒双手。 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一般原则:当除去个人防护装备时,如手部受到污染,应及时清洗/消毒双手。使用后的个人防护装备应视作已污染。离开工作场所进入其他临床区域时,应脱下。当完成产生雾化操作后,或护理产生大量飞沫的病人后,或经过长时间于高危环境内接触需要协助的病人后,必须及时更换防护装备。一次性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后必须作为感染性垃圾处理。可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后必须及时封闭保存,集中处理。接触污物后,或护理同一病人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前,需除去手套、洗手及更换手套。 (二)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1、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清洁/消毒双手。步骤2:戴口罩/N95口罩。【注意气密性检测】步骤3:戴上防护眼罩/面罩以及帽。【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4:穿隔离防护服。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步骤6:戴上手套。2、脱掉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医疗垃圾袋中。步骤2:清洁/消毒双手。步骤3:脱隔离防护服,由内向外卷起,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4:清洁/消毒双手。步骤5: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垃圾袋中;摘下防护镜/面罩,放入消毒液中。步骤6:清洁/消毒双手。步骤7: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步骤8:摘口罩/N95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9:再次清洁/消毒双手。(三)对手清洗和消毒的要求和方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护过程中,除以上防护要求外,应加强应急处置人员手的清洗和消毒。3、对洗手的要求:接触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戴防护用品前、脱掉防护用品后;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发热病人就诊流程示意图就诊患者预检分诊 发热 不发热普通门诊 发口罩感染性疾病科排除中东呼吸综合征普通门诊 疑似中东呼吸综合征 戴外科口罩感染性疾病科隔离观察 报告中东呼吸综合征领导小组 隔离、 专家会诊查体、 高度怀疑流调、 请市内专家会诊(确诊上报)做好个人防护 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护流程(一)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防护:1、执行标准预防。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2、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洗手并手消毒。当双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时,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13分钟。(二)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防护:1、执行一级防护。2、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戴手套。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三)隔离留观室和隔离病区等医务人员防护:1、执行二级预防。凡是进入隔离留观室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应执行二级预防。2、进入隔离留观室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及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工作帽、鞋套,戴手套。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4、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四)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防护:1、执行三级防护。2、在二级防护基础上,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五)病人防护:1、经预检分诊须到感染性疾病科的病人,应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由专人护送入感染性疾病科。2、进入隔离室前更换病人服,个人物品及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指定地点,由病区统一保管。3、病人留观或隔离期间佩戴口罩,严禁外出,活动只限于本病室内,一切诊疗活动也尽量在本病区内完成。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