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复习题.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6982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态系统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态系统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 第一章 生态系统测试题一、选择题(将最佳选项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46分)1.生态系统是指( )A.所有生物的总和B.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C.所有动物总和;D.生物的生存环境。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池塘中的水草 B.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3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水、空气等4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 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5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食物链6.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A. ;B. ;C. ;D. 7.下列各项中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成分是:( )A.水;B.阳光;C.田鼠;D.温度。8.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分解者很少;B.缺乏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9.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10.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11.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 B.EDCBAC.DABCE D.CEBAD12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13.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A人B绿色植物C高楼大厦D动物14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15. 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16.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鼠和蛙B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C此食物网中,由植物到鼠,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D此食物网中包合3条食物链17. 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 ) A25克 B50克 C100克 D125克18.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小生态瓶也是生态系统,它们都由什么组成( )A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阳光、空气、水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都分19. 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青蛙螟虫水稻B水稻螟虫青蛙C大鱼小鱼虾米D虾米小鱼大鱼20. 下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1.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荒漠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生物圈 D海洋生态系统22.要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减少分解者的数目 B增加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C改变环境中的湿度 D减少消费者的数目23、在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 A太阳能 B足够的有机物 C氧气 D水分 二、简答题29下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河蚌等动物。请据图回答:(5分)(1)该生态系统最终能量来源是 。(2)水草、浮萍、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和鱼、虾、河蚌等动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 。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生物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3)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数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能力。(4)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则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有什么变化 。30、(7分)右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植物的作用是 。(2)图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 。(3)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 。(4)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 。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5)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 的关系。31. (17分)右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 图中生产者是 ,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一共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2)请你想一想,在整个食物网中,鹰占有_个营养级。(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和能量流动。如果由于人类大量围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_。 (4)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 。其中,鹰与鼠的关系是_。(5)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 和_ 。(6)在该食物网中,狐与兔之间以及狐与鼠之间的关系属于_关系。(7)在该食物网中,若食物链的终端为鹰,则能量损失最多的那条食物链是_。(8)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人们大量捕食蛇,则_的数量将会大量增加。(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的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正确书写出图中所包含的完整食物链 。32. 下图是某地生态系统图,请据图回答(10分):(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2)该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蚯蚓属于_。(3)该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的数量减少,则昆虫的数量将会_。(4)在该生态系统中,为了防治害虫,人们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则农药会沿着食物链进行富集,并在_的体内达到最高浓度。(5)该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的数量减少,则昆虫的数量将会_。(6)在该生态系统中,为了防治害虫,人们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则农药会沿着食物链进行富集,并在_的体内达到最高浓度。(7)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_(至少答出3项)。(8)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它通过_所固定的太阳能能循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9)若为了治虫防灾,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了DDT,则最终_体内的DDT含量将会最高。对这种治虫措施,你有什么看法或建议?33.(8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内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甲_,乙_,丙_,丁_。(2)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 _条。(3)图中构成食物链的生物种类有_,如果图中的丙大量死亡,图中_的数量也会减少。(4)图中还缺少组成该生态系统的_部分。34(5分)根据图和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鱼、气、蚕”的新型农业结构。(1)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_关系。(2)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_。(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_。(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_率。(5)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_。35. (7分)下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1) 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2)该生态系统中的兔与草、蛇与鼠的关系是_关系,狐与猫头鹰的关系是关系。(3)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均来源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 。(4)例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 。(5)此生态系统图未表示出,但必不可少的生物是,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36. (7分)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请分析回答:(1)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2)D表示的物质是 。(3)该生态系统中构成的食物链是 。(4)当今自然环境中的“温室效应”是大气中的 增加造成的;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中的 。(5)近年来,许多国家出现过特大洪灾、极端干旱和龙卷风等灾难性天气,有关专家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关,你是怎样理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