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诊治能力题库.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6876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疟疾诊治能力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疟疾诊治能力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疟疾诊治能力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疟疾诊治知识考核题库(注:1. 均为单选题;2. 括号内为题目在疟疾防治手册中的来源页码;3.带标记的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一、病原1. 疟原虫属于 C (P1)A 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 B 扁形动物门绦虫纲 C 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 D 扁形动物门线虫纲2. 目前在中国主要流行的是 B (P1)A 恶性疟 B 间日疟 C 三日疟 D 卵形疟3. 人体疟原虫的生活史是 A (P1-4)A 蚊唾腺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B 蚊唾腺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C 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人红细胞蚊唾腺D 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蚊胃蚊唾腺4. 疟原虫生活史中没有的发育阶段是 C (P1-2) A 环状体 B 裂殖体 C 包囊 D 卵囊5. 疟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 D (P2)A 脾细胞和红细胞 B 肝细胞和脾细胞 C 有核细胞 D 红细胞和肝细胞6. 疟原虫的哪个时期可以在按蚊体内继续发育 C (P3)A 子孢子 B 裂殖体 C 雌、雄配子体 D 滋养体7. 疟原虫感染按蚊的发育时期是 D (P3)A子孢子B 环状体C晚期滋养体 D配子体8. 疟原虫引起人体临床症状的时期是 A (P2)A 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期 B红细胞外期裂体增殖期 C 配子体 D 子孢子9. 成熟肝期裂殖体含有 D 个肝期裂殖子。(P2)A 612个 B 1224个 C 832个 D 数以万计10. 间日疟原虫完成一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 A (P3)A 48小时 B 36-48小时 C 72小时 D 24-36小时11. 恶性疟原虫完成一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 B (P3)A 48小时 B 36-48小时 C 72小时 D 24-36小时12. 三日疟原虫完成一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 C (P3)A 48小时 B 36-48小时 C 72小时 D 24-36小时13. 蚊胃内疟原虫的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形成 C (P3)A 子孢子 B 动合子 C 合子 D 卵囊14. 在人体寄生的疟原虫种类不包括 C (P1)A 间日疟原虫 B 恶性疟原虫 C 许氏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15. 疟原虫的感染方式为 C (P1-2)A配子体经输血感染 B 子孢子直接钻入皮肤 C由雌按蚊叮咬,子孢子随唾液一起注入人体 D 雌按蚊叮咬时,子孢子主动钻入皮肤 16. 疟色素的产生来自 D (P2) A人疟原虫细胞核 B红细胞膜 C患者血清 D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17. 疟原虫有性繁殖阶段名称叫 C (P3) A滋养体 B裂殖体 C配子体 D裂殖子18. 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 A (P1-2) A 裂体增殖和配子体形成 B 裂体增殖和孢子增殖 C 二分裂法增殖 D 出芽生殖19. 疟原虫与蚊的关系是 A (P3) A发育繁殖式 B 繁殖式 C 发育式 D机械携带式20. 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 C (P3) A 配子生殖和裂体增殖 B 孢子增殖和裂体增殖 C 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 D 孢子增殖和二分裂法增殖21. 红内期疟原虫的有性形式为 B (P3) A 大、小配子 B大、小配子体 C 合子 D 动合子22. 疟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是 B (P1)A裂殖体 B子孢子 C裂殖子 D配子体23. 关于疟原虫,下列哪一论述是错误的 A (P21)A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常有复发B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有红细胞内和肝细胞内两个阶段C人是疟原虫中间宿主,蚊是疟原虫终末宿主D子孢子为疟原虫感染型 24. 卵囊是 D (P1-2)A疟原虫感染蚊的阶段 B疟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C与疟疾复发有关的阶段 D 疟原虫在蚊体内繁殖的阶段25. 表示间日疟原虫在红内期裂殖体已成熟的是 D (P2)A裂殖体内开始出现疟色素 B 红细胞内出现薛氏点C虫体占满胀大了的红细胞 D 裂殖子数目在12个以上26. 疟原虫环状体出现在下述哪个部位 B (P1-2)A肝细胞 B红细胞 C单核细胞 D均可发现二、发病机制与免疫1. 疟原虫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 A (P12) A 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脾功能亢进,免疫溶血和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B 疟原虫寄生在肝细胞中,影响肝功能C 疟原虫侵犯幼稚的红细胞和免疫溶血 D 疟原虫寄生在肝细胞,造成肝细胞凋亡和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2. 间日疟的发热阈值为每微升血液中有间日疟原虫 B (P20)A 110个 B 10500个 C 6001000个 D 10001500个 3. 疟疾病人可产生 B (P14-18) A 伴随免疫 B带虫免疫 C终身免疫 D 消除性免疫4. 因输血不当,疟原虫被输入健康人体内,其结果为 D (P25) A不会造成疟原虫感染 B可能感染疟原虫,仅呈带虫状态 C疟原虫在肝细胞中休眠 D可能呈带虫状态或疟疾发作 5. 疟疾发作的原因是 D (P11) A红外期疟原虫大量增殖后红细胞破裂 B红内期疟原虫进入新的红细胞 C血内配子体形成量多 D 红内期裂殖体破裂出红细胞 6. 可引起疟疾再燃的虫期为 B (P21) A 缓发型子孢子 B 红细胞内期无性体 C 红细胞内期有性体 D 红细胞外期裂殖子7. 疟疾病人红细胞受破坏或溶解,除了由于寄生的疟原虫成熟裂殖体引起红细胞破坏外,还可由于 D (P12) A 肾脏病变 B 血小板减少引起 C 免疫病理变化引起 D 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8. 疟疾所致的寒战、高热、出汗是由于 D (P11)A疟原虫的量多 B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生长 C毒素 D大量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从红细胞破裂入血 9. 人群感染疟疾后,获得的免疫力为 B (P15-16)A终生免疫B一定的免疫力,但不稳定C无免疫力D 以上均不对 10. 疟疾的发作具有周期性,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 D (P20)A侵入的子孢子数量 B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间C疟原虫毒力强弱 D疟原虫完成1次裂体增殖周期的时间11. 何种疟原虫常可引起疟疾性肾病 C (P14)A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 B 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12. 疟疾潜伏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 (P19)A 疟原虫种、株的生物学特性 B 机体的免疫力C 感染疟原虫的方式 D 感染疟原虫的数量三、临床表现1. 脑型疟大部分是由下列哪种疟原虫所致 B (P23)A 间日疟原虫 B 恶性疟原虫 C 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2. 脑型疟最常见的症状是 A (P23)A 昏迷 B 惊厥 C 贫血 D 发热3. 疟疾病人最常见的血液病理现象是 A (P12)A贫血 B 血小板减少 C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淋巴细胞增加4. 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表现为 B (P20)A高热、出汗 B发冷、高热、出汗退热C发冷、高热、呕吐 D恶心、呕吐、发热5. 既可引起复发,又可引起再燃的疟原虫有 D (P21) A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B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C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D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6. 引起疟疾复发最常见的疟原虫是 A (P21) A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B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 C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D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7. 疟疾的再燃与哪项因素有关 A (P21) A 红内期残存的疟原虫 B肝内期迟发型子孢子 C红细胞碎片 D 裂殖子8. 疟疾的复发是由于 A (P21)A肝内迟发型子孢子经裂体增殖,裂殖子进入血流 B红内期残存的疟原虫大量繁殖 C感染性按蚊叮咬病人 D肝内速发型子孢子经经裂体增殖,裂殖子进入血流9. 下列哪种病症不是由疟原虫引起的 D (P19-25)A 昏迷 B 脾肿大 C 贫血 D全血细胞减少10. 诊断间日疟具有鉴别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D (P20)A 肝大 B 脾大 C贫血 D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四、诊断与疟原虫检测1. 常用的疟疾病原学诊断方法为 B (P28-29)A 血常规检查 B 血涂片厚、薄血膜显微镜镜检 C 尿常规检查 D 查大便2. 确诊疟疾的依据是 C (P28) A 被蚊虫叮咬过 B 周期性寒战发热史 C 血液中检出疟原虫 D 贫血的表现3. 确诊疟疾最可靠的方法是 A (P28)A 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 B 临床表现 C 拍摄X线 D 心电图4. 用来确诊疟疾患者的实验室方法为 D (P28-29)A间接荧光抗体法 B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血涂片或骨髓片找病原体5. 哪种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可见薛氏小点 D (P6)A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 B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D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6. 吉氏或瑞氏染色时,疟原虫蓝染部分叫 B (P4)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疟色素 D血红蛋白7. 吉氏或瑞氏染色时,疟原虫红染部分叫 A (P4)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疟色素 D血红蛋白8. 间日疟外周血涂片不能查见 D (P10)A 环状体 B 滋养体 C 裂殖体 D 子孢子9. 间日疟外周血涂片可查见 A (P6-10) A 环状体 滋养体 裂殖体 配子体 B 滋养体 配子体 裂殖子 合子C 环状体 裂殖体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D 裂殖体 配子体 动合子 子孢子10. 滋养体的胞浆形态呈带状的疟原虫是 C (P6) A 恶性疟原虫 B 间日疟原虫 C 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11. 在一个红细胞内哪种疟原虫最常见多个环状体 A (P6)A 恶性疟原虫 B 间日疟原虫 C 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12. 恶性疟原虫感染者在外周血中通常可查到 D (P10)A环状体、滋养体 B滋养体、裂殖体 C裂殖体、配子体 D 环状体、配子体13. 哪种人体疟原虫有新月型配子体 A (P4)A 恶性疟原虫 B 间日疟原虫 C 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P5)A 薄血膜中疟原虫形态完整、典型,容易识别和鉴别虫种。B 薄血膜在原虫密度较低时,较容易漏检。C 厚血膜由于疟原虫比较集中,较易进行虫种鉴别。D 厚血膜由于红细胞溶解,原虫形态会有所改变。15. 被间日疟原虫(除外环状体)寄生的红细胞的变化为 D (P6) A红细胞大小正常,色淡,有薛氏小点 B红细胞缩小,色淡,有薛氏小点C红细胞胀大,色淡,有茂氏小点 D红细胞涨大,色淡,有薛氏小点16. 厚血膜中小滋养体常呈“!”、“飞鸟”、“V”和“断环”状的是 B (P9)A 间日疟 B 恶性疟 C 三日疟 D 卵形疟17. 薄血膜上间日疟原虫成熟裂殖体的形态特征应除外 D (P7)A虫体占满胀大了的红细胞 B具有12-24个裂殖子C裂殖子排列不规则 D疟色素分散在胞质中18. 间日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的特点不包括 B (P6)A红细胞内常寄生单个原虫 B被寄生的红细胞大小正常或缩小C被寄生的红细胞自大滋养体期开始出现薛氏点 D被寄生的红细胞褪色19. 间日疟的环状体约占红细胞直径的 B (P6)A 1/4 B 1/3 C 1/6 D 1/220. 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的外形是 D (P4)A 新月形 B 环形 C 不规则形 D 圆形21. 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以见到 A 个白细胞为宜。(P180)A 510 B 38 C 1015 D 1020 22. 血膜放置时间,夏天不宜超过 B 小时,冬天不宜超过 小时。(P180)A 24,36 B 48,72 C 12,24 D 6,1223. 吉氏染液的配制方法为 A (P181)A 吉氏粉5.0g 甲醇250ml 甘油 250ml B 吉氏粉10.0g 甲醇250ml 甘油 250mlC 吉氏粉5.0g 甲醇200ml 甘油300ml D 吉氏粉10.0g 甲醇200ml 甘油 300ml24. 血片染色时,稀释和冲洗用水的最佳PH值是 C (P182)A 6.4-6.8 B 6.8-7.2 C 7.0-7.2 D 7.4-7.625. 下面描述吉氏染色法正确的是 B (P183)A 5%吉氏染液 染色20分钟 B 2%吉氏染液 染色30分钟C 1%吉氏染液 染色30分钟 D 10%吉氏染液 染色20分钟四、治疗1. 我国间日疟现症病人的治疗方案为 A (P38)A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 B伯氨喹八日疗法 C 青蒿素针剂 D青蒿素口服2. 下列属于恶性疟病人抗疟治疗的是 C (P38)A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 B伯氨喹八日疗法 C 青蒿素类药物治疗 D乙胺嘧啶治疗3. 常用的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药物为 C (P36) A 奎宁 B 氯喹 C 伯氨喹 D 咯萘啶4. 能杀灭疟原虫配子体,防止传播的药物为 B (P36) A 奎宁 B 伯氨喹 C 氯喹 D乙胺嘧啶5. 可用于间日疟传播休止期根治的药物为 B (P36) A 奎宁 B 伯氨喹 C 氯喹 D乙胺嘧啶6.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患者服用哪种抗疟药会引起溶血反应 B (P36) A奎宁 B伯氨喹 C 氯喹 D乙胺嘧啶7. 间日疟病人服用杀灭红外期原虫的药物主要用于防止疟疾的 C (P36-37)A发作 B再燃 C 复发 D发作和再燃8. 氯喹在间日疟治疗中的作用是 B (P33)A防止复发 B控制临床发作 C切断传播 D抑制配子生殖9. 治疗重症疟疾病人,青蒿琥酯针剂的给药方式为 C (P41)A 静脉滴注 B 肌内注射 C 静脉注射 D 以上均可五、传播媒介1.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 A (P47)A 按蚊 B 库蚊 C 伊蚊 D 以上都是2. 下列不是我国主要传疟按蚊的是 B (P78-85)A 中华按蚊 B 斯氏按蚊 C 微小按蚊 D 大劣按蚊六、流行病学 1. 疟疾的传染源为 C (P86)A 外周血中有裂殖体的患者和带虫者 B外周血中有子孢子的患者和带虫者C 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患者和带虫者 D外周血中有滋养体的患者和带虫者2. 疟疾流行的特征 D (P94) A 仅有地区性 B仅有季节性 C无季节性 D既有地区性,又有季节性3. 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B (P1、P25-26)A 蚊虫叮咬 B 飞沫 C 输血 D 胎盘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