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12月)历史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5787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12月)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12月)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12月)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12月)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拍摄甲午风云电视剧,其中一个场景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应选择的场景是( )A辽东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2 . 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陈独秀B鲁迅C李大钊D胡适3 . 1911年5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刊登的一则信息:“壮哉此起义,革命好男 儿。”据此分析这则信息赞扬的是A萍浏醴起义B镇南关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4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A井冈山根据地B陕甘根据地C左右江根据地D中央根据地5 . 参加2017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阅兵的某位老红军,出生于民国8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A1918年B1919年C1920年D1921年6 . 以下是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的是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沙家店战役7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有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新前途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ABCD8 . “同胞协力,挽救青岛”这则标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五四运动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9 . 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传播的是A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B训练新式军队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10 . 1844年,有两个外国列强没有费一枪一弹、一兵一卒,却享受了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还扩大了侵略权益。这两个外国列强是A德国、日本B法国、意大利C俄国、西班牙D美国、法国11 . 下图所示是围绕“不一样的东莞”这一主题所画手绘作品,“折断烟枪”的人是A琦善B关天培C邓世昌D林则徐12 . 某学生在学完太平天国运动后,作诗一首:“太平不太平,权断手足情,天国岂天国,强弩履薄冰。”其中“权断手足情”是指(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北伐西征D天京事变13 . 下列关于辛丑条约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A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4 . 国民大革命时期,率领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的是A林伯渠B李大钊C瞿秋白D叶挺15 . 在1918年的新青年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A毛泽东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16 .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A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B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C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D五四运动体现了爱国奉献的精神17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没有切合实际的纲领C领导集团内部的腐败D战略上的失误18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下列有关中华民族抗争的历史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国革命屡战屡败的局面D林则徐、邓世昌是民族英雄的杰出代表19 .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文,“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订,明确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的概念,引导年轻一代更真实、全面地了解抗战历史。“中国十四年抗战“史的开端始于A卢沟桥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淞沪会战20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章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会宁会师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ABCD21 . 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属于反对袁世凯专权斗争的是宋教仁组建国民党黄花岗起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ABCD22 . 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以下内容属于符合此说法的是A谢晋元淞沪会战B张自忠台儿庄战役C佟麟阁平型关大捷D李宗仁百团大战23 .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活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活动( )A反映了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百年梦想24 .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纪念周恩来的活动,为此收集的相关资料中不正确的是( )A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B领导了南昌起义C参加了长征D发动了西安事变25 .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性事件( )A古田会议的召开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红军开始长征二、简答题26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她的诞生、壮大、富强都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八年来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卓绝斗争和奋斗的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九十八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2)1934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胜利有何历史意义?(3)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全民族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简析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重要作用。(4)七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的诞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5)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选择并坚持了哪一发展道路?三、综合题27 . 梦想成就未来,梦想的实现取决于适宜的条件和不懈的努力。读材料答问题。主题一近代化之梦材料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图示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一图示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材料一图示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文化上的近代化。(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不断探索精神。( )主题二民族复兴之梦材料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一九四九年,中国人确实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摘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实现奋斗目标,我国对外开放掀起了新的大潮。请举出其典型代表。主题三 中国梦材料三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3)材料三提及“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请任举两例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的探索? (4)材料三提及“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那么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5)材料三提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2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死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使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也得到了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中囯革命的新局面。材料二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由内战转向和平的转折点,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是挽救了国家民族的一大危机。材料三1937年9月下旬,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1)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中“国难当头”指什么?中共中央为什么对西安事变有如此高的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看法。29 . 170多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屈辱见证)如图(1)图1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哪场战争?指出这次战场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2)制造图2惨景的强盗是谁?图3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场战争期间?(3)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顽强抗争)(4)下面两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的历史事迹是什么?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