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5407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优课堂】2016秋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企图进行无议会统治,但遇到了困难:因为议会代表了控制国家经济的有产阶层。为了获得资金,国王查理被迫召开议会。这反映了()A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B英国君主权力受到一定制约C资产阶级限制了国会权力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互相妥协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英国国王企图摆脱议会的束缚而实行专制统治,但是由于缺乏资金而被迫求助于议会所代表的有产阶层,这说明英国君主权力受到一定制约。2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答案:D解析:本题以英国的双王执政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特别注释了玛丽是原国王的女儿。这就为“光荣革命”不是叛乱而是为了维护正义提供了借口,即为“光荣革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故D项符合题意。荷兰执政王承袭英国王位,这不是两国的外交关系问题,A项错误;在英国早就有女子担任国王的先例,B项与史实不符;“双王”为夫妻,“相互牵制”材料无法体现,C项错误。3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权力的分析能力,如下图所示:4某学者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说道:“虽说工业革命造成的新的社会结构已经决定了这种旧的议会制度必然被改变,但民主制度的建立仍需经过艰苦的努力,需要人民长期的斗争。”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1832年议会改革出现的根源是工业革命的发展B旧的议会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C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需要艰苦斗争D工人在这次改革中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工业革命造成的”表明A项理解正确;材料信息“这种旧的议会制度必然被改变”表明B项理解正解;材料信息“仍需经过艰苦的努力”说明C项理解正确;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大量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获得了政治权利,但“工人”获得广泛的政治权利还有待时日,故D项理解错误。5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4年10月20日报道:英国首相卡梅伦(保守党)近日表示,如果工党党魁兼反对党领袖艾德米利班德在英国首相大选中获胜,那么抵押贷款将会提高,商业会遭到破坏,国际市场也会受到影响。如果英国民众希望看到政府在欧盟移民问题上有所作为,那就应该将票投给保守党。这则材料没有涉及()A议会选举 B两党角逐C责任制内阁 D直接民主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首相”可排除C项;由材料中的“工党党魁大选中获胜”“民众应该将票投给保守党”可排除A、B两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这是间接民主,故本题选D。619世纪中期,英国开始改革选举制度,除先后大幅放宽选举人的限制,也调整了选区。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A圈地运动 B工业革命C责任内阁制形成 D政党政治完善答案:B解析:适应工业革命后,城市兴起、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获得政权的需要,议会进行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产物。7美国各州车牌都有不同的设计,车牌有7个字码的,也有6个字码的,排列顺序完全按本州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跨州搬迁,所带车辆要在一定时限里在新的居住州重新登记、换新车牌才算合法。下列对美国这种现象的理解错误的是()A车辆管制混乱B各州有一定的自主性C各州有一定的灵活性D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答案:A解析:“美国各州车牌都有不同的没计”“排列顺序完全按本州的需要”说明美国各州在社会管理上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B、C两项理解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材料中各州对车牌的管制正是自治权的体现,故D项理解正确。“在新的居住州重新登记、换新车牌才算合法”给跨州搬迁带来麻烦,这是各州各自为政带来的结果,但这并不能说明“车辆管制混乱”,而恰恰说明各州对车辆管制严格,故A项理解错误。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下议院通过的法规中曾包括了这样的基本原则:“就人间而言,人民是所有公正的权力的起源。”可见这场革命期间资产阶级()A最终实现了国家统一B实现共和的历程极为曲折C反抗专制追求民主D逐步建立了内阁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英国革命期间通过的法规所包括的原则阐明了权力的起源是属于人民,而非以前封建王朝一直宣扬的君权神授,这是资产阶级反抗专制追求民主的表现。 9近代某一国家的内阁有如下规定:“对于内阁通过的一切决定,每一个内阁成员都负有绝对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任何成员都无权在事后说,他同意某某决定是出于让步或是被同僚所说服。”这一国家是()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法国答案:A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这一国家的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这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相符。10“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答案:D解析:本题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工业革命期间,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急需摆脱政治上无权的地位,故于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获得了政治权利,故选D。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内阁制建立于18世纪中期,均早于工业革命爆发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排除A、B、C三项。111787年2月,美国刚刚独立不久。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写当时的美国社会:邦联政府就像一个靠各州施舍过活的乞丐,是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据此分析,当时美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是()A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D国家统一同分裂割据之间的矛盾答案:B12“而斗争的结果,由于工业化的完成已空前地壮大了民主阵营的力量,终究是邪不压正:法国的现代民主政体终于以第三共和国的形式得到了初步的确立。”由此可知,法国的现代民主政体得到初步确立的根本原因是()A共和派的艰苦斗争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工业革命的发展D法国复辟派势力的削弱 答案:C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工业化”“壮大了民主阵营的力量”可知,工业革命的发展是法国的现代民主政体得到初步确立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为C。13“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A英国大宪章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答案: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有效地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与自由,但同时德皇享有大权,正是“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大宪章并未确立新的政体,排除A项;C、D两项建立的都是共和制,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项。14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以纽约某报纸发布的通告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的“1788年”“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等信息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使十三州联合成为一个国家;“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代表了旧的邦联制被淘汰,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5汉密尔顿说:“将十三个不同的州以友好、联合的共同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共同契约,必然是许多不同利益的倾向互相让步的结果。此种原则安能制出完美无缺的成品?”此话旨在说明()A独立宣言不是完美无缺的B1787年宪法是维系十三个州的共同纽带C1787年宪法充满错误的偏见D独立宣言是十三个州相互妥协的结果答案:B解析:首先判断材料反映的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A、D两项是错误的。材料认为1787年宪法不完善是可以原谅的,因此,C项也是不正确的。16在英国,每周三下午有半个小时的首相质询时间,首相要接受下议院议员的质询,并作出合理的解释。除此之外,还有议员对各部大臣的质询时间。这种现象表明英国()A议会监督内阁行政事务B首相服从议会领导C首相与内阁大臣共进退D各阁臣由议会任命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英国首相与内阁需要接受议会的质询,这符合所学知识: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故A项正确。英国议会与首相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故B项错误;虽然材料中也有议员对各部大臣的质询,但从整体上看,C项表述不是本材料的核心,故C项也错误;根据所学知识,阁臣由首相任命,所以D项错误。17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在被共和党和民主党同时邀请出任总统候选人时,他竟难以决定自己究竟该以哪个党成员的身份出马。该材料反映的本质是()A两党联合执政失去制衡的效果B两党轮流执政的惯例被打破C艾森豪威尔无法弄清自己的身份D两党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答案:D解析:艾森豪威尔同时被两党邀请出任总统候选人,而且他自己也难以决定代表哪个党派,这从根本上说明两党在根本利益上一致;A、B两项说法错误;C项显然错误。所以答案为D项。18据美联社报道:围绕解决“财政悬崖”危机的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于2012年12月18日提出一套代替方案(“B计划”),计划延长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下家庭的所有现行税率。但这套备选方案提出不到24小时,白宫方面就于19日发表声明说,这套“B计划”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美国()A总统在国家立法方面起决定作用B两党之间斗争激烈,影响政府行政效率C参众两院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D联邦政府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总统与国会之间相互制衡,故D项正确;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国会拥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故A、C两项错误;B项与题干材料无关。192014年11月,多年来为美国民主党从事筹款工作的阿莱德指着投票站前一排排候选人的海报说,每一张海报成本为5美元,仅这一选区内的民主、共和两党及独立候选人竞选资金投入就达数百万美元。“那些没有钱的人就没有声音”,阿莱德说,“有时我也很茫然”。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读最合理的是()A美国的选举只是富人的权利B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是富人的游戏C美国的穷人应该拥有选举权D这种选举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来看,它反映的是美国选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以B项正确。A、C两项说法错误,在美国选举权不以财产为标准,凡年满18周岁的美国公民均有选举权,D项不能从题干材料中得出。20法国近代史上多次建立君主制,多数遭到人民的反对,主要是因为()A造成政局动荡不安B复辟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C不能满足人民的民主要求D发动对外战争,不能维护国家的独立答案:C解析:法国近代史上,共和制能够满足人民的民主要求,但是易于造成政局动荡,而君主制虽然稳定了政局,但是不能满足人民的民主要求。21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禁止演唱马赛曲;1878年之际,在公开场合演唱马赛曲还曾遭到警察机关的追究;1879年,马赛曲获准演唱;1887年马赛曲正式成为法兰西共和国国歌。下列对这一演变历程的理解有误的是()A法国共和制最终得到巩固B法国人民对音乐的喜好多变C法国保守势力遭到削弱D马赛曲是时代转变的见证答案:B解析:马赛曲是法国人民对自由的赞歌,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非共和国时期曾多次遭到禁唱。随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确立及巩固,马赛曲作为共和国的象征被正式确定为国歌,这也意味着保守势力遭到削弱。故A、C、D三项理解正确,本题答案为B。2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反映了()A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B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C法德代议制形式有别D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答案:D解析:德意志是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统一,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而法国是经过了激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从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看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还是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2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在联邦会议的58个议席中,只要有14票就能否决议案,普鲁士拥有17席,可以单独执行否决权,而其他中小邦联合起来也可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这表明该宪法()是各邦妥协的结果体现了普鲁士的霸权考虑了原来各邦的利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A BC D答案:A解析:“普鲁士拥有17席,可以单独执行否决权”体现了普鲁士的霸权,“其他中小邦联合起来也可制服普鲁士”体现了小邦与大邦之间的制衡,所以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君主立宪制,故排除。本题答案为A。24历史学习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A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B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答案:D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采用分权与制衡的原则,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掌握国家大权,立法权不能制衡行政权,故A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而美国的总统、议员等由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故B、C两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地方的权力,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同样规定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故D项正确。25“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是()A德意志民族性格中的双重性B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D德国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答案:C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这显然是指希特勒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是德国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故本题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第26题8分,第27题22分,第28题2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们的自由。”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材料二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以宪法规定的方式获取政治资源。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4分)(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4分)答案:(1)君权神授、君权至上。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的关系。(2)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言之成理。解析:第(1)题主要从材料一中提炼并结合查理一世的身份可以概括,如“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托”说明是君权神授、“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强调王位世袭、君权至上,“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们的自由”强调等级制度;焦点是国王与议会的关系等。第(2)题属于论证性试题,首先要找出观点“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然后结合英国、法国和美国的民主建设过程进行论述,要把观点分解,史实要概括,做到史论结合。27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的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简表选区议席分配56个不到2 000人口的选区取消111个议席31个有2 0004 000人口的选区取消32个议席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席北方郡选区获得65个议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获得13个议席(注:表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访谈录(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材料一中的“重要理念”。(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政治影响。(6分)(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为例,多角度论述“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这一主题。(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10分)答案:(1)原因: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兼收并蓄。理念:三权分立;民主共和。(2)主要政治影响:北方政治势力得到增强;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3)水平论述的角度史实的论证总体表现水平1政治变革离不开对思想现代化成果的吸收美国吸收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理念;美国传承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观点与史实相统一;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政治变革往往受经济现代化的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政治变革可以推进现代化进程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推动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变革的领导力量会影响到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旧势力掌握现代化领导权导致德国发动世界大战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水平2能从水平l中的任意3个角度展开论述,能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观点、史实较一致,层次较分明,论述结构较严谨水平3能从水平l中的任意12个角度展开论述,观点、史实相对一致,层次不分明,论述结构不严谨水平4没有科学的论述视角,仅列举个别史实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继承自英国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重要理念”等信息可得出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兼收并蓄的结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方郡选区获得65个议席有助于北方政治势力得到增强;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席有助于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从总体看,这些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有历史知识分析材料并初步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作答时注意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5分)(2)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体现这一原则的美国宪法是什么?(5分)(3)当今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两者在产生方式、任职期限、行政权力上有何不同?(10分)答案:(1)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君主立宪制。(2)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1787年宪法。(3)产生方式:英国国王是世袭的;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英国国王任职终身;美国总统每届任期四年,连任不超过两届。行政权力:英国国王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美国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