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作业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5019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欣赏作业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艺术欣赏作业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艺术欣赏作业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欣赏第一次作业一、 简答题:1、什么是艺术欣赏?(9)它同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有何本质区别?(10-11)2、怎样才能提高艺术审美力?(12)3、为什么说建筑艺术是一种表现性艺术?(16)4、绘画艺术的特点是什么?(9)它与雕塑(53)、建筑等造型艺术的主要区别在哪里?(16)5、以春为例,说明波堤切利油画的主要特点。(41)6、以簪花仕女图为例,说明唐代人物画的特点。(51)7、何谓“马一角、夏半边”?(48)8、以莫奈日出印象为例,说明印象派在绘画技法上的变革。(44)9、从表现形式上看,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6-47)10、绘画的艺术语言有哪些?怎样借助它们去欣赏具体作品?(35)二、论述题:1、结合作品,试析郑板桥所画墨竹的精神内涵。(50)2、试述吴昌硕的艺术成就。(50)3、试述元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49)4、以抢劫留基伯的女儿们为例,论述鲁本斯的艺术特色。(42)5、以潇湘图为例,说明董源山水画的艺术特色。(48)艺术欣赏第二次作业一、简答题:1、实用美术的特点是什么?(68)2、装饰美术的特点是什么?(68)3、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试结合作品分析体会。(77-78)4、欣赏书法在方法上有那些要领?(84)5、简答舞蹈语言的几大构成要素。(140)6、为什么舞蹈欣赏可以净化人的心灵?(152-153)7、书法艺术的语言有哪些?它们与作品的表现力有何具体联系?(78)8、简述舞蹈欣赏的几个审美层次。(151)9、以秦代兵马俑和汉代霍去病墓石刻群为例,说明秦汉雕塑艺术的不同。(56)10、应该怎样理解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10)二、论述题:1、论述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区别。(140)2、试丝路花雨或雀之灵分析舞蹈艺术的美学特点。(144/147)3、叙述舞蹈审美经验的自我培养。(152)4、以兰亭集序为例,论述王羲之书法的风格特点。(78)5、试论述颜真卿祭侄文稿在书法艺术上独特的审美价值。(81)艺术欣赏第三次作业一、简答题:1、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166)2、简谈“戏剧动作”的本性。(167)3、为什么说戏剧情境是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159)4、戏曲与其他戏剧形式有何不同?()5、戏曲有哪几个声腔系统,各有什么特点?()6、不同戏曲剧种的区别何在?(166)7、为什么说思想者概括了罗丹的主要思想?它有哪些突出的创作特点?(65)8、掷铁饼者表现了古希腊民族的什么精神?试加以分析说明。(64)9、试析伏尔泰像的艺术成就。(65)10、 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是什么?(53)三、论述题:1、举例论述黄庭坚的行草书如何体现作者的“不俗”的追求。(82)2、 论述委拉斯开滋的艺术特色。(43)3、论述毕加索的艺术特色。(45)4、论述凡高的艺术成就。(45)5、论述莫奈的艺术成就。(44) 艺术欣赏第四次作业 一、简答题:1、为什么说摄影艺术作品不等同于现实生活?(176)2、逆光摄影有哪些特点?要注意些什么。(180)3、如何在摄影的画平面上表现现实生活的三度空间特征?(176-179)4、在一幅摄影画面中,色彩的安排和组合应注意哪些方面?(179)5、应该怎么欣赏静物摄影?怎么欣赏生活摄影?(190、191)6、电影画面有哪些构成因素?(206)7、蒙太奇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10)8、一个镜头的形态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211)9、电影摄影的四个表现手段是什么?(215)10、电影一共包括几个片种?试简要叙述各片种电影不同的表现特征。(218)二、论述题:1、试述电影声画语言形成的历程。(206)2、试比较论述电影蒙太奇结构形式与其他艺术结构形式的异同?(213)3、为什么说影调是摄影画面最基本的形式元素?影调配置在摄影画面中要完成哪些任务?(215)4、从表现形式上看,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48)5、以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例,说明批判现实主义画家的进步倾向。(44)一、填空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第二,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 、教材第一章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是告诉我们只有多看、多听、多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对一些杰出作品的欣赏,要“知人观世”,不仅需要了解创作个性,还需要了解它的时代特征。也就是把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欣赏活动。 、建筑的精神性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求安全,中间层次求美观(悦目),最高层次要求创造出情趣氛围(赏心)。 、建筑拥有丰富的艺术语言,包括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方面。绘画艺术的语言包括线条、形体、色彩色调、动感、笔触、质感、体量感等。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空间变化,是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 、法国伟大作家雨果推崇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他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 、北京城艺术构思的主导思想是通过严整规则的构图来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全长7.5公里,分三大段。中段宫殿区是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和高潮,它由前朝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后寝三大宫(乾清、交泰、坤宁)和御花园组成。雍容庄重、雄伟壮丽的太和殿及其广场为中段主体,其精神主旨在于既要体现天子的巍巍帝德,又要体现天子的仁智。 、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比较,前者可称自然式,后者可称几何式。中国园林可分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两大流派。私家园林规模较小,但水平更高,园主多是文人,风格高雅清秀,构思精致细腻,富有书卷气;皇家园林规模很大,在整体自由构图中局部又透出严谨,风格倾向华贵富丽,体现宫廷的审美趣味。 10、古希腊人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古典柱式结构,代表作是雅典帕提侬神庙。爱奥尼亚人的城邦建筑风格端庄秀雅,后人称“爱奥尼式”;多立安人的城邦建筑风格雄健有力,后人称“多立克式”。 11、哥特式建筑风格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后来世俗建筑也有采用这种风格的。结构体系由石头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为增加稳定性,在柱墩上砌尖塔;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在哥特建筑风格流衍过程中,又有法国式、英国式、德国式和意大利式之分。 12、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这种风格的鲜明特征是扬弃哥特式建筑风格,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建筑师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希腊罗马建筑是非基督教的;古典柱式构图体现和谐与理性,同人体美相通。早期代表作是佛罗伦萨大教堂,盛期代表作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13、巴洛克建筑风格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欢富丽堂皇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穿插曲面、椭圆形空间。“巴洛克”原意是“奇异古怪”。从古典主义者眼里看,不采用十字形平面,追求自由奔放、表达世俗情趣的巴洛克建筑是怪异的。 14、17世纪中后期,巴洛克建筑在意大利风靡一时。教皇为向朝圣者炫耀教皇国的富有,大修宽阔的大道、宏伟的广场,为自由奔放的巴洛克风格开辟了展示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罗马波波罗广场、罗马圣彼得教堂大广场、法国的凡尔赛宫、俄罗斯彼得堡的冬宫都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15、伊斯兰建筑造型的主要特点是覆盖主要空间用大小穹顶,穹顶纵断面为椭圆形。穹顶、墙面用琉璃瓦或彩色马赛克覆盖,这使实墙很多的伊斯兰建筑显得华丽精美而无笨重感。晚期绘壁画,风格纤丽。因古兰经禁用人像和与写实的动植物题材作装饰,早期装饰多几何形,后期有程式化植物图形。 16、国际风格流行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五十年代,德国包豪斯学院的格里皮乌斯为推广此风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国际风格建筑的外在形式中,所有对立力量都处于绝对均衡的状态;内部空间则尽可能格式化、合理化,以期带来最高生产效益。这种建筑的外观特征是规整、平滑、呆板、千篇一律。 17、进入七十年代,建筑师们对现代建筑运动产生了怀疑,开始对建筑历史进行回忆。建筑师们对国际风格的规整、平滑、呆板和千篇一律出现了反叛,趋向于复杂结构,追求错综复杂结构产生的奇情妙趣。他们常常在一座建筑中同时使用历史上的多种风格和各种地方性建筑语言,这就导致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 18、悉尼歌剧院可谓当代最具灵感的建筑。它的功能齐全得犹如一座海滨城市,巨大的白色蚌壳组成的建筑外形,夜间象一颗海上明珠照耀着海面;白天又象千帆竞发,船队远航。 19、皮亚诺认为现代城市迫在眉睫的任务不是扩建城市,而是旧城区的改造。在使旧建筑旧貌换新颜方面,皮亚诺有非凡的本领。他把都灵的菲亚特工厂改造成充满活力的现代购物中心、会议中心;把东西柏林之间的一块废墟改造成既朴素大方又充满诗意的波斯坦广场。他的技术人员通过精确的测试使阳光折射到房间深处。 20、日本大阪的关西机场是皮亚诺的又一精彩之作。机场用地15平方公里都是填海造成,整个机场象一架巨大的滑翔机。日本人对此浩大工程有着神话般的看法,可以说,这已经达到了梦想的极限。全长1.6公里的建筑主体建构得轻巧、透明、一览无余,既抗震又防台风;30根巨梁象拱形的肋骨,没有一根是一样长的。皮亚诺说,现在他所做的,正是在寻找童年的梦。 21、油画发明之前,西方的绘画主要是壁画,用以装饰教堂内部的壁面和屋顶,它们的内容多是圣经故事。公元1430年左右,尼德兰画家凡埃克兄弟发现用亚麻油调色作画效果更好,这种技法很快传入意大利等国,油画从此成为西方的主要画种。 22、文艺复兴美术在意大利分期:初始期是14世纪,早期是15世纪,盛期是16世纪;在尼德兰分期:前期是15世纪,后期是16世纪;法、英、德、西班牙只有16世纪美术是文艺复兴美术。17世纪西欧流行巴洛克美术风格。 23、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盛期美术成果丰硕,有富于诗意的画家乔尔乔涅,有画人体健美丰腴、场景丰盛的画家提香,有画风浩大灵活的丁托列托,有画风富丽豪华的韦罗内塞。其中,提香创作活动长达70年之久,影响很大。 24、一般说来,在掌握透视画法和人体结构方面,尼德兰画家不如意大利画家;而在写实的精确细微方面,尼德兰画家也有长处。 25、英国文艺复兴绘画受德国艺术家荷尔拜因(欧洲最负盛名的肖像画画家)影响很大。荷尔拜因两次到英国工作(第一次在英居留三年,第二次居留十一年,直至去世),主要是为王室显贵画肖像,也受到各界的欢迎。他的写真传神的技艺、冷静洒脱的风格启发了英国肖像画家希利亚德。 26、19世纪最有影响的绘画流派是“印象派”,代表人物是莫奈,代表作是日出印象。人们从印象派的画中,第一次看到前所未有的鲜明色彩,领略到色彩的组合可能形成的美感。 27、荷兰画家凡高是古典油画向现代油画过渡时期的画家之一,他的夜间星辰画的是夜景,却充满生命的躁动。 28、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展现了一种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但却颇有表现力的绘画流派。这就是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带帽子的妇人是其代表作。 29、1908年,包括毕加索、布拉克在内的另一批年轻画家推出了立体主义原则,具体体现在亚威农的少女中。此画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重叠交错的美感。 30、1910年前后出现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主义。先前参与德国青骑士社的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艺术理论著作论艺术里的精神点、线、面奠定了抽象派绘画的理论基础。他的早期抽象画创作,人称“热抽象”;他的后期创作有一种冷静的秩序感,人称“理性抽象”。理性抽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荷兰的蒙德里安。 31、中国画的透视被称为“散点透视”,即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不受固定焦点透视限制。 32、中国画的画家在实践中总结出“墨分五色”方法,即用浓淡变化的墨色造就画中的空间层次和物象特征。 33、我国古代人物画的题材可分为宗教人物、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三类。 34、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空间变化,是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 35、洛阳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规模博大,气度恢弘,雕饰精美,妙相庄严,体现了盛唐景象。 36、罗丹在“地狱之门”上端塑造了“思想者”的塑像,这个体魄健壮的男子汉,从脚趾到头部的全身肌肉都在运动,他集中精力在思考着人类的出路。 37、塞尚和毕加索使绘画从模仿自然的传统中解放出来;布朗古希则用简化细节和抽象变化的手法重塑人类形象。 38、亨利摩尔的代表作是国王与皇后,他曾说:“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们通过感官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多么美好。”欣赏他的作品,最好是在户外明媚的阳光下,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将人类的形象与大自然融合得那样密切。 39、工艺美术分装饰美术和实用美术两大类。“适用、经济、美观”是工艺美术创作设计的原则。 40、书法的艺术语言包括用笔、用墨、结构和布白。书法的艺术特征是书为心画;书肇于自然,是自然的节奏化;书法体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多样统一。书法的欣赏要旨是观神采;审法度;识独创;欣赏者再创造。 41、从晋人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行书来看,“妍美”应是兰亭集序的主要艺术风格。 42、无意识的狂醉创作心态,生动的韵律,狂放浪漫的书法风格,这是张旭的创造。颜真卿则以篆书和隶书的笔法、自己的气质改造了楷法,开辟了一派雄伟刚健的楷书书风。 43、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 44、巴赫在西欧有“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大师”的美称。 45、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这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道路进入了成熟阶段。这部作品完全奠定了他创作的基本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通过艰苦,走向欢乐”。英雄交响曲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1808年他完成了简洁凝练、充满斗争精神和胜利信念的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和纯真质朴、歌颂大自然的第六交响曲(即田园交响曲)。 46、“圆舞曲之王”约翰 施特劳斯。他的音乐比莫扎特的音乐更具群众性,代表着流行音乐的极致。他的作品与奥地利民间音乐、市民音乐有着血肉联系,反映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生活的感情和气质,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初次上演数月后就已成为约翰 施特劳斯作品中最动人心弦的乐章,而且成了维也纳的音乐象征。 47、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是歌颂瑞士民族英雄威廉退尔带领山区人民反抗奥地利暴政的斗争。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的1888年写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取材于阿拉伯天方夜坛。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 48、肖邦一方面以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著称,另一方面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载入史册。肖邦之所以伟大,也正是因为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 49、德彪西是法国最富于创造性的作曲家之一,毕生致力于音乐艺术的“革新”。他独特的、被称之为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特征是:音乐较少激情,避免文学性的叙事,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暗示多于直率的表达。 50、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生涯就象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纷乱多变的西方音乐艺术世界的一个缩影。早期创作俄罗斯芭蕾舞剧音乐的成功使他步入欧洲音乐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他避居瑞士,战后又流亡法国。然而刚刚成为法国公民不久,他又开始了永久的美国之行。与颠沛的生活经历一样,斯特拉文斯基的艺术道路也是曲折的。他创作活动有三个不同风格的时期,艺术美学观点截然不同。他不时地否定着自己的过去,令人意外地向着相反的方向探索。 5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要描写民间传说梁祝故事中“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的情节,成功地表现了反封建的主题。 52、舞台表演性舞蹈可分为舞剧与舞蹈两大类别。舞剧的结构一般分为“戏剧式”和“块状结构”两种形式。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色,可以用题材新、立意新、构思新和舞蹈新来概括。 53、“诗心、乐性、舞体”这六个字可以概括舞蹈的特征。舞蹈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人体、动作、舞台构图、舞台美术几个方面。 54、戏剧情境是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一部作品的基本单位是场面。戏剧艺术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以及多种主观表现手段。 55、戏曲是熔歌、舞及其他艺术形式为一炉,以唱、做、念、打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敷演故事的一门艺术。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是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 56、同样是扮演玉堂春里的苏三,梅派苏三沉稳大方,程派苏三哀戚感人,尚派苏三性情刚烈,荀派苏三柔媚多情。 57、构成摄影艺术形式的要素,主要有线条、形状、影调和色彩。一幅好的画面,总是选择了物体的一个富有特征的线条和形状,并将其适当地对应于画面的框架中,让它在画面上变得鲜明突出,以此来概括事物的特征。摄影者常常选择水平线、曲线、对称形、三角形、圆形、斜线等线形或结构,以期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58、欣赏人像摄影应重视神情、手势、姿态、环境与细节等因素。 59、静物摄影可分为观赏性的、寓意性的和情节性的三类。欣赏静物摄影要注意其结构布局、背景选择、光线处理和技术条件。 60、在摄影的表现手法上,对画面主体的处理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突出,另一种是环境烘托。 61、电影是以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 62、电影最初三十年的形态是无声的黑白画面。1928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出现,开始了画面和声音有机结合的历程。从声画同步到多种形式的声画对位,在各国电影艺术家手中创造出更为全面的视听综合、时空复合的银幕现象。 63、鉴赏导演艺术一般可以从完整与个性两个方面作出判断。 64、一部成熟的电影,必定有自己的蒙太奇规范(“蒙太奇”源自法语,是分切与组合规律的代称),其中包括时空流程、叙述角度和镜头风格等。 65、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格里菲斯为代表的第一代电影艺术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顺叙、闪回、平行、交叉、隐喻、象征等到蒙太奇叙事手法以及一整套剪辑技巧。 66、单个镜头的蒙太奇效应,是通过它跟其它镜头之间的组接关系实现的。前后相连的镜头在形态上的对比,会产生连贯、跳跃、加强、减弱、排比、反衬等到效果;某些形态异常的镜头在全片镜头序列中的突出地位或反复出现,能使它所表现的内容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 67、电影兼收并蓄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各门古老艺术的手段和技巧,最后形成新型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从综合性的意义上认识电影,将使我们的银幕感受更为全面和深入。 68、导演对演员创作的指导作用,除了选择角色、根据总体意图和分场要求向演员阐释人物的性格及表演任务以外,他还是拍摄时演员的第一个观众、评判者和导师;对于不同艺术资质和不同表演方法的众多演员,导演更负有将他们创造统一到影片特定风格里的使命。 二、选择题 、苏轼“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名言表明,美学知识的( D )是相对的。 、共同性、完整性、特殊性、排他性 、()说:“真正好的素描,好的文体,就是那些我们想不到去赞美的素描与文体,因为我们完全为它所表达的内容所吸引。 、狄德罗、宗白华、罗丹、王朝闻 、古罗马的神庙常用(A ),但古罗马人是在厚厚的实墙上盖半圆形的穹顶,风格单纯而逻辑简明。 、集中式平面和穹窿屋顶、方形平台上覆盖圆形穹顶、叠涩法砌筑 、伊斯兰建筑的穹顶、墙面常用琉璃瓦或彩色马赛克覆盖,这使()很多的建筑显得华丽精美而无笨重感。 、窗户、拱形门、装饰券、实墙 、欧洲中世纪哥特教堂体现了()。 、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人和大自然的亲切融合、神权在生活中的绝对地位 、紫禁城午门前方两侧的太庙和社稷坛,显示了()。 、皇权和族权对神权的拱卫、神权对皇权和族权的庇护 、族权对皇权和神权的依赖、族权和神权对皇权的拱卫 、柯比西耶设计的(C )启发了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 、蓬皮杜艺术中心、悉尼歌剧院、朗香教堂、关西机场 、英国文艺复兴美术风格又称“( A )风格”。 、都铎、路易十四、哥特、巴洛克 、在( C )的画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鲜明色彩,第一次领略到色彩的组合可能形成的美感。 、古典派、现代派、印象派、抽象派 10、毕加索的()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 、日出印象、戴帽子的妇人、亚威农的少女 11、( D )是表现性艺术的典型代表。 、绘画与戏剧、戏剧与电影、电影与建筑、建筑与音乐 12、中国绘画史上的“元四家”指的是()四位元代画家。 、倪瓒、王冕、赵孟頫、黄公望 B、吴镇、倪瓒、黄公望、王蒙 13、()开辟了现代雕刻的新路,就是从具象向抽象过渡,以接近几何体的构成表达极为概括抽象的思想。、布朗古希 B、亨利摩尔 C、马育 D、德斯比欧 14、(D )在雕塑、绘画、建筑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文艺复兴盛期水平的典范作品。 、达芬奇 B、文艺复兴“三巨匠” C、拉菲尔 D、米开朗琪罗 15、( D )在西欧有“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大师”的美称。 、贝多芬、肖邦、莫扎特、 巴赫 16、( B )是电影最直观、最有特色的一个部分,认识其中的规律,对于内行欣赏电影是不可缺少的。 、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导演艺术、银幕形象 三、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 、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穹顶雄伟、突出了人性的创造力量,大卫像挣扎的奴隶人物形象雄伟壮健、气魄浑宏、意志坚强、力量无穷,成为整个时代的象征; 、波提切利的春具有纯洁神圣之美; 、乔尔乔内的躺着的维纳斯象诗一般和谐、自然; 、鲁本斯的强劫吕西普的女儿充满生命活力、造型雄健、色彩华丽; 、达维特的拿破仑加冕式造型严谨、理性,将写实推向极致; 、凡高的夜间星辰色彩强烈、旋律紧张; 、毕加索的弹曼陀铃的女孩从多角度观察物象,将人物塑造成各种几何体综合状态;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风格工丽细致,意境清新; 、南唐董源的潇湘图以松、湿、淡之笔墨表现了平、秀、虚的山水形象;10、元代倪瓒的渔庄秋霁表现了山川内在律动的生命,外化了画家的思想感情; 11、清代郑燮的墨竹以竹表“节”,塑造竹之坦荡、落拓面貌; 12、战国青铜器物架方圆结合、龙凤互生,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和审美观念;13、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气度恢弘、妙相庄严,体现了盛唐气象; 14、法国柳特雕刻的巴黎凯旋门上马赛曲浮雕塑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为自由而战的英勇的法国人民的形象; 15、亨利摩尔的皇帝与皇后体现了抽象和具象的统一,也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 16、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结合的产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和无穷力量; 17、何占豪、陈刚等人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结构严谨、风格鲜明、形式秀美,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一个成功范例; 18、甘肃省歌舞团创作的舞剧丝路花雨的“敦煌式”舞蹈与女主角英娘“反弹琵琶”的独舞,被誉为“复活了的敦煌壁画”; 19、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的独舞雀之灵用手指、手臂的细腻表演,腰、胯部位的婀娜身段,精巧别致地塑造了灵秀美丽的孔雀形象; 20、周信芳和李玉茹表演的京剧投军别窑唱腔直抒胸臆、表演细腻逼真、感情强烈深沉。 四、简答与论述 、怎样理解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 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形象的诱导,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丰富或提炼了艺术形象。“再创造”可以从艺术形象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与艺术家的创作各有特点等到方面加以理解。 、你是怎样理解中国古代美学中所谓“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 中国古代美学中所谓“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说的是艺术作品的意蕴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筌”,捕鱼的鱼篓;“言”,内心要表达的意思的外在形式)来表现,欣赏者把握意蕴离不开形式的引导(捕鱼要用“筌”,表达意思要用“言”);但高明的形式、技巧是完全融化在艺术形象中的,当人们受到形象感动时,往往不觉察形式与技巧的作用,甚至将它忘记了。这里既说明艺术欣赏重在对意蕴的领悟,又说明艺术形式的魅力。 、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特点和首要任务是什么? 中世纪美术是非现实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特点是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密切结合。人文主义强调人性的崇高与身心的全面完美,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新美术创作了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丰富的现实情景,在造型艺术方面,以写实传真为首要任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 、试述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盛期三位巨匠的伟大艺术成就。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盛期三位巨匠中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都出自佛罗伦萨画派。达芬奇长期在米兰工作,形成米兰画派;晚年远走法国。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主要活动在罗马,形成了罗马画派。达芬奇是集大艺术家、大科学家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将艺术典型的创造与科学研究的深遂相结合。他创作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享誉世界名画之首。米开朗琪罗在雕塑、绘画、建筑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文艺复兴盛期水平的典范作品,他创作的人物形象雄伟壮健、气魄浑宏、意志坚强、力量无穷,成为整个时代的象征。拉菲尔的绘画以秀美、典雅风格著称,构图和谐、情态自然,圣母画尤为出色。拉菲尔画的圣母寓崇高于平凡,是美和完善的化身,最能体现人文主义的理想。除造型艺术外,三人都从事建筑设计构思和实践,达芬奇景慕中心型圆顶厅堂结构,拉菲尔崇尚和谐的古典风格;米开朗琪罗晚年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工程,设计的大教堂圆顶成为日后欧美各国圆顶建筑的样板。 、试比较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与拉菲尔的椅中圣母。(参阅主教材P42,结合网上资源与与教师所讲,见仁见智,可随感而发) 、达 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美在哪里?为什么这幅肖像画会有如此之久的吸引力? 也许,蒙娜丽莎那温柔的性格,矜特的、不卑不亢的神情已经不足以吸引今天的观众了,但对曾经历了中世纪人性压抑的文艺复兴人,却可以说,这幅画最完美地表达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最准确地体现了达 芬奇的审美趣味。“文芝复兴”时代有着这一时代特定的审美理想与标准,这个时代的艺术大师欣赏的都是具有高贵典雅气质的女性;兼科学家与艺术家于一身的具有深遂独特心性的达 芬奇,他对女性美的吟咏自然也会有他独特的标准。在这幅画中,达 芬奇出色地运用了“明暗转移法”(又称“渐隐法”),通过独特光影的逐渐过渡,使人物肌肤产生了丰富的层次,给人以圆润柔和之感。画面着笔的重点是人物的脸部、胸部与颈部,双手的刻画被首次置于重要地位。那相互交叠的双手蕴含着丰富的表情和生命力,手的刻画进一步加强了人物的性格表现,而人物衣饰上众多横褶有效地反衬出圆润光滑的肌肤。更为引人入胜的是,蒙娜丽莎脸上挂着的那一丝淡淡的、含蓄的微笑,留给观者无限的遐想。 、为什么人们说米开朗基罗最能代表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 米开朗基罗在他长达75年的创作生涯中,以一切美术形式来创作气魄最豪迈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感染力。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多为男子的裸体雕塑。他的雕塑表现了文艺复兴人文觉醒时期“人”的强健雄伟、“人”的伟大力量。最能体现米开朗基罗这种精神的作品,无疑是大卫像。这是米开朗基罗26岁时,用佛罗伦萨教堂里的一块大理石雕成的作品。雕像高米,年轻的牧羊人形象塑造得极为严肃,紧锁的眉头充满愤怒,目光严厉地注视着敌人,手中紧紧地握着投石器。大卫形体的雕凿,身体任何一个部位解剖结构的表达都无可挑剔。高度紧张的意志,赋予人物严厉、令人生畏的力量;内蕴排山倒海的气势,外在动作却绝不夸张。这不仅符合故事情节本身的要求,而且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审美理想和标准。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又增添了痛苦、矛盾和冲突,象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再如美第奇家族陵墓上的朝夕昼夜,都是对人生、命运、生命和死亡的深层思考和表达。 米开朗基罗应朱利叶二世约请而绘制的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是他创作中最宏伟的作品。他一个人躺在脚手架上整整工作四年,独自完成了这幅巨作。天顶画面积超过600平方米,米开朗基罗画了几百个人物,这是他真正的丰功伟绩。天顶画中的人物画得高大完美,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形象。中央部分是九个圣经传说故事,创造亚当是中心图画,画面情节极为简单,亚当从昏暗中苏醒,上帝在天使的簇拥下从天边飞来,上帝的手指与亚当的手指相触的一刹那间,人类便诞生了。上帝的伟大力量,在画面中心的两指相触中显示出来。但这个“上帝”何尝不是文艺复兴精神的象征? 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祭坛墙垣上的大型壁画最后的审判是对人类悲剧命运的尽情抒写。在这堵200平方米的墙面上,他画了400个人体。男女老少,各种形体,各种姿态,各种情感,应有尽有。堆积如山的魁梧人体,恐怖绝望的形象刻画,悲惨绝望的灾难命运,充满着诅咒和叛逆,这幅最杰出的作品被称为“人体的百科全书”。 米开朗基罗艺术的历史意义是辉煌的。对于同时代的人,对于以后几个世纪的美术,他都产生了无与伦比的重大影响。他用他的痛苦,用他的血在塑造着大理石的“人”,他的人体塑造的高超艺术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崇高的山峰”。米开朗琪罗在雕塑、绘画、建筑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文艺复兴盛期水平的典范作品,他创作的人物形象雄伟壮健、气魄浑宏、意志坚强、力量无穷,成为整个时代的象征。 、拉菲尔何以能跻身“文艺复兴三杰”? 拉菲尔是与达 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起三足鼎立于文艺复兴盛期的巨匠。他虽然没有达 芬奇的博学深思,没有米开朗基罗的雄伟强健的英雄气概,但他却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红的画家,因为他创立了优美和谐的画风,他的这种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推祟的审美趣味。也许,在美学领域里,崇高是具有最高价值的审美范畴,但人们似乎更喜爱宁静、和谐与优美的风格,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人是“凡人”。 拉菲尔最擅长画圣母,他画的圣母和圣子,有着米开朗基罗的结实和雕塑感,有血有肉,而圣母的面部造型与圣母的形体都斩渐地隐没在阴影中,那是用了达 芬奇的渐隐法。也许正是由于拉菲尔完美地将达 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长处综合在一起,才成就了他的业绩。 这种完美最辉煌的创造要数拉菲尔的西斯廷圣母。西斯廷圣母超越了以往的作品,更为深刻、更为激动人心,这种深刻感受的表达毫无夸张与藻饰,而是在平静、隐秘与和谐中流露和渲染的。西斯廷圣母在构图布局上的创诰也是极为成功的范例。正中间,圣母形体的轮廓宽大厚重、宏伟而有气魄,而勾勒轮廓的线条却流动而顺畅;两边两个圣徒的手势、底下两个天使的眼神,都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圣母;画幅两边的构图是对称的,但又时时处处显出变化和差异;总观西斯廷圣母,崇高、庄重、从容宏大,细察又是那样地细腻、柔和、均衡、优美。 拉菲尔是以优美风格著称的,但他也不乏米开朗基罗般的巨制。拉斐尔画的梵蒂冈宫署名室壁画雅典学院就是这样的作品,是文艺复兴美术中最辉煌的创作。作品以宏伟的文艺复兴建筑为背景,透视的完美不亚于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中众多的人物也运用了达 芬奇的分组方式,变化、秩序而又呼应。此外,这幅作品充分显示了拉菲尔肖像画的能力,他在画幅中将如此众多的古希腊圣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等等描绘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 、试述威尼斯画派的艺术成就 威尼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又一个艺术中心。该画派注重色彩,他们认为色彩是美术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追求色彩与构图的高度绚烂欢腾的气氛,他们对围绕着人的山川风景的背景描绘具有强烈的兴趣。威尼斯画派在文艺复兴盛期美术成果最为丰富,有富于诗意的画家乔尔乔涅,有画人体健美丰腴、场景丰盛的画家提香,有画风浩大灵活的丁托列托,有画风富丽豪华的韦罗内塞。其中,最著名的两位大师是乔尔乔内与提香。 乔尔乔涅的作品有着高度的抒情意味,有着非常含蓄的激情,这种抒情性具有异常的感染力。乔尔乔涅的沉睡的维纳斯,以宁静的大自然为背景,比例匀称、金黄色的人体流露出纯真的情操。整个人体由宛转的弧线构成,给人柔顺的感觉。沉睡的维纳斯明净的前额、舒展如弓的双眉、温柔下垂的双睑,精巧动人的嘴唇从这妙不可言的艺术形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这完美的躯体里活跃着一颗冰清玉洁而又明朗的心灵。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安闲舒适的现实生活描写,又是一曲超越现实生活的理想境界的热情颂歌。 提香早期的作品人间的爱与天上的爱已鲜明地展示出提香的独创性。裸体女子与着衣女子的神秘对比,风景中柔和宁静的调子,裸体的清新气氛,偏冷的服装上鲜明绚烂的色彩,都给人舒畅欢乐的感受,洋溢着生动的生命魅力。田园合奏是大家熟悉的一幅画,通常人们认为,画中的汲水女子是最美的形象。提香驾驭色彩的能力可以和米开朗基罗驾驭素描的能力相匹敌。尤其是他的肖像画,严格写实的造型,鲜艳亮丽的色彩,深入刻画人物的性格。 10、试举例说明尼德兰美术有何特色。 14-15世纪的尼德兰相当于今天荷兰、比利时一带,当时是欧洲北部工商业最发达的地方,政治归属比较复杂,有相当的自治权利,艺术比较繁荣。 一般说来,在掌握透视画法和人体结构方面,尼德兰画家不如意大利画家;而在写实的精确细微方面,尼德兰画家也有长处。文艺复兴之初,尼德兰的本地艺术属于哥特艺术晚期,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尼德兰艺术开始接受意大利影响。尼德兰人凡 埃克兄弟发明了油画技法,后来传入了意大利。凡 埃克有一幅可以看作是尼德兰绘画风格代表的画,叫做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这是一个婚礼仪式的场景描写,夫妇俩直立修长的形体和画面鲜艳的色彩,都是明显的哥特式绘画风格的延续,但画中极为细腻精致地描绘了许多小物件:小狗、拖鞋、苹果、蜡烛、镜子和念珠,这是画的主题“忠贞虔信的爱情、幸福美满的婚姻”的象征物,也是浓重的尼德兰风俗意味的表达。 11、简述当代中国画创新的几种类型 、以古开今型以继承为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均在大胆突破传统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中西融合型吸收外来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如徐悲鸿融形体素描于中国画,林风眠等到将光与彩色与中国的写意相结合。 、师法自然型继续前人传统,但更注意面对现实生活之所得,如李可染从投身自然山川中寻得独特乐趣,并探索出表现自然山川的独特方法。 12、试述建筑、雕塑、绘画 的区别 、建筑、雕塑、绘画都是造型艺术,但雕塑、绘画是“纯艺术”,建筑则具有双重属性,它首先是物质性的,其次才是精神性的。 作为在二度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以其实体的平面性而有别于雕塑和建筑。 、作为立体造型的雕塑,其主要语言虽是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空间变化,但它在多数情况下不象建筑那样具有中空的空间和空间艺术特征。 13、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表现了作曲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五交响曲是第三交响曲之后又一部英雄性、史诗性的作品。贝多芬说他的第一乐章的主题动机是“命运在敲门”,因而后人将这部交响曲称为命运交响曲。“命运”这个主题是指当时德国社会令人窒息的封建势力,贝多芬号召人们起来和“命运”抗争。他揭示的“通过斗争,达到胜利”是指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和斗争上升到欢乐和胜利。贝多芬曾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部命运交响曲就是以这一中心思想为出发点,为紧紧抓住“命”这个主题,贝多芬在交响曲中采取了以下做法:第一乐章“命运在敲门”的动机是贯穿整个乐章的基本种子,在各个乐章中得到不同情况的贯穿发展,是整个交响曲发展、连接统一的枢纽。在各个乐章之间互相引用彼此的主题,使结构极为严谨。 我们选听的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奏鸣曲式。“命运在敲门”的动机开始,发展成为惊慌不安的主部主题:这个由主部动机派生的主题抒情如歌,象是在诉说、讲理。但这些终于让位于一个充满暴力的乐句,“命运”的阴影再度出现,提醒人们斗争还将是十分尖锐的。第一乐章揭示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展现了一幅宏大的斗争画卷,象征着人民的伟力和巨大的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黑暗发起冲击,但若要胜利则需要一段艰苦的过程。 如果说第三交响曲描写英雄个人,那么第五交响曲则是写的“群像”,歌颂了战胜黑暗的伟大胜利,“而贝多芬就是在这部交响曲上成为一个巨人的”。第五交响曲是继第三交响曲之后,最能代表贝多芬的辉煌艺术风格的作品。通过从“英雄”到“命运”的创作,贝多芬完成了交响乐创作的一次伟大革新,使交响乐的庞大结构服从于一个主题,赋予交响乐以浑然一体的雄伟气魄。 第五交响曲全曲共设四个乐章,三、四乐章通常连续演奏。整个作品的创作思想概括地传达出来就是:英雄经受了沉重的考验;英雄与人民联合起来克服一切困境;胜利的欢乐和庆祝。 14、试比较故事影片(不含舞台艺术片)中的表演与话剧的舞台表演的异同 、故事片中的表演与话剧的舞台表演一样,演员都是按剧本规定的情境和角色的思想感情,运用语言和动作创造角色形象,并与编剧、导演、音乐、美工等密切合作,体现剧本的内容和主题。 、由于舞台表演是在剧场上完成的,为使观众看得清、听得真,故要求话剧演员语言和动作的表演幅度大,有所夸张和强调;而故事片中的表演则是在逼真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的,故要求电影演员语言和动作的表演生活化,更加逼真和自然。 、由于舞台表演是在规定的有限时间里集中完成的,故必须按照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线索进行表演,一气呵成,才能塑造好角色形象;而故事片里的表演是在长时间里分若干拍摄镜头完成的,故演员的创造就成为零散的、非顺序的、随时变换幅度的表演形式。 15、你认为应当怎样看待现代主义美术思潮? 在现代主义美术思潮的演变中,我们看到,艺术中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个性与共性、风格特征的加强与消失、人性与机械性、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艺术的审美与反审美永远是使艺术家困惑并驱使他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传统美术以写实和模仿为基础,现代主义具有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现代主义艺术家们重视对原始社会艺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古风、欧洲中世纪美术的研究,虽然他们通常不直接描绘社会、人生,采用的语言有时是荒诞的、寓意的、抽象的,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与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积极与消极、希望和失望。这些正是现代社会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的写照。 16、为什么人们说毕加索的画开创了二十世纪的美术革命 17、赏析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18、赏析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 19、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哪些人?他们的艺术各有什么特点? 20、“蒙太奇”是怎么回事?电影泰坦尼克号(不熟悉这部影片的学员可以分析另外一部你熟悉的电影)哪些地方明显运用了“蒙太奇”?参考主教材电影部分凭印象答题。) 21体会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含义,谈谈你对“再创造”的理解。 (书P10,复P25)(较详,不用完全一致) 所谓“再创造”,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形象的诱导,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丰富或提炼着艺术形象。 、艺术欣赏的“再创造”首先表现在想象性上。 艺术欣赏的前提是艺术作品,欣赏者以艺术家已经创造好的艺术形象为欣赏对象,在接触艺术作品时,利用自己的审美感官把作品的形象体系创造性地呈现出来。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会在作品提供的背景下面充分地驰骋想象,欣赏者作为有意识、有意志的主体,总是能动地、积极地突破作品的制约和局限。凭借自己作为读者的主观意愿进行独特的想象。艺术作品的主体和形成主体的各局部都在欣赏者的感知中被选择和衡量,有的空白部分被加以补充和丰富。不仅如此,艺术欣赏还可以改变、再构建作品原有的艺术形象。欣赏者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形象。甚至能够对原来的艺术形象进行开拓、补充、再现,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艺术欣赏的再创造还表现在欣赏者的个体差异性上。 这一特征正是艺术想象性的必然结果。艺术欣赏的过程是我们感知形象、想象形象、再造形象的结果,每个审美欣赏者都有其不同的个性特征,所以对同一个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从本质上说,艺术欣赏活动是审美主体以自己感性的血肉之躯的各种感观看、听、触摸、体验的过程,因此主体的各种特殊心理活动,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在创造的想象中打下鲜明个性的印痕。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艺术欣赏的个性差异,也是每个欣赏者“再创造”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艺术欣赏的再创造性还表现在不同的欣赏者艺术爱好的多样性上 由于社会经历、思想意识和审美经验的不同,人们往往在欣赏中表现出爱好上的差异。有的人喜爱优美,有的人喜爱壮美,有人喜欢李白,有人喜欢杜甫。人们根本无法统一,也不需要强求一律。同是一幅名画,有人喜欢,有人就不一定喜欢,创作者没有被传统所束缚,欣赏者就更是表现出欣赏的多种取向。艺术欣赏的再创造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表现为时代的差异性。由于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审美趣味和现实课题,他们向作品提出的、并希望从作品中找到答案的问题都不同,所以在欣赏过程中作品的选择也会发生变化。由于时代的变迁,原来很重大的、特定历史时期的问题,可能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变的分量轻了、色彩淡了、意义小了,还有可能是相反的方面。 当然,无论艺术欣赏有多大的创造性,它都离不开艺术创作本身这一客体,无论怎样驰骋想象,也不可能抛开客观的艺术形象。艺术作品说到底,仍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哈姆雷特无论怎样也不会成为阿或贾宝玉。 22、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相互关系怎样,怎样正确理解艺术批评?(书P11,复P24)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则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 主要表现是: 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应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 23、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色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谈谈艺术风格的形成。 优秀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艺术风格包括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形象、意蕴的形成等方面。 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发现,是艺术家创作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们提倡艺术风格能够体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 24、以一部雕塑、建筑、电影、交响乐和绘画等艺术作品为例,结合优秀艺术形象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领会艺术典型、艺术意蕴的深刻内涵,并加以简要分析。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 艺术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它是一种艺术境界。 艺术意蕴即典型与意境的审美内涵。 艺术意蕴深藏于艺术形象之中,需要欣赏者去感受、体验和领悟。对艺术意蕴的把握是一个领悟的过程。举例2: 题目:以一部(座)雕塑、建筑、电影、交响乐或绘画等艺术作品为例,结合优秀艺术形象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领会艺术典型、艺术意蕴的深刻内涵,并加以简要分析。 回答问题的思路: 1、首先选择要阐述的艺术种类; 2、明确艺术典型、艺术意蕴的基本概念; 3、艺术典型和艺术意蕴与民族精神、时代特点紧密相关,这需要加以说明; 4、领会的内容可以不详细阐述,落脚点应放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特点上。即所选择的艺术种类在内容层次和典型意义方面的分析是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