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5012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20世纪60年代末,在经济上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B日本C法国D中国2 . 反映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万隆会议 非洲独立年 纳米比亚独立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ABCD3 . 下列问题中最能体现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分赃性质的内容是A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B废除德国的义务兵役制C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D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承认波兰独立4 . 成立于1993年,促使欧洲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的组织是( )A欧洲联盟B亚太经合组织C联合国D欧洲共同体5 . 20世纪20年代以前,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过程。下列各项,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是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法国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6 . “赫赫英名庇护着你,安息在浩渺的烟波人民的憎恨已熄灭,而不朽之光却在闪烁。”这首诗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得知拿破仑于1821年5月5日在圣赫勒拿岛去世的消息后,于6月18日写的。普希金憎恨拿破仑对外国的侵略,但又用“赫赫英名”“不朽之光”来歌颂他,这是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A稳定了法国政局B扩大了法国的疆域C促进了欧洲商业发展D横扫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7 . 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行,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C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D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8 . 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D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9 . 沪宁城际、京津城际、京沪等高铁运营通畅,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A史蒂芬孙B瓦特C哈格里夫斯D富尔顿10 . “三角贸易”是由欧洲、非洲、美洲之间三段海路所构成的贸易航程。在中程部分交易的商品是A火器B烟草C黑奴D蔗糖11 . 长达百年之久的布匿战争交战双方是雅典波斯罗马迦太基ABCD12 . 近代以来俄国称谓经过了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联邦的变化,历史上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西方的和平演变C戈尔巴乔夫改革D八一九事件13 . 仔细观察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A奴隶制的存废问题B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C是否提高关税问题D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14 .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的活动,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有关的是ABCD15 . 这场战役历时10个月,是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双方死伤近100万,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这场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诺曼底登陆16 . 关于未来多极化格局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美、日、欧、俄、中、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B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美国实力的衰弱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17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B苏格兰人民爆发起义C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D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 . 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第一项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方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可见,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A建立并派出维和部队B促进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C设立反恐怖主义委员会D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19 . “哥伦布前后进行了四次前往美洲的航行,但都没有找到黄金、珠宝,或者香料、丝绸。结果令资助他的西班牙国王深感失望。”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当时的美洲没有黄金、珠宝B哥伦布历经千辛万苦才航行到美洲C哥伦布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D掠夺财富是哥伦布航行的直接驱动力20 . 下列事例中属于德日法西斯暴行的是国会纵火案 反犹狂潮 南京大屠杀 凡尔登战役ABCD二、综合题21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很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首先需要满足三个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年代180018201830185018601870产量1100174024004940800011000(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新的动力运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材料三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三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4)为了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由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涨海”“崎头”都是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称呼)-杨孚(东汉)异物志材料二:“万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汪大渊(元)岛夷志略材料三:郑和群礁有“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贝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携米粮及其他必需品,与渔民交换参贝。船于每年十二月或一月离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风起时返。”-1868年中国海指南材料四:三国(中、英、美)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开罗宣言材料五:美国军事行动以航行自由为借口,直接挑战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海洋权益。美国一直标榜对南海岛礁争端不持立场,不选边,但是美国军事行动彻底撕毁了其虚伪的面纱,美国已完全站到中国对立面菲律宾等声索国一边。美国已从“幕后”操控走向“台前”介入,已从“不介入”到“深度介入”。 -摘自新浪网2016年4月27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历史上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是?(2)材料三中提到的“郑和群礁”是南沙六群礁之一,你知道它的得名由来吗?记载这段材料的同一年世界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3)材料四中提到的台湾及澎湖群岛是在何时被日本侵占的?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了哪一阵营?(1分)随后又在哪一会议中攫取了中国山东的权益?材料中提到的“中华民国”是何时成立的政府? (4)根据材料五,思考影响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是什么? (5)面对现在错综复杂的南海形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23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材料二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材料三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材料四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材料五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据保罗富尔文艺复兴请回答: (1)材料中的“春风”指的是什么?这股所谓的“春风”是从什么时候首先在哪里开始刮起的?这股所谓的“春风”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3)就材料四所说文学、艺术方面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指出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股“春风”对欧洲有何影响?(5)材料五与前四则材料中哪一则有矛盾?表现何在?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