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洋浦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4174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洋浦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南省洋浦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南省洋浦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洋浦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4.本卷考查范围:必修3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曾经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社会现实C 人与社会的和谐 D 人的生命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李斯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台词。其中合适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3. 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汉武帝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地位的变化取决于( )A.儒家思想的自我更新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C.思想大一统的趋势 D.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4.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去长安投考太学,他准备考试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 B.春秋 C.礼记 D.韩非子5.李贽抨击理学家:“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下列对李贽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对绝对权威 B.否定儒家思想 C.批判理学家虚伪 D.挑战正统思想 6.下列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评价最确切的是()A.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B.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C.是“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新思潮的萌发 D.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7.柏拉图批评雅典人只是专注于“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的最高修养”。这反映了苏格拉底的人生目标是( )A.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B.与雅典民主政治格格不入的C.与雅典社会的本质冲突的 D科学与民主的尖锐对立8.布洛克曾经说过:“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直接沟通,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北欧地区是必然的 B宗教改革大量吸收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 D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9.“将达尔文的学说应用到社会舞台的做法,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观点的是( )A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B以俾斯麦“铁血政策”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勃兴C经济生活中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D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10.“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卢梭的这段话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C.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个人意志凌驾于公共之力之上11.对联,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以下对联和“诗圣”有关的是( )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B“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C“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D“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12.老人与海十日谈红楼梦物种起源四部书在1986年被法国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诗歌、剧本、散文、小说 B海明威、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C体现现代主义、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D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歌颂民主自由13.章实斋云:“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即史料)。”史料的价值有高低。近年来,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李鸿章的争议颇多,以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是 A. 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文革”中出版李鸿章反动言论C. 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 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14.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运动的缺陷是( ) A.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B.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传统文化 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 D.没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15.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A.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C.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16.毛泽东曾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古语来形容中国革命的道路。这一“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点燃于( )A.北京 B.武汉 C.井冈山 D.遵义17.“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 )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提出真理标准问题 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A. B.来C. D.1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社会主义建设问题C.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19.“百家争鸣,这是两千年以前就有的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会越来越多。”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和新中国“百家争鸣”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都主张无限制的思想自由C都是西方思想影响的结果 D都是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 20.土耳其开国总统凯末尔认为:“一个国家不论在战场上取得多么辉煌的胜利,如果没有知识大军,这个胜利成果就不能巩固和持久。”下列发生在中国的史实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C恢复高考制度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1.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原来在学校里的名字是胡洪骧。有一天早晨,我请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深受当时风气的影响,想了一个“适”字。我很高兴,就用“胡适”二字。胡适所说的“当时风气”应该是()封建伦理道德遭到批判,三纲五常的束缚开始摆脱B维新变法兴起,“民主与科学”的呼声趋于强C推翻封建帝制,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D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强音,“物竞天择”思想被宣传22.牛顿说:“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材料反映了牛顿()A.质疑上帝的作用 B.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C.思考人生的价值 D.强调对上帝要诚实23. 它“是近代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它覆盖了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它”是()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24. 1802年到1804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三交响乐,准备献给让他寄予崇高理想的拿破仑,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他狂怒地喊道:“他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这表明贝多芬的“崇高理想”是()A共和主义 B自由平等 C民族平等 D分权制衡25.电影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不包括( )A.电气时代科技的发展 B.商业利益的驱动 C.知识经济的到来D.人类的精神需求 第II卷 非选择(50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三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 王阳明全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4分)(3)材料三的思想与材料二有何不同?(6分)27(17分)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息息相关,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就自然科学的表现形态而言,有三种不同层次的类型:一是科学精神;二是科学知识;三是科学应用。15、16世纪以后的西方,就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趋向而言,主要是在科学精神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探索自然规律以表现人的价值和能力,尊重客观规律以准确揭示自然发展的因果关系,只相信事实不迷信权威,只相信相对真理不承认绝对真理等。马世力世界史纲材料二 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同西方各国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中国式传统的即古代的科学技术领域步履蹒跚的前进,而西方则是摆脱传统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不利局面,开辟近代科学技术的新天地,从而实现了从落后到先进的突变。15世纪以后,中国同西方在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处于落后的地位,既有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差异,也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思想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原因。马世力世界史纲材料三 1927年5月国民政府决定设立中央研究院,次年6月正式成立,蔡元培为院长。中央研究院是当时的国家最高学术机关。(民国时期)我国主要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有:数学方面,如陈建功对富利埃级数的研究,苏步青对微分几何学的研究,华罗庚对解析数论的研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工业化学方面,侯德榜发明了新的制碱方法,这是中国人对工业化学的具有国际声誉的贡献。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16世纪以来西方在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应用上的重大进展(7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差异”指的是什么,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思想意识形态分析中国社会的哪些现象使得15、16世纪以后中国同西方在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处于落后的地位的原因。(5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科技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5分)28(19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三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1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4分)(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2分)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海南省洋浦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BBDADABCBDC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CCCBADDBAAC二、非选择题26.(1)继承和发展圣人的学说,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的目的。(4分) (2)朱熹肯定了“理”的绝对性和神圣性,而实际上就是肯定了“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因此,他实际上是要求人们恪守三纲五常,认为如此就会天下太平。(4分) (3)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而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因此,在认识论上,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即通过内心感悟就能“致良知”,而理学则强调“格物致知”。(6分)27.(1)科学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和理性精神的传播(2分);科学知识: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生物进化论的创立,相对论学说的创立等(任意两点)(2分);科学应用: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3分) (2)差异: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总结,西方科技注重实验和理论创新。(2分)原因:社会经济:古代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文化教育: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古代教育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意识形态:长期居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追求道德之善而不求科学之真。(3分) (3)有利条件:民国政府重视科技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精神得到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成果的不断传入。(3分)不利条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2分)28.(1)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1分)思想: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4分)(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1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4分)(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分)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4)共同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分)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