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理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4140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涧县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历史试题(理科)班级 姓名 学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所有题目在答题卡上做答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60分)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B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2“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3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A兼爱 B以礼入法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6.某版本高中历史课本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第1课 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2第2课 宋明理学7第3课 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12第4课 礼制规范17第5课 儒家文化的传播22A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B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C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 D宗法对古代观念的影响7明万历年间,福建建阳双峰堂刊刻、贩售的话本小说水浒志传评林插图多达1216幅。由此推断,该书定位的读者群体最有可能是A声名显赫的达官贵人 B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 C文化层次较低的市民 D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8.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A“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 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10甲午战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 B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 D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 11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A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C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121902一1904年中国翻译外国论著533种,其中英文书89种,德文书24种,法文书17种,日文书321种。据此推论较为合理的是A日本是西学东渐的主要桥梁 B中国人开始自办近代报刊C南京临时政府保障出版自由 D思想界存在全盘西化的倾向13.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4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是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此番话表明孙中山A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B发展了“民族主义”的内涵C正式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D着手进行国共合作15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1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17下列歌词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历史的是A“工友农友真英雄,走上雄伟的井冈山”B“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C“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D“建设的时候跟着毛主席,加速建设社会主义” 18.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1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20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1“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提出于A“一五”计划建设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22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3要研究古希腊的智者运动,首要障碍是任何智者的著作都未能保留下来,我们往往通过苏格拉对他们的论述还原他们的主张,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A客观的,因为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B准确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雅典C错误的,苏格拉底的对他们论述不是史料 D片面的,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念有冲突24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冲击B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C15、16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D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逐步摆脱天主教会的统治25“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C增强了宗教改革引发的信仰苦恼 D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26伏尔泰认为,上帝是世界这架机器的设计师和建造者,但是在一次创造活动之后,就不再干预世间的事务了,上帝命令一次,宇宙永远服从下去。这说明他A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B借助教皇挑战君权 C主张强化世俗权力 D反对天主教会权威27.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们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说28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指出:“绝对时间既无时间价值,也无科学价值,没有一个人提出证据说他知道关于绝对时间的任何东西,绝对时间是一种无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这一观点A验证了伽利略有关运动的观念 B促成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C推动了爱因斯坦物理学的研究 D启发了普朗克量子假说的提出29.下面左图是北宋四川盐亭人文同的绘画作品,右图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家索的绘画作品。认真观察这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30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文化交流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依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较大的传播工具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大题(其中31题15分,32题10分,33题15分,共40分)3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屏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三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4分)(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与当时欧洲思想发展的相同之处是什么?(6分)(3)据材料三,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的称呼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变迁?(5分)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当时一般人都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6分)33(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l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l 材料三 商鞅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l 材料四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史 l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8分)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CBAACA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DBCBADD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DABDCCDA二、大题31(15分)(l)现象:百家争鸣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萌发。(4分)(2)表现: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2分) 相同之处: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批判了君主专制。(4分)(3)称呼演变:夷学西学新学。(1分)心理演变:从对西学的鄙视、偏见到对西学的认同再到对西学的褒扬。(4分)32(1)变化:肯定西方生活习俗,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4分)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想的不断传播;临时政府颁布的革除旧习俗的法令;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3(1)不同:商鞅:君臣共同制定法律;梭伦:公民参与法律制定。(4分) (2)条件:商鞅:军功;梭伦:财产。(2分) 共同作用: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或者削弱了贵族的特权)(2分) 不同作用:商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梭伦: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政。(4分) (3)商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梭伦: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答出一个2分,答全得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