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4134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重点班中期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 1、本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请将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请工整书写,字迹漂亮,卷面整洁。3、现在就请用你的智慧和细心开始吧,相信你一定会最棒!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埃博拉病毒为何难“破”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引起全球关注。但其实,人类早在1976年就发现了埃博拉病毒。近40年过去了,科学家为何仍未研发出针对这一致命病毒的特效药物或疫苗?破解埃博拉到底难在哪里?首先要从埃博拉病毒说起。这种病毒很难对付,对实验室中的培育环境要求极高。相关实验必须在高安全防护措施的实验室中才能进行,而具备这样条件的实验室在全球范围内数量有限。其次,埃博拉虽然是一种致命病毒,但客观地看这种病毒其实很少见,它的传播范围基本上就集中在西非地区,很多人以前甚至没听过这个病名。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所言,“由于史上埃博拉病例出现不多,此前医学界并未像研发艾滋病疫苗一样存在迫切压力。”而且埃博拉疫情的暴发时间不规律,不像某些病毒性传染病有特定的季节性,因此也就无法预知和防范。这就导致研究人员测试新疗法的机会也相应减少。此次西非三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暴发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埃博拉疫情,截至目前报告的确诊和疑似病例总计1000多例,这与常见的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相比,规模要小得多。而此前许多年,埃博拉在西非地区基本上只是零星感染。此外,缺乏经济效益也是针对埃博拉的特效药物或疫苗迟迟无法研制出来的原因之一。埃博拉药物或疫苗研发需要巨额资金,其销量却很有限,肯定没有私人企业愿意投资。英国雷丁大学病毒学家本诺伊曼就说,“做埃博拉这种研发,对于任何一家医药公司来说,从经济角度看都是不可行的,因为企业要考虑到经济利益”。目前,主要是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的政府在资助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而发达国家政府资助相关研究并非因为这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往往是出于防范生化袭击的考虑,其成果也很难扩散到企业。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或疫苗研发一直进展很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就曾表示,至少一年内不会出现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有效疗法和疫苗。直到这次西非暴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相关的研发才开始加速前进。盘点全球,目前正在研发的少数几种埃博拉药物或疫苗,主要集中在美国,但尚无一种完成严格的临床试验。据媒体报道,美国陆军资助研发的一种埃博拉药物已经在猴子身上显示出理想效果。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传染病专家弗雷德海登谨慎评价说:“这种药物应该能行,因为动物模型显示有效,但是,除非在人体中进行临床试验,否则谁也不知道。”至于疫苗,美国政府资助研发的一种疫苗虽然已经在灵长类动物中取得了理想效果,但人体注射后效果如何、安全剂量是多少尚不可知。加拿大一家公司与美国政府签署了1.4亿美元的合同研发埃博拉疫苗。但早前,他们在健康人身上进行接种试验时,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叫停,理由是还需提供更多疫苗安全信息。眼下,医务人员面对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能做的就是:减轻高热、呕吐、腹泻等各种症状,保证患者不脱水。埃博拉病毒虽然致死率高,但如果感觉不适时及时寻求医疗救治,有些患者仍有机会康复。那么这些尚未经过大规模人体临床试验的药物或疫苗,在当前西非疫情大暴发之际能先行使用吗?对此科学家分歧严重。病毒发现者之一、现供职于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彼得皮奥特认为,鉴于这次西非疫情史无前例,应该认真考虑是否采用试验性药物或疫苗。但也有很多专家表示,使用任何尚未经过大规模人体临床测试证实安全性的疗法或疫苗,都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而且很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世卫组织发言人哈特尔也说,目前阶段,世卫暂无计划要推动在西非疫区投放任何试验性药物或协助开展任何临床试验。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埃博拉病毒难“破”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埃博拉病毒对实验室中的培育环境要求极高,但在全球范围内能够提供这样条件的实验室明显不足。B埃博拉病毒传播范围基本上就集中在西非地区,很多人以前甚至没听过这个病名,更不用说研究了。C埃博拉不是季节性暴发病毒,研究者无法准确预知和防范,导致测试新疗法的机会也相应减少。D正在研发的埃博拉药物或疫苗主要集中在美国,且只有有限的几种,还尚无一种完成严格的临床试验。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常见的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相比,虽然西非三国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总计已经1000多例,但规模仍然显得小得多。B这次西非暴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使得相关有效疗法和疫苗研发开始加速,这使得一年内攻克这一难题成为可能。C由美国陆军资助研发的埃博拉药物虽然在猴子身上实验效果理想,但在人体之中临床试验效果如何仍有待验证。D虽然彼得皮奥特提议应考虑是否采用试验性药物或疫苗,但很多专家认为,盲目使用,不仅不符合伦理道德还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经济利益考虑,任何一家私人医药公司要研发需要巨额资金而销量有限的埃博拉药物或疫苗都是不可行的。B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资助埃博拉病毒研究的初衷并非是要治愈这种传染病,往往是出于防范生化袭击的考虑。C研究发现,虽然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但患者只要被及时救治,就一定有机会康复,重显生机和活力。D虽然西非埃博拉疫情严重,但世卫组织仍没有将在此疫区投放任何试验性药物或协助开展任何临床试验列入计划。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猎,虎虓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同,奇之,署为队长。数御寇有功,当得官,以父贫,悉受赏以养。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奋勇跳荡,敌骑辟易十里。寇营野马川,克日战。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芳战益力,寇乃去。累迁指挥佥事,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已,袭寇有功,进二秩,为右都督。寻以功进左,赐蟒袍。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马太师也!”连却。四十五年七月,辛爱以十万骑入西路,芳迎之马莲堡。堡圮,众请塞之,不可。请登台,亦不可。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明日,芳蹶然起,乘城,指示众曰:“彼军多反顾,且走。”勒兵追击,大破之。芳有胆智,谙敌情,所至先士卒。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家蓄健儿,得其死力。尝命三十人出塞四百里,多所斩获,寇大震;芳起行伍,十余年为大帅,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石州城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论死,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敕戒谕。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识者多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九)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B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靡至 C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D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对应着一个年号。如文中的“嘉靖”即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厚熄的年号。B“署”有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之义,文言文中假、代、摄、权、行等字皆有相似的含义。C“太师”一职为周代首设,后世多作为重臣的加衔以示荣宠,并无实职。D“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后世多用“行伍”泛指军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马芳年少英勇,事亲至孝。马芳年少时被北寇掳去做了牧童,后在危急时刻,一箭射杀猛虎救了俺答,俺答让他随侍左右;他把抗敌所得封赏都拿来奉养父亲。 B马芳巧破敌谋,名震边陲。威远之战,马芳识破敌人诡计,将计就计大破敌军;界岭口之战,敌寇初以为马芳不在,后来见到他就惊吓而退。 C马芳智勇双全,多次建功。马莲堡之战,马芳先采用疑兵之计,大开堡门,通宵鼓噪,次日中午又卧床不起,麻痹敌军,最后一举击破敌人。 D马芳身先士卒,宽以待人。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而面对不知感恩的旧部田世威,他也不计较,知道这些事的人很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5分)(2)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秋前风雨顿凉 范成大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8、诗中哪些地方具体体现了题目中的“顿凉”?(6分)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描写农村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诗句是“ ,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暮江秋色图”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千古名句是“ , ”。(3)在逍遥游中,庄周认为如果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 ,”,就可以“无所待”,达到逍遥游的境界。(4)长恨歌中从正侧面写杨玉环貌美无比的名句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4分)生 (沈从文)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小小热闹粘在那里。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他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大学生笑了,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第二个人跑来了。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闲人聚集得越来越多。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小小的结束了。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众人又哄然大笑。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希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晕了过去,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也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查觉了头上的烈日,渐渐散去了。场中剩了七个人。老头子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老头子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作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已空无一人。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中多次描写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这说明傀儡”王九”不仅是老头子表演的道具,更是老头子儿子的替身,是孤独人生的寄托。B老头子在闲人们纷纷离开时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有趣、认真的表演吸引挽留闲人,另一方面也借摔倒来发泄心中的苦痛。C小说中的闲人们从”嘻嘻的笑着”到”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再到”众人又哄然大笑”,作者通过接二连三的笑声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这群看客的百无聊赖与冷漠无情。D小说结尾交代老头子之子王九被人致死已有十年,但老头子十年来表演的傀儡戏中一直让王九在相拼中胜利,作者同情中又有对其人其行”怒其不争”的批判。E作者语言朴实,用从容淡然的笔调叙说了一个老卖艺人的悲苦人生,然而平静的文字下却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感喟和悲悯情怀。小说主人公老头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6分)小说题目“生”是解读作品主题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你从这个主题中又获得什么人生启示?(8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安倍晋三谈及钓鱼岛主权问题时,却表示“绝对不会向中国退让一厘米的土地”,其危言危行必将加剧钓鱼岛危机。B“哗、嘭嘭”这是9月16日午间强台风“海鸥”飞临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港时,扶摇直上、海浪涛天、船只相撞带来的巨响。C山西作家玄武的一系列代表着不同探索方向的散文,不落言筌,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叙述风格,展示了中华民族质朴传统与西方文化对话和融合的魅力。D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学阶段,消费观教育不可忽视。中学生能否自觉抵制不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树立了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B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现象,促使皮肤美白细腻,因此具有一定的美肤美容。C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不是私家小路,而是一条开放共赢之路;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D中国有繁荣的互联网经济,世界互联网企业前10强中国有4家,仅电子商务交易额一项今年已超过2万亿美元左右,而且还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_,_。_,_,_,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 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 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A B C D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高考作文要有读者意识。平时作文, 是写作者自赏, 是小范围好友传阅, 是通过发表让公众了解,文章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力的, 读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考扬作文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戴着镣铐的舞蹈,考生要有读者意识。考场作文的读者,就是那个未曾谋面的阅卷老师。其读者的特殊性 决定了写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树立读者意识的必要性。A无论还抑或因此不仅而且B既/也所以不但还C不管也还因为既又D/还又因而不仅而且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古代经典,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古代经典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腹有诗书气自华”,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与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并且,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古代经典对社会而言, 。17下面是某高中语文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5分)五、写作: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男孩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 (D项,误将结果当成原因。选项说的是埃博拉病毒难“破”导致的结果而非原因)2B (B项,未然变已然。文章中是“至少一年内不会出现”,选项中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成为可能”)3C (C项,表述绝对化。原文是“有些患者仍有机会康复”)4C 5A 【解析】一个皇帝的年号可以有一个乃至多个。6D 【解析】“每次出战”不准确,“识者多之”的“多”为“赞许”之意。 7(1)(5分)马芳了解敌人诡计,用一百骑兵迫近敌军埋伏的地方,将精兵分成三部分,依次攻击敌人。(关键字词:“薄”、“军锐”、“以次”各1分,句子通畅2分) (2)(5分)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寻”1分,“除”1分。“东宫”1分,“陨首”1分;语意1分。)【参考译文】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时被北方敌寇掳掠去,让他放牧。马芳暗中用曲木做箭弓,削成箭习射。俺答打猎,猛虎在他前面怒吼,马芳一箭将老虎射死。于是俺答授予马芳上等弓矢和好马,让他在身边侍候。马芳佯装为他所用,却暗地从小路逃回。周尚文镇守大同,对此感到惊奇,让他代理队长。数次抵御敌寇有功,应授官职,而他因为父亲贫困,接受全部赏赐来侍养父亲。嘉靖二十九年秋天,敌寇侵犯怀柔、顺义。马芳驰马斩敌将,授职为阳和卫总旗。敌寇曾经侵犯威远,在盐场埋伏骁勇骑兵,而用二十骑兵挑战。马芳了解敌人诡计,用一百骑兵迫近敌军埋伏的地方,将精兵分成三部分,依次攻击敌人。军队奋勇跳跃,敌军骑兵惊退十里。敌寇扎营在野马川,约定作战日期。马芳估计敌寇要逃遁,急忙趁机攻击,斩杀很多敌人。众人正要庆贺,马芳立刻鞭打坐骑说:“贼寇来了。”催促士兵扼守险要之地,而自己断后。不久,敌寇果然聚集冲来。马芳战斗得更加尽力,敌寇最终退去。多次升迁到指挥佥事,又因军功,越级提拔为都督佥事。不久,攻敌有功,晋升两级,担任右都督。不久因军功再提拔为左都督,被赏赐蟒袍。三十六年,马芳改任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兵逼近界岭口,马芳和总兵官欧阳安歼敌数十人,俘获骁勇骑兵猛克兔等六人。敌寇不知道马芳在,马芳脱下铠甲给他们看,都惊恐地说:“这是马太师!”于是退去。四十五年七月,辛爱率十万骑兵入侵西路,马芳在马莲堡迎击他们。堡墙坍塌,众人请求堵上它,马芳不同意。众人又请求登上高台,马芳也不同意。马芳下令打开城堡四门,偃旗息鼓,寂静得就像没人一样。等到天黑,火光冲天,通宵鼓噪。马芳躺在床上,到中午也不起来,敌人骑兵窥探的人接连不断,没人能猜透他要干什么。第二天,马芳突然一跳而起,登上城头,指着敌人对众人说:“敌军多回头看,将要逃跑。”他率兵追击,大破敌军。马芳有胆有智,了解敌情,所到的地方都是身先士卒。一年之中多次出师捣毁敌巢,有时亲自督战,有时派副将督战。马芳家里养着健壮之人,得到他们效死力。他曾经命令三十人出塞外四百里,斩杀俘获很多敌人,敌寇非常震恐。马芳出身士兵,十多年后成为大帅,身体受伤几十处,以少击多,没有不大胜的,威名震动边陲,是一时将帅之首。石州城被敌寇攻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被判死罪,马芳请求停止荫封自己的儿子,来赎二将的罪,被御史弹劾,皇帝下诏告诫训谕他。后来田世威又任将领,对待马芳很刻薄,马芳不与他计较,知道这事的人都称赞马芳。8. 【参考答案】前三句体现了“顿凉”:“如约不须催”,秋天如约而至,说来就来;“两快哉”,风雨迅疾到来,天气瞬间变凉;“暑光如寇退”,暑气像盗寇逃跑一样迅速消退。9、【参考答案】 通过写秋天风雨到来,暑气消退,表达了诗人对天气“顿凉”的喜悦之情;诗人不在意晚年暮景的到来,饮酒、作诗、读书,体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4分示例:示例一:首联写秋天匆匆而至,颔联亦写暑光退去,写出了对秋天凉爽的喜爱;颈联凭酒作诗,凭书度日,后文再写诗人相信明天天气“更凉”,抒发了作者的洒脱乐观之情。 示例二:诗的前两联描述了酷暑刚过,秋凉将至的闲适惬意;由于天气渐好,作者病弱的身体也投入诗作当中,表达了作者豁达的心境。 示例三:诗歌通过写秋天如期而至,夏天炎热退去,诗人饮酒作诗感到无比舒适,表达出诗人生活的悠闲自得以及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示例四: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到来将暑气吹散,表达了诗人对秋来的喜悦之情;通过写酒杯触动诗情、打开病眼读书、及透过云朵卜出明天天气更凉,表达的对生活的乐观。 【赏析】秋前风雨顿凉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秋天匆匆而至,颔联亦写暑光退去,写出了对秋天凉爽的喜爱;颈联写诗人凭酒作诗,凭书度日;尾联写诗人相信明天天气“更凉”,抒发了作者的洒脱乐观之情。全诗通过写秋天风雨到来,暑气消退,表达了诗人对天气“顿凉”的喜悦之情,诗人不在意晚年暮景的到来,饮酒、作诗、读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10 (1)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3)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4)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11.AE(B的错误是老人摔倒并不是为了吸引挽留闲人,也不是发泄心中的苦痛,是以这种“绝对而虚幻的胜利”表达他对孩子深沉的爱;C的“冷漠无情”看不出来;D中作者没有“怒其不争”的批判)年迈,地位卑微孤独寂寞,悲哀,无人理解深沉的爱子之心。(答案为要点,学生作答时应还有相应的分析,只答要点不分析的酌情扣分。)结尾揭晓了老人行为的原因,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及小说的可读性,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分)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2分)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加重了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性。(2分)小说的主题:生的寂寞与孤独。表演傀儡打架的老头子,人们只见到他的可笑可怜,却没有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知道他喋喋不休与之说话的是他的儿子,没有人知道他的儿子已经死去,更没有人知道打死他儿子的就是那个赵四。他把一切埋在心里,让一切随着自己的年龄慢慢老去,这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寂寞。(2分)生的顽强。白发的生者只能借傀儡戏中王九的一次次胜利来纪念死去的儿子,那衰老身躯的吃力表演,便是寂寞凄凉之中慈父深沉的爱,这种爱支撑着他顽强的活下去。(2分)生的无常。赵四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也受着命运的拨弄,而且,他也像王九一样已经死去了。作者写的并不是王九和赵四之间的恩怨,而是在命运拨弄之无常躲藏的生的无常。(2分)学生所获得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2分)12. C (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A项“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此处望文生义。 B项“扶摇直上”,比喻仕途得意。属成语适用对象乱用致误。 D项 芝兰玉树:芝兰,香草;玉树,用玉做的树。比喻高尚人子弟,后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该成语不用于形容人的外在形态。)13. C(A项两面对一面。B项成分残缺,“具有一定的美肤美容”后应补上“功效”。D项重复多余,“超过2万亿美元左右”删去“左右”,“超过”“达”后接确数。)14. C15A(“无论”与后面的“都”照应,构成条件关系。“是还是抑或是”三句构成选择关系。“文章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力的”与“读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之间有因果关系,故用“因此”。最后两个分句之间有递进关系,故选用“不仅而且”。)16现在为什么还要阅读古代经典 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可以转变风气(本段中心话题是阅读古代经典的好处,所以句比较容易;句文中提示性语言也较为明显。)17高三语文复习分两个阶段:(1分)第一阶段进行专项复习,(1分)依次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训练;(1分)第二阶段进行综合复习,(1分)做综合试题,同时进行各专项二次强化训练。(1分)【解析】(本题最多得5分。每超3字扣1分,语言不连贯扣13分)18【材料分析】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当然,对于表现出不健康思想的文章,即使紧扣“自己”这一角度,也要从严扣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他人与外物的角度,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辩证思维的空间。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孩子却不听从,父亲生气也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惯例做事。毕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上的,看似违反常规,却不违反常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父亲有必要予以尊重,这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应该被扼杀,只要孩子的举动不违背常理,只要适合其成长轨迹都应该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导、鼓励。因此,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立意参考】切合题意和符合题意: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7)别人只是观众;(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0)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2父亲角度(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2)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3)要多考虑他人感受。3综合角度: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基本符合题意:不能辩证地看问题,只注意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偏离题意:对材料的理解发生偏差,只关注材料的只言片语,或无视材料,胡乱编造。【评分标准】一类卷(48分以上):符合题意。或结构精巧,或文采斐然,或论证严谨,或思想深刻,按54分向上赋分;若某个方面稍有瑕疵,则在48-54分。二类卷(42-47分):符合题意。语言通顺,内容较为充实,结构完整,卷面特别工整。三类卷(36-41分):基本符合题意。语言、内容、结构有明显缺陷。四类卷(35分以下):偏离题意。卷面脏乱,语言不通,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三者居其一者。其他扣分原则:缺标题扣2分;每1个错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赋分下降一个档次;文面不洁,字迹潦草者,赋分不超过36分;文体不明的,赋分不超过35;明显未完篇的文章,不超过35分;脱离材料,另起炉灶的,不超过30分;全文未提及材料(包括明引和暗引),赋分最高不超过42分;作文中使用外来词语或网络词语的,每使用一处扣1分,扣满5分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