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生产技术 标准编制说明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131382 上传时间:2017-09-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生产技术 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生产技术 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生产技术 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白水生姜脱毒 试管苗及 原原种生产技术 ” 标准编制说明 1、任务由来及说明 生姜是我市关岭、镇宁 、黄果树 等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我 院 2007 年到白水实地考察后, 发现白水生姜辣香味浓、产品质量品质均属上乘, 立即启动 白水 生姜脱毒快繁技术研究工作, 通过项目实施,集成 白水生姜 脱毒 试管苗及 原原种生产技术一套。 2016 年 1 月 5 日, 贵州省质监局发布关于征集 2016 年度标准化项目的通知,由安顺市农业科学院申请提出安顺市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生产技术地方标准的制定,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评审 同意立项,并于 2016 年 4 月正式下发省质监局关于 2016 年拟立项标准化项目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批准 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生产技术地方标准的制定。 2、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白水生姜在安顺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在周边县市、乃至全省周边享有很高声誉,每至收获季节,外地客商总会纷至沓来,前来进行生姜购销,有效促进了白水生姜生产和当地姜农的增收。 但 由于长期采用无性繁殖进行留种,生姜体内病菌病毒积累多、地块连作障碍连连发生,导致原产地白水生姜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同时受市场价格的影响,使生姜种植效益稳定性差,一定程度上挫伤了 姜农的生产积极性,影响白水生姜产业发展壮大。 近 年 年,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面积在逐年上升,有了初步的规范和发展,组培脱毒技术的应用对解决 白水生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拟通过“ 白水生姜脱毒 试管苗及 原原种生产技术 ”标准制订来达到对 安顺市白水 生姜生产 技术 的规范统一。 本 标准的制订 为安顺市生姜产品质量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适应了安顺生姜生产的形势需求, 对安顺 生姜 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 2016 年 6 月份开始,由安顺市 农业科学院 组织 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生产技 术规程 申报工作小组承担。 2 本标准制定严格按 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 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要求进行。 从接到标准的 制定 任务开始,参加编写的人员就开始收集国内有关 生姜脱毒种生产技术 标准的资料,随后召集了安顺市相关部门、部分 生姜 产品生产 代表、种植大户 的共同讨论, 结合安顺生姜 生产 的实际 决定将本标准起名为“ 白水生姜脱毒 试管苗及 原原种生产技术 ”,在广泛征求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经过 多 次讨论修改,完成了 白水生姜脱毒 试管苗 及 原原种生产技术 制订标准 草案 。 4、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白水生姜脱毒 试管苗及 原原种种生产过程中的术语、脱毒试管苗培育方法(包括茎尖分生组织热处理、脱毒试管苗离体诱导 、脱毒试管苗继代扩繁、生根培养、培养条件 ) 、 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 (包括 移栽前炼苗、 基质种类 、 大棚与基质消毒、 适期移栽、 苗期 管理、 肥水管理、中耕培土、病虫害防治 ) 、质量控制 、 适时收获与贮藏 等方面的要求。 安顺 白水生姜 是 优良小黄姜地方品种的代表 , 具有栽培 历史 悠久 , 品质优良、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在 全国生姜市场 享有盛誉。在 白水生姜脱毒 试管苗及 原原种生产技术 标准的制订中,我们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 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 5、标准主要条款、重要条款的说明 准名称 贵州目前对 生姜生产上 主要集中在 栽培技术研究 , 脱毒组培技术的应用广泛程度低,研究人员少,安顺白水生姜是典型的优良地方小黄姜品种,品质优良,有别于其他地方生产的生姜品种 。脱毒生姜生产技术尚属起步阶段,应用范围广泛程度低, 为了 突出 白水生姜小黄姜 的特质性 , 促进脱毒良种推广应用, 将标准名称 定为“ 白水生姜脱毒 试管苗及 原原种生产技术 规程 ”。 水生姜 品种 特性 白水生姜生长势强,茎秆粗壮,分枝少,叶色深绿,根茎节少而稀,姜块肥大,芽粉红色,黄皮黄肉,皮色光滑,姜汁含量多,肉质细嫩,口味辣,纤维少。 3 一般全生育期 200 d 左右,株高 80 90 株分枝 15 个 20 个,生长旺盛者可达 30 个,茎粗 右,辣香味浓,商品性佳。单株根茎重 800 g1000 g,重者可达 1500 g,姜球呈一字型排列。亩产 2000 3000 6、关于引用试验方法标准 本标准中涉及的指标均有相应国家标准,直接引用。 7、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 8、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意见分歧情况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 中没有重大 分歧 。 9、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本标准的 制定 , 使 白水生姜 生产技术规范管理程度和 产品质量控制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要求,有利于 提升种植户与技术部门在种植 管理方面的 规范程度和科技水平 。 本标准的 制定 ,规范了 白水生姜 试管苗 脱毒 快繁 技术、脱毒原原种生产 及规范管理 等环节,必将使 生姜良种生产技术规范 ,为 生姜脱毒生产技术 提供了更新、更全面、更科学的 理论 支持 ,为我市生姜生产提供脱毒良种,降低生姜生产中病害发生率和生 产成本,增加农民经济效益 。 白水生姜脱毒试管苗及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编制小 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