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与服务期末基本题目与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3770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管理与服务期末基本题目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区管理与服务期末基本题目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区管理与服务期末基本题目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社区管理概述 1.社区管理的含义,如何理解?答:含义;社区管理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理解;五个方面;一。社区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二。社区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三。社区管理的内容是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四。社区管理的性质是群众性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社区群众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五。社区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和社区居民的素质。 2.社区管理的运行机制。答:“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其中,广泛参与是社区管理体制的内核。广泛参与包括社区管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与参与活动的广泛性两层含义。第二章. 社区管理主体 1.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关系是什么?答: (一)应有关系。1、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非领导与被领导。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权,也不是基层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分支机构。故二者的关系不应是行政领导关系,而是国家机关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指导关系。关系体现:(1)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搞好组织建设。首先,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指导和帮助居委会搞好换届选举工作,选配好居委会班子;其次,指导和帮助居委会建立健全下设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妇女代表、民政福利、文教卫生等“六大”工作委员会;再次,指导和帮助居委会划分若干居民小组。(2)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搞好思想建设。采取多种办法与形式加强对居委会专职人员及各居委会成员的培训。(3)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搞好制度建设。街道办事处要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与工作制度;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做好考勤制度、例会制度和学习制度;以及制定居民公约和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的制度。(二)实际关系。1、理论与现实的错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居委会的工作只能向政府负责,而不是向居民负责。居委会成为基层政府的行政化组织。原因:旧的政社不分、以政代社的行政管理体制尚未根除;政府官员尚不能或不习惯对自治组织的工作采用指导方式,尚不能依法处理政府与委员会的关系。 2.居委会的性质和主要任务。答: 性质: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城市和农村居民按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宪法明确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居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组织和行政组织,它是具有一套组织系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国城市居民群众在本居住地域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服务自己的共同管理好本居住地区各项事务的组织,是人民群众直接管理自己事务的组织形式。现实:居民委员会成为了半行政性组织。任务:1989年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居委会的六项任务: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二.办理本居住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三.调解民间纠纷;四.协助维护社会治安;五.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与居民生活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安全防火等;六.向街道办事处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建议。现实:行政事务远远多于居民公共事务。第三章. 物业管理 1.物业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答:1、法律上的平等关系。两者是委托与受托的关系,无隶属关系,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2、经济上的交换关系。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有偿的物业管理服务,业主须支付管理服务费用。3、工作上的合作关系。业委会协助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工作,并对物业管理公司的重大管理措施进行审议。目前存在问题:1、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态度消极,怕被监督,被炒“鱿鱼”,拒绝或不支持成立业主委员会。2、业主委员会的作用未发挥到位。业主不愿担当业主委员会委员,产生难;有的虽然成立了,但形同虚设。 2.物业与居民委员会关系答:应有的关系: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不仅是相互支持、帮助的关系,而且具有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即居委会指导、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物业管理公司有义务接受居委会的指导和监督。现实中物业管理公司与居民委员会的矛盾:1、在物业管理型社区,有的物业管理公司拒绝在所管理的住宅小区设立居民委员会。“住宅小区可以不设居委会。”有的居委会受计划体制的习惯影响,滥用行政权力向物业公司发号施令,造成双方的摩擦和冲突。2、有的社区虽然建立了居委会,但居委会和物业管理机构各自为政,缺乏协调。3、在非物业管理型社区,居委会负担过重,行政性过强,自治功能弱。 3.社区管理与街道管理的区别答:一、社区管理与街道管理的区别1、管理主体不同街道管理体制是行政管理,管理主体主要是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而社区管理主体还有其他。2、管理对象不同街道:限于街道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和依附程度较大的居民委员会,而行政级别高于街道的单位及其居民,不属于管理对象。社区:地域化管理。对象覆盖整个社区。3、管理方式不同街道:行政性质,上下级之间命令与服从的方式。社区: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街道虽然也是管理的责任人,但采取的方式也与传统的命令方式有本质区别,主要以牵头、协调、全局把握、加强服务的方式。 4.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区别答:1、性质不同。社区:软件管理。形式、内容、渠道多样。物业:硬件管理。是不同领域中的不同性质的问题。2、地位不同。物业管理要听从和积极参与居民委员会的有关协调活动,接受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双重监督。3、管理主体不同。社区:多方组成。物业: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双方,共同行使业主自治管理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职能。4、管理内容不同。5、作用不同。第四章. 社区管理内容 (无)第五章. 社区教育 1.什么是社区教育?答:200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定义为: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以我国社区教育理念推行的转折为标志,我国的现代社区教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1992年,这一时期的社区教育主要体现为单向的中小学教育的社会化,以社区为载体推行青少年的社会之教。第二阶段以1993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区教育研讨会为标志,社区教育开始走向教育和社会(社区)的全方位结合。第三阶段是从本世纪初“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理念的提出为标志,社区教育实现了研究范式与内容的转向。社区教育所形成的寓教育于管理、服务、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大教育格局,是对单一学校教育的突破、拓展和延伸。它的主要功能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1向社区居民开放办学,教育的设施、场地为社区居民共享;2社区成人教育机构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准;3传播知识和科学技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担负社区通用性培训工作;4帮助社区提高精神文化建设的水平,改善社区环境;5推动各类教育发展,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一体化;6参与企业教育,共同建设和发展企业社区环境。 2.社区教育的管理组织和主体是什么?答:管理组织社区教育委员会。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与学校、社区、社会相互沟通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变了教育与社会、社区相互隔绝的状态,探索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新路子。主体:(1)政府(2)社区教育学校(3)驻社区企业(4)社区公益机构与组织(5)社区教育专业研究机构与组织(6)群众组织第六章. 社区文化 1.社区文化的含义答: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则专指社区精神文化。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 2.社区文化事业和社区文化产业的区别和联系答:社区文化事业是政府及其派出机构为满足社区成员休闲、娱乐、健身、求知、审美、交际等精神方面的需求而开展的福利性、公益性工作。社区文化产业是根据市场经济原则,由文化企业为社区成员提供文化消费供给,从而获得利润的经济活动。 3.如何发展社区文化?答:(开放题)推荐:1.通过抓组织建设,建立有序的社区文化工作机制。社区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和社区建设规划,量化硬件、软件指标,逐月、逐季考核,予以重点发展。首先要成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从事社区文化工作的人员,使之形成社区、矿区、小区三级联动的文化工作格局,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其次,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形成党委、支部牵头,相关单位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共谋发展的格局,不断把各项资源优势整合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不断发展。2.要抓好阵地建设,搭建良好的社区文化发展平台。社区文化阵地是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基本条件。为给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动空间,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要结合社区区域优势和实际,树立“共建共享、共促发展”的理念,建设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阵地。我们王石凹镇街北社区自成立以来,兴建了社区健身娱乐小广场,新建了阅览室和图书室,建立了文化宣传长廊。为开展社区文化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社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互助的良好功效。3.要抓好队伍建设,夯实社区文化建设基础。社区文化队伍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首先要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建中老年舞蹈队、秧歌队、锣鼓队、门球队,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单位组织的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其次要注重因势利导,加强指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到建设特色文化家庭中来。王石凹镇街北社区从2006年陆续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这一活动结合社区实际,吸引辖区住户积极参与,为社区的平安文化献计献策,为弘扬平安文化各树一帜。在2007年有20户平安家庭的典型代表受到了社区的表彰,使平安文化成为街北社区的特色文化。对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4.抓好活动创新,丰富社区文化内涵。活动是社区文化的生命。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成为精神文明的一种传扬形式,也成为社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逐步改变过去文化工作侧重搞娱乐活动的做法,注重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科教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利用社区再就业中心这一载体,为下岗失业人员举办各类培训班,解决就业问题;开展党员帮扶结对活动,弱势群体救助活动,开展廉洁文化进社区活动等,使社区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作用更加突出。5.抓特色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品位。要始终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开展不同主题、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不再仅仅限于繁荣文化、提高居民素质,它已打破了文化视角狭窄的格局,而是积极介入经济发展、邻里团结、拆迁拆违、维护稳定、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中,使社区文华具备盈实的文化内涵和魅力。第七章. 社区卫生 1.社区卫生的含义与内容(六位一体)答: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理解社区卫生服务:第一,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大卫生服务概念;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以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主,提供的是基本医疗服务;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以预防医学为导向,防重于治,主动性更强;第四,社区卫生服务具有连续性,是一个动态过程;第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办在社区,就近服务居民,并且其服务费用较为低廉,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可及性;第六,社区卫生服务更加具有公益性。是一项政府领导下,实行一定财政、政策扶持的社会公益事业。注:下面介绍一下六位一体,可以从六位一体方面理解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是指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 预防服务 包括传染病、非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即社区的一级病因预防、二级“五早预防”和三级的预后康复预防;非传染病预防即一级危险因素预防、二级早期疾病干预、三级防残预防;突发事件的预防是指对隐藏在“健康人群”内的、且能突然发生严重卫生问题的临床预防。2. 医疗服务 除在医院开展门诊和住院服务外,重要的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家庭治疗、家庭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3. 康复服务 对社区慢性病人进行医院、社区和家庭康复工作。4. 保健服务 对社区居民进行保健合同制管理,并定期进行健康保健管理。5. 健康教育服务 健康教育是实工作得以纠正。施传染病、非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预防的重要手段,很多卫生问题要通过健康教育。6.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对社区育龄人群的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进行指导。 2.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答:自己理解:社区医院对于救治病人在地理位置和抢救时间上占据着优越性。这对于急性病的治疗是个便捷。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居民区,将会大大方便居民对于基本医疗和慢性病的诊疗。国际国内相关研究表明, 社区卫生服务是减少区域卫生资源浪费, 确保提供低成本、经济有效的慢病干预措施及老年人医疗卫生保健的最佳途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一个版本:(1)方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2)社区卫生服务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有利于完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布局,提高效益,降低成本。(3)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降低医疗成本。(4)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另一个版本:(一) 合理分配卫生资源, 保障人民基本卫生需求社会卫生服务机构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覆盖广泛、方便群众, 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 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二)是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降低成本, 广泛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三)符合医院保险“低水平、广覆盖”原则, 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长久稳定运行, 起重要支撑作用。(四)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具体体现, 有利于党群干群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第八章. 社区治安 1.什么是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从原则、管理措施上理解)答:原则:1.依法治理原则。2.群防群治原则。3.“专群”结合原则。4.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原则。5.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原则。管理措施:(一)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实行领导责任制。1.健全综治领导责任制。2.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3.严格执行责任查究制度。4.加强督促和检查。(二)加强社区治安防范。1.严格社区治安防范管理,消灭犯罪死角。2.加强物业公司管理人员与业主委员会的防治工作。(三)加强宣传和教育。1.积极宣传社区治安综合治理,让人们充分认识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一方面,作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部门的各级政府与党委必须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另一方面,社区的基本组成元素,每个个体也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地投身其中。2.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第九章. 社区服务 1.社区服务的含义答:社区服务是指在党和政府的扶持和指导下,为满足居民的多类型、多层次需求,调动社区资源,依托社区,由社区机构和志愿者向社区弱势人群及广大居民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公益性、互助性服务的活动。 2.社区服务的内容答:第一种 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开展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大致分为:一是,一般家居生活服务。二是,社区环境综合治理服务。三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四是,社区生活服务。第二种 面向特殊群体,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社区福利服务。它可以分为:一是,为社区老年人服务。二是,为社区残疾人服务。三是,为社区优抚对象服务。四是,为社区未成年人服务。 3.社区服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答:两个答案,随便哪一个都行。第一个答案:(1)酝酿产生阶段(1983-1987)。1983年提出国家和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思路。1984年漳州会议明确了“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指导思想。1986年民政部门第一次提出了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的要求。1987年,民政部在武汉召开了部分城市社区服务座谈会,明确了社区服务的内容和任务,标志着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产生、兴起。(2)普及推广阶段(19871993)。城市社区志愿者出现,社区服务争取社会上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同年12月颁布城市居委会组织法,明确了“居委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3)巩固提高阶段(1993-至今)。1993年,民政部、国家计委、体改委、财政部等中央14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社区服务业的意见。标志社区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个答案: 第一阶段:1986年,民政部门积极探索社会福利事业从单一的、封闭的国家包办体制向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体制的转变,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地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第一次提出了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的要求。并且在武汉、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地开始选择一些城区和街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社区服务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社区服务的基本工作思路。 第二阶段,1993年,国家计委、民政部等中央14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社区服务业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明确了社区服务的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制定了相关的扶持保护政策,使社区服务逐步走上了全面发展的路子。第三阶段:2000年11月,“两办”23号文件下放以来,社区服务已从最初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办和职工福利向社会开放的一条新路子,向社会生活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和延伸,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4.社区服务的资源基础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有哪些?答:资源基础:(一)政府组织。(二)社区自治组织。(三)非赢利性组织。(四)企业组织。(五)专职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六)社区居民。各自作用:(1)政府组织;倡导者和动员者,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资金供给者。(2)社会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居委会是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的主要任务是主要有六项。社区居民大会:主要职能是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推荐选举产生社区协商议事会、听取和审议议事会和居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报告、评议物业管理公司工作、讨论决定社区建设重大事宜和社区管理机构重要组织人事变动等。社区协商议事会:从性质上看,它基本上是社区组织体系中的“议事机构”。 (3)非营利性组织;在社区服务领域发挥作用的非营利组织,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来自社区外部的非营利组织 。二是产生于社区内部的各类草根性质的非营利组织。 作用:首先为公民社会的建设提供基础。其次可以为社区服务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持.再次推动社区的发展。最后能够贴近居民的实际利益来开展活动。(4)企业组织;(5)专业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专职社区工作者:其主要部分是社区居委会及其党组织的专职人员,以及由街道或居委会聘任的专职工作人员。社会工作在我国已被正式认定为一种新职业,这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开始走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社区公共服务志愿者。(6)社区居民;社区居民是社区服务的重要主体。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单向服务。2.双向服务。3.通过“楼道关照”、“邻里互助”等方式广泛参加互助服务。4.通过参加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而为社区、为他人提供服务。5.社区居民以兼职人员身份,业余时间为社区提供一定的服务。6.以个体从业者身份,在社区内开办便民利民项目,提供社区居民所需要的经营性服务。 5.社区服务当中如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答:第十章. 非营利性组织 1.非营利性组织在社区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答:(1)非营利组织是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基金会、慈善组织、志愿团体、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邻里组织、老人协会等形形色色的非营利组织以其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组织的章程、活动方式推动社区的发展。(2)非营利组织提供着直接、具体和富有人性化的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社区化”:将社区照顾的责任从政府机构转移到非营利组织和志愿部门。(3)非营利组织对志愿者的吸引和动员能力,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激励民众参与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第十一章. 社区自治 1.居委会的自治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财产自治(2)选举自治(3)组织与管理自治(4)教育自治(5)服务自治 2.我国社区自治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答:1、社区居民自治缺乏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和空间。两千年专制主义的统治和建国后近半世纪的计划经济的恶劣影响。2、社区居民委员会高度行政化。居民委员会承担了政府及其行政部门下派的各种工作,基本上变成了一个行政性组织。3、“人治”色彩浓厚。如社区为协调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将物业公司的代表纳入社区居委会担任副主任(违反了居委会组织法规定的企事业单位不得参加居委会的原则);自治组织不依法构建,而是依靠社区内有一定威望的社区精英来维持,很多问题都是靠人际关系来协调。4、居民的参与率较低。5、新兴组织的冲击如业主委员会得到了居民更多的认同。6、资金缺乏社区居委会的财政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但目前的财政拨款与社区居委会承担的职能远不成比例。 3.社区自治的内容答:第十二章. 国外社区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1.国外社区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答:发展趋势;从微观层面:1、社区管理组织体系趋于自治化、公众化;2、社区经济管理趋于市场化、多元化;3、社区管理日趋法制化、规范化;从宏观层面:1、社区管理日趋全球化、国际化;2、社区管理逐步转向可持续发展战略;3、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越来越趋向融合。借鉴意义;(一)社区管理逐步向社会自治转化。首先要明确政府职能,政府职能在于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政社分开,社区组织不是政府的附属物。逐步形成社区居民自主管理社区事务,提高居民参与意识,通过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事务协商制度及选举社区领导人活动,提高社区的自治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民主程度。(二)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健全的法制是社区管理规范化的前提。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法制不健全。要尽快完善社区管理法规,以法律规定社区组织的职能,推动社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三)积极培育城市社区社会团体组织。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非营利机构,不仅承担社区的大部分管理与服务工作, 同时还能够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逐步实现社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政府、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介入社区发展事务的大量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四)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居民是社区的主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是社会责任和社会权利的统一,既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公共事务的一种责任,又体现了其在社区管理方面享有的权利。要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就要切实保障社区居民依法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让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居民的权利,对社区规划发展有自主权,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第十三章. 社区管理模式 1.四大模式的特点和做法答:沈阳模式:自治型。1、重新定位社区:小于街道办,大于原来居委会。2、重新划分社区:将社区划分为四种类型,“板块型社区”、“小区型社区”、“单位型社区”和“功能型社区”。3、创建社区组织体系:“一个大会,两个机构”。小结:沈阳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在组织构建方面模仿国家政权机构的设置及相互关系,创造性地在社区内设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自治的主体组织,并明确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武汉模式:在依照沈阳模式建立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后,明确转变政府职能:1、理顺关系。明确居委会与街道、政府部门的关系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不是行政上下级的关系。2、明确职能。居委会负责社区自治,不再与街道签目标责任状。3、政府部门面向社区,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将基层政府公务人员的工作延伸到社区。4、费随事转,责权利配套。5、建立评议考核监督机制。小结:坚持社区自治,以社区为平台,通过制度变迁,在每个社区范围内,建立了一种行政调控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结合、行政功能与自治功能互补、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社区治理模式。上海模式:行政侧重型模式。1、社区建设以良好的社区服务基础为依托2、社区建设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思路为指导。“两级政府”即市级和区级政府,“三级管理”即市级、区级和街道一级的管理体制。更侧重于在街道一级理顺条块管理体制,更好地加强和发挥街道组织的管理作用。3、社区建设以理顺街道社区管理体制为中心。小结:“上海模式”将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形成街道社区,并强调依靠行政力量,在街居联动的过程中发展社区各项事业。它具有明显的行政导向,强化了基层政府的功能,强调运用政府及其所控制的资源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整合,以构建“新政府新社区”。深圳盐田模式:“一会分两站”。1、社区居民委员会。2、社区服务站:(1)性质上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机构。(2)主要职责: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群众提供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残疾人服务、老人服务等社会公益性服务。(3)指导社区安老、助残、文体等各类社区服务组织和队伍开展活动。3、社区工作站。(1)性质上是盐田区政府社区建设委员会在社区的工作机构。(2)在行政上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管理,业务上由区民政局及相关职能部门指导。(3)主要职责:协助完成政府各职能部门交办的各项行政事务工作;“一门式”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政务服务;开展创建特色社区活动,探索具有特色的社区发展道路;对本社区公共事务进行日常管理;协助社区居委会处理各项居民公共事务。2.如何构建行政与自治双中心的运行机制?答:1、行政:一竿到底。社区自治虽然体现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但政府对社区仍然负有掌舵的功能,即支持、指导和协助社区建设的责任,承担社区公共产品生产的一部分费用,应把社区自治和社区公共服务的支出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以专项财政支出支持社区自治发展。2、社区自治。(1) 社区工作队伍的专业化保障机制(2)按照“政社分开”原则,将属于社会管理的事务交给社区管理。(3)政府管不过来、需要社区协助管理的行政事务应转移给社区,由社区协助管理。(4)社区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5)健全社区组织管理法律制度。3、街道办事处的改革思路:(1)保留街道办,改革街道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2)剥离街道办事处专业管理职能,推进政府部门专业管理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