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精细阅读精准表达 对点专练11 概括传主成就、特点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3694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精细阅读精准表达 对点专练11 概括传主成就、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精细阅读精准表达 对点专练11 概括传主成就、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精细阅读精准表达 对点专练11 概括传主成就、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点专练11概括传主成就、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红学泰斗”周汝昌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着,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着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相关链接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1.红学家梁归智用“痴人”形容周汝昌,他对红学研究的“痴迷”体现在哪里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_答案因痴迷红楼梦,他给书斋取名为“脂雪轩”。他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从1947年开始,他对红楼梦的研究长达60来年,所著的石头记会真花去了大半生的时间。他的研究著述涉及红学领域的各个层面,广泛而深刻。在中年双耳失聪、老年近乎失明的情况下,克服一切困难,坚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并分析。答:_答案书法方面:创立周体书法,特点是“横逸飞动、作草如真”。诗词方面:与名家唱和,颇受赏识;造诣高,所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翻译方面:把文赋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把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译成中文。红学方面: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出版红学研究专著数十部,涉及红学领域的各个层面。3.周汝昌先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纵观他的一生,这位大家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最值得骄傲的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_答案广博的学习,深厚的积累:多领域的研习,在书法、诗词等中华文化上有精深造诣,奠定了研究红学的基础。痴迷、执着、坚持的精神:身体多病,中年失聪,老年失明,但他从30岁起研究红学,专注、痴迷,甘受挫辱而不悔。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做查证工作时,一丝不苟,遍查燕大图书馆。既善于继承又努力创新:借助胡、顾、俞的“曹、贾互证”方法,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淡泊名利,生活俭朴:蛰居小楼,屋内陈设简单,快乐地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刘文典:是真名士自狂狷潘剑冰民国学界的狂人甚多,但是即使在这么多狂人当中,刘文典也排得上号。刘文典是国内研究庄子的权威,在他开设的“庄子研究”课上,他有一句经典的开场白:“庄子我是不太懂的!”那些初来乍到的同学一听,都想这位老先生没传说中那么倨傲啊,这不是挺谦虚的吗?但刘文典接下来的话就让人大跌眼镜了:“那也没有人懂!”刘文典一生引以为豪的学问并不止“庄子研究”一门,在联大时,他还讲过元好问、吴梅村的诗,并且放出大话:“这两位诗人,尤其是梅村的诗,比我高不了几分。”当然,刘文典最当仁不让的是他在校勘学方面的成就,他对其子刘平章说:“我的名呢,就是在校勘学方面可以留名五百年,五百年之内可能没有人超过我。”代表刘文典校勘最高成就的淮南鸿烈集解和庄子补正,至今仍然是研究淮南子和庄子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不过,刘文典能够狂出全国性的名声,最关键还在于1928年他对蒋介石的冲冠一怒。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到安庆巡视,为了表示对教育的重视,蒋介石一到安庆就派人向刘文典传话,准备到安庆大学“训话”。但是这个刘文典竟然以一句“大学不是衙门”拒绝了蒋介石到校“训话”的要求。其实,刘文典还有很多不狂的时候。刘文典在国学研究时抱着一种非常虔诚的心态。刘文典在点校淮南子时,曾致信胡适道:“弟目睹刘绩、庄逵吉辈被王念孙父子骂得太苦,心里十分恐惧,生怕脱去一字,后人说我是妄删;多出一字,后人说我是妄增;错了一字,后人说我是妄改,不说手民弄错而说我之不学。所以非自校不能放心,将来身后虚名,全系于今日之校对也。”校勘淮南子需要查阅道藏典籍,刘文典听说北京白云观里珍藏有明朝正统年间刊印的道藏一部,于是托朋友帮忙住进白云观,得以翻看此典。他在白云观潜心翻检道藏,足不出户,茶饭不思、寝食难安,以致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后养息调理了半年方才渐渐好转。刘文典将“一字之微,征及万卷”作为自己校勘的格言。其学生李埏在向他借阅一本有关唐三藏取经的书时,发现书的天头地脚及两侧空白处都布满了他的批注。注文除中文外,还有日文、梵文、波斯文和英文。傅来苏忆及此事时,不禁感慨老师“其知识之渊博,治学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七七事变”后,刘文典因故未能及时南下,滞留北平。日本人闻知这位国学大师的名声,极力引诱他出任伪政府之职,但刘文典软硬不吃,断然拒绝。精通日语的刘文典在日本人面前不讲一个字的日本话,他说自己以“发夷声为耻”。第二年,刘文典在友人帮助下,逃离北平,只身南下,“千里走单骑”来到西南联大,一时传为佳话。后来,刘文典听说周作人变节的事情,义愤填膺,说:“读书人怎么能那样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呀!”到了1949年,昆明解放前夕,好友胡适邀请刘文典去美国,并为他联系好了在美国的具体去所,甚至为他们一家三口人办好了入境签证,但刘文典谢绝了胡适的好意,他说:“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离开我的祖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全国思想改造运动中,表现得老老实实的刘文典竟顺利过关。遗憾的是,即使这样,政治运动最终也没有放过刘文典。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刘文典白天挨批斗,晚上还要加班写交代材料,残酷的政治斗争摧残了他的身体。据其子回忆,有一次批斗会下来,刘文典站都站不起来,最后还是由别人搀扶着,才颤巍巍地回到家里。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刘文典最终没能撑下去,于1958年7月与世长辞了,这个时候他刚撰写整理出杜甫年谱和王子安集校注的初稿。(选自民国课堂,有删改)4.刘文典之所以取得学术成就,与他的优秀品质分不开,请结合文本概括这些品质。答:_答案对研究对象的虔诚态度。亲力亲为的作风。严谨的治学精神。废寝忘食地忘我投入。5.刘文典的“狂”在文中有哪些表现?请分点概括。你如何理解他的“狂”?答:_答案表现:做学问方面,刘文典表现出强大的自负,无论是庄子研究,还是校勘学方面,他常放狂言。以一句“大学不是衙门”断然拒绝蒋介石到校“训话”的要求,表现他的狂傲不羁。理解“狂”:他在学问方面的“狂”是实力的体现,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彰显了他的学术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的学术承担意识;拒绝“训话”,体现了他不畏强权的精神和作为一个读书人的纯粹与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