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3568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 (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 (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 (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贞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1下面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秦王朝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后世尤其是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汉朝家庭教育在内容上以经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C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D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D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并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B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特点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儒家长期受重视的局面。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从而提高社会地位。D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庭的家教内涵与富商大户人家的家教有同更有异,这是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造成的。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7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李牧闭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万余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齿奇。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蒽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蒽,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对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市租皆输入莫府中(将军办公的机构,“莫”通“幕”) 赵王让李牧(省略“出战”二字,指“让李牧出战”)日击数牛飨(用酒食招待)士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常常)入收保选骑(精选的战马)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获百金赏赐的勇士)五万人彀者(善于射箭的人)十万人,悉勒(约束、率领)习战A. B. C. D.5.对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李牧为边将,自筹边费,善待士卒,严格备战练兵,然每遇匈奴来犯,则固守不出战,人皆以为怯,故被赵王撤换。而此后出战多不利,所以赵王又固请李牧复出,方保边境多年无失。由于守边将士皆欲一战,李牧乃诱敌深入,设奇阵,大获全胜,击杀匈奴十余万人马。B.李牧为边将,收市租以充军费,日飨士卒,遇匈奴来犯,则严令士卒入保营垒,不出战,人皆以为怯,故被赵王撤换。而此后出战多不利,所以赵王又固请李牧复出。由于守边将士皆欲一战,李牧乃选精兵与敌决战,大败匈奴,杀敌十余万。C.李牧为边将,收市租以充军费,日击数牛飨士,每遇匈奴来犯,则严令将士固守不出战,人皆以为怯,故被赵王撤换。复出后选练精兵,诱敌深入,设奇阵,一举歼敌十余万。D.李牧为边将,自筹军费,善待土卒,严整守备,然每遇匈奴来犯,则固守不出战,人皆以为怯;赵王指责他也不听,所以赵王一怒之下撤掉了他。复出后,砺精图治,选练兵马,设奇谋奇阵,一战而击杀匈奴十万余众。6.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赵王昏庸,轻信小人谗言,杀掉名将李牧,迅速导致灭亡。 B.秦散布谣言说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昏唐,信以为真,杀掉李牧,导致灭亡。 C.李牧连败秦军,而赶王却中了秦的反间计将他杀掉,赵国也就很快灭亡了。 D.赵王宠臣郭开接受秦的贿赂,诬蔑李牧等欲造反,使赵王杀掉李牧,加速了赵的灭亡。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5分) 译文:_ (2)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斩之(5分) 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9分)早寒有怀 (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8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4分)答: 9“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1)锦瑟无端五十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 。 ( 2 )丛菊两开他日泪, 。 ( 3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4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第卷 请考生在第11、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先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古渡头( 叶紫 )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哆。”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姻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 “他们呢?”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佚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 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D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佚子的事情告诉我,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E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2) 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 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 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诗文大家余光中 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身高不过五尺三寸,体重不足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脑”,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姗姗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 这样潜心育人的人师,却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 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梗住”。 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 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神贯注。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音乐的。他说,“为了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所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 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珊珊说:“爸爸是不容许有错误的人。”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他是个完美主义者。(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余光中既儒雅冷静又豪情万丈,身材矮小又是文学巨人,作者认为余光中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B余光中说他的书房是苦练之地,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是因为他以苦行僧般的状态写作,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C余光中爱憎分明,有时和朋友闲谈,不幸对方是俗人,他就会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D在余光中家中平常听不到音乐,因为他做事认真、全神贯注、从不马虎,他知道听音乐会影响他的写作。E余光中在文学领域里“兼善天下”,他诙谐地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他对美的人、事、物,品味极为敏感(2)余光中是怎样对待与人交往谈话的?从中可以看出余光中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诗文大家”余光中,请结合文本分析之所以获得这样的称号的原因。(6分) (4)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完美主义者,也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不合时宜书生气十足的人,你怎样看?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2分) 1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近代以来,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的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西化的命运,唯有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至今尚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B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山寨春晚”在遭遇资金缺口、合作媒体退出等问题后无声谢幕,创办人则称将引进商业化模式继续筹备,网民认为这不是“梦想”,而是倚马可待的。C为探询奥巴马对朝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其试射远程战略导弹,而且强硬中止与韩国的相关协议,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形势如箭在弦。DNBA全明星赛于2月16日拉开战幕,人们为了一睹奥尼尔、科比、姚明等明星的风采,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想必当天的菲尼克斯会因这一赛事十室九空。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近年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我国目前高速铁路的建设技术已经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B.为最大限度降低转基因生物及其制品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不利影响,我国将启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工作。 C.新一期钟山刊登出了三十年(1981-2011)十大诗人评选结果,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高居榜首,也是获得唯一全票的诗人。 D.日本一家科技公司发明了一种镜子般的体温计,人们只要对着镜子一照,镜面上会显示人体温度数,就能确定自己是否发烧。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4分)春日融融,和风习习。花红草青,气息清新,难怪唐人语出惊人:“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鬼斧神工的幽雅峻峭,司空见惯的柳下花前。小桥流水,芳草萋萋,自然之美,无处不在。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把那盘盘盏盏的美酒佳肴,统统搬到郊野去享用,另有一种滋味,别有一番情趣。郊游野宴,自然以春季为佳。但自然之美,有时还得屈尊郊野,远足寻觅。顺序: 16.仿照下面的句子,造两个句式一致,意思与整个语境吻合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6分)当葱绿的叶子逐渐变黄,纷纷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累累的果实;当圣洁美丽的雪野消失后,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 ; ,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获得。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陈光标自己高调宣传给某基金会捐款多少,但从记者核实的情况来看,那样的基金会或部门根本就是 ,这当然也只是记者的一家之言。如今面对少捐多报的置疑,陈光标如果不正面高调回应,用事实来说清楚,就不是陈光标的行事风格,更是一种严重的不负责了。中国现在存在的确不少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在如何用好财富这个大问题上严重不及格。在这个背景下,陈光标的高调行善,甚至暴力慈善就显得格外的耀眼,甚至显得另类。(1)请在横线上补出一个恰当的成语。(2分)成语: (2)文中有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更正。(2分)错别字: (3)文中第处有语病,请改正。(2分)改正: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理解是美德的种子,那么把理解拿走,地球就会变成一座坟墓。 如果说人生是花,那么理解就是花的蜜。 理解是温度计,因为只有她对人间冷暖如此灵敏,所以理解还有一个别名爱。 愿世界充满爱、充满理解,“爱心永恒,理解万岁”。 要求:以“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在800字左右。 贞丰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答案一、论述类阅读1.(3 分)C(A无中生有,文章没有秦朝的措施为后世家教奠基的意思。B“以经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并不是内容,而是指导思想。D“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不对,“家庭教育”应为“诗书教育”。)2(3 分).A(因果倒置)3. (3 分)B(原文说“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这一特点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错误。)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4. (3 分)A。句的“让”意为“责备”,使令意义的“让”,是现代汉语才有的意思;“让李牧”应该解作“责备李牧”。句的“辄”不能解作“常常”,如果说“常常退入营垒”,就意味着还有时不退人营垒,这是与上下文意不符的,这个“辄”是“立即”之意,与李牧约定的“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的“急”意思是一致的。5.(3 分)A。本题考查概括语段内容。解这类题,均须自己先行把主要内容理清,抓住关键。这一段共讲了三件事:其一,李牧从物质与作战能力方面积极备战,战略上采取稳固防守的策略,使匈奴不能得逞,但却被赵王撤换。其二,反其道而行就连连失败,所以又固请李牧复出。其三,由于将士同仇敌忾,都渴望一战,他以精锐一击成功。B、C两项都忽略了他积极备战练兵这一重要内容;C、D两项未说明李牧复出后与敌决战的原因,易造成“李牧一改前非”的误解。所以相比之下,A项的概括契合文意。6(3 分).B。其错误在于“秦散布谣言说李牧、司马尚欲反”。秦并没散布谣言,而是受秦贿赂的赵王宠臣郭开进的谗言。7.(1)(5 分)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正常耕田和放牧。 (2)(5分)李牧不肯服从命令,赵王叫人暗中逮捕了李牧,将他处死。 参考译文: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曾驻守在代地雁门郡一带,防御匈奴。他因地制宜地设置官吏,把征收的租税运送到军营,充作军队的口粮和费用。李牧让每天宰杀几头牛供给士兵们食用,让士兵们练习射箭和骑马,特别注重通报敌情的烽火设施,增加了许多侦探,间谍,对战士们很关心优待。他制订的规章是:“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我军应迅速退入堡垒中围守,有敢于逞能捉捕匈奴的斩首处死。”每当匈奴入侵,烽火台及时地发出警报,李牧的军队就立即退入堡垒,不敢同匈奴作战。像这样一连好几年,倒也没有什么损失。而匈奴则认为李牧怯懦,就连赵国守边的兵士也都以为自己的将军胆小。赵王为此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我行我素。赵王很生气,把他召回国都,改派他人接替他担任将军。这以后一年多,每次匈奴一来,赵军就出而迎战。但出战屡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正常耕作和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去负责边防。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再三强令李牧,非让他统帅军队不可。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就得答应我还是照我从前的老办法做,这样我才敢接受任命。”赶王同意了。李牧一到军中,恢复规定一如从前,一连几年,匈奴一无所获。他们总以为是李牧胆怯。边防上的士兵们每天受到赏赐而无用武之地,都希望有机会打仗。于是,李牧进行准备,挑选了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骁勇善战之士五万名,优秀弓箭射手十万名,全部都组织起来,严格地进行作战训练。他让百姓们四出放牧,原野上到处都是赵国的人。匈奴发动了小规模的入侵,李牧佯装打不赢而败退,任匈奴掠走数千人。单于听到了这个消息,率领大军大举进犯。李牧设置了许多迷离变幻的战阵,以左右两翼包抄突袭,一举杀掉匈奴骑兵十余万,大获全胜。在这次战役后的十多年里,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了。秦军在武遂打败赵军,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抗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赶走了秦将桓齿奇。于是,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过了三年,秦国进攻番吾,李牧再次击败秦军,并在南线抗御韩、魏两国。赵王迁七年,秦国派王翦率军攻赵,赵王派李牧和司马尚带兵抵抗。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向赵王提供假情报,说李牧和司马尚企图反叛。赵王便改派赵蒽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不肯服从命令,赵王叫人暗中逮捕了李牧,将他处死。又罢免了司马尚。三个月之后,王翦趁势向赵国发动猛烈进攻,大败赵军,杀了赵蒽,俘虏了赵王迁及将军颜聚,终于灭掉了赵国。(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8.(4 分)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9(5 分)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每空1分)10(1)一弦一柱思华年望帝春心托杜鹃 (2)孤舟一系故园心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5分)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2)(6分)答: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3)(6分)答: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4)(8分)答: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1)(5分)选B得3分,选E得2分,选D得1分,选A、C不得分。(A作者并不认为余光中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把一些看起来似乎矛盾的现象放在一起,是为了凸显余光中的形象特征;C、朋友之间畅谈感到快意,宴会上遇到俗人感到不舒服;D、家中平常听不到音乐,因为他听音乐就聚精会神听音乐,不边做事边听音乐。)(2)(6分)碰见话不投机的人,便正襟危坐,不与之交谈;遇到“可与言的朋友”,便口角生风(3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余光中是一个既冷静又热情,喜欢有品位的谈话的,坦诚、直率的人。(3分)(3)(6分)有丰富的学识;有热情有激情;冷静明澈;自律而刻苦;有浪漫气息,对美的事物很执着;认真严谨(每小点1分)(4)(8分) 同意观点一:余光中是个完美主义者。 阐发要点:他做什么事都不马虎,追求完美;生活中倾向淡泊、宁静,全神贯注,不能出错;喜欢与有品位的人谈话,与人交际总是克制自己,不放浪形骸。(观点2分,阐述每点2分)同意观点二:余光中也确实表现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书生气十足的人。 阐发要点:在这个五光十色的时代,人的生活是多样的,有人喜欢边听音乐边读书,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应该展示自己的真性情,李白、苏轼就是因为有自己的性格才为后人所称道;人需要宁静,也需要宣泄,余光中的生活因其追求完美而显得过于单一。(观点2分,阐述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离开原文去谈。)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3 分)A(B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C如箭在弦:比喻势在必行。D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人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14. (3 分) B(A搭配不当,将“跻身”改为“达到”,以与“水平”搭配,或将“水平”改为“行列”。 C 语序不当,“唯一”应为“获得”的状语,而不是“全票”的定语。D成分残缺,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人们”不能省略,必须补上。)15.(4分)【答案】16. (6 分)答案示例:当一轮辉煌的太阳隐退后我们却欣赏到充满诗意的月亮;当童年的天真和稚气离我们远去后我们却拥抱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每句3分)17(6分)(1)(2分)答案示例:子虚乌有(2)(2分)错别字:置。更正:质。(3)(2分)改正:中国现在的确存在不少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在如何用好财富这个大问题上严重不及格。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