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13392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安全发展战略,强化预防为主,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统筹协调、广泛动员”的原则,健全完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能力,有效遏制各类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一、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在安全生产领域推行风险管理理念,把国外风险管理模式和国内有关煤矿风险预控实践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总结推广。 隐患排查治理,关口前移。 风险管控,再一次关口前移,实现超前预防。 双控机制出发点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二、总体思路 以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为基础,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把风险控制挺在隐患前面,从源头系统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通过隐患排查,及时寻找出风险控制过程可能出现的缺失、漏洞及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全面辨识和排查岗位、企业安全风险和隐患,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级,建立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关注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措施有效管控风险和治理隐患。 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智能化,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三、总体目标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形成煤矿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部门监管有效、煤矿责任落实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针对本矿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采用相应的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和隐患等级,从组织、制度、技术、人员能力、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对隐患进行治理,形成安全风险受控、事故隐患自治的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根据本矿特点,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明确安全风险和隐患的类别、评估分级方法和依据。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更加科学、精准、高效的安全监管制度。四、安全风险管控基础知识(一)概述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隐患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风险与隐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风险管控失效形成隐患,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控制失败容易发生事故。事故是由隐患发展积累导致的,隐患的根源在于风险,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就会演变成隐患,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故发生。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者之间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核心关系),通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两者主要区别 (1)风险不确定性、隐患确定 (2)风险固有的(不能完全消除),隐患能消除、必须消除。 (3)风险是战略性(标准化侧重企业决策层风险意识)隐患是战术性(二)安全系统工程观点的安全风险 人们从事的生产生活过程都是能量作功的过程。一旦能量失控,就可能引发事故。 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机械、物质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自身管理上的疏忽。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特别强调“管控”,认为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是风险管控不到位。(三)原则 1.闭环管控原则 系统应包括输入、输出、通过信息反馈进行决策并控制输入这样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过程。只有闭环控制才能达到系统优化的目的。 2.动态管控原则 充分认识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适时正确地进行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分级管控原则根据系统的组织结构和风险的分类规律,采取分级控制的原则,使得目标分解,责任分明,最终实现系统总控制。 4.多层次管控原则 多层次管控可以增加系统的可靠程度。通常包括6个层次:根本的预防性控制、补充性控制、防止事故扩大的预防性控制、维护性能的控制、经常性控制以及紧急性控制。五、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方法 煤矿要强化全员培训,让全体员工都接受并自觉践行风险优先的理念,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 聘请专家开展首次风险辨识,并制定符合煤矿实际的、简单实用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制度,通过岗位风险告知卡、隐患排查清单等简便措施,确保每一个员工能理解、会上手、有任务。 注重落实、持续改进。提倡用简单的制度、明确的职责管控本矿的高风险,排查并治理本矿的大隐患,有效防范伤亡事故发生。六、工作目标1.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2.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3.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4.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5.绘制煤矿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6.绘制煤矿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7.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8.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9.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或数据库;10.制定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11.建立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信息管理系统。七、工作机构与制度(一)组织机构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矿长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明确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管理部门。为确保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成立风险管控工作领导组:组 长:矿 长 常务副组长:安全副矿长副 组 长:技术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矿长助理成 员:副总工程师及科队负责人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检科。办公室主任:安检科科长(兼)(二)职责分工1.组长职责矿长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煤矿风险管控工作,审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组织落实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督查各分管矿长、科队长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情况,协调解决风险管控有关问题;组织各分管矿长和相关科队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组织召开月度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分析会,布置月度风险管控重点,明确责任分工。2.常务副组长职责 协助矿长统筹安排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督促落实分险管控管理制度。3.副组长职责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组织分管科队开展专项辨识,每旬组织召开分管范围内安全风险管控分析会,完善管控措施。4.成员职责负责制定本科队、专业安全风险辨识程序、方法,依据所辨识风险的可能危害后果确定其等级,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管控。明确所辨识安全风险的每一级别的责任人,落实具体的管控措施。制作本科队、专业的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对所监管的区域和重要岗位,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负责对本科队、专业风险进行辨识,制定、落实防范措施。5.办公室职责安检科为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组织开展,并指导协调各科队完成分管范围内的工作。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组织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方法,组织排查安全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做出评估结论。依据安全风险评估结论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确定风险等级,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本矿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督促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公告本矿的重大风险信息,强化监测和预警。八、工作流程(一)人员培训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涉及到全体员工,为确保构建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后有效运转,必须强化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要使专业技术人员首先具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再通过他们将相关知识和理念传播给全体员工,带领全体员工以正确的方法工作,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二)风险辨识与评估1.信息收集和准备在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估前,要做好前期的信息收集与准备,至少包括:(1)相关法规、政策规定和标准;(2)相关工艺、设施的安全分析报告;(3)详细的工艺、装置、设备说明书和工艺流程图;(4)设备试运行方案、操作运行规程、维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5)工艺物料或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说明书;(6)省内煤矿事故资料。2.风险辨识煤矿风险辨识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全面、详细地剖析生产系统,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并予以准确描述;并从地理区域、自然条件、作业环境、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任务等各个方面进行风险辨识。煤矿应充分考虑分析“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害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模型。“三种时态”是指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过去时态主要是评估以往原有风险的影响程度,并确定这种影响程度是否属于可接受的范围;现在时态主要是评估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可以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将来时态主要是评估计划实施的生产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影响程度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三种状态”是指人员行为和生产设施的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人员行为和生产设施的正常状态即正常生产活动,异常状态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生产设施故障,紧急状态是指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危险,如设备被迫停运、火灾爆炸事故等。可采用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分析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如心理和生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物的因素,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因素;环境因素,如室内外作业环境、地下作业环境等因素;管理因素,如安全管理机构、责任制、规章制度等因素。可采用煤矿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可划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等20类。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辨识的基础,通过确定风险导致事故的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大小和等级的过程。风险评估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定量的,一类为定性的。煤矿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三)风险分级与管控 1.风险分级煤矿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依据统一标准对本煤矿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分级。为使风险分级工作相对统一,推荐采用风险判定矩阵(见下表)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色标示。风险判定矩阵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两个维度,其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为五个等级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等级说明A很可能B可能,但不经常C可能性小,完全意外D很不可能,可以设想E极不可能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严重度等级说明I灾难,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II严重,可能发生较大事故III轻度,可能发生一般事故IV轻微,可能发生人员轻伤事故风险等级分类风险等级风险级别风险值预警色重大风险级红较大风险级橙一般风险级黄低风险级蓝风险判定矩阵可能性严重程度 I(灾难) II(严重) III(轻度) IV(轻微)A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B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C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D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E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2.风险清单 煤矿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之后,应建立风险清单。风险清单应至少包括风险地点、风险描述、风险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等内容。 煤矿应将重大风险进行汇总,登记造册,并对重大风险存在的作业场所或作业活动、工艺技术条件、技术保障措施、管理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责任部门及工作职责等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重大风险,煤矿应及时上报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3.分级管控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的方法,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开展。 煤矿应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要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和责任主体,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管控职责和风险管控清单,分类别、分专业明确科队、班组、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煤矿应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重大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责任人、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同时,煤矿应以岗位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应急处置方法为重点,强化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 煤矿应对重大风险重点管控,制定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 煤矿应根据自身组织机构特点,按照分级管控要求,做到事故应急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装备“五落实”。建立重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重大风险分级预警和事故应急响应,做到风险预警准确,事故应急响应及时。 4.煤矿安全风险图 煤矿在确定安全风险清单,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之后应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至少绘制两张煤矿安全风险图。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电子化的安全风险图。 (1)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煤矿应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 (2)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部分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关键任务,因其风险等级难以在平面布置图、地理坐标图中标示,应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将不同作业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以实现对重点环节的重点管控。 九、完善煤矿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完善运行制度 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完善符合煤矿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完善资金投入和使用制度;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评估、核销全过程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等。 2.强化闭环管理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管理制度,持续改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账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3.提高信息化水平 对已建成信息管理平台的煤矿,进一步强化信息系统实际应用水平,做好安全隐患信息的登记、分类分级、整改、跟踪等工作,并将统计数据及时上报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对尚未建立信息管理平台的煤矿,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信息化领域10项技术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规划201663号)的要求抓紧建设。安全风险清单和事故隐患清单电子化,建立并及时更新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绘制安全风险分布电子图,并将重大风险监测监控数据接入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系统自动化分析和智能化预警的作用。 充分利用已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综合平台,尽量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化的融合。十、形成煤矿常态化的双重预防机制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双重预防机制的作用。强化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从源头上避免和消除事故隐患,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加强隐患排查,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薄弱环节,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强化重大隐患的治理,防范重大隐患演变为重大事故。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规范运行,强化风险分级管控,突出符合性审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突出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全面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夯实标准化工作的基础,确保标准化建设始终植根于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之上,运行于风险管理的主线之中。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规范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常态化工作系统。要定期组织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修正发现问题和偏差,不断循环往复,促进和提高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效性。要制定煤矿安全风险清单、事故隐患清单和安全风险图定期更新制度,制定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制度文件定期评估制度,确保双重预防机制不断完善,持续保持有效运行。凡是煤矿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设施发生变更,一律要重新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凡是煤矿组织机构发生变化,一律要评估、改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措施,落实责任主体,确保风险可控隐患可查;凡是煤矿发生伤亡事故,一律要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情况进行重新评估,针对事故全链条修正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各个环节。十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一)新理念:1.安全风险也需要准备期、导入期、实验期、成熟期、消退期。安全风险贯穿于煤矿整个项目周期(前期、生产、关井等)与安全文化管理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相类似。2.关于信息化路线。与财务信息化、安全监控信息化、产品销售信息化等,为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也是一直的,重要的是管理思想、领导思维、安全监管等。3.关于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管理的层次化问题,前期:首先是老板工程、一把手工程、分管领导(执行负责人牵头),安检科长(联系人)。后期:首先是老板工程、一把手工程、分管领导(执行负责人),安全科长(牵头),基层单位全程全员参与。4.关于标准和风险地图的问题:首先有标准,体系有标准、岗位有标准、系统有标准(风险清单有标准库)。标准不是固定的(参考标准),风险地图(必须有,必须更新、必须查)(二)风险辨识评估程序成立辨识评估小组确定辨识范围和对象选择风险辨识方法定期或根据变更情况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小组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提出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三)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1.安全风险辨识准备 (1)成立辨识评估小组 煤矿根据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需要,成立辨识评估工作小组,该小组可以作为煤矿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责任机构,也可以作为开展辨识评估工作的具体实施机构,这根据煤矿规模及生产组织特点来决定。 煤矿开展风险辨识评估,除了可以全面、系统、无遗漏地掌握自身存在的安全风险外,还能够达到提升员工安全技能,掌握岗位安全风险,提高安全意识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煤矿应做到全员参与、全流程覆盖。 若煤矿规模较大,可在辨识评估小组的基础上,根据科队、岗位或工艺过程再划分若干分支小组,负责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建立一个或多个制度。如实施意见、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等。 实施意见:总体思路、组织机构、责任分工(矿长、副矿长、总工、副总、各专业小组负责人和成员)、辨识范围、辨识评估方法、风险分级、风险管控流程、年度辨识和专项辨识(2)确定辨识评估范围和对象具体要求、管控措施要求、定期检查和现场检查要求、公告警示、信息化管理、培训等。 可根据煤矿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作业活动、人员行为、管理体系等划分出辨识评估范围和对象。下表列举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活动一般应包含的风险辨识范围和对象,煤矿可根据自身特点,在此表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便准确提出自身的安全风险辨识范围、辨识对象。序号辨识项目辨识评估范围和项目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体系、管理组织、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持证上岗、应急救援、员工岗位安全规范等2设备设施 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安全装置、特种设备、电器仪表、避雷设施、消防设施等3物料材料危险化学品、包装材料、储存容器材质等4工艺技术生产工艺、作业方法、物流路线、储存方法等5作业环境周边环境、建(构)筑物、生产场所、防爆区域、作业条件、安全防护等6作业活动脚手架作业、焊接作业、高处作业、起重机械作业、探伤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7人员行为不安全行为梳理、人员作业行为监督等2.选择风险辨识评估方法风险辨识评估常用的方法有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等。 风险辨识方法的选取可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辨识人员的知识、经验、习惯来确定。在确定风险辨识评估方法时,首先要详细分析评估对象,明确风险辨识评估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收集风险评估方法,将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辨识对象具备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最后根据风险评估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对应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确定适用的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分析被评估系统收集风险评估方法分析风险评估方法明确评估对象具备的基础数据和资料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图2-1 风险辨识评估方法的确定过程3.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分级的基本思想是基于风险理论的数学关系:风险程度=危险概率危险严重度。如果能够定量计算出风险程度,则可根据风险程度水平来进行风险分级。但是,在实际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很难进行精确和定量的风险计算,因此,常常用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进行风险定量。目前最广泛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定性分级方法是风险分析方法。 1.风险矩阵法就是识别出每个活动可能存在的危害,并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害的风险。然后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数学表达式为:R=LS其中:R风险值;L发生伤害的可能性;S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 评估法) LEC 评估法是一种评估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估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估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 种因素是: L 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 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3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估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 D 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1)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然而,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分数定为0.1,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2)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3)C为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分数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在1 与100 之间。 (4)D为危险性分值。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被认为是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 如果危险分值达到70160 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 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 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 分值在320 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2.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 组织专题培训,培训也可以在本矿组织的各类型安全培训中增加本条规定的内容。(1)人员培训入井人员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本条未规定组织形式和内容,煤矿可以根据本矿实际采用本矿中集中组织培训、自学、派出到外单位学习、研讨等形式。 并将该项内容要求在安全培训等相关制度中进行规定。 内容,也可以组织专题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人员学习1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2)信息收集和准备煤矿应精心组织、策划,收集、处理风险辨识评估相关资源与信息,确保风险辨识评估全面、充分。 在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估前,要做好前期的信息收集与准备,至少包括:相关法规、政策规定和标准;相关工艺、设施的安全分析报告;详细的工艺、装置、设备说明书和工艺流程图;设备试运行方案、操作运行规程、维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工艺物料或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说明书;省内煤矿事故资料。(3)风险辨识评估实施在做好了人员准备、技术准备、资料准备之后,煤矿风险辨识评估小组可开始实施辨识评估工作。在进行风险辨识评估时,可在“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条件下分别辨识评估风险,找出风险类别,划分风险等级。(四)风险分级1.风险类别可采用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分析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如心理和生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物的因素,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因素;环境因素,如室内外作业环境、地下作业环境等因素;管理因素,如安全管理机构、责任制、规章制度等因素。可采用煤矿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可划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等20类。 2.确定风险等级煤矿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依据统一标准对本煤矿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分级。为使煤矿风险分级工作相对统一,推荐采用风险判定矩阵(见下表)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色标示。风险等级分类表风险等级风险级别矩阵风险值LEC风险值危险程度预警色重大风险级1725320极其危险红较大风险级916160-320高度危险橙一般风险级3870-160显著危险黄低风险级1270可能危险蓝重点对煤矿重大灾害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每年底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辨识评估结果指导有关生产计划、年度安全工作重点和规程措施编制等。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采区采面设计前专项辨识总工程师组织业务科室开展辨识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等系统工艺等重大变化前专项辨识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重点辨识作业环境、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高危作业前专项辨识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进行重点辨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辨识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出现事故和重大隐患后专项辨识专项辨识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进行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修订完善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3.风险清单煤矿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之后,应建立风险清单。风险清单应至少包括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主体、管控措施等内容。 煤矿应将重大风险进行汇总,登记造册,并对重大风险存在的作业场所或作业活动、工艺技术条件、技术保障措施、管理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责任部门及工作职责等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重大风险,煤矿应及时上报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五)管控安全风险 1.工作要求风险管控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使得风险处于可控、受控、在控的过程或活动。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由矿长组织实施,有具体工作方案,人员、资金有保障; 在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要求根据本矿辨识评估的重大安全风险,划分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由煤矿自行组织设定作业人数上限,并执行。应建设重大风险管理档案,做到登记资料完整、齐全。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风险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及整改完成时间,落实整改资金;对于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应制定整改计划,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演变为事故。煤矿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煤矿应定期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指定人员及时更新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清单和重大风险档案或清单。煤矿各科队、班组及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辨识出的风险信息应及时补录入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清单和重大风险档案中,并及时采取工程技术或管理措施予以处理。当煤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职业危害事件、生产工艺变化、重要设备变更、新改扩建工程项目、重大风险或重大危险源治理等情况时,应对安全风险重新进行辨识评估,制定新的管控措施。2.管控措施(1)组织措施 煤矿应设置安全风险监管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安全风险监管机构应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负责安全风险全过程管理。 煤矿应明确并逐一落实煤矿、科队、班组和岗位的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 煤矿应对安全风险采取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管控清单,在划分风险管控清单时,应根据区队、班组工作职责分类别、分专业予以明确。煤矿应针对重大危险源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制定专项风险管控方案。以突出的重点管控。(2)制度措施 煤矿应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级划分、管理控制的制度或标准,并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煤矿应明确安全风险管控的责任制度,覆盖风险管控的各层级人员。煤矿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制度应内容全面、无遗漏,包含生产系统、装置设施、作业环境、作业活动的所有过程和环节,并能实现风险管控全流程闭环管理。煤矿应建立下列制度: 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制度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办法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投入制度安全检查和监督制度应急管理(先期应急处置)(3)技术措施 煤矿可从生产工艺技术控制、设备设施安全防护、作业环境保护、作业活动控制、物料及危险化学品管控等方面制定安全风险技术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技术控制措施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进行设置。 对可接受的风险,煤矿应保持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做好监视和测量,防止风险加剧和失控。针对具体的作业活动,作业前,作业部门、班组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辨识,对过去已辨识出的同类工作的风险应组织学习,并采取相应防范和控制措施。 (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即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是理想的、积极的、进步的事故预防措施。其基本的做法是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不安全系统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基础。例如,用不可燃烧材料代替可燃材料;以导爆管技术代替导火索起爆方法;改进机器设备,消除人体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排除噪声、尘毒对人体的影响等,从本质上实现安全生产。(2) 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即在系统危险不能根除的情况下,尽量地降低系统的危险程度,使系统一旦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最小。如:手电钻工具采用双层绝缘措施;利用变压器降低回路电压;在高压容器中安装安全阀、泄压阀,抑制危险发生。(3)冗余性原则。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如在工业生产中降低额定功率;增加钢丝绳强度;飞机系统的双引擎;系统中增加备用装置或设备等措施。 (4)闭锁原则。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元器件的机器联锁或电气互锁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如冲压机械的安全互锁器;金属剪切机室安装出入门互锁装置;电路中的自动保安器等。 (5)能量屏蔽原则。在人、物与危险之间设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和物体上,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如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网,反应堆的安全壳等,都起到了屏障作用。 (6)距离防护原则。当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时,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噪声源、辐射源等危险因素通过采用这一原则减小其危害。化工厂建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爆破作业时的危险距离控制,均是这方面的例子。(7)时间防护原则。是使人暴露于危险、有害因素的时间缩短到安全程度之内。如开采放射性矿物或进行有放射性物质的工作时,缩短工作时间;粉尘、毒气、噪声的安全指标随工作接触时间的增加而减少。(8)薄弱环节原则。即在系统中设置薄弱环节,以最小的、局部的损失换取系统的总体安全。如电路中的保险丝、锅炉的熔栓、煤气发生炉的防爆膜、压力容器的泄压阀等。它们在危险情况出现之前就发生破坏,从而释放或阻断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9)坚固性原则。这是与薄弱环节原则相反的一种措施。即通过增加系统强度来保证其安全性。如加大安全系数,提高结构强度等措施。(10)个体防护原则。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及用具。采取被动的措施,以减轻事故和灾害造成的伤害或损失。(11)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器或机器人代替人或人体的某些操作,摆脱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12)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采用光、声、色或其他标志等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如宣传画、安全标志、板报警告灯。(4)应急措施 煤矿应辨识存在的潜在紧急情况,确定应急对象,评估应急能力,做好应急准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响应,防止和减少不良后果。3.安全检查定期检查 要求组织召开专题会议。 应在会议纪要资料中包含该项内容。 应将本项工作开展形式及职责写入相关制度及工作职责。1.矿长每月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完善管控措施,并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定期检查 应组织专题会议。 分管负责人是指分管各类风险控制的各位副矿长、总工程师等,分别组织检查分析。 研究落实上条月度会议布置的工作。并应将本项工作开展形式及职责划分写入相关制度及工作职责。2.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完善改进管控措施现场检查按照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执行煤矿领导带班制度,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六)风险告知煤矿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 煤矿应在风险区域醒目位置和重点位置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以及报告方式等内容。(七)安全生产标准化激励政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加大对一级、二级标准化煤矿支持力度,制定了5项激励政策: 一是在全国性或区域性调整、实施减量化生产措施时,一级标准化煤矿原则上不纳入减量化生产煤矿范围;在地方政府因其他煤矿发生事故采取区域政策性停产措施时,一级、二级标准化煤矿原则上不纳入停产范围。 二是优质产能煤矿生产能力核增时,一级标准化煤矿的产能置换比例不小于核增产能的100%。 三是停产煤矿复产验收时,优先对二级及以上标准化煤矿进行验收。 四是二级及以上标准化煤矿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符合相关条件后,可以直接办理延期手续。 五是国家煤矿安监局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定期向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主管部门通报一级标准化矿井名单,作为煤矿煤矿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八)标准化中安全风险管控基础资料 1.工作机制 (1)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 (2)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考核奖惩办法 (3)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制度 2.风险辨识评估 (1)年度风险评估报告 (2)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3)岗位风险清单、作业风险清单(可先制定重大风险清单) (4)风险辨识卡3.风险管控 (1)重大安全风险工作方案 (2)矿长安全风险管控月度检查记录 (3)分管负责人安全风险管控每旬检查记录 (4)领导下井带班重大安全风险检查记录 (5)公告警示牌等 4.保障措施 (1)年度培训记录 (2)专项培训记录(3) 技术培训记录十二、隐患排查治理(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原则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明确职责及要求等编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收集、整理法规及标准规程明确隐患排查依 据如分专业、分层次、分区域等确定隐患排查方 法编制隐患信息统计表实施隐患排查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隐患整改效果验证隐患整改销号隐患排查治理档案(二)工作机制 1.职责分工 有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的部门。 隐患排查治理涉及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工作内容包括:制度建设、组织实施、统计上报、督办落实、验收销号、统计分析等许多方面,需要指定一个部门具体负责。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明确矿长全面负责、分管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业务科队、班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三)编制事故隐患年度排查计划 煤矿在编制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同步编制事故隐患年度排查计划,做到同时编制、同时下发、同时落实,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四)隐患排查 1.矿长每月至少组织分管矿长及安全、生产、技术等业务科室、采掘、辅助队组开展1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排查前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时间、方式、范围、内容和参加人员。排查方式 矿长组织的月度隐患排查,可多专业、多部门统一集中进行,也可分专业、分部门、分单位、分时段进行。检查内容矿长安排月度隐患排查工作召开的有关会议记录、提出的要求、签发的通知等资料。2.分管矿长每旬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领域进行1次全面的隐患排查。(五)登记上报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账,逐项登记排查出的事故隐患。 煤矿隐患排查台账可分旬、分月建立(与本标准要求的隐患排查周期一致),台账应包括隐患名称(含地点、部位),排查时间及人员,等级认定,治理责任人及期限,销号时间等要素。煤矿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等排查发现的隐患,也应当登记在台账内。排查发现的重大隐患,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排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煤矿应按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容等进行书面报告。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应包括从排查、报告、制定整改治理方案、措施、验收销号等全过程的文字、图片记录等相关资料。1.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隐患的基本情况和产生原因; 隐患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和治理难易程度; 需要停产治理的区域; 发现隐患后采取的安全措施。2.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落实的经费和物资; 治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治理的时限、进度安排和停产区域; 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制定的应急预案。(六)分级治理 一要措施、责任、资金、期限、预案“五落实” 二要重大事故隐患矿长组织制定治理方案,及时上报 三要不能立即治理隐患,按方案组织实施 四要能够立即治理的隐患,当班消除隐患(七)监督管理 明确事故隐患治理督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对未按规定完成治理的事故隐患,由上一级部门和人员实施督办; 规定指的是时间、内容、质量。不能按规定完成即逐级上提,班组队组科室矿级集团。查阅隐患治理台账,查找未按规定完成治理的隐患,追踪提级执行情况(八)挂牌督办 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责任部门及时记录治理情况和工作进展,并按规定上报 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既包括当地政府或煤炭主管部门挂牌督办的,也包括集团公司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进展等情况的上报,按法律法规及当地煤炭主管部门相关规定执行。(九)验收销号 完成治理后,由验收责任部门负责验收,验收合格后予以销号。 负有公司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完成治理后,书面报告发现部门。(十)公示监督 每月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分布、治理进展情况;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是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职责。 及时在井口或其他显著位置公示重大事故隐患的地点、主要内容、治理时限、责任人、停产停工范围。 煤矿通报月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考虑不同层次职工获取信息的渠道,设置公告专栏或电子显示屏,利用内部网站或报纸、微信平台、qq群等媒介,做到“时间及时、位置显著、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建立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事故隐患举报电话,接受从业人员和社会监督。(十一)保障措施(十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关内容) 1.工作机制 (1)隐患排查制度清单 (2)岗位隐患排查责任制、科队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3)事故隐患分级标准表,必须标明负责范围、负责人,督办验收部门和责任人 (4)年度隐患排查计划报告2.事故隐患排查 (1)矿长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及会议记录 (2)月度事故隐患排查表 (3)月度事故隐患排查报告 (4)分管矿领导每旬隐患排查表 (5)每天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检人员隐患排查表 (6)月度、旬度、每日、每班隐患排查台账 (7)重大事故隐患信息表。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向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事故隐患治理表(表中要有责任人、措施、资金、时限、预案) (2)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治理方案(矿长组织) (3)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治理方案上报书(矿长签字) (4)不能治理的事故隐患统计表(表中要有治理责任部门和治理措施) (5)每班事故隐患治理记录表(要有治理消除措施) (6)重大事故隐患警示标示4.监督管理 (1)事故隐患挂牌督办登记表(包括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督办单位和督办人) (2)煤矿自查自检的事故隐患验收销号登记表 (3)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检查的事故隐患验收销号报告书 (4)月度事故隐患通报表 (5)重大事故隐患公示栏 (6)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5.保障措施 (1)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软件 (2)矿长月度事故隐患排查会议记录 (3)月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 (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投入统计表 (5)年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培训记录表(培训人员必须签字) (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日常检查表 (7)隐患排查治理绩效考核制度(考核与工资挂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