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6课《给巴特勒的信》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2999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6课《给巴特勒的信》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6课《给巴特勒的信》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6课《给巴特勒的信》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本文以圆明园的神奇壮丽,衬托侵略者丑恶行径的手法。2.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3. 体会作者感情和厚道的人道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找出作者对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态度和感情。2理解作者所说的“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全人类”这句话。3欣赏作者高超的语言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2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课下探究学习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8世纪的中国历经康雍乾等数代帝王的苦心营造,一座辉煌的“万园之园”展现在世人面前。但随之而来的一场浩劫却使这座名园化为灰烬,仅留下几根石柱见证这段屈辱的历史。(展示圆明园残迹的照片)造成这一浩劫的是当时的英法联军。这时候,欧洲有一位伟大的文豪站出来愤怒谴责这两个国家制造的这一暴行,义正词严,大义凛然,发出了正义的呼声,举世震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雨果的这封给布特勒的信。二、出示学习目标1. 理解本文以圆明园的神奇壮丽,衬托侵略者丑恶行径的手法。2.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3. 体会作者感情和厚道的人道主义精神。三作者介绍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他才华横溢,创作力经久不衰,1885年,雨果痛逝于巴黎。四自读课文,字词积累赞誉 恍若 晨曦 瞥见 箱箧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五、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雨果在给巴特勒的信中主要写了什么?答: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即赞美圆明 园和谴责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六、品味语言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第三段,走进雨果笔下诗意的圆明园,圈点你喜欢的句子 ,说一说作者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 洲文明的剪影。”“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 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总评:圆明园是“世界奇迹”。分述: 指出圆明园在东方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具体讲园中之物; 耗费了巨大劳动; 亚洲文明的杰作和象征。2、请一位同学读46段,同时请大家找一找作者谴责侵略者的词语有哪些。(对学生的朗读给予适当评价)强盗、闯进、洗劫、放火、行窃、劫掠、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手挽手、笑嘻嘻、文明等。3、这些谴责的词语有没有差别?如果有,差别在哪里?直接谴责和运用反语谴责。反语就是说反话,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往往要比正面说感情更强烈、更发人深思。4、哪些词语是用反语进行谴责的?这样表现有什么作用?“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好处: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态度与爱憎感情,讥讽有力,愤怒之情溢于言表。5、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段,作者在信中是怎 样贬斥英法联军的? (对学生的朗读给予适当评价)“这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从前对巴特农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6、全班齐读5、6自然段,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从中表现作者对英法联军怎样的态度和感情?他站在正义的立场上,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痛斥英法两个强盗、窃贼对圆明园大肆劫掠放火焚毁的罪行,指出这些所谓文明人其实是最野蛮的,对他们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人类文明的罪恶提出了强烈控诉。他有正义的良知,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热爱和尊重人类文明成果,有着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七、研读章法:在这封信中,作者强烈谴责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和毁灭圆明园的罪行。在这之前,作者先描绘美丽神奇的圆明园,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请同学们就近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请代表来回答。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是什么?作者采用了衬托的手法,以美衬丑,越是写圆明园的美,就越是衬托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这也充分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对人类文明的热爱。七、问题探究:精读课文,回答问题1、谈谈对“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理解。答: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上所有的“国际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都不应视为仅是某一国家的财富。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文明,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国际社会有责任加以保护。4、作者认为该如何处置所掠赃物?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答: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表现了作者的正义感和厚道的人道主义精神。十、课文总结:本课通过法国作家雨果的一封书信,反映了当年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并烧毁圆明园的罪恶行径,以及对圆明园遭到焚毁的痛惜,表达了作者对两国政府所犯下的罪行的痛斥,极其鲜明地表示出了自己的态度。十一:拓展延伸:2008年10月下旬,佳士得宣布将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拍卖中国圆明园青铜兽首,鼠首和兔首铜像。消息传出后,引发了中国民众的热议,近百人组成律师团追索。2月26日圆明园鼠兔首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卖出。但最后的中标者,蔡铭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会付款取货。请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蔡铭超作为一个商人,有权利选择适当的商业手段来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说签合同是讲信用,解除合同就是不讲信用。所以,“流拍”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也是一种充满机智的爱国之举,与信用、诚信并无太大关联。蔡铭超的行为也给不少国人带来启示:爱国的方式和手段可以多一点,智慧一点。随着近几年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真正的爱国情感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超越民族、等级界限的普世的爱。这里首先要做到的就应当是相互尊重,尊重别国的文化、传统;其次是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为维护国家利益寻找好的载体,而不是在言辞上贬低、嘲讽。爱国 情感需要理性表达有人认为现在应该修复圆明园,让它重现1860年以前的风貌,有人则表示强烈反对。对此谈谈你的看法。十二、布置作业:写一封给雨果的信1、你如何评价雨果的观点?他的胸怀和品格对你有什么启发?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你是怎样看待的?3、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4、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做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时期,正在成长的你,打算怎么做呢?十三、推荐阅读: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余秋雨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该书,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此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的人生秘諦,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