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提纲.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2994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复习提纲整理人 李富敏版权声明:此提纲为本人依据学程教育(过啦自考)郝明老师讲授的课程整理而成。如有需要请自行前往学程教育网购买相关课程。目录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4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4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4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5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5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5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5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6四、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6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6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6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6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6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辩证法)7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唯物论)7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唯物论:物质观 运动观 时空观)7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13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3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4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辩证法两大总特征)14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三大规律)15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对范畴)21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23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23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24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论)26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26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6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27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27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27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27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28第三节真理与价值28一、真理及其属性28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9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29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29一、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29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0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30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30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30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30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31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31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2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2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3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3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3一、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33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3三、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4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4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34一、商品经济34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5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35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36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36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36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37三、资本积累37第三节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37一、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37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38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9四、剩余价值的分配39第四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41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41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43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44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44一、资本主义从垄断到竞争44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45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6一、经济全球化46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46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47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47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47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47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48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8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48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49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50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50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与完善50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50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51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51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51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地位和作用51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51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52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2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52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52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52三、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52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灭亡52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52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52七、全人类的彻底解放53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53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53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53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54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54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54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 客观条件: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内在矛盾尖锐化。2)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 个人实践:马克思与恩格斯积极参与革命实践活动。3. 英法德三大工人运动1)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2)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3) 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反对私有制社会)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了解:ln 唯物论:主要揭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着重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n 辩证法:主要揭示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着重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性。它包括两个总特征(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ln 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绝大多数唯物主义者都是自然观的唯物主义者n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指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就是历史观上是唯物的.只有马克思看到了这一点.以往的旧唯物主义者都是自然观唯物而历史观唯心.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3.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与当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等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不可分。4.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 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2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3) 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1)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 革命性表现: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3) 科学性表现:实事求是、深刻性、与时俱进。4) 实践性表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 科学性与革命性二者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 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2) 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靠科学性来保证。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2.与时俱进的含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 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不重要):1) 坚持与时俱进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2) 坚持与时俱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3) 坚持与时俱进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1. 按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核心)。2. 最高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重要考点)1) 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2) 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3) 两大理想的实现,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中国人民脚踏实地地不断奋进。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1.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不重要)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1. 学习马克思的目的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4)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1) 学习马克思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2)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3)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错误倾向。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 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看一看就可以)1) 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经济全球化4) 世界新技术革命5)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 当今如何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掌握)1) 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这就需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2)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辩证法)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唯物论)一、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唯物论:物质观 运动观 时空观)1.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如何认识世界)2.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如何对待世界)3.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何认识和对待世界)。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5. 重要考点:6. 重要考点:7. 唯心主义:8. 唯物主义:1) 朴素唯物主义: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9. 物质的定义(背过): 客观实在性(3条)(背过)10.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11.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了解即可)。1)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运动观;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2) 承认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把静止绝对化,导致形而上不变论;否认相对静止只承认运动,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12.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一维性(不可逆)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1) 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是四维时空;是绝对性(时间)和相对性(空间)、有限性(空间)和无限性(时间)的统一。2) 时间和空间和运动的物质不可分离。二、 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1.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2.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重要考点,背过)1) 客观性:主体、工具、对象都是客观的。2) 自觉能动性(主体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 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3.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依据改造客体不同):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1)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3) 科学实验4. 实践的作用(重要考点)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 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1) 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2)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3)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辩证法两大总特征)1.2. 联系: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3. 发展是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化过程。运动、变化、发展属于統一序列范畴。(了解即可)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4.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二、 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三大规律)1.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2. 对立统一规律l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联系的一种)l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变化发展。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l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选择)1)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2)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l 普遍性:n 事事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n 时时有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n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l 特殊性:n 时时矛盾不同,事事矛盾不同。n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n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n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n 方法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重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体的关系,他们是辩证统一的。i.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而存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ii.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共性只是包括了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不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iii.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广大的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4)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主要表现为:i. 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不平衡性。ii.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性。iii.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性。3. 质量互变规律1) 量变: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2) 质变: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3) 度是指事物质和量的统一,维持事物质的稳定的量的范围、幅度、限度。(即“临界点”)n 度的方法论意义: 要坚持“适度”原则,反对过犹不及,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4.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必须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新质变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事物就是不断的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歇的向前发展的。5. 否定之否规律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A. 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B.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辩证统一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6. 辩证的否定(背)1) 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 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3) 是扬弃7.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意义1)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2) 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8.三、 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对范畴)1.2. 原因和结果l 因果联系是时间上前后相继的、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联系。l 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对立:因是因,果是果,不可倒置。统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l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但是具体表现又是复杂多样的。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复合因果等等,需要全面分析。3. 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l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重点)n 对立: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处于从属地位。n 统一:u 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体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u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u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l 方法论意义:n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实践的盲目性,提高行动的自觉性。不被偶然现象迷惑,不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事件中。n 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利用有利的偶然因素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l 割裂二者,导致形而上学机械论(只强调必然性)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只强调偶然性)唯心主义非决定论4. 可能性和现实性现实性: 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l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n 对立:可能性是目前不存在的,现实性是已经存在的(事物、现象和联系)n 统一: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l 方法论意义:n 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要从实际出发。n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5. 内容和形式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l 对立统一n 对立: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两个不同的方面。n 统一: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l 相互作用:n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n 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n 事物的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始终存在着矛盾。l 方法论意义:n 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n 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杀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6. 本质和现象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l 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n 对立:二者相互区别,相互对立u 现象是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内在的联系。u 现象是多变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u 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n 统一: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l 方法论意义:n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n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故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1.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 规律的特点:1) 客观性2) 普遍性3. 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1)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客观的。2) 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是自发的,不需要人的参与。3) 社会规律是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4) 人的自觉活动不能抹杀和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1. 意识的起源:1)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 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2. 意识的本质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3. 意识的能动作用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3) 意识影响人的生理活动。4)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的物质世界。(最突出特点)4.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1)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 认识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5.6.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论)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来源)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n 提出新需要,新课题;n 提出新经验,新手段;n 推动思维的发展。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1. 认识本质(背):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与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2.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特点: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具有社会性、历史性、能动性。 结构:个体、群体、人类整体。3. 认识客体: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特点: 客观性、对象性 结构: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4.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对立统一的关系1) 对立:二者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2) 统一:a)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 在实践关系中,是改造被改造的关系(认识的基础);c) 在认识关系中,是反映被反映的关系。d) 无论是实践关系还是认识关系,都是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l 感性认识(初级阶段):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 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形式:感觉、直觉和表象l 理性认识(高级阶段):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 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对立统一1) 区别(见题1.)2) 联系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3.1)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第一次飞跃2) 从感性认识到实践 第二次飞跃3) 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统一4.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简答)1) 有大量、丰富而全面的感性材料2) 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十六字方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有意义1) 只有经历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 只有经历第二次飞跃,才能在实践中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1.2. 为什么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1) 认识客体方面l 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事物本身的复杂性。l 事物的矛盾有个开展和发展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l 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存在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使得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2) 认识主体方面l 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3. 为什么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1) 认识的有限性l 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2) 认识的无限性l 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n 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n 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一、 真理及其属性1. 真理内涵: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认识和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最根本的规定性。2. 真理的属性1) 客观性: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2) 绝对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这也是绝对的。3) 相对性:广度(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深度(只是对待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1) 是相互依存的。2) 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3)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4.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对立统一1) 区别:相互排斥,相互否定。2) 联系: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 关于真理标准的两种错误的观点:1) 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2) 实用主义提出的“有用即真理”。2. 为什么说实践检验标准有唯一性?1)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断主体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一致。2) 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质。它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三、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1. 真理与价值的作用1) 指导实践的功能2) 再认识的功能3) 教育和激励的功能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坚持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3.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1) 对立: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是指外物对需要的满足。2) 统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以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的价值属性;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一、 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1. 认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2. 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理论联系实际(中介-方法),实事求是(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目的)。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2) “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 人类社会历史观的全部问题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谁决定谁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构成了社会历史观。2.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1) 地理环境: 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人们地理环境依赖性的表现: 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2) 人口因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3)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3. 社会意识分类1)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社会心理;思想体系。2) 各种思想体系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3) 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个体意识;群众意识。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1. 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四类要素:1) 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2)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3)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4) 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2. 生产关系的内容:1)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3) 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1. 经济基础: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2. 上层建筑:1) 政治上层建筑也称实体性上层建筑, 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2)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作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l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l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l 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n 经济基础先进时,上层建筑帮其确立巩固、发展,推动社会进步;n 经济技术落后時,上层建筑帮其维护,免其灭亡,阻碍社会进步。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二者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一次次循环推动社会发展。四、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1. 社会形态的划分l 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生产关系)l 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生产力)2.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 统一性: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普遍性。2) 多样性:a) 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b) 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c) 社会形态在较低到较高转变时,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采取的过度形式不同。d) 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原因,在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 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就等于经济基础)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3)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二、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2.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l 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标志: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进进步阶级手里。根源: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l 社会改革社会改革使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1. 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2. 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1) 劳动是人的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2)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 历史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物主义历史观-群众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史观2.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3. 群众观念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内容包括;1)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3) 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4)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4.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内容包括:一切为了群众-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依靠群众-根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方法三、 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 按历史发展作用::普通个人、历史人物按人物的积极或消极: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一、商品经济1. 商品: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2.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1) 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因素)4. 商品的二因素1) 使用价值(商品的自然因素)- 有用性2) 价值(商品的社会因素)-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最本质因素)5. 商品自身矛盾体:使用价值与价值不能同属于一人。(一手交钱 价值,一手交货 使用价值)1) 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2) 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6.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使用价值(个性)抽象劳动:价值(共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是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在时空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7. 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1) 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物化劳动)2) 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活劳动)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在于揭示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就是活劳动,既活的抽象劳动。8. 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1)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诚实的劳动。2)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 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3) 少量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多量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通过市场交换而实现。9.1)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2) 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是商品的个别价值。10.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1. 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能力,通常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2. 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交换-固定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的诞生黄金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黄金。13.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二、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二者形成的条件: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私人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盈利或亏损的程度,从而决定着他们在两极分化中的命运。三、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1. 内容: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受供求关系影响。2.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3.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1) 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 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四、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1) 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2) 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3)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2.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 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2. 货币转化为资本l 货币-不会发生价值的增值l 资本-实现价值增值,这个增值额就是剩余价值l 货币的增值需要购买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3. 劳动力成为商品需具备两个前提条件:1)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2) 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4.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1) 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2) 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5.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2)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6. 价值增值过程l 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n 必要劳动时间-工资n 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7. 资本的本质: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8.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分为9.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1) 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 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10. 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m=m/v由此可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有两条途径:l 提高剩余价值率l 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1.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有两种基本方法:1)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 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三、资本积累1.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2. 资本积累的实质:占有更多的m,不断增加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3. 资本积累的后果1)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公式为c/v(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2)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3) 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4. 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社会化。5.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被社会公有制取代。第三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一、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 资本的循环过程就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其中生产过程起决定作用。2.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循环阶段职能形式职能作用购买阶段货币资本准备剩余价值生产阶段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销售阶段商品资本实现剩余价值3.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m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4.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1)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2) 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5.6. 重要考点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1.l 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运动过程中,每个资本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和运动,各个单个资本都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互相依存的,形成的就是社会资本,或称社会总资本。l 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的运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表现为社会资本的再生产。2.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 实质:商品生产过剩的危机(这里的过剩是相对于社会的支付能力来说的过剩,而不是对于社会绝对需求来说的过剩。)2. 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3. 矛盾有两种主要的形式:1)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4.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生产率提高-社会供应能力增强,但需求跟不上-失业增加(社会对劳动者的总需求降低)-收入降低、劳动者个体劳动时间和产值反而增加-社会总需求减少-加剧供过于求-企业减产裁员或倒闭-更多的人失业-不断恶性循环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阶段:(选择)1) 危机:商品滞销,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生活陷于瘫痪和混乱,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2) 萧条: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停止倒闭,失业人数不增加,商品销售仍难,信贷关系呆滞。3) 复苏:市场销售扩大,生产逐渐回升,企业利润增加,就业日益增多,信贷关系逐渐活跃。4) 高涨:市场繁荣生产上升,企业规模扩大,就业人数增加,社会购买力提高,信贷关系旺。四、 剩余价值的分配1. 剩余价值分配就是指在资本生产与流通的各个环节,各个职能资本家凭借自身对资本的占有对工人所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进行瓜分的过程。2.3.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重要考点剩余价值和利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他们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数量相等。区别: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则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5.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重要考点利润率=剩余价值/预付总资本 用p 表示利润率P=m/(c+v) m=m/v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掩盖了价值的真实来源6.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水平的决定:1) 各个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