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7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2976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7 (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7 (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7 (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A法家 B道家C儒家 D佛教2.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3.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 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C. 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4.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又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5.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承相通之处。下列农民起义的口号中未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A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B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C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朱熹说:“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可以佐证二人都主张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7.学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材料反映的是A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C我国传统主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D促使“三教合一”现象出现8.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C王阳明 D李贽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10.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进而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11.“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言论应该出自A孔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老子12.“到明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这次思潮的局限性,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B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C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D批判了先秦儒学的消极因素,但实质上又维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13.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太学,置儒家的五经博士,后又为之置弟子员,使之成为政府设立的最高学府,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正式途径。由此可知汉代( )A诸子百家的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B原始的民主思想彻底消失C知识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D孟子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14.“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被编译成歌曲搬上了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好评。“让他三尺又何妨”主要体现了A孔子的“仁爱”思想 B老子的“无为”思想C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D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15.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 )A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B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C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D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16.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实现世俗化、生活化B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17.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18.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记载郭巨“埋儿奉母”故事:其妻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该故事反映A.元朝统治者利用儒学束缚人们思想B.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C.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儒家思想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适应19.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施行仁政B.礼法并施C.君民共治D.民贵君轻20.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由人治转向法治 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21.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 B文人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22.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黄帝内经 B几何原本 C九章算术 D天工开物23.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所研制的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B.火药由古代军事家发明,近代时期开始用于战争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D.指南针的出现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有利条件24.下面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表格数据突出反映了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水利兵器项数2225252578A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B儒家重人伦轻自然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实施25.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 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26.下图所示的“孙、周、吴、郑”四个字是A甲骨文 B隶书 C楷书 D行书27.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28.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A文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发展29.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30.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D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20分,第2题20分,共40分)31.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概述中国古代的家训思想。(不得照搬照抄原文) (6分)(2)并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3)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家训。(6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老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8分)(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6分)参考答案1-5 CABBA 6-10 BACBA 11-15 BDCAB 16-20 ACBAA21-25 BCBCD 26-30 ADADA31.参考答案:(1)思想:重视道德修养;灌输忠孝观念;为官切勿贪腐;重视耕读传家。(2)因素: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专制统治;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科举制度;小农经济。(3)对待:观念上:辩证看待;方法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继承);发展改造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形成。第(1)问,由材料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可概括得出答案。第(2)问,可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作答。第(3)问,结合辩证法进行作答。32.(1)品德:忠信等个人美德和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政治抱负:恢复周礼和等级秩序;以德治国,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2)目的:经世致用。意义: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3)共同点:都强调了为学为人应有家国情怀,以天下苍生百姓为重。认识:我们当今正处于实现中国梦、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应当抛弃利己为己主义,要有兼济天下的抱负和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