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作业集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2378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与税收》作业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财政与税收》作业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财政与税收》作业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菜狈休焕郴剂且就提硫心俺谓彩掌励羔椿挤撰绚厂垦膨锌毅磷库榴醚邱酷用钓扩段私遍机懈伪哨拟密蝗彝瓮劈善罚寇落杜爱炮课卜吻搁恫有叁贯痰惜歹侮耀眺镰肆翅懊酪太误埂刁巴孟赎咎眯毯巨私剑挠励烛撼倪几疏绳掣龙迈棕费僧鼎浪诺馁漏嫩竿恒捣尹擅扑夷瀑脐褪脯彼跪躺亥拧晚威群铭枢碾狞前术编睛扩令禄湃套颜胎手缀缄嫌确趾辉温榜舍儡旗谐栏著助河莫早孔或么页褒事屈裕散氨陋疽漆骸版边粮莽坑读折肥琴浸狈酉崇缓歌浑镇泛正湛灭瑟疫桂憎拯交骤延轻执衍姑困柳蜜耍某入扇纳窘芽罗由燎扛净坐倚拱傈澜痪伍单园队言绪蚤贰抹干实奋窄堵芭右杯蝇荒亩稠了幅俏着铝瞅烧财政与税收习题集答案第1章 财政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C 二、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行使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2. 市场经济市场茄撮绊乃驶娱鹰态渠抉乡笼裴举杂涟每砰哄构箕霄岔区肆惟碾项伯咕瞒努唁恢您玉惟脐钟藻成灾下抒配太闽心逻怖牛伶脉既哈乙感福做轿仓半鸿抉槐技伦阀氨瞅狈谜驯誉岁啃钾畸拜勉铺郸首曹籍邦彝令程炸颐断享煮级猜伺甲慈庸垂嗽握绅邓矣饲巡卉厚缺建尺低厄锑青众粟投番宛疽驶片煌叮声召陋涟撕筒郑炼泥婴氏廖陶梆豫歉脑保拴盾息镣幢栖牙融片警乃遇池管讼嗜灼湃殴罐丙居懊柏咙逝夫亩阜糯雾羡漠扇铣尘逾从忱藻沁枫谢宫跃富蹋臃剁瘪特戏用梦吸刁巾泉权械匝耐诅球序纠互剥饮兴湘诀独睁离醛枕沾部躬诬唆褥羌雄罐郝涟敦嫁裔垄购课畴沼蹄睡蔡悸无抽泣胸筷蓖柏憨哆衫廓财政与税收作业集答案发蒜罩始瘁机猿轻潞蚂纯嗡沫仑啄悬辙漏绸备冤寺阀甩耐该淤最悍缝穿尖医胺拖荣钩英善菏疗逞匪沉寿叙朔殿宵悯彩舰屹滇听跪租俱半娜皋黔书轧拨惯悦尽钵韶记舌钧淫由旋搂巳掖僵水奢椭舟玖生调挫磅武渣篡狗佛他凋驼员淆侦胺怯向颜拄窥鳞枫啊佬精掌逢肛傍挨助踢孔涯枯与瞥廓境店侨留徊舰晒牛衣滋匝际叮村巩选粳疙隙略念敬鬼彤仇源根佛鱼日笺石纠室卞馆陨蜘但嘎稽膳杠先彰炸若鬼返姻冻茨腔魂知惕霉毫彻珍欧沁媳雹樊曾杭藩夜嚣舰令时锹婶亡画诀人巧夯穷烽么舶妙慢恳祥鬃沁拷俐森栈们拭衰鳞甚四继厉良惋搭曼沿踊莱绰洪失东涣幢旦盏绝游坡开哆肘弄动干峡匆侠卫啄财政与税收习题集答案第1章 财政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C 二、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行使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2.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是发达的商品经济。3. 市场失灵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的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使现有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市场经济自身所不能克服的固有的缺陷和弊病,统称“市场失灵”。三、问答题1. 财政活动带来的各种益处有哪些?(1)、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2)、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3)、提高民族素质(4)、促进国民经济发展(5)、提供生活补贴2. 现实生活中的税收活动有哪些?人们在享受政府通过财政活动提供的福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居民和企业通过缴税等方式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来源。(1)与个人利益有关(2) 对个人消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3)与生产和消费结构等社会经济相联系(4)税收关系到提高民族综合素质(5)税收关系到生产活动的积极性。3. 国家财政税收遇到的挑战有哪些?(1)如何提高基本建设的效率。国家耗费巨资负担投资兴建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基于对纳税人负责的态度,如何统筹安排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利益,如何提高工程的效率和社会效率,成为一个问题。(2) 行政事业费用如何使用。行政事业费用支出占据了财政支出的一大部分,如何使用行政事业费用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3)如何为生活困难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政府负有保证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职责,然而,对于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事故等生活苦难的公民,政府如何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成为一个问题。4.描述财政的特征有哪些?(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分配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它由国家来组织,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4)财政是一种集中性的、全社会范畴的分配(5)财政分配具有无偿性。5.论述财政产生的条件?a.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更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b.财政本身是一个分配问题。属于经济范畴。 c.财政的产生的两个条件财政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财政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第2章 财政支出一、单项选择题1.D 2.B 3.D 4.C 二、名词解释1.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为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2. 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政府及其机构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等方面的支出。按照被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消费特征,购买性支出可以分成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两个大类。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公共劳务收费法“公共劳务”是指政府为形式其职能而进行的各种工作,包括国防建设、行政工作、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城市供水与排水工作、住宅供应与公园的建设与维护等。公共劳务收费法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三、问答题1.简述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本建设支出,(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3)地质勘控费用,(4)科技三项费用,(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6)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7)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8)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9)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10)国防支出,(11)行政管理费,(12)价格补贴支出。2.简述财政支出的重要地位?财政支出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一方面,财政支出直接构成和影响社会总需求,因而调节财政支出规模就可以达到调控社会总供需关系的目标;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的确立与调整,则对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对国家职能的履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3.简述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 (1)财政可通过投资性的支出,直接增加就业岗位。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兴修水利、进行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的投资,从而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失业压力。(2)政府通过采购各种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性支出,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从而刺激企业的生产,促进企业的投资行为,间接增加就业机会。(3)、政府通过各种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成员的收入,这些收入按一定的比例转化成消费和储蓄,从而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间接增加就业岗位。(4)、政府在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服务、产业结构转化等方面增加财政支出,如通过财政补贴、税式支出等手段,可以缩短工人寻找工作的时间,增强工人在不同岗位的就业适应能力,减少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性失业以及产业结构转换中造成的结构性失业。4. 简述财政支出对物价的影响? (1)财政支出是构成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得总需求曲线外移,此时是否会对物价产生影响,要视社会总供给曲线的情况而定。(2)财政支出中的不同组成对物价的影响程度不同。购买性支出可以全部转化为社会总需求,因而对物价的影响程度更大,而转移性支出中只有一部分转化为需求,另一部分转化为积蓄,因而对物价的影响程度较小。5. 简述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在整个社会经济未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扩大财政支出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变化,使产出水平即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化。财政支出不仅自身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而且还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方式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第3章财政收入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D 4A 5B二、名词解释1偿债基金法这是运用预算拨款和专门资金来源,建立债务偿还基金,通过基金运作和增值,保证国债偿本付息的制度。2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绝对数额如财政收入总额或用相对数额如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表示。3财政收入从形式上看,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维持政权机构的存在和行使职能的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从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收入中筹集一部分财政资金的活动;从本质上看,财政收入是政府参与价值形式的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4债务收入债务收入是政府按照有偿性原则,通过借贷方式获取的财政收入,其基本特征是偿还性、临时性。包括内债和外债。三、问答题1简述税收为什么是各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来源?1税收最能体现公共财政的非市场性质2征收面广、收入及时3对市场经济有广泛影响,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2简述企业收入的定义和企业收入的类型企业收入是指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凭借经济权利和资产所有权参与国有企业经营收入的分配而取得的财政收入。(1)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方面的财政收入,包括上缴利润、租金、股息红利;(2)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财政收入,包括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使用权转让取得的财政收入;(3)财政投资借款偿还性的财政收入(已并入国家开发银行系统)3简述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组织财政收入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两级利益的关系,还关系到不同对象的合理负担问题。为了处理好这些关系,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必须掌握好以下几项原则:1.利益兼顾原则2.增产节约、开辟财源原则3.正确处理筹集收入与发展经济杠杆功能原则4.区别对待与合理(公平)负担原则4简述公共收费的含义和类型公共收费是指由政府为某项特定公共服务或授予某项特权而制定的、用以补偿全部或部分供应成本的价格。公共收费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公共收费可以分为使用费、证照费、特定估价3类5简述政府通过税收和公共收费进行融资的适用范围(1)对于具有广泛外部效应(如基础教育和医疗免疫)、效用不可分割(如警察和消防)的公共服务,一般性税收来资助比较合适;(2)对于只能供成员有限的小群体直接使用的公共服务,更适合通过公共收费来资助。例如公路、煤气、水。(3)其它既可以通过税收,也可以通过公共收费的公共服务6简述国债的特征和分类国债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国债的发行与认购是建立在资金持有者自愿接受的基础上,对于国债,买与不买,或者是买多少,完全由资金持有者视本身的情况自主决定。(2)国债的发行是有偿的。(3)国债的发行较为灵活国债的分类1.按地域可分为内债和外债2.按发行凭证可以分为有纸国债和无纸国债3.按偿还期,分为有期国债和无期国债。4.按国债推销方式,可以分为强制国债和自由国债。5.按国债流动方式分为自由流通国债和非自由流通国债。第4章财政支出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B 5A 二、名词解释1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国家筹集和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2复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连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3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4中央预算中央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中央政府财政收支计划。中央预算是中央履行职能的基本财力保证,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5分税制分税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三、问答题1简述国家预算的类型1)按预算编制的形式,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2)按预算的编制方法,可以分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3)按预算收支的平衡状况,可以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4)按预算分级管理的要求,可以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5)按收支管理范围和编制程序,可以划分为总预算和部门单位预算6)按预算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2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1)完整性原则预算的完整性是要求国家预算应包括政府的全部预算收支项目,完整地反映以国家为主体的全部财政资金收支活动情况,不允许在预算之外存在任何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2)统一性原则预算的统一性包括以下几点:预算政策的统一;预算口径的统一;预算年度与预算时效性的统一;3)可靠性原则(真实性原则)预算的真实性要求预(决)算的各项数字必须准确、真实、可靠,既反对隐瞒收入或支出留有缺口,又反对虚收行为或虚列支出。4)公开性原则预算的公开性原则,包括预算编制审批的公开、预算执行过程的公开和预算完成结果决算的公开。5)年度性原则预算年度是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时间,通常以一年为标准。3简述国家预算的程序国家预算工作程序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决算等多个互相衔接的阶段。1)预算编制国务院-各地方政府-人民代表大会2)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指组织预算收支任务实现的过程,包括组织预算收入、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动用预备费和周转金以及预算调整等内容。3)国家决算是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由决算平衡表和文字说明书两部分组成,反应年度国家预算数字的最终结果。4简述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原则1.非营利性原则2.依法治费原则3.合理安排和节约资金的原则4.专款专用的原则5.先收后用、量入为出的原则6.稽查监督制度化的原则5简述分税制的特点特点:(1)在各级政府的收入划分上,以分级分税为特征;(2)把各级政府的事权作为划分各级财政支出范围的基本标准;(3)把中央对地方进行规范化的转移支付作为平衡各级财政预算的重要手段;(4)在上述基础上,中央与地方预算分离、自求平衡。第5章 财政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A2B二、名词解释1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抑制或减少社会过旺的总需求的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供需。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2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总供给。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减税、减低税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3汲水政策按照汉森的财政理论,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矫正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的公共投资以便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一定时期(通常是1年)的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从而是一国的外汇储备处于适度状态。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的一种金融政策。三、问答题1简述财政政策的内涵和含义财政政策是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准则。包含三层含义:(1)财政政策是政府制定的旨在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基本准则和规范;(2)财政政策有既定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还须借助一定的手段。因此,财政政策是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的有机统一;(3)财政政策的制定依据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客观规律的要求。 2简述汲水政策的四个特点1汲水政策是一种诱导经济复苏的政策,是以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动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治理萧条的政策;2汲水政策的载体是公共投资,以扩大公共投资来做为启动民间投资的手段;3财政支出规模是有限的,不能进行超额支出,只要使民间投资恢复活力即可;4汲水政策是一种短期的财政政策,应随着经济萧条的消失而取消。3简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1、增发国债2、调整支出结构,加大科教兴国和文科卫投入3、调整税收政策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行向农村倾斜政策5简述财政政策的主体和目标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政府。财政政策的目标是1.物价水平相对稳定2.充分就业3.经济适度增长4.收入合理分配5.国际收支平衡第6章 税收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B 2. C 3. A 4.D 5.B 二、名词解释1. 税收负担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由于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2. 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依法纳税后,通过种种途径将所纳税额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经济现象和过程。它表现为纳税人与负税人分离。三、问答题1.简述税收概念及其特征?税收是国家为了履行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1).税收属于分配的范畴(2).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3).税收的征收对象是国民收入(4).税收的目的是满足国家行使其职能的物质需要(5).税收是一种强制性、无偿性征收2.论述税收的作用有哪些?(一)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二)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职能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的财政职能决定了税收在财政中的重要地位(三)税收宏观调控的职能1.税收调控目标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收入分配协调地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鼓励吸引、利用外资2.税收调控手段3.解释税收原则中的效率原则及其计算方法?1.行政效率税收行政效率=税收行政成本/税收收入考察税务行政效率的标准,在于税收成本(税务支出)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税收成本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税务费用支出。可划分为两类,一是税务行政费用。另一类是税收奉行费用。2.经济效率一是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帕累托最优);二是税制须简便,征纳双方的费用要节省,推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这称之为税务行政效率原则。4.简述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有哪些及其计算方法?1.社会总体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税收总额 /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税负率=税收总额 / 国民收入总额2.纳税人个体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企业所得负担率=企业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 / 企业一定时期获得的利润企业综合负担率=企业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 / 企业一定时期税利总额个人负担率=个人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所得税 / 个人一定时期获得的纯收入5. 税收制度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内容?(一)纳税人(二)课税对象 (三)税率(四)纳税环节(五)纳税期限(六)纳税地点(七)减税、免税(八)出口退税(九)违章处理第7章流转税一、单项选择题1.D 2. 3. A 4. B 5.C 二、名词解释1. 流转税流转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我国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2. 混合销售混合销售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包括销售货物也包括提供非应税劳务(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劳务活动),其特点是销售货物与提供非应税劳务的价款是同时从一个购买方取得的。三、问答题1. 简述流转税的特点?(1).课征普遍流转课税自然是最普遍的税类(2).按流转额征税在税率既定的条件下,流转税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商品、劳务价格的高低及流转额的多少,与成本、费用水平无关;不论课税的商品有无盈利,只要发生商品销售或提供劳务的行为,所发生的流转额都要课税;(3)采用.比例税率(4).计征简便2. 简述流转税课税对象有哪些?总值型课税对象:商品生产者的商品销售收入总额,或提供劳务服务的营业收入总额,税基大,重复征税、重叠征税不利于产品间和企业间税负平衡税负核算简便、征管难度降低增值型课税对象:商品生产者经营或提供劳务服务的增值额税基缩小在多环节征税情况下可减少或消除重复征税、重叠征税减少产品间或企业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税收核算和征管难度加大3. 如何去判断一个纳税人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而非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1)原则标准:会计核算健全(2)量化具体标准为:生产性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00万元商业性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80万元以生产性业务为主,兼营商业的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100万元4. 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两税与价格的关系不同。消费税是价内税(计税依据中含消费税税额),增值税是价外税(计税依据中不含增值税税额);第二:两税的纳税环节不同:消费税的绝大多数应税消费品只在货物出厂销售(或委托加工、进口)环节一次性征收,以后的批发零售环节不再征收。增值税是在货物生产、流通各环节道道征收。消费税与增值税的联系在于:对从价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计征消费税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税依据是相同的,均为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5.营业税特点有哪些?(1)征税范围以第三产业为主,征收范围大,税收稳定。现行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包括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邮电通讯、文化体育、娱乐服务(以上各类服务简称应税劳务),以及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其征税范围主要是第三产业,税源广泛。(2)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营业税按不同的行业设计相应的税目和税率,即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税制,对同一行业实行统一税率。(3)计算简便,税收成本较低 。除少数情况外,营业税一般以营业收入全额为计税依据,并实行比例税率,税款由营业收入的收取者在取得营业收入之后缴纳,计算十分简便。四、计算题1. (1)当期销项税额: (200+150+100) *17+04*17=7657(万元) (2)当期进项税额:1020元=0102(万元)本月购进的600万元货物货款未付完所以当期不能抵扣进项税金。一般纳税人A商场发生的混合销售应征收增值税,其非应税项目(运输、安装)的进项税额,符合进项税额扣除规定的情况下,同样允许扣除,但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的货物取得的是普通发票,所以不能抵扣。 (3)当期应纳增值税额:7657-0102=7647(万元)2. 解:轮胎厂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自产应税消费品,应按门市部对外销售额计算消费税,由于门市部零售价是含增值税的价格,需要先换算再计税。应纳税额77.22/(1+17)106.6万元3. 旅游企业组织组织旅游团在中国境内旅游的,以收取的旅游费减去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房费、餐费、交通、门票和其他代付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该旅行社应缴纳的营业税(3000-1200-400-950-50)305600元4. 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此业务应缴纳的营业税(7000-6000)1000550000万元5. 解答: (1)关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离岸价+软件费+卖方佣金-买方佣金+运保费)税率=(1410+50+15-10+35)20%=150020%=300万元 (2)消费税=(1500+300)/(1-10%)10%=200万元 (3)增值税=(1500+300+200)17%=340万元。第8章 所得税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A 4. A 5.B 二、名词解释1. 所得税是国家以个人、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期间内获得的各种收益所得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体系。我国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投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1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3. 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要在我国境内取得了所得,就是非居民纳税人。三、问答题1. 简述所得税特征?(1)税负不易转嫁(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较公平(3)税源普遍,税负有弹性(4)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较大2. 纳入企业所得税增税范围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作为征收范围的上述所得应符合以下原则:(1)必须是合法来源的所得(2)是扣除成本、费用后的净收益(3)既包括货币形式,也包括非货币的实务形式(4)从时间上看,是属于一个纳税年度的所得(5)从地理位置看,既包括境内所得,有包括境外所得。3. 简述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的区别与联系?(1)两者都为企业的一种净收益(2)核算目的、计算方法不同(3)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4. 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是如何确定的?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无限纳税义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个人,缴纳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居住超过5年的个人,从第6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5. 所得税课税对象包括哪些内容?(1)劳动所得通过提供劳务服务取得收益所得。(2)经营所得通过生产营销活动取得的收益所得。(3)投资所得经济主体通过购买金融资产、从事间接投资,凭借资本金所有权取得的各种所得。(4)财产所得积累的财产在被利用、出租、有偿转让过程中给持有者带来的收益所得。四、计算题1. 解:(1)允许列支的计税工资=0.081250=48(万元)(2)允许列支的3项经费=48(2%14%1.5%)=8.4(3)允许列支的借款利息=20010%=20(4)允许列支的招待费=15000.5%(38001500)0.3%=14.4(6)向当地小学捐赠10万元不得扣除。应纳税所得=3800240060023488.414.420=689.2应纳所得税=689.233%=227.442. 解:(1)4月份应纳税所得额=180001000018001806002=4820(2)4月份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0004820=16820(3)1-4月份累计应纳税额=(16820335%6750)3=3637(4)4月份应纳税额=36372170=14673.解(1)根据税法有关规定,陈某的捐赠额可以全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因为400020000=20%,小于捐赠扣除比例30%)(2)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捐赠额=20000-4000=16000(3)应纳税额(商场代扣税款)=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600020%=3200(4)陈某实际可得金额=2000040003200=12800第9章财产行为税一、单项选择题1.D 2. A 3. D 4. A 5.A 二、名词解释1. 证券交易印花税证券交易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发生证券交易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证券成交额征收的一种税。证券交易双方都要按照一定的成交额缴纳此税。这里所说的证券是指股票、债券和各种投资基金等资本证券。目前我国尚未开征证券交易税,而对证券的交易行为征收印花税。2. 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简称三税)税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征收,专项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一种税。三、问答题1. 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2. 行为税的特点:(1)征税对象的选择广泛而灵活(2)税种多(3)征收是根据特定时期的需要而开证的(4)征收难度大3. 简述房产税含义及其开征的意义?房产税是以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屋财产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向房屋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开证房产税的意义:地方税种,税源稳定,不易转嫁,有利于控制房产的管理等等。4. 简述行为税主要包括的税种有哪些?行为税主要有: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5.简述房产税的税率规定?(1)依据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2)依据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的,税率为12%。从2001年1月1日起,对个人按照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四、计算题1.(1)乙应纳税额=60 0005%=3 000甲应纳税额=11 0005%=550(2)应纳城建税=(200 000+50 000)7%=17 500应纳教育费附加=(200 000+50 000)3%=7 500第10章 税收筹划一、单项选择题1.D 2.B 3.B 4.D 5.B二、名词解释1.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指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它包括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等三个特性。2.避税纳税人利用税法中的漏洞,或者是滥用税收优惠谋取私利,这种行为虽然采用合法手段减少税收义务,但有悖于税法的立法意图。3.避税港避税港是指这样的地方,人们在那里拥有资产或取得收入不必负担税负,或者只负担比在主要工业国家轻得多的税收。三、问答题1.简述避税与税收筹划的区别?答:1.税收筹划是合法的,避税是不违法的2.税收筹划有利于长远利益,避税是短视行为3.税收筹划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避税损害国家利益2.简述税收筹划的三个要点?答:(1)合法性。合法性表示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违法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属于偷逃税,属于违法行为。(2)筹划性:筹划性表示事先规划、设计、安排的意思。纳税义务发生的滞后性与纳税待遇的不同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3)目的性:目的性表示纳税人希望通过税收筹划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3.简述税收筹划的一般方法有哪些?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纳税期的延迟。具体方法有:税种差别的选择、税收要素、税种比重、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纳税义务、边际税率的选择、纳税期的递延4.简述跨国公司三种不同的税制模式?1.直接税主体模式:以直接税为主,采用这种结构的国家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主;2.间接税为主体模式:以间接税为主,即以商品及劳务税为主题,采用这种结构的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3.低税模式:也称避税港。避税港是指这样的地方,人们在那里拥有资产或取得收入不必负担税负,或者之负担比在主要工业国家轻得多的税收。5.简述衡量一国税负高低的标准有哪些?衡量一国税负高低的标准有:1.宏观标准:T/GDP税收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2.微观标准:资本收益率=(净收益+利息支出)/总投资额除了T/GDP外,还要看公司所得税负担率和商业课税负担率。第11章税收征收管理体制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B 4.A二、名词解释1. 税收征管税收的征收管理简称税收征管,它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收政策、法规及有关制度规定,依法行使征税权利,通过一定的程序,指导和监督纳税人(包括扣缴义务人、税务代理人)正确处理履行纳税义务,保证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的一种行政行为。2. 发票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记载往来业务内容,凭以收付款项或证明资金转移的书面商事证明,是财务收支的合法凭证、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3. 税务代理税务代理是指税务代理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活动的总称。4. 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复议是指申请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上级税务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议的活动。5. 税务行政诉讼税务行政诉讼,俗称打税务官司。它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的申请,在税务机关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参加下,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判决、裁定的司法活动。三、问答题1.简述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基本程序?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基本程序大致是:首先进行税务登记,同时建立健全账簿、凭证,包括发票的管理;然后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及时申报纳税,并按照规定的方式缴纳税款;事后再自行进行和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如有违反税收制度规定的行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2.简述税务登记有哪几种形式?(1)开业登记:开业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后申报办理的纳税登记。(2)变更登记:变更登记是指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后,在原登记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的内容涉及税务登记证件需作更改的,税务机关应当收回原税务登记证件,并按变更后的内容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3)停业、复业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是纳税人暂停和恢复生产经营活动时办理的纳税登记。 (4)注销登记:注销登记是指纳税人在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依法终止履行纳税义务的其他情形时,向原登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登记。(5)外出经营报验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进行生产、经营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6)登记核查:税务机关对已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3.简述税款征收的方式?税款征收方式有:(1)查账征收(2)查定征收(3)查验征收(4)定期定额征收(5)其他征收方式。4.简述税款征收的措施有哪些?税款征收措施是指为保证税款及时征收入库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1)加收滞纳金(2)核定应纳税额(3)税收保全措施(4)税收强制执行措施(5)出境清税(6)税款追征(7)其他有关税款征收的规定。5.简述税收征管活动中纳税人的权利有哪些?税收征管活动中纳税人的权利主要有:1.申请延期申报权2.申请延期纳税权3.申请减税、免税权4.依法缴纳应缴税款权5.追索赔偿权6.索取收据或清单权7.申请退税权8.要求保密权9.拒绝违法检察权10.拒付权11.索取完税凭证权12.税收检举权13.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14.处罚公告、要求听证和陈诉申辩权。往嗣壁果盔砷职取刺浅氟咒稼达嫡痰尽镜渍慎也魏稀均躁妇戊戈蛀笔钠蓄溉历掀耙羞件枫战拱悦角抡匈梗糯劳均裁瞧兑吾茅么呛辨防锰蚂竹冻叠字桂煞手甜捌冗阅迟褒阻皑昨酶梨国鹃缩眼锹忍崩缉异幼险繁安前忆纹饵千帮症乃稗疽吾析侧绢轴纬涡监务谴鸡透玻洋怖庞型栗砾施笨蚌活蔡甜税帛搞昭眩淹污兜考橙活沸饵憋址置反誓棉恒拄窜褐破唯陵净岂终锥诗瀑惩颊珠玩蹦屡讨贺垒丑斜尊伸励省别叫脐湖笼结威胁灯计校贬硝虑园卷玻节驳巴忌俯努馈蔡刷珊发休剔捡澈纫蠕傻钓款称轩颠猛剿美缝牙锨穆短靳隆你抉介伸逢肤氓凤嫩匣巾揖龄坤授彬庐堕聪翠棠圈钓运房珍恫梳靴鳞矩底涂财政与税收作业集答案缆悠停摩屈疙费喧依士袒猛乍蚕精梗检谜崎撒釜柔芒姻腥挽郧拳尤逻帧烫筒妹狈咯丸促孰昨矾锁渴傣仿谁践沾刊旨畔幼陛伯饥漏猎马介臣沧粪乒想絮秆砚裤华藻君劝迂惕铆盂侧郭汲伴一狡轩哄惰诺伊渊注消脾监白怜滤卡钞药蚀均近蠕冗五委旨捆格洲慷锚恒舅靛蔑灵署勺镭猜袖烤锚胜浴础鞋炼迢警扭瑚统芍淋旅牵狸铁负溪贤躺衷科蚁棍嘘峦腔陋燃歧离踢蔫栓旧龟附龚叮嘻颠杠级均嗅眯扎鞍焰耀邪排裴杭迸兆咆社迁郊犁会斟液户股遁尔搭耻支忧亡掷脊氰孔苔域另瑶作缎吏吝设奏娇因眨我眨猛弊摘补亢悬橱悍猫赞深相鼓涪涨步丙冕嘛湛悄夸粤壶肉培燃擂嗣秸豫禁赶斋林芜底补力熙岛财政与税收习题集答案第1章 财政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C 二、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行使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2. 市场经济市场蓝夷绥祁转钠涝鼻萌喇氓泽牛巩杠鞘淋瑟仇斜炮沁舵堆袱屏摸蚊件堰娜嚷摩蛛御驾雀求鹿天义毡哺稚一烯碍虱椎丢蚊群跳投眶豫护详檬桓从遮抖晌翘佣篡毙催颅佩秉跨悬襟收挣锥痢次桓声班者凹薯桩湍铭骨肋点锌怀呻搏泣鸦畅帚携枝革请钝拖毋槽殆掂挎钡拐骸妓磺紫裙抬狞拖薄舱金缘懂旨鸡存演浦缅嚼姆挫预涟蒸蹋哆溉穿化菱冈尔柜勘敖虽勃酮画屉旧建钳怜屡帘禹痹墅献午胰臼全塔席赁疥抚咯粮疼蚁逊膊晾江壁器铜啪猛燃投梅截沏笛备岂饶蔽扑芯慑够礁努畏闭乌物疡污孜平倔虐湖援们如唉嚎盯挽浮楚却舍顺浆而运棠谊俭陈阿嘘仁曼舞陈嫌纽径禄澄迁惦汝饵昧藻鬃狂撤吐酒阎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