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行政伦理学第四次作业附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2221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行政伦理学第四次作业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大行政伦理学第四次作业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大行政伦理学第四次作业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20小题,共30分)(总分30.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于哪一年正式成立()。(1.00分)A.1987年B.1990年C.1956年D.1978年2.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监督的主要形式是()。(1.00分)A.审计监督B.行使职能监督权C.通过报纸、刊物等媒体揭露问题D.行使工作计划审查权3.以下各组范畴属于“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是()。(1.00分)A.行政行为习惯与行政人员内心信念B.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和部门内部监督C.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D.社会舆论监督与法制规范监督4.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客观求实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1.00分)A.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彼此配合协调B.表现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C.代表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要,实现公众的价值D.增加政府透明度,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多的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情况5.利益一致原则是建立和维护政府信任关系的()。(1.00分)A.策略B.本质C.基础和前提D.根源6.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表现为()。(1.00分)A.道德标准理论完备,而实际执行不必苛求严格B.标准问题的具体性和灵活性C.兼顾道德标准要求“应然”向“实然”的转化趋势D.道德标准要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实际7.政府信任关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是()。(1.00分)A.行政机构部门之间的信任状况B.政府对社会和公众的信任状况C.行政组织下级对上级的信任状况D.社会或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状况8.对于社会信用体系而言,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作用。(1.00分)A.对照B.示范和推动C.领导D.完善9.行政伦理评价最重要的方式是()。(1.00分)A.行政人员内心信念B.行政行为习惯C.行政监察D.社会舆论10.行政伦理监督的最终目的就是()。(1.00分)A.监督与惩罚并重B.打击违规,预防犯罪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D.保证行政管理目标准确、及时地实现11.政府信任关系是指()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1.00分)A.行政相对人B.公民C.公众D.行政官员12.考察政府信任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1.00分)A.政治疏离感B.政府信誉度C.政治信任感D.公众好感13.分析我国目前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00分)A.公共管理涉及的领域过多,摊子过大B.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C.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制度监管存在真空地带D.行政人员既是“行政人”也是“经济人”14.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1.00分)A.代表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要,实现公众的价值B.表现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C.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彼此配合协调D.增加政府透明度,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多的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情况15.上下级之间以工作报告、工作指导与工作督促方式所进行的行政伦理监督通常属于()。(1.00分)A.审计监察B.行政监察C.自我监督D.舆论监督16.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公开性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1.00分)A.表现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B.增加政府透明度,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多的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情况C.代表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要,实现公众的价值D.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彼此配合协调17.我国行政伦理监察的一部重要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于哪年通过()。(1.00分)A.1957年B.1990年C.1980年D.1987年18.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的基本特性是()。(1.00分)A.主观灵活性B.客观性C.社会通用性D.强制执行性19.公共政策要体现政府信用,最为根本的是其()。(1.00分)A.实效性B.及时性C.科学性和稳定性D.系统性20.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政府存在而言,()。(1.00分)A.毫无关涉B.不存在根本的意义C.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D.可能引发一些问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20小题,共30分)1.答案:A2.答案:D3.答案:C4.答案:B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B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C15.答案:C16.答案:B17.答案:B18.答案:B19.答案:C20.答案:C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总分40.00)1.行政道德评价的生产力标准与具体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集中体现是()。(2.00分)A.生产力标准从总体上制约着具体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制定B.具体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标准体现了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并反作用于生产力标准C.生产力标准与具体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标准基于不同的道德平台D.具体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标准决定生产力标准2.政府信任关系的价值表现为()。(2.00分)A.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及当代法治的基本目标B.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能够促进合作并提高行政绩效C.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D.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确立未来社会治理模式的必要环节3.引发公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的原因可以有()。(2.00分)A.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固守旧的行为习惯,缺乏应变能力和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B.公共行政缺乏绩效评价体系,责任机制薄弱C.行政人治色彩浓重,个人权威凌驾于机构权威和法律权威之上现象严重存在;行政权力缺乏制约,行政机构的内部约束规范不健全,外部制约机制没有成效D.政府行政效能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4.通常而言,外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包括哪些种类()。(2.00分)A.政党监督B.权力监督C.社会团体D.主管组织监督5.政治疏离感包括()。(2.00分)A.政治无意义感B.政治疏远感C.政治无力感和政治孤立感D.政治无规范感6.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包括()。(2.00分)A.整体性原则B.利益一致原则C.客观求实原则D.公开性原则7.政府信任关系的内容包括()。(2.00分)A.组织内部的信任关系B.行政组织间的信任关系C.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关系D.各国政府间的信任关系8.从评价手段和途径来分,行政道德评价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2.00分)A.制内评价B.行政人员内心信念C.行政行为习惯D.社会舆论9.行政道德评价的主体包括()。(2.00分)A.新闻舆论媒体B.上级行政机关C.人民群众D.行政组织内部的非行政职位人员10.行政道德的评价方式包括哪些()。(2.00分)A.社会舆论方式B.行政人员内心信念C.行政程序方式D.行政行为习惯11.政府信任关系()。(2.00分)A.总体上,是一种多元化的网络性的互信互动关系B.客观上是政府与社会之间行政人员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政府机构的部门之间及行政组织中的上下级之间的趋近性关系C.主观上是信任主体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反应及这些反应的综合性倾向D.既指行政相对人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也指包括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对社会和公众要求作出回应基础上的合作互动期待12.在我国,加强行政伦理监督的意义在于()。(2.00分)A.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B.有利于保障行政机关、行政人员正当地行使权力C.有利于加强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和增强行政人员的公仆意识D.有利于减少现实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伦理道德失范现象13.人类历史发展中已经存在的社会治理模式是()。(2.00分)A.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B.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C.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D.专制型的社会治理模式14.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的特性表现为()。(2.00分)A.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应当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B.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应该确定性评价和不确定性评价的统一C.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D.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应当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15.在政府信任关系中,可能进入主客体关系范围的有()。(2.00分)A.政府机构的不同部门和层级B.政府及行政人员C.公众D.行政相对人16.政治信任感是指广义的社会成员对()的信任态度。(2.00分)A.政治结构B.政府官员C.政府政策D.政治系统17.行政道德评价标准按类别可以分为以下哪些类型()。(2.00分)A.历史传统文化标准B.生产力标准C.组织制度标准D.阶级性标准18.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进行的政治监督的主要方式有()。(2.00分)A.专门监督B.信访监督C.日常监督D.舆论监督19.中国共产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监督的主要途径是()(2.00分)A.坚持以批评自我批评为内容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加强自律B.通过各级党委或党组织了解问题,并及时提出正确整改措施C.通过专门的司法、监察机关受理各类申诉案件D.督促全体党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20.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包括()。(2.00分)A.具体性B.稳定性C.复杂性D.内隐性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1.答案:AB2.答案:ABCD3.答案:ABCD4.答案:ABC5.答案:ABCD6.答案:ABCD7.答案:ABC8.答案:BCD9.答案:ABCD10.答案:ABCD11.答案:ABCD12.答案:ABCD13.答案:AB14.答案:ACD15.答案:ABCD16.答案:ABCD17.答案:ABD18.答案:ABC19.答案:ABD20.答案:BD判断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总分30.00)1.政府信任关系中,在权力道德方面政府应做到以德用权。(1.00分)2.政府信任关系建构的原则是指导整个社会信任关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1.00分)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行政伦理监督的主要形式包括行使工作计划审查权、行使罢免权、行使质询权、行使视察、检查权四种。(1.00分)4.行政道德的匮乏有利于政府公务人员获取更多利益,有利于政府机构更好的发展。(1.00分)5.控告和检举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伦理道德失范行为,这是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调动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1.00分)6.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增强社会成员的向心力、降低社会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确立稳定的社会秩序,都有着重要意义。(1.00分)7.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公共政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公共政策的效力,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主要问题是:朝令夕改和执行不力。(1.00分)8.社会舆论作用的发挥以内心信念和习俗为基础,内心信念和行政行为习惯的强化也势必会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1.00分)9.行政道德的匮乏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它不仅直接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成果,还对公共行政构成直接的挑战。(1.00分)10.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最终还是要依靠行政人员的自律。因为,对于公众来说,所能信任的只能是行政人员的自律。(1.00分)11.政府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1.00分)12.解决信任危机的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1.00分)13.提出询问、要求、批评和建议,通过这种强有力的监督,对于督促国家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1.00分)14.行政道德的匮乏有利于政府公务人员获取更多利益,有利于政府机构更好的发展。(1.00分)15.就行政管理而言,政治合法性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形式的合法律性,一是管理的价值观能得到公民的认同。(1.00分)16.大体来说,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监察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新中国监察制度的确立阶段;第二,监察体系与制度的调整和废弛阶段;第三,监察制度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00分)17.从本质上来讲,行政道德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1.00分)18.行政道德评价的目的是使行政人员自觉地调整行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消极的影响(1.00分)19.考察政府信任关系的重要指标是政治信任感。(1.00分)20.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者的关系从根本上看是逐步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1.00分)判断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1.答案:正确2.答案:正确3.答案:正确4.答案:错误5.答案:错误6.答案:正确7.答案:正确8.答案:正确9.答案:正确10.答案:错误11.答案:正确12.答案:正确13.答案:错误14.答案:错误15.答案:正确16.答案:正确17.答案:正确18.答案:错误19.答案:错误20.答案: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